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第15卷第4期 2013年8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1.15 No.4 August. 2013 ・高等教育・ 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术 孙连坡 董 静 (1.华南理工大学保卫处,广东广州510641;2.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网络交往逐渐成为大学生Et常交往的重要部分,本研究通过采用网络交往问卷、人际和谐度问卷对广州 市大学城内3000名学生代表进行测量,探讨了网络交往对于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 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交往;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3)04—0104—05 一、研究背景 (一)调查方法 许多学者从网络交往动机、互联网使用行为、 网络交往类型等方面衡量网络交往并在编制量表方 面做出了许多的研究和努力。_3 本研究中采用的是 陈秋珠 所制定的网络交往问卷,从“结构一成 分”的角度按照网络交往动机、认识、情绪、行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其快速的发展使得整个社 会的信息化程度和网络化程度空前提高,用户数量 迅猛增长,互联网正以强大的冲击力和吸引力改变 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其极强的连通性和交互性,满 足了人们的交往需要和情感需求,更好地调节了人 为、结果五个因素组成的问卷,并按照实际情况对 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交往是以网络存在为基 础的,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成人与人之间理 解的一种网络时代的新型交往形式。【l 网络交往作 于其中的一些条目进行了修改。 我们把大学生的现实交往定义为大学生在校期 间和周围与之相关的个体或者群体的相互交往的关 系 J,用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和谐性进行衡量, 采用邓日昌等人所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性量 为一种新的交往形式,既保留了传统交往的某些特 征,又具有新型交往方式的特点。 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对人际交往的需 要极为强烈,由于网络交往过程中角色的虚拟性、 表进行测量,并依据实际情况对其中的一些条目进 行了修改。 题目采用Likert5点自评量表形式,“1”代表 “不同意”;“2”代表“有点不同意”;“3”代表 过程的超时空性以及交往身份的平等性等特征 , 网络交往逐渐被大学生所接受,成为他们日常生活 中的重要部分,它像一把双刃剑,从积极和消极两 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现实交往。本文从研究网络 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人手,着重探讨了网 “无所谓同意不同意”; “4”代表“有点同意”; “5”代表“同意”。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于2012年1月到2012年4月进行, 根据调查目的,我们选取了广州市大学城十所高校 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内在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对 于大学生网上交往的教育、引导对策。 的本科生为代表,按照比例从各个学院选取样本进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 收稿日期:2013—01—12 行调查问卷的填写工作。共收回有效问卷2448份,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0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自筹课题“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交往的影响研究”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孙连坡(1974一),男,山东茌平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董静(1982一),女,山东梁山人,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4期 孙连坡等: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 105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1.6%。问卷回收之后,笔者 源地、上网频率等信息(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 出,61.52%的样本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在3小 时以上,74.64%的样本会较多的使用聊天工具, 说明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 对问卷进行了编码,然后录入计算机利用统计软件 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以下是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 1.样本信息 部分,网络交往已经成为其日常交往的重要方式。 在问卷中,我们收集了大学生的人口资料、生 表1样本信息 背景变量 频率 百分比/% 背景变量 频率 百分比/% 性别 生源 男 1542 62.99 城市 1311 53.55 女 906 37.O1 乡镇 666 27.21 年级 农村471 19.24 一年级 1071 43.75 开始使用互联网时间 , 二年级 639 26.10 小学 732 29.90 三年级 558 22.79 初中 912 37.25 四年级 180 7.35 高中 525 21.45 专业 大学 279 11.40 理科类 351 14.34 上网时间(每天) 工科类 1002 4O.93 1—2小时 942 38.48 文史类894 36.52 3—5小时 1164 47.55 管理类 201 8.21 6—8小时 246 10.05 上网频率 9小时以上 96 3.92 每天 1221 49.88 使用QQ等聊天工具的频率 周末 306 12.50 经常(上网就会使用)lO77 44.oo 假期 156 6.37 比较多(有需要时) 750 30.64 以上都有 684 27.94 比较少(必须用时) 591 24.14 其他 8l 3.3l 不使用 3O 1.23 2.大学生网络交往现状调查结果 年级学生上网有一定关系;对不同专业的样本进行 为了保证分析的有效性,根据大学生网络交往 分析发现文管类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理工科类学 调查问卷的一级维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 生,这是由于文管类学生的日常课业负担较轻,日 的样本中,网络交往对其视力、吃饭、睡眠等方面 常生活中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网络交往,同时由于专 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为他们的日常社会化交往 业特点需要在网络上获取一定的课业知识,造成了 和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样本 他们在网络交往信息沟通方面占据比较主动的地 普遍认为自己的态度是友好的,并且以一种认真的 位。此外,网龄也成为影响网络交往五个维度的重 态度进行网上交往,而对于他人的感觉则是不那么 要条件之一,网龄越长的样本的网络交往越趋于理 肯定;通过网络交往,大部分样本认为网络交往成 性化,更加能够避免网络交往的消极结果,并且在 为现实交往的有利补充,扩大了其日常交流和沟 网络社会知觉、网络交往认识和信息沟通方面得分 通,并且拓展了知识面和视野。 更高,而在自我暴露及情感体验方面得分较低,这 在性别、学科、年级差异显著性检验当中,发 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网络交往成为现实交往的有利 现男大学生的总体得分为120.652,明显高于女大 补充。 学生的得分109.974,表明男大学生在网络交往 3.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对现实人际交往影响 中处于比较积极主动的地位,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 调查结果 致;对于各年级网络交往研究过程中,一年级学生 对于大学生人际和谐度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 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年级,与多数学校限制一 析,最终抽取了三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待人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5卷 物、交际交友、自我感知三个维度。为了进一步了 度,对网龄不同、使用频率不同的样本的人际交往 得分进行比较(见表2)。 解网络使用情况不同的样本的人际交往的差异程 表2大学生网龄、网络使用频率的人际和谐度比较(M±SD) 结果可以看出,从大学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样本 样本人际关系有显著差异(P≤0.05)。 4.网络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 将现实人际交往条目正向转换,运用皮尔逊相 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对进行相关分析并检 (网龄最短)的总分最高,达到了72.02,随着网 龄的增加,人际交往的得分逐渐降低,由于是设置 的反向题目,因此网龄越长的样本人际关系和谐度 越高,从而反映了目前网络交往逐渐成为大学生现 实交往的有利补充;同时,网龄最短的样本数量仅 有279人,这部分在大学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样本往 验分析结果的信度(见表3)。可以得出,现实人 际交往的三个维度——待人接物、交际交往和自我 感知同网络社会知觉、网络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 往来自比较偏远的地区,他们往往会在人际交往中 表现出不自信。多重检验结果表明,网龄不同的样 本人际关系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互联 网使用频率的分析表明,样本的人际关系和谐度随 着互联网使用频率的增多而降低,即互联网使用时 间越短(1—2小时)的样本的现实人际关系更为 网络交往认知、网络信息沟通都具有显著的相关关 系。其中,同网络社会知觉、网络交往认识及网络 信息沟通呈正向的相关,说明样本的网络交往对于 现实人际交往是一种有利的补充;同网络自我暴露 和情感体验呈负向相关,说明在网络上的自我暴露 越多,情感体验越多,越会影响现实当中的人际交 往。 和谐。多重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频率不同的 表3 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消极结果 社会知觉 .75 社会知觉 自我暴露情感体验交往认识 信息沟通 待人接物 交际交往 自我暴露情感体验 交往认识 .13 一.47 O.69 一O.58 .27% 信息沟通 待人接物 交际交往 .17 一0.08 一0.04 —0.O5 一O.44 一.13} 一.2O{¥ 一O.62 .2O} .16 十 .35 .44}}} 一0.58 43 28}}} 自我感知 一.11 51 }} 一.11 .19女 P<.01, .44}{} P<.001 一0.73 —0.48 P<.05, 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探索更为广阔的知识世界、 三、结果分析 在网络交往中男性大学生处于较为主动的地 位,被限制上网的一年级学生的网络交往较少,文 管类学生的网络交往多于理工科类学生。本研究证 实了网络交往的参与程度对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 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 J,但是大学城作为一个相 对独立的区域从一定方面限制了他们的这种愿望,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超时空性、平等性等特点为大 学生提供了一个能与外界安全进行平等、深层次交 流的平台,使大学生能够更好认识自身,协调与他 人之间的关系 。根据研究结果,随着每天上网 时间的增加大学生所受到的现实人际困扰会增加, 有直接影响。网龄越长的大学生其现实人际关系越 趋向于和谐,网龄越短的大学生受到的现实人际困 扰越多。大学生是一个求知欲比较强的群体,他们 也就是上网频率过高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和谐度, 但是在每天上网5小时以内的差异并不明显,说明 第4期 孙连坡等: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 适度使用互联网会增强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和谐 度。这个结果与已有的研究较为吻合:对于网络依 赖越严重的人其人际困扰越严重;人际困扰越严重 的人对于网络的依赖行为越严重。 用管理,大学城中部分高校实施了不给一年级新生 开通网络的制度,一方面,协助人校新生从“他 制”到“自控”的良性转变,降低其对于网络的 依赖性;另一方面,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基 础课程的学习中。 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校园舆论的作用,首先, 在校园内部大力宣传网络使用的规章制度,使学生 充分了解这些制度;其次,将网络交往和网络使用 的规范行为或者成功案例进行广泛宣传,产生示范 网络交往的社会知觉、交往认识、信息沟通等 方面与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均有显著的正向关 系,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理性化的网络交往是现实交 往的有利补充,拥有良好的网络交往习惯的大学生 的现实人际和谐度较高。调查过程中多数样本认为 网络交往扩大了他们的El常交流和沟通,拓展了其 知识面和视野。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同现 实人际关系呈负向相关,在网络交往中暴露更多自 我信息,拥有更多感情体验的大学生容易对互联网 交往产生依赖,容易对于现实交往中的真实性产生 怀疑,受到更多的现实人际困扰,反过来现实的人 际困扰的增多又促使他们在网络交往中更多的自我 暴露,拥有更多的感情体验。 四、教育对策 随着大学生对网络运用的增多,网络交往逐渐 成为大学生中的重要交往方式,良好的网络交往习 惯可以提升现实交往的和谐度,为构建和谐校园环 境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引导大学生进行理 性的网络交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考虑从 外部规章制度约束到自我控制的演变过程,即对于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管理既要考虑外部规章制度的完 善与执行,也需要注重通过建立广泛的认知渠道培 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往认知观念从而产生内在的 行为约束。从大学生学习与内化过程的角度,本研 究提出引导大学生的理性网络交往包括外控和内渗 两种策略。 1.外控策略 所谓的外部控制策略是从校园管理的角度来约 束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使他们逐渐接受校园网 络使用要求,并内化为自身的网络使用习惯。在这 一策略中学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颁布的管理 规章制度是外部控制策略的基础,校园舆论媒体也 是不可忽视的外控主体。 一方面,高校应当在法律规范允许的情况下加 强校园内部网络的使用和监控,提高网络监管水 平。加强校园网络设施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校园网 络安全防护,构建网络技术防控体系,对大学生的 网上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完善校园网络使 作用;最后,将一些过度沉溺网络的个案在保护个 人的隐私情况下进行适度曝光,让学生了解过度依 赖网络的后果,从而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自律意识。 同时,进一步完善校园的心理教育系统。一方 面,繁重的课业负担及竞争压力使网络交往成为部 分大学生逃避现实的重要途径,需要更为完善的心 理咨询对他们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加强心理健康 教育,使他们能够解决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 题和困难,减少不良人际关系的产生。 2.内渗策略 内部渗透策略主要是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人 手,使大学生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网络交往和现实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内部渗 透策略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组织相关的校园活动实 现良好交往习惯的内化,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结 果。 首先,在校园内部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增强 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引导大学生运用互联网扩 大自己的社交面。教育他们在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 当中学会以诚相待,建立良好的交往氛围。由于男 大学生及文管类学生在网络交往方面占据主动地 位,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应当对于他们进行重点引 导。理工科类大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应引导其加强 对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的认知,鼓励他们通过多种 方式扩展自己的交往面。 其次,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科学运 用网络的水平。逐步完善校园情报学教育及互联网 使用教育,增强大学生在网络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引导他们将网络使用与Et常学习集合起来,使他们 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终端信息资源和交流手段获取有 用的知识,让网络成为他们扩展知识面和人际交往 的重要手段。 最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同现实交 往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网络交往在现实交往当中 的促进作用。加强高校教师对于网络的认识,充分 lO8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l5卷 鼓励高校教师运用网络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 道,从多个侧面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状况, 展的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O1): 35—37. 从而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高校管理 等方面提供新的工作平台,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了解 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使学校教育和管理理念更容 易渗透到学生当中。 参考文献: 华伟.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D].南京:南京 师范大学,20o3:3—12‘ [2] 马晓辉。雷雳.青少年网络道德与其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 [4]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 康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182—188. [5] 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 [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1):116—121. [6] 张振刚.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方法论思考 [J].中国高等教育,201l(02):4l一43. [7] 贾淑芳,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人际信 任、人格的影响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9(02):69—75. [8] 刘本荣,大学生人际困扰与网络依赖的相关研究[J].思想 ・理论・教育,2006(06):45—48. [J].心理学报,2010(10):988—997. [3] 迟新丽,张大均,吴明霞.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研究进 The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Communication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UN Lian-po DONG J n (1.Security Department,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Student Affairs Ofifce in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 10641,Guangdong,China) Abstract:Internet communication is becom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college students’life,and it in— fluences students’learning and behavior modes.The study measures 3000 college students in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the questionnaire of interpersonal harmony,explores the impact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and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communication. Keywords:internet communication;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