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要求:
1. 选择一次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 语句要通顺,连贯。
3. 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 二. 教学重点:
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三. 教学难点:
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 四. 课前准备:
1. 请科常老师协助,组织一些实验活动。
2. 请有专长的同学,包括任课老师自己,在作文指导前为大家演示实验。 教学过程:
一. 审清题意。
1.板书:一次 的实验 2.你曾经做过什么小实验。
同学们自由发言,讲述自己曾经做过的小实验或见过的小实验。 3. 把题目补充完整。
(1) 这是一次半命题作文,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2) 看看应该怎样把题目补充完整。 (在横线上可以填上表示“怎样”的词语。如:“奇妙的”“有趣的”、、“成功的”„„) 二. 明确要求。
1. 读一读这次作文的要求。 (出示写有三点要求的小黑板。)
2. 这次要求中关键的词语是哪些?为什么说是关键的呢? 最感兴趣的:最难忘的,记忆深的„„ 按先后顺序: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
写清楚、写具体:器具、实验步骤、操作实验时的动作。 语句通顺、连贯。
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自己的心情、周围同学的情绪。 (以上内容可以板书,供同学们写作是参考。) 三. 交流材料。
1. 请几个同学介绍自己补充好的题目和自己打算写的材料。 2. 看看他们所讲的题目和材料是否恰当。 四. 借鉴例文。
1. 例文是《一次奇妙的小实验》。
带着例文后面的两个问题默读例文。 2. 读毕,练习。
(1) 按实验的先后顺序,给以下的实验步骤标上序号。
答案是:1——3——2——4
(2) 读一读“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3) 师总结:这种从不相信“手帕真的烧不掉”、“可惜了一块手帕”、“眼看
就要被烧掉”、怀疑自己“是否眼花”到追寻手帕烧不掉的奥秘,反映了作者的心情,也充分把“奇妙的”写具体了。 3. 继续学习例文,消化吸收例文的优点。
(1) 对照本次作文的要求,充分肯定《奇妙的小实验》这篇例文的优点
就在于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了。语句是通顺、连贯的,也写了实验时自己的心情。 (2) 把例文按照“实验前”、“实验时”、“实验后”分成三部分。 (3) 同学交流发言,你准备怎样写好这次小实验呢? 五. 学生当堂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六. 实验举例:
(1) 大力士“捏”鸡蛋。
(不会碎。因为把蛋整个儿捏在手掌心,蛋的四周围都受到力,力量均匀分散,所以捏不碎。要是用大拇指使劲一抠,鸡蛋就会破碎。) (2) 鸡蛋“浮”起来了。
(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是因为盐水的浮力大。) (3) 金鱼不怕火烧。
(这是因为上面的水起气泡时,下面的水仍然是常温,鱼一时是不会死的。如果火力过猛,时间过久,金鱼必然是会被烫死的。) (4) 用塑料棒摩擦后吸头发或纸屑。 (静电的作用。)
(5) 空气的成分中有多少氧? (在盘中盛水,水中立一蜡烛,。点燃后,用玻璃杯盖上。烛灭后,水位升高至茶杯的五分之一处。)
(氧助燃,占空气的总量的五分之一,燃去了氧,空气压力大,水位上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