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新视角 当前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 蔡茂胡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当前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宏观方面从前瞻性、中外合作、 科研协作、发展环境四个方面对社会科学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在微观方面则从哲学、人文、体育三个比较具有代 表性的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基本的 思路。 关键词:社会科学;问题;宏观;微观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 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在有阶级存住 的社会中它们一般具有阶级件质。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进程 中,新科技革命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社 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卡阿互联系的趋势Fj益加强。同 时,当前社会科学的发展又 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加慢对 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研究 作刈‘礼会科学本身以及自然科 学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雨的意义。 的。如何进一步开发和调动礼科科研协作力呢?有两个载 体可以运用,一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二是 各省市区的社科规划办公率。人文社科雨点科研基地中国 有100多个,有的省也搞了重点科研 地,这些基地,大多以 项目研究为纽带,开门办科研,科研机制足大协作性质的课 题制,挖掘和发挥基地的协作力,干『广阔的前景。上海、江 苏、浙江三省市社科规划办曾联合组织了一个跨省市的协作 项目,做得很好。看来,社科规划办有能 和优势组织一些 1.从宏观层面分析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1.1关于前瞻性重大课题研究的问题 跨省市区的熏大 作项H,可成为组织跨省『 区重大协作项 目的平台,这对开发和运用社科科研协作力无疑足贡献 ]。 1.4关于协调社会科学发展环境的 题 社会科学的发展足・个大的系统,存这个系统中包括了 人才培养、科研项目、 项与管州、科研经费投入、成果输送与 展示、科研成果评奖、科研人员职称评定、意识形态监管七个 社会科学要产生服务于社会的重大影响,必须面m未 来。面向未来,就要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前赡性的重大 课题。抓住了前瞻性重大课题,也就抓住_r社会科学主攻方 向上的重要方面。前瞻性重大课题的研究,有两个问题必须 解决,即选题和勇气。首先是选题。能不能提出前瞻性的重 大课题,是研究功力的体现。选题要把樨好“前瞻”和“最大” 四个字。有些课题是前赡的, 末必是重大的.有些足 人 的,但未必是前赡的。其次足勇气。一般地说.前瞻件的币 大课题,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综介 很强,所需知识 广.要 进行大量的涮研和科研绀织工作,研究难度比较人.这是需 子系统,涉及教育、 传、财政、人事 个部门。这七个子系 统、四个部门存政策和措施上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社会科学 的发展就快了。l1前礼会科学发展环境的 调还不尽人意。 比如,自然科学 }l:会科学为科学的“码之两翼、车之两轮”, 汀泽民总 记住接见 防科技干¨利:会科学专家的讲话中,用 了四个“同样重要”来强洲社会科学的艰要地位干¨作用,但在 某些部门和地办,最视 然科学忽视社会科学的现象还比较 重。 ,要勇气的。另一方面,个别的决策者急功近利,热衷于 期 行为,对若干年后的事情小感兴趣,你去前瞻,他未必支持, 你要硬着头皮去研究,这就更需要勇气r。 比如,我们在{1 科研究僻理ff1一再强调成果的质 要求出精品力作,但 评定职称这项 作中,有的单位仍 1.2关于中外合作研究的I 题 目前的中外合作研究项F1,大多是利用外资。我仃J的社 科规划项目专项经费,也nf以拿 一部分来,资助・}j外合f1: 研究项目。我们出题日,或 j刈办j d拟定题H.我仃J资 助,也要求对方资助,以实现我们r1已的研究H的,或 址实 现双方共同的目的,达到舣赢。 这个问题 我们搞科研 管理的,应当具有政治币¨学术的敏感性 。只让外资进米小 行,我们也要出去。单赢不行, 蚁赢。摘tt,外合作研究项 目规划,足社科规划I 进行。 一个崭新的领域.赴推动tl_1闰社会 科学进一步繁荣的一条途 ,婴仃领甘有组织 帝法地 把成果数量摆在不恰 的值 , 是以成果质量和礼会效用 而足以成果数量论高低.职称评定的廿… 』科研管理的导向 小够协涮。冉比如,l}】央婴求增加科教的投人,f『}在某些地 方,教育经费不11『1然科学研究经费大幅瞍增JJIl,悱独社会科 学研究经费增 很小.远远小能近心礼科研究发展的需 要 。社会科学发展环境的协删址一1\他得 视的大M题。 这个M题解决得 … 礼会科 发腮就Jil0 畅 些,解决迟 了,势必延 社会科学的发肤。 2.从微观层面分析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2.1哲学 会科 发腮 I吖f 的I;iJ题 2.1.1哲学礼会科学的地f 和作Ji]未被允分认识 多年束. 管党_f1火反复 删哲学礼会科学的重要性, fj{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 象 J:会文际tf f/j落遄存在。从 1.3火于开发和凋动科研1办作力的I;t题 中围社会科学科研I办作力的7r发于¨运川,还址例缎阶段 134理论研究 理论上讲,一般都承认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车之两 辆、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但实际状况则是二者所受待遇不 同在管理机构设置、资金供给、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成果鉴定 评奖体系等方面,哲学社会科学都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从上到 下正规化、规范化,造成两者的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在~些 经济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更是令人 担忧。中央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示被束之高阁, 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遭到冷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有 关重大问题的决策往往缺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参与。此 外,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艰辛劳动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研 究成果宣传不够,社会公众对哲学社会科学也缺乏了解。 2.1.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功能错位 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最早是在计划经济体制 下模仿苏联模式设置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部门没 置、专业编制、干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课题计划 安排、科研成果的评定和运用、职称的评定和晋级等都是和 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形成了一套高度集中的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作用导致的结果之一便是哲 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非科学化”倾向。其一,哲学社会科学研 究更多的是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和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存在 着注疏化、宣传化、学究化倾向。所谓注疏化,就是一味注疏 导师经典,图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而不是探讨研究有关 问题,积极提出有关建议和对策;所谓宣传化,就是只注重意 识形态的宣传功能,把科学研究简单地降低或停留在宣传党 和国家政策的功能上;所谓学究化,就是逃避社会现实问题, 躲进小楼,闭门造车,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引经据 典,无以创新 。这些倾向偏离r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宗 旨,造成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错位。其二,缺少科学的方 法和手段。科学研究通常使用的观察、概括、验证等方法手 段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受到种种制约,许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滞留在理论推论、假设演绎阶段,缺少系统观察、定量分析和 现代科技条件下所能进行的实验考证。没有科学的研究方 法和手段,就不会有更科学的研究成果。 2.1.3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对滞后 当前滞缓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原因很多,就管理体 制和运行机制而言,主要存在四个体制“瓶颈”:一是哲学社 会科学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二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 严重扭曲,三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不完 善,四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缺乏新型合理的与政府、社会和 市场之间的有效的交换机制。 2.1.4理论创新不够,学术风气浮躁 理论创新不够和学风浮躁的问题是当前社科界存在的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问题在中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改革开放二卜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总的说来是得到了发 展,出版了大量的论文、论著,翻译了许多西方著作,但是,具 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可以给社会实践以理论指导的 精品力作则不多 。给人的感觉是繁荣有余而发展不足。 这种现象与哲学社会科学界缺乏创新精神和学风浮躁有很 大关系。另外,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风也出现了严 重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能实事求是地追求真理,而是见风 使舵、随波逐流;在学术上,不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而是粗 制滥造、浅尝辄止。许多人不是把学问做深、做高、做精,而 新视角 是往大里做,以至于编书、撰书之风盛行,出现了学术膨胀化 和泡沫化的现象,给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 量的损失。 2.2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确取得了许多重大进 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展望人文社会科学的 未来走势。有必要从宏观上揭示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过 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弓I导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和人才培养 工作健康发展。 2.2.1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之问的矛盾源于 其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矛盾。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 的认识主体与客体对象是二位一体的,其认识功能与价值功 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认识论上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 社会科学,其认识方法在本质上与自然科学并无大的不同; 在价值论上则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以为在社会科学领 域可以“滤清”一切意识形态的影响,追求所谓知识论上纯粹 的人文社会科学,或者以为人文社会科学就是意识形态本 身,根本不具。任何科学品格,都未能把握人文社会科学的 真正本质。长期困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是,将人文社 会科学的认识意义与价值意义混为一谈,导致“意识形态中 心化”、“片面政治化、教条化”,给学界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甚 至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别需要区分 本身固有的两重属性、两重功能,在认识论与价值论之间保 持“必要的张力” I。 2.2.2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 正如经济全球化一样,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同样也是 一股不可抗拒的浪潮,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走向。在走向国际 化的过程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既面临着与世界人文社会科 学相融合的新问题,也面临着保持自身发展的独立品格的新 挑战。 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人文社 会科学的发展超越了一国的界限,成为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话的能力和地 位,得到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承认;二是中国的人文社会 科学家能以全球的视角,从世界的高度,从整个人类实践的 高度来反思中国的人文社会现象和问题,建构中国的人文社 会科学理论.引导人们的价值追求。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国际 化程度的指标主要有:认识主体的国际化、认识客体的国际 化、科研信息的国际化、研究行为的国际化、研究成果的国际 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政策体制的国际化等 。 2.3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1学科体系仍需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社会科学的新学科发展很快,从原 来单一的体育理论发展到目前的20多门学科,而日.一些新 的学科还在酝酿之中。然而在学科的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 一些问题,除了各学科发展不平衡之外,学科体系仍未完善, 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地位、相互关系等尚不清晰。作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特有的视角和理 论体系。然而,当前一些学科的研究对象、视角尚较模糊,缺 乏学科独立性,这不利于本学科的发展和学科之间相互促 进。体育实践中种种问题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理 理论研究135 新视角 论知识,要使多学科综合研究发挥出整体功能,取得最佳效 果,就需要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2.3.2整体创新能力较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迅速。但是我们 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较弱,整体 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20多年来,中国形 成或创造的诸学科,大多数派生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母学科,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新学科的“原创”性理论较少,“派生” 3.3深化基础研究 努力建构社会科学研究的“概念体系”,深化社会科学的 基础研究,增强社会科学研究的自主性,避免过多地受到科 学共同体以外的因素的影响。特别足应注重对社会科学领 域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体系。 3.4加大奖励力度 加大对社会科学家奖励的力度,调动社会科学家研究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议设立国家级社会科学家奖励项目,并 的痕迹很重 ]。要改变这种状况,提升体育社会科学的地位 分层对不同层次的科学家进行奖励。 和作用,还有赖于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们共同努力,以 求真务实的精神大NIZ,]新。 参考文献: 2.3.3重理论研究,轻实证研究 [1]王子猷,李曜,曹文华.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时代精神 纵观历届中国体育科学大会的体育社会科学论文,可以 E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2). 看到,论发展战略、发展规律、本质特征、法规、体制改革、管 [2]黎敬渡.应重视科研立项评估指标外影响因素EJ].中国 理科学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等问题研究的文章都占据了相当 科学基金,2005,(o1). 大的比例。理论确实很重要,需要认真去研究,但如果一窝 [3]刘天喜.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出版[J].徐州师范大 蜂地去研究它,那是得不偿火的。相反,真正能解决实际问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oj). 题的实证研究的文章数量不多。我们应当提倡研究一些能 [4]徐海军.科技传播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J].湖南科技学 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能真正给人以启迪的一些微观问题。 院学报,2006,(o1). 3.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的几点建议 [5]陈莹,朱华芳.论学术期刊的可读性EJ].广西民族学院 3.1扩大资金投入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扩大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 [6]贺来.“主体性”观念的反思与意识形态批判[J].马克思 样得到国家的支持与重视。逐年提高政府对社会科学研究 主义与现实,2007,(03). 的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对社会科学石Jf究提供资金 [7]王中云.我国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国际 支持。 化问题[1l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o1). 3.2建立科研队伍 [8]黄聚云.增强中国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思考 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社会科学家队伍,提高礼会科学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o1). 家的素质,转变其研究的价值取向,打破礼会科学研究巾的 论资排辈现象,消除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 断,加强社会科 作者简介: 学共同体内的沟通与团结,fl:有才能的中青年学者脱颖而 蔡茂胡,硕士研究生,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室 出,为社会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主任,见-3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 )_.【】 )..【】 )‘】H)_.【】 )—●【:ZP-f)-4g:】H)—●[】 )_.【】H) 【】 )_.【】 >-●【】H)—●【】H)_.【】 >—●【: ̄P-(74g:】H)—●[】 )_.【】 )_.【】H)<】 _( (上接第i24页) 上下有一致统一的政策。 再次,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农民l丁融人城市礼会,适当加 ⑦毛光烈著《流动与和谐一宁波市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 快农民工的城市化趋势。对于农民工中的一部分党员 志. 2007年人民出版社,第24页。 政府可以适当发展村官人员,吸收人才,让他们自己人管自 ⑧据调查统计所得出的结论。 己人,解决管理难问题。另外还可以引导建 农民 协会, ⑨浙江省公安厅统计资料 帮助农民工管理合理化。 ⑩杭州市公安局统计资料 然后,政府应该严打管理断层nU题,对分包(分T 包、 ⑧周长康著《发展犯罪学》,2007年群众出版社,第l25页。 层包)等不合理利益分配,损害农民工利益的行为依法管制。 ⑥同上 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减少法律 公平现象。 。 ⑥同上 最后,农民工预防分纵向、横向区别刈待。应该先 分 ⑩同上 高危人群和可能人群,分别进行订针对忡的僻理,从政策坝 ⑥陈诗达主编《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防、分块管理(动态管理)、谁丰管准负责等 而着手解、火。 社,第264页。 ⑩毛光烈著《流动与和谐 宁波市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 注释: 2007年人民出版社,第58页。 ①摘自2007年浙江省统计局统计资料 ②摘自2007年浙江省统计局统计资料 作者简介: ③来自浙江省公安厅统计资料 杨燮蛟,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 ④来自浙江省公安厅统计资料 刑法学、犯罪学。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学生孙孟强、李艳蕾、 ⑤根据我们调查,农民工强烈要求这样做。 吴江英等同学在本课题上也参与调研和写作。 ⑥据调查,对待农民工的政策上全国是不统一的.能否全国 136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