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鹏进
来源:《杭州》 2017年第6期
黄鹏进l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
有关农村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领域,只是研究的重点在不断变化之中。最早“三农”问题引发全社会关注,主要是农业高税费问题,导致了农业生产抛荒、农民生活困难。税费改革后,国家开始了新农村建设,转向农村反哺的新阶段,大量的国家资源开始进入乡村,农村生产生活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巨大改善。而及至当下,我们可以发现有关农村问题的关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就是农民的精神价值层面。从早些年有关重建乡村文化大礼堂、重塑乡村孝道的呼吁,到最近的有关村规民约的探讨,及至今年春节期间报道较多的有关乡村人情送礼之风的批判。这些话题开始更多地涉及乡风文明问题,也就是我们希望农村不仅生活富裕、村容整洁,同时也乡风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但是,有关乡风文明的讨论也还存在几个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首先,讨论乡风文明需要理性选择参照系。当前,我们很多人在探讨乡风文明的时候,通常的一种判断基础是用传统的乡土文明来比照当下,并进而认定当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实际上,我们在作这样一种判断的时候,应该有一种基本的警觉和意识,就是我们所言的传统的乡土文明实际上更多的只是一种理念,一种理想型意义上的乡村文明。在我们的脑海中所浮现的通常只是温情脉脉的乡村面向,是鸡犬之声相闻下,长幼有序,以人伦之情构建而成的和谐的充满人情味的社会。但是,我们理念中的乡村未必是真实的。正所谓距离产生美,我们理念中的传统乡村更多的其实只是一种寄托了美好愿望的想象。柏杨有一本名著《丑陋的中国人》,其中提到的中国文化中各种陋弊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乡土之弊、乡风之弊。比如,我们说传统社会是宗族社会,是温情脉脉的。如果大家最近看网上的一篇博文,讲的是一个江汉平原的女博士春节期间在福建这样一个高度宗族化社会中所遭遇的诸多不适,我们就会发现传统的乡土文明未必美好,中间夹陈着诸多陋习。文明其实是一个复合体,我们在想象传统乡土文明之种种“好”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寄托了我们对当下、对现实的不满。我们希望我们的生活能向某种更好的方向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加务实的态度,而非空悲叹。既不乐观,但也绝不应该悲观地看我们实践当中呈现的乡风。
其次,更加客观地看待乡风之变背后的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在社会学的研究看来,作为社会价值层面的乡土文明是嵌入乡土社会结构之中的,因此,要理解当下农村的乡村文明,就首先必须理解当下的农村社会结构。传统的社会乡村,是一个高度封闭的地域共同体,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生产与生活高度合一,社会十分均质化,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乡土文化非常注重人伦之情、德治教化。更重要的是,传统社会极其稳态,这让人们的生活世界与价值世界高度吻合、重叠。但是,反观当下的农村社会,封闭的地域空间早己被打破,整个社会呈现出了高度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农民日益从传统的乡村共同体中走出来,而变得更加个体化,更加注重后天建构的业缘关系,习惯于用契约关系替代原有的人伦关系。这种变化确实使得乡村更加陌生化与缺少人情味,乡村的公共生活空间日益萎缩,乡村公共品供给面临诸多难题。但是,若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村庄社会的边界被打破,村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乡村文明就必然会遭遇解体,这种“冲击反应”就必然发生。而且,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若干积极的因素正在发生,如农民开始更加注重养生,不仅妇女在晚饭后会去跳广场舞,男人们也开始饭后相约一起散步、打球;老人们也日益习惯于参加老年协会组织的各类文娱活动;农民正在自觉地集中投放垃圾,政府倡导的美丽乡村建设日益获得村民认可。可以说,这些都是新的社会结构下滋生出的新的文明之风。
最后,着力培育更加充满主体性的乡风文明。当下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呈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动而农民不动,乡风文明建设缺乏主体性。从调查来看,我们现在很多旨在促进乡风文明的做法,如农村建图书馆、电影下乡等通常雷声大而雨点小,实际成效并未如所愿。政府所做的这些,农村未必不需要、村民未必不欢迎,但是关键在于,很多农民都觉得那是政府的事情,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缺乏农民的积极广泛参与。以村规民约为例,我们调查了一些村庄,很多村书记、村民都认为制定村规民约初衷是好的,村庄治理有了更多的法律依据,但因为这项工作是政府主推的,里面加入了很多有关“三改一拆”、“美丽乡村”、计生等内容,这导致乡规民约的内容极其庞杂,形式化倾向较为严重;同时,因为是政府在主推,实际过程缺乏村民参与,忽视了村民的行动能力,这导致一些村规民约在农民中的认可度不高,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不强。关于社区建设,当下一个比较时髦的词语叫社区营造。所谓社区营造,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公共性活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来调动社区居民的主体感、参与感与责任感,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社区自治氛围,增加归属感。同样,我们也需要这样一场乡风文明的营造运动,在政府向农村大力输入资源的同时,积极调动农民,听农民所言,让农民参与其中,增进农民的主体感,只有这样,我们的乡风才能活泼、健康,村庄才能充满活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