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财政学题库参考答案.doc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物品:

公共部门(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 2、“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法,也称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更多地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 3、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财政资金无偿、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4、财政补贴

转移性支出的一种,又叫价格补贴,它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主要包括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 5、财政贴息

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便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6、税收支出

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7、纳税扣除

指准许纳税人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例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8、税收抵免

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的支出中,按一定的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9、预算外资金

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了履行或者代理执行政府职能,根据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10、课税对象

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依据。征税对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财产三大类。

11、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税率,是指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名义税率即为税率表所列的税率,是纳税人实际纳税时适用的税率。

实际税率是纳税人真实负担的有效税率,在没有税负转嫁的情况下,它等于税收负担率。 12、平均税率

是实际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它往往低于边际税率,比较两者之间的差额,是分析税率设计是否合理、税制是否科学的主要方法。一般来说,平均税率接近于实际税率,而边际税率类似名义税率。 13、超额累进税率

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14、定额税率

即固定税额,指按课税对象一定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15、起征点和免征额

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两者的相同点是当课税对象小于起征点或者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不同点在于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免征额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的部分收税。

0

16、直接税与间接税: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为直接税,所得税和财产税属于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为间接税,商品税属于间接税

17、从量税和从价税:从量税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或体积计算,税额随课税对象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计算简便,但税负水平是固定的,是不尽合理的;从价税按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算,比较而言,从价税更适合商品经济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贯彻国家税收政策。

18、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19、税收的超额负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 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20、税负转嫁: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收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收负担再分配行为,即经济利益再分配行为。

22、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和税收收入(或GDP)之间的函数关系。拉弗曲线对说明税率与税收、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说明:第一,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一定是高效率;第二,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税率;第三,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优结合虽然在实践中是少见的,但曲线从理论上证明是可能的,即A点,也就是最佳税率。 B

D F O

23、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24、增值税: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是我国商品课税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税种。 25、消费税:消费税的课税对象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是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中新设置的一种商品课税。凡从事生产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消费税的纳税人。

26、营业税: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 (销售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属于商品课税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计算征收较为简便。

27、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

28、个人所得税:课征对象是个人所得,按税法规定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29、资源税:有两种征税方式:一是以自然资源本身为计税依据,这种自然资源必须是私人拥有的,二是以自然资源的收益为计税依据,这种自然资源往往为国家所有。 30、遗产税:就是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在国外有时也叫“死亡税”。

税收

A

税率

C E 1

31、逆弹性命题:即拉姆斯法则,征税的效率在于不改变个人决策,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对弹性相对小的商品课以相对高的税率,对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以相对低的税率。

32、国债负债率:用当年国债发生额或国债余额 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称国债负担率。 33、债务依存度:用当年国债发行数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中央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 34、国债一级自营商:指具备一定的条件并由财政部认定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可以直接向财政部承销和投标竞销国债,并通过开展分销、零售业务,促进国债发行,维护国债发行市场顺畅运转。

35、国债回购:是指国债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承诺在约定期限后以约定价格购回同笔国债的交易活动。

36、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 37、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 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

38、增量预算: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

39、零基预算: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状况。

40、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41、转移支付制度:是衡量各级预算主体之间收支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42、结构性财政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也称充分就业赤字。

4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的政策 。一般来说,这种政策是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取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地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44、购买性支出乘数:1/1-b,它表明购买性支出的变动对GNP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程度就是所谓的购买性支出乘数。

45、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载体主要有减税(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二、 简答

1、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⑴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是根据社会商品和服务的需要主体和供给渠道的不同划分的。公共物品是无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它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步到整个社区里,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而私人物品可以分割开并分别提供给不同的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它是由市场供给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⑵区分二者的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既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用品中获得。而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钱购买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带来的利益;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

2

生产成本的增加,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私人物品则具有竞争性,竞争性是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

2、简述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答: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⑴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我国当前主要是采取GDP增长率指标来表示资源配置效率。

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⑶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⑷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⑸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

答:(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比如,应由市场形成的企业职工工资,企业利润、租金收入、财产收入、股息收入等,财政的职能是通过再分配进行调节。而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则应改变目前“企业办社会”的状况,由财政集中分配,实行社会化。

(2)规范工资制度。这里是指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视同政府机关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适当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4、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包括哪些内容?

答:(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如果社会总供求保持了平衡,物价水平就是基本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也是适度的,而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不难实现的。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财政可以实行适度放松政策,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或两者同时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收支发生不平衡是可能的而且是允许的。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被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具有这种作用。原则上说,凡是业已规定了的,当经济现象达到某一标准就必须安排的收入和支出,均具有一定的“自动稳定”作用。当然,这种“自动稳定”的机制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尚可存疑,更何况,在类似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机制本身就是欠缺的。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

3

速的最优结合。

(4)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诸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和平的和安定的环境,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卫生水平,加快文教的发展,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增长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某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出现的“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现象。

5、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

公共选择理论于80年代早期曾受西方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应用于农业政策、管制和法庭等领域,并构成平衡预算的宪法修正案建议的理论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决策程序和选举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决策程序有直接民主决策与间接民主决策之分。直接民主决策是全体公民都参与决策,采用“一人一票”原则,投票表决通过的决策。间接民主决策是选民通过投票选举产生一定数量的代表,并授权这些代表代表选民作出公共决策。在间接民主决策中,有三种参与者的行为会对决策产生影响,即选民、政治家和管理者。管理者是执行政治家作出的决策,是政治决策程序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关于“政府失灵”,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求最有效率的政府决策体系和规则,就成为公共选择理论的最高目标。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市场是通过买卖配置资源,即所谓货币投票,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作出决策,即所谓政治投票。

公共选择理论应用于财政决策领域,主要是通过投票来审批国家预算和决算。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确定公共项目的种类,包括公共支出项目和公共投资项目;二是确定公共项目成本的分摊方式,即确定税种、税率、纳税人等事项;三是确定国家预算规模,实现国家预算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由此可见,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特别是政府决策)问题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证明了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同时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限度或局限以及“政府失败”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求政府有效率工作的规则和制约体系。

6、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的分类

答: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类。 购买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直接表现为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并运用这些商品或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

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7、简述瓦格纳法则的含义。P79

也叫政府活动扩张论,瓦格纳法则指的是公共部门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1)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2)尽管由于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情有所不同,因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高低以及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但却明显存在一种共同的趋势: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逐步上升;同时,历史数据也说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上升不可能是无止境的,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则呈相对稳定的趋势,即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上下有所被动,目前的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这个阶段。

8、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

4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绝对数除了1980和81年两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速度不算很慢,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有的年份波折度较大。但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运行则是以96年为转折点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渐回升的特征。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

9、简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86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方面。(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对财政支出规模以及支出结构变化有不同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支出规模的明显例证,是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为了寻求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不仅需要分析影响财政支出的宏观因素,而且要从分析和控制影响财政支出的微观因素入手。

10、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127-129

(1)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2)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产业和领域。 11、为什么发展农业需要政府投资?136-138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政府从事农业投资十分必要,因为:

农业自身很难产生足够的积累。

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难以承受贷款的负担

许多农业投资只适于由政府来进行。(工程大、投资多,长期的项目,如大型水库、科研) 改造传统农业要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要素,从研发到推广的一系列过程,需要大批资金支持。

12、简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是从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

从80年代中期社会保障的改革拉开序幕,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为基本项目,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助项目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保障项目主要内容有:

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城市职工医疗保险。 辅助保障项目主要内容有: 1)工伤保险: 2)生育保险:

3)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生活补贴,农村五保户救济,灾民救济。

13、从税收支出作用的角度简述税收支出的分类。(论述8)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或刺激性税收支出。(1)照顾性税收支出,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这类税收

5

支出明显带有财政补贴性质,目的在于扶植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以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保持基本平衡,但要严格区分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2)刺激性税收支出,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这类税收支出是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方面,又分为两类:一是针对特定纳税人的税收支出;二是针对特定课税对象的税收支出。

14、简述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范围。

答: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其范围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

2、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3、国务院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 4、主管部门所属单位集中上缴的资金; 5、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 6、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15.简析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因素

答:1)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必然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 2)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原因。倘若物价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致的,在流通中过多的货币量是因弥补财政赤字造成的结果,国家财政会通过财政赤字从GDP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在GDP只有因物价上形成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是通过价格在分配机制实现的。

二是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如果是以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增长而提高,随着名义收入下降而降低档次,从而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得份额将有所增减――档次爬升。如果实行的是以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这就意味着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同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如果实行的是定额税,税收收入的增长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财政收入即使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必然是下降的。

16、简述税收的形式特征

税收的“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不同时具备“三性”的财政收入就不成其为税收。

税收的强制性,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税收的强制性是税收作为一种财政范畴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必要保证。

税收的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17、简述税收的“中性”原则。(论14)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6

它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只要国家征税就必然对商品购买、劳动投入以及储蓄和投资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完全税收中性是不可能的。因此,提出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在这个前提下,掌握好税收超额负担的量和度,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税收机制与市场机制两者取得最优的结合。

18、简述税负转嫁的条件。

答:税负转嫁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

(3)课税范围宽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商品难以转嫁。

(4)生产者的利润目标同税负转嫁的关系。经营者必须权衡税负转嫁所得与商品售量减少的损失,如后者大于前者,则经营者宁愿负担一部分税款以保证商品销量。

19、简述税收效应。

所谓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效应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

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替代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20、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税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的明显特点是以间接税为主,一般在税收总额中占60%-90%,这是由发展中国家主客观原因决定的。

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也较低,如果勉强推行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体制,必然使税源大量流失,难以保证国家财政的需要

2)流转税在征收管理上简便易行,且不受企业盈亏状况的影响,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管理水平 3)流转税是从价计征,不直接作用于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对私人投资和个人储蓄的影响较小。

21、简述商品课税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1)课征普遍。商品课税以商品交换并形成销售收入为前提,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对商品的课税自然是最普遍的税类。

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在税率既定的前提下,税额大小直接依存于商品和劳务价格的高低及流转额的多少,而与成本和费用水平无关。

3)实行比例税率,除少数税种实行定额税率外,适用比例税率制是商品税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7

4)计征简便。商品课征以流转额为依据,与商品成本和盈利水平无关,又是实行比例税率,所以计税征税都十分简便。

22、简述增值税制度的类型。

增值税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是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 增值税可分为三类:

1)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2)只准许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收入,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3)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23、如何理解国债的负担和限度?

答:(1)国债的负担。国债负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债权人负担,国债作为认购者收入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虽是暂时的,但对他的经济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债发行必须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第二、政府即债务人负担。政府借债是有偿的,到期要还本付息,尽管政府借债时获得了经济效益,但偿债却体现为一种支出,借债的过程也就是国债负担的形成过程,所以,政府借债要考虑偿还能力,只能量力而行。

第三、纳税人负担,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也就是当政府以新债还旧债的方式难以继续时,最终是以税收来还本付息。马克思所说的国债是一种延期的税收,就是指国债与税收的这种关系。

(2)国债的限度。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所谓债务规模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历年累计债务的总规模。 第二、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第三、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3)国债规模的制约因素。

第一,国债规模首先受认购人负担能力的制约,认购主体负担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 第二,国债规模还受政府偿债能力的制约。

第三,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也是制约国债负担能力和限度的重要因素。

24、简述国债的功能。P317

答: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当今各国家的普遍做法。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当然,对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不能绝对化,不能把国债视为弥补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因为:

(1),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还本付息的压力又会引至赤字的进一步扩大,互为因果,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

(2),社会的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

2)筹集建设资金。国债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要与国债的弥补财政赤字功能区别开来。这可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财政类型、国债发行方式、目的和用途上以及从国债收入的性质等方面区分。 3) 调节经济运行。国债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

8

配置。国债资金用于投资或消费,就会改变社会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国债发行规模也具有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

25、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P341

国家预算的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国家预算的原则主要有下述五条:

公开性:国家预算是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和政策,与全体公民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用一定的形式公开公诸于众,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依据充分,数据确实,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打埋伏、造假账,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可以另编预算外收支预算,也应在国家预算中有所反映。

统一性: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各该级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但这些预算艘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所有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年度性:所谓预算的年度性原则,是指政府必须按照法定预算年度编制国家预算,这一预算要反映全年的财政收支活动,同时不允许将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年度的国家预算之中。

26、简述分级预算体制的主要内容。P353

答:1)分级预算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2)分级预算体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第二、在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

第三、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即在收入划分比例上,中央预算居主导地位,保证中央调控权和力度;在税收划分方法上,有的按税种划分,有的按税率划分,有的实行分成或共享制。

第四、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有纵向调节(或纵向转移)和横向调节(或横向转移)两种形式。

第五、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27、简述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途径。(论述30)

答:(1)通过改革转移支付方式,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一要逐步缩小税收返还规模,并最终取消税收返还。

二要对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体制补助或上解进行归并,以合理确定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体制补助或上解实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均衡各地财力,但是两种形式不衔接势必会带来各自规模的不合理。

三要进一步调整专项转移支付的实施范围和数量规模一方面要取消不符合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一些不合理的支出项目。另一方面要对专项转移支付进行整合。 (2)通过制定转移支付法律的手段,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

一要加强转移支付制度的立法工作,为转移支付制度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要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监督程序。

三要以法律形式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制约制度,同时附之以必要的司法和审计举措,建立相对完

9

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28、简述中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中央政府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为保持地方既得利益格局,逐步推进改革,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核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上划的收入(消费税+75%的增值税-中央下划收入)全额返还地方;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础上逐年递增,地方两税每增长1%,对该地区的税收返还增长0.3%,如1994年后上划中央收入达不到1993年的基数,则相应扣减税收返还数额。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原体制的分配格局暂时不变,过渡一段时间后再逐步规范化。

(5)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1995年制定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主要是:一、坚持“存量不动、增量调节”的原则,维持税收返还,但转移支付的来源是中央收入的增量部分,调节的范围和力度有所减小。二、规范化程度有限,由于改革的基础是维持既得利益,因此在制度设计上不可能全面放弃“基数法”而转为按影响因素计算的“标准收支法”。

29、如何理解财政平衡。《考前辅导》328页 论21

1、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在我国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收支对比有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 2、对财政平衡不可以作绝对的理解。

第一,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和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二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第二,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第三,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 第四,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30、简析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与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

第一,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赤字的情况。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货币需要必然增加,从而要求增加货币供给量,这个增量可视为财政借款的最大限额,在这个限度内的财政借款,就不会有通货膨胀的后果。第二,用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则比较复杂,这要结合什么人或单位购买以及用什么钱购买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居民个人或企业包括商业银行购买公债,一般说只是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如果由中央银行认购公债就可能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

三、论述

1、试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意义,并简略说明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

财政收支过程,就是将资源集中到政府手中,并由政府支配使用,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国家要考虑如何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就产生了一个效益评价问题。通常说,财政支出的规模应

10

当适当,结构应当合理,根本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是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所谓效益,就是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所谓提高经济效益,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有:

成本-效益分析法:也称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项目的受益人与支出成本、经营成本相对比,用净收入和收入成本率来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 成本—效用分析法:也称为成本—效应分析法,是在实物目标确定之后,通过对各种可能的方案的成本计算,帮助选择效率最高的方案的方法。

因素分析评分法:将影响投入(财政支出)和产出(效益)的各项因素罗列出来进行分析,并将投入产出比进行计算据以评价的一种方法。

最低成本法:也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引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 2、怎样分析财政支出增长趋势(理论)。《考前辅导》289页 (简答8,9,34)《大纲》409页 答:(1)财政支出增长似乎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条规律。社会主义国家的支出比重在改革以前也呈现出扩张的趋势,改革时期之所以下降,是因为政府在摆脱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局面。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并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上述下降趋势理应逆转,改革之初财政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可能会在某一时期终止,转而趋于回升,达到适度水平则相对停滞。

(2)政府活动扩张论,也称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所谓经济因素,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

(3)梯度渐进增长论,也称内外因素论。是指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公共支出呈阶梯状增长。

内在因素。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上升会与GDP上升呈线性关系。

外在因素。倘若发生了外部冲突,比如战争,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而公众在危急时期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这也是所谓的“替代效应”,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公共支出的比重增加。但在危急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先前的水平。一般情况是,一个国家在结束战争之后,总有大量的国债,公共支出会持续很高。

(4)经济发展阶段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等。在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5)官僚行为增长论。这里官僚特指负责政府提供服务部门的代理人集团。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化为目标,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利越大。正因为官僚机构以机制规模最大化作为目标,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超出了共用品最优产出水平所需的支出水平。

3、阐述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

答:(1)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角度来说,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不仅如此,一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表明了该国政府正在发行的重点职

11

能以及变化趋势。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合理界定财政支出的范围;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的经济政策目标,在增量支出中逐步调整和理顺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关系。

(3)具体措施: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过程中,在适当提高财政投资支出比重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控制消费性支出的快速增长上。而控制消费性支出过快增长的主要措施是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精简机构,控制行政不业单位人员,削减消费性支出。

4、论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经济意义及其对财政职能的影响。 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这种分类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1)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此类支出当然也影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后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这已脱离开了政府的控制,因此,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难以换算。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

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向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来说,它们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及其销售收入同生产成本的对比关系,所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因而,对于可以得到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它们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生产能力,而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显然,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对财政职能的影响: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比重大些,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5、试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及途径。(J35)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是从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这一转换的关键在于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要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体制,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是开征社会保险税。第二,要实现居民长期储蓄的积累、保值和增值。有必要培育和发展长期融资市场,促使居民长期储蓄向投资转化。

从80年代中期社会保障的改革拉开序幕,现在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主要内容有:1、养老保险 2、失业保险 3、城市职工医疗保险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险。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仍属初建,运行时间不长,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在进一步完善中应遵循以下思路: 1)

保障水平必须和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及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中阶段,生产力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要害还在于人口众多,地区间、城乡间的差距较大,国家、社会、个人的承受能力比较低,保障水平过高,将脱离实际难以实施,最终加重政府的负担。 2) 3)

起点宜低不宜高。社会保障支出的特点是呈刚性增长趋势,起点一旦确立,只会升不会降。 实行“两个挂钩”,重视资金的营运。从长远看,养老金的变动要同工资增长和价格指数挂钩,

12

即所谓指数化,同时采取可靠的形式运营积累下来的基金,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建立防止保障基金贬值的屏障。 4) 5)

6、如何理解税收支出概念,并论述税收支出的作用?

答:(1)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2)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第一,照顾性税收支出,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这类税收支出明显带有财政补贴性质,目的在于扶植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以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保持基本平衡。

第二,刺激性税收支出,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增进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等。这类税收支出是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方面,税收的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也主要表现于此。

7、试析预算外资金增长过快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控制和管理?

答:全面的预算体制改革以来,预算外资金的增长过快,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预算外资金管理的现状是:

(1)预算外资金增长过快,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第二预算”。(2)预算外资金历年增长速度均超过同年的GDP和预算内收入的增长速度。资金严重分散。(3)从预算外资金结构看,企业和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居主导地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比重加大。(4)由于管理不严,财政纪律松弛,化预算内为预算外,化生产资金为消费资金,化公有为私有等现象的滋长。因此预算外资金迅速增长。 归纳起来,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措施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第一,预算外资金范围的重新界定。《决定》明确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第二,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从1996年起,将13项凭借政府权利取得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准”税收性质的政府基金或收费(约1500亿元)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按规定专款专用。 第三,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规模,不得越权收费和建立基金,否则,按乱收费行为处理。

第四,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首先,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决算,报财政部门审批。其次,财政部门要在银行设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各部门和各单位取得的预算外资金收入要缴入财政专户,支出由各部门和各单位按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财政部门根据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从专户核拨资金。

第五,严格规定了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范围。首先,专用于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的基金和收费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要按计划和规定用途专款专用,由财政部门审核后分期拨付资金。其次,用于工资、奖金、补贴、津贴和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必须严格执行财政部门核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再次,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支出,要按国家规定立项,纳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按计划部门确定的国家投资计划和工程进度分期拨付。最后,用于购买专项控购商品方面的支出,要报财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按国家规定办理控购审批手续。

8、论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作用?(简答)

加快制定和出台社会保障法,实现规范化和法制化。

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和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强社会保障收支的管理。

13

答: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及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就多,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就大(税率不变),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

生产技术水平是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是相适应的,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越快,GDP的增长也越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产品附加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更是如此。

10、分析价格与财政收入的关系。(与J14同)

答:1)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必然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

2)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财政收入同比例地增长,则表现为财政收入的“虚增”,即名义增长而实际无增长。 3)价格上升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几种不同情况:

第一,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加名义增长,如1984、1985年两年的情况。 第二,价格上升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上正增长,而实际上负增长,如1987年、1988年、1989年这三年。

第三,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上不增不减,如1986年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

4)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原因。倘若物价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致的,在流通中过多的货币量是因弥补财政赤字造成的结果,国家财政会通过财政赤字从GDP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在GDP只有因物价上形成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是通过价格在分配机制实现的。

二是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如果是以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增长而提高,随着名义收入下降而降低档次,从而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得份额将有所增减。如果实行的是以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这就意味着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同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如果实行的是定额税,税收收入的增长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财政收入即使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必然是下降的。

5)另外,产品的比价关系也会影响财政收入,缘于两个原因:(1)产品比价变动会引起货币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等经济主体间的转移,形成GDP的再分配,使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2)各经济主体适用的税收比率不同,这样,当产品比价发生变化时,相关企业、部门和个人上缴的税利有增有减,其综合结果就是对财政收入的最终影响。

6)市场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而上下浮动,主要是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发生再分配,随着价格的上下浮动也会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

第一: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而销价不动。财政要对粮食部门和商业部门给予补贴,表现为财政收入的减少;如果同时提高销价,财政对居民给予补贴,表现为财政支出的增加。

第二:生产资料提价,财政不可能增加收入,因为从生产资料提价所增加的税收,几乎要被使用生产资料的加工部门因成本上升而利润下降所减少的收入全部抵消。

第三:能源、交通价格的提高,许多因缺乏自我消化能力的企业,也需要财政给予补贴,而减少财政收入(或增加财政支出)。

14

11、试论所得课税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所得税就是对所有以所得额 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所得税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1) 2)

税负相对公平。纯收入,净所得为计征依据,合乎量能课税的原则。所得税有起征点、免征额和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所得课税是以纳税人的总收入减去准予扣除扣除项目,照顾低收入者,不影响基本生活。

项目后的应税所得额为课征对象,征税环节单一。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额不够成商品价格的追加,且不易转嫁。 3) 4)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对跨国所得征税是任何主权国应有的权益,需要利用所得税,来参课税的弹性。所得来源于经济资源的利用和剩余产品的增加,税源可靠,并且灵活调整。 与纳税人跨国所得的分配,维护本国利益。

影响:所得税是国家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杠杆,所得税的后两种功能在当今社会倍受重视,并成为各国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主要传导工具。所得税是一种有效的再分配手段。它通过累进课征可以缩小社会贫富和企业之间实际收入水平的差距;通过减税免税对特殊困难的纳税人给以种种照顾,从而缓解了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安定。所得税也是政府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

12、试论国债的功能。(与J21同) 答:国债的政策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

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当今各国家的普遍做法。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当然,对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不能绝对化,不能把国债视为弥补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因为:(1)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还本付息的压力又会引至赤字的进一步扩大,互为因果,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2)社会的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

2) 筹集建设资金。国债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要与国债的弥补财政赤字功能区别开来。这可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财政类型、国债发行方式、目的和用途上以及从国债收入的性质等方面区分。 3) 调节经济。国债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生产建设,社会消费以及弥补财政赤字方面。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手段,而且是金融政策手段,国债券是可以流通债券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短期国债券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从而调节货币需求与供给的重要手段。

13、分析国债的负担与限度,如何控制国债的规模? 答:分析国债的负担与限度需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债权人负担,国债作为认购者收入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虽是暂时的,但对他的经济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债发行必须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第二,政府即债务人负担。政府借债是有偿的,到期要还本付息,尽管政府借债时获得了经济效益,但偿债却体现为一种支出,借债的过程也就是国债负担的形成过程,所以,政府借债要考虑偿还能力,只能量力而行。

第三,纳税人负担。在现代普遍实行“以新债还旧债”的国债制度下,虽然可以不需增加当前税收来偿还国债,但持续“以新债还旧债”,就会不断增加债务余额。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也就是当政府以新债还旧债的方式难以继续时,最终是以税收来还本付息。马克思所说的国债是一种延期的税收,就是指国债与税收的这种关系。

第四,代际负担。国债不仅形成一种当前的社会负担,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向后推移,形成代际负

15

担。就是说,由于有些国债的偿还期较长,连年以新债还旧债并不断扩大债务规模,就会形成这一代人借的债转化为下一代甚至几代人负担的问题。如果转移债务的同时为后代创造了更多财富或奠定了创造财富的基础,这种债务负担的转移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国债收入被用于当前的消费,或者是用效率低下,留给后代人的只有净债务,那么,债务转移必将极大地影响后代人的生产和生活,是亏对子孙的短期行为。

以上是国债负担对不同部门和人群造成的影响。因此,发行国债要考虑国债的限度。

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所谓债务规模包括三层意思:历年累计债务的总规模;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对国债总规模的控制是防止债务危机的重要环节,而控制当年发行额和到期偿还额,特别是严格控制未偿还的国债余额,是控制国债规模失控的主要手段。在研究国债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国债规模的制约因素:首先受认购人负担能力的制约,认购主体负担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政府偿债能力;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也是制约国债负担能力和限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债负担率以及债务依存度也是控制国债规模的科学依据,从而在各个方面对国债规模进行有效控制,才能得出不影响全局发展适合我国发行的国债数量和规模。

14、试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依据。 1)

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公共物品理论)

在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下,由各级预算主体分级执行财政职能,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财力,从而满足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是分层次的,因而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一。公共需要的层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支出角度分析,按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另一个方面则是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收入来源的层次性。

从中央到地方收支运行的结果看总是要对称的,只有收支对称才能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从这个意义说,收入划分受支出划分的制约,也就是受公共需要受益范围的制约。但是,由于各地方支出需要和收入能力是不对称的,需要靠中央转移支付来调节这种不对称,所以划分收入需要遵循另外的标准。 2)

集权与分权关系

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划分收支的标准是市场经济国家分级预算体制的一般标准,但各国的收支划分是不同的,主要取决于由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本国国情决定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所以,这也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一。预算体制本就是政治和经济结合的最明显的体现。如果说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经济标准,那么集权与分权关系则是政治标准。

15、论述1994年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J29)《考前辅导》311页

答:(1)1994年税制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体系。 (2)税制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调整税种布局,确定合理税率,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时,合理划分中央税种和地方税种,为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创造条件。

第二,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主要是统一企业所得税,完善流转税,改变按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设置税种和税率,并使各类企业之间的税负大体公平,为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第三,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和地区发展的调节作用,使个人收入分配保持合理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五,简化、规范税制。主要是取消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合并重复的税种,开征必要的新税种。

16

第六,保持原有的税负总水平,既不增加企业总体税负,又不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但一些地方、部门、企业以及个人的利益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税制改革理应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格局的调整。

第七,严格控制优惠减免,规定除税法税收条例所列的减税免税项目外,在执行中不准随意减税免税。 (3)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第二,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 第三,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是主要对收入较高者征收,对中低收入者少征或不征。

第四,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如调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调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盐税并入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入消费税等。改革后的税种设置将由原有的32个减至23个。 16、试论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改革。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

第一,总体上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对实行分级预算体制来说,需要将原则具体化。

第二,关于各级政府事权的划分,规范的分级预算体制要求以法律形式具体化,力求分工明确,依法办事。

第三,各级预算主体支出职责的划分,一般而言,应遵循事权与财权相一致原则,但在具体事项上则不一定完全一致。

2)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尚待规范。

第一,分税制与税制是密切相关的,税制调整了,分税及其相应的收入划分,也必须随之调整。 第二,按税种划分收入和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分税效应是完全不同的,现行分税制的企业所得税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的,改为分率分成或比例分成将是必然的选择。

第三,凡属于税源普及全国或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税种划归中央税是分税制的通则,我国现行税制的个人所得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均属于这类税种,而分税制将该两种税划归为地方税种只能视为权宜做法。

第四,通过税制调整健全地方税系应列为分税制进一步完善的一项重要目标。 3) 4)

集权与分权关系的调整。分级预算体制的集权与分权关系,主要体现在收支划分上面。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途径,首先是进一步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模式,而后通过增量与存量同

时并举的微调向目标模式逼近。

第一:目标模式的选择,现行分税制同时并存存量与增量两条转移支付系统。可供选择的模式有:单一的纵向转移支付 与 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的混合模式。 第二:纵向转移的微调,首先是改进过渡期转移支付方法 第三:推进省(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7、试析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

答:(1)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 (2)对财政平衡不可以作绝对的理解。

第一,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和略有赤字应视为基本平衡,二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17

第二,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第三,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 第四,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量平衡有如下恒等式,C+S+T+M=C+I+G+X恒等式的左边代表总供给的收入流量,右边代表总需求的支出流量。这个恒等式可以理解为,不论经济处于何种状态,在给定的时期内,作为总供给的收入流量恒等于作为总需求的支出流量。

根据恒等式,我们可以列出描述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G-T=(S-I)+(M-X)

恒等式的左边表示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当G>T时,政府预算出现赤字,当GI,非政府部门的储蓄大于投资,有结余资金,反之,则储蓄、投资账户出现赤字。当M18、试论财政政策工具体系及其运用。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

税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它具有分配形式上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这些待征使税收调节具有权威性。税收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宏观税率确定、税负分配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体现出来。 公债作为一种财政信用形式,它最初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公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公债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排挤效应、货币效应和收入效应。

公共支出主要指政府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 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部分。 政府投资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投资的主要项目是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财政补贴在各国都是被当作一种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来使用的。

19、试析财政政策的类型。

根据财政政策肯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平划分,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行动。 (1) (2)

税收的自动稳定性:税收体系,特别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对个人转移支付计划是普遍的自动稳定器。

变化反应相当敏感。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这种政策是政策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地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 1)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减税,民间可支配收入增加,扩大社会总需求。供给方面:流转税减少,刺激供给,扩张效应。需求方面:所得税减少,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扩张效应。) 2)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增税收,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会总需求)

18

3)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既不扩张又不紧

缩。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政策要求财政收支平衡。但使预算收支平衡的政策不等于中性财政政策。 20、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如何进行配合?《考前辅导》331页 答:(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第一,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

第二,二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首先,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其次,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

第三,二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首先,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唯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其次,银行本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方式。

第一,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增加货币的供给。显然,“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

第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支出的规模,减少货币的供给。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制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

第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第四,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