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英语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研究30年述评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 (总第190期) 国内高校英语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研究30年述评 王正胜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191) 摘要:本文首先用统计的方法多方面概述并简析了过去30年来国内英语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研究的情况;其次回 顾了研究内容;最后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校英语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国内研究;述评;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6539(2011)02.0044—08 A Review of China’S Out—of-Class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 in Universities in the Past 30 Years(1980 ̄2009) Wang Zhengshe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Tianji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Tianjin 30019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giv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research of out-of-class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 in universities of China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Secondly it provide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papers concerning the research.Lastly,the author tentatively points out some existing problems,and proposes viewpoints on the problems. Key words:Out—of-class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 in universities;research in China;review and comments;statistical analysis 一、引言 二、文献的检索搜集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 年3月发布,以下简称《大纲》)和《大学英语 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7月发布,以下简称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收集了 1 980年至2009年30年问发表在所有期刊上的有关 英语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研究的论文,由于课外 《课程要求》)等对英语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 (以下简称课外学习)提出了要求,国内众多学 者(戴炜栋,1999;何其莘等,1999;束定芳, 2006)都强调要重视课外学习。那么我国对高 学习的称谓较多,如英语课外学习、英语第二课 堂、英语课外教学、外语课外活动等,为防疏 漏、分别用4个关键词即:英语课外、英语第二课 堂、外语课外、外语第二课堂进行检索。文献检 索收集时间为2009年9月25日,检索范围为全部 文献,匹配为模糊。在此条件下以英语课外为关 校英语课外学习实践的研究状况如何呢?笔者用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了1980年至2009 年间所有期刊上关于课外学习研究的论文,通过 定量和定性分析回顾和总结了过去30年来国内高 校英语课外学习研究的概况,进而指出了该领域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引起对课外学习研究的重 视。 键词检索共收集论文470篇,英语第二课堂为222 篇,外语课外为28篇,外语第二课堂为22篇,共 计742篇相关文章,通过整理核查,排除关于中 小学的、重复的或一些因为关键词的模糊匹配造 成的无关文章,共收集460篇有关高校课外学习 [收稿日期]2010—3—11 [作者简介]王正胜(1970~),男,江苏东海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英语系副主任,研究 方向为英语教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 (总第190期) 研究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 三、文献的统计概述与简析 也颇多,如王正胜、王正良(2009)从历史的角 度探讨了课外活动的发展,认为课外活动一词包 含一些和本专业学习关系不大的活动,属于教学 论的范畴。第二课堂和课外教学又带有课堂教学 1.文献中课外学习称谓的统计与简析 的色彩,属于课程论的范畴。而英语的课外学习 活动与其他的课外活动不同,它强调的是创建英 语学习环境,通过活动实践学习英语,包含的学 习成分比较多,所以应称为英语课外学习活动 (out.of-class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大 460篇论文中题目分别以4个检索关键词称谓 的论文数量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名称 英语课外I英语第二课堂 外语课外 外语第二课堂 数量 289 f 132 21 18 比例 63% I 28% 5% 4% 纲》则称为英语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既包括校 园内学习实践也包括社会实践。不同的理解和定 义说明课外学习学什么、如何学还没有明确统一 的认识。 2.文献在外语类核心期刊①的分布统计与 简析 具体名称有英语课外学习、英语课外自主 学习、英语第二课堂、英语课外教学、外语课外 活动、英语课外作业辅导等。文献对其论述定义 表2英语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研究文献核心期刊统计表 \期刊\外语界 半度 1980 1982 1985 1989 l997 l999 2000 2001 2002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计 比例 \ 山东外语教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 l 1 1 1 1 1 1 1 l 2 2 2 1 l 8 42% 9 48% 1 l 5% 外语教学 l l 5% 从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分布来看(见表2), 30年间只有4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 19篇,约占总数的4%,可以看出对此领域的研 究总体水平较低,正如黄源深(2007)所说: 在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课外学习似乎是个很 薄弱、很不受重视、收效很不理想的环节,对 课外学习的研究少之又少。笔者认为主要原因 有如下几点:一是由于国外的二语习得不需要 的研究和理论不多,而国内的研究多是引进借 鉴国外的理论,导致我们没有对此领域予以重 视;二是由于我们一直重视改革完善课堂教 学,无暇顾及课外;三是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 影响,学生课外的事情都由学生工作人员负 责,多是教育管理部门的事情,教师则过问的 不多;四是由于课外学习比较松散,难以进行 有效研究。 刻意创造课外的目的语环境,所以对课外学习 3.文献在各年度的分布统计与简析 : 表3英语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研究文献年度分布统计表 年份 1980 l98l l982 1983 l984 l985 l986 1987 1988 l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数量 2 0 2 0 1 l 1 2 2 l O l 1 3 6 年份 l995 l996 1997 l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数量 2 3 8 2 10 l3 10 13 16 23 28 41 96 105 67 由表3可以看出,前20年研究不多,后l0年 逐步上升,近两年大幅增加,这说明国内对此领 域的研究已开始重视。笔者认为这是由于2000 年后《大纲》提出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程要求》也强调新的教 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 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 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并建议学 45 北京第-.-#l'INi ̄学院学报 201 1年第2期 (总第190期) 生在计算机上学习所获学分的比例应占英语学习 总学分的30%-50%。而国内高校为压缩课堂教 学课时尝试对一些课程实行“零课时”。面对这 些新形势,外语界自主合作学习理论的兴起为课 外学习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另外,现代信息技 术的发展为课外学习提供了技术保障,各校外语 自主学习中心的筹建为课外学习提供了物质基 础。这一切引起了部分研究者近两年对课外学习 研究的重视,课外学习的研究进入了发展阶段。 4.文献中所使用研究方法的统计与简析 根据高一虹等(2000)的观点我们将研究 方法分为四大类:纯理论探讨、个人经验总结或 一般性看法、定量研究、狭义的“定性”或“质 化”研究(见表4)。 表4 研究方法 文章数目 百分比 定量研究 实验法 2 O.4% 问卷调查 51 11% 依据的定性研究 以访谈/观察等一手资料为 45 9.6% 个人经验总结或一般性看法 交流 344 75% 理论探讨 18 4% 大多数的文章属于思辨性的经验总结及理论 探讨,非实证研究占主流地位。基于统计数据的 描写性和实证性研究的文章还不多,且这些研究 中几乎都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笔者认为这是由 于课外的学习比较松散,难以跟踪测量,所以问 卷调查成为最易于使用的方法,而三、2中所述 核心期刊文献中的研究则以实证研究为主,尽管 这些实证研究的方法也以调查问卷为主。这说明 了研究方法的缺乏制约了课外学习研究的发展和 研究水平的提高。 5.文献研究内容的统计与简析 表5 研究 内容 听 说 读 写 文学 社会 网络 文化 实践 技术 其他 数量 29 23 85 3 7 1 36 276 比例 6.3% 5% 19% 0.7% 1.5% 0-2% 7.8% 60% 在语言技能学习研究方面,文献对于输入性 技能如听、读学习的研究较多,而对于输出性技 能如说、写的研究较少(见表5)。值得注意的 46 是,尽管《大纲》和《课程要求》对译的能力提 出了具体要求,关于译的能力培养的课外学习活 动也较多,但令人奇怪的是竞无一篇文章涉及译 的能力课外学习的研究。笔者认为国内的课堂教 学实际上一直以输入性技能培养为主,而大家普 遍认为课外学习是课内的延伸,课外的学习及其 研究自然也是如此。 对文化、文学学习方面的研究也较少。国内 高校大多每年都开展外语节、外语晚会等类似课 外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对国外的文化起到了普及 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应该是由于受到只注 重语言技能培养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进入社区用 英语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只有 一篇文章,这与我们的语言环境以及现有的教育 资源条件所限有关。而利用多媒体网络学习方面 的研究相对较多,这是由外语学习的特点所决定 的 四、文献研究内容概述 1.语言技能学习方面的研究 (1)输入l生技能学习的研究 在课外听说能力方面,山东外语教学编辑 部(1 980)首次提出了对课外听说要进行分级 训练,并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课外的学习配合课 堂学习。卢良明(1991)对外语第二课堂活动中 视听材料的选择与运用进行了论述。李岩、王桂 敏(2005)认为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培养学生 的各项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并对第二课堂的 听说教学组织方式进行了探讨。龚玉香(2007) 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利 用课外听力资源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指导学习者有 效地进行课外听力练习。以上研究只是从理论角 度进行的论述,那么学生的课外听力学习情况如 何呢?罗立胜、白杰(2005)对理工科学生英语 听力课外学习情况进行的调查发现:目前的听力 课外学习情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 需要,还不能为学习者提供比较好的硬件和软件 条件;学生在课外听英语还有一定的盲目性,缺 乏必要的指导;一些学生在课外还不知道如何有 效地利用听力资源,在课外提高听力的过程中效 率还不是很高。王微(2008)对大专非英语专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 1年第2期 (总第190期) 部分学生课外听力自主训练情况的调查以及李旭 奎、范琳(2004)和朱葵(2008)对英语专业学 生课外听力学习的调查发现了类似的问题。 如何解决课外听力学习存在的问题呢?沈梅 英等(2008)的研究表明:教师需要对学习者课 外听力训练计划的制定、听力过程的监控、听力 策略的运用、听力效果的评估等元认知策略作进 一步的指导和督促,帮助学生获得责任感和认同 感;各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学习者 课外进行有效听力训练提供先进的设备,从而保 证学习者自主性能力培养的有效进行。这些研究 为听力课程的“零课时”提供了理论准备,林秀 兰(2009)认为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自主学习 能力的情况下,听力课程课外实施完全可行、有 效。 对于读的能力学习的研究,张金廷(1989) 认为单靠课堂教学学生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独立 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得独立阅读能 力的必由之路;就阅读课教学来说,应把课外阅 读放在主要地位,课内教学要配合课外阅读,指 导课外阅读,促进课外阅读。该研究还对课外阅 读材料的选择、教师的作用作了论述。张晓鹏 (1999)表明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英语专业 学生课外阅读一体化的核心始终贯穿着4个字: “选书”与“读书”,应该使课外阅读变得系统 化、整体化,层层递进,最后达到全面提高英语 水平的目的。以上是研究者们对课外阅读学习的 理论陈述,那么英语学习者的课外阅读状况如何 呢? 王凌、何宁(2001)对以文科为主的南京 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发 现:多数学生对阅读英语材料有兴趣,但依然存 在着阅读不得法、缺乏计划性、具有一定盲目性 等问题。李瑞芳等(2004)对以理工科为主的清 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表 明:理工科学生在很多方面与文科学生相类似, 不同之处主要有:一是清华的学生花在完成课内 作业上的时间少;二是对课外阅读主要困难的看 法,南京大学的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合适的 材料太少”,而清华大学的学生则认为“没有时 问”是他们最大的困难。严文庆(2005)、丰玉 芳(2008)、李兰兰、王昔(2008)对英语专业 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也发现选材和阅读策略 等是学习者课外阅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解 决这两个问题?葛茜(2008)的实验研究结果表 明:从情感维度对英语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处理有 助于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积极隋感体验;对学生进 行指导性和任务性课外阅读,对阅读成绩有一定 的积极作用;在不同的阅读任务下,学生的英语 阅读情感认识以及阅读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段 自力(2006)的调查研究认为英语专业学生课外 英语阅读应采取后摄自主学习模式,在老师指导 下,加强阅读的计划性,选择合适有效的策略, 重视阅读中的合作学习。在进行这些研究的同 时,国内一些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师正在尝试和推 行英语阅读“零课时”,强调英语阅读的自主学 习性,如王佳娣(2008)认为可以将课外阅读纳 入英语阅读课程体系并在教学目的、教学模式以 及教学管理上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改革。将课外阅 读纳入阅读课,还是将阅读课纳入课外阅读体 系,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2)输出性技能学习方面的研究 对于输出性技能“说”的学习研究较少、 起步也较晚。刘春丽(2003)讨论了第二课堂在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王晓冬(2007) 提出大学英语口语课外活动设计应遵循阶段性、 兴趣性和合作性等原则。赵露(2007)的“第二 课堂英语口语教学”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宏 观方面, “第二课堂英语u语教学”更新了旧的 教学观念,深化了英语教学改革;微观方面,体 现了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确立了学生在 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学习,充分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了英语听说 教学的容量,倡导了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化教学, 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和创造能力。张君(2008)提出了以网络信息技 术为支撑的新型第二课堂口语教学模式,此模式 以模块的方式集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功能的学习平 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逼真的情景、有 效的协作方式和教师的在线指导等,较好地把各 种第二课堂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激 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 的口语会话能力。 关于如何对课外口语学习进行评价,祝殉 4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 (总第190期) (2005)研究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口语学习的评 价监督体系,并在研究中设计了5种评价监督机 制(1—5—8—2负责制、Partnership成长记录、 磁带跟踪、助教辅导及口语考试),并将其应用 自主陛、主导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活 跃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学习第二课堂和丰富校园 文化的目的。那么学习者利用网络的学习情况如 何呢?郑友奇等(2008)以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 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课外无监 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课外写作能力学习的研究只有3篇论文。 王立非(2002)研究了作文语篇知识与课后非命 题作文写作两个因素对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研 究结果发现: (1)课堂作文语篇知识教学对扩 控条件下网络英语自主学习的情况,结果显示: 学生对现代媒体设备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利用率比 较低,全国性考试已成为一个影响中国非英语专 业学生媒体使用率的显著因素;学生和教师对网 大学生的作文语篇知识面具有直接效果,但对实 际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直接影响;(2)课 后非命题作文写作对提高英语写作的用词、语言 正确性以及写作规范有显著影响;(3)课内外 写作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比单纯课堂写作更有效果 等。黄莹、陈建平(2006)则探讨了具有同等英 语水平的大学生在英语课外写作中所使用的策略 和各策略类别之间以及这些策略类别与英语写作 能力的关系。张卫华(2007)提出在教师有足够 精力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课外督导的形式,有效 指导学生在课外实施英语过程作文法。 2.文化、文学学习方面的研究 孙云英(2000)认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是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的交际技能,文化教育应 当始终贯穿在包括第二课堂教学在内的全部教学 过程中。潘新燕(2004)的文章介绍了开展英语 第二课堂活动的特色和经验,特别是对学生跨文 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王正胜 (2005)探讨了英语第二课堂对综合英语文化教 学的补充。矫威(2009)提出英美文学教学应以 学生为中心,把教学内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 而构建课内课外立体交叉的学习模式。 3.多媒体网络与课外学习整合的研究 2000年前的文献多是关于如何利用电教设 备开展课外学习,如吴铭方(1982)、沈兴国 (1988)、赵粉荣、曹建波(1997)等。2000年 后多媒体网络逐渐受到重视,如杨秀文、严玲 (2006)、刘琼(2008)探讨了多媒体环境下英 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在基于网络的课外学习方 面,赵有斌(2008)、邓小莉、安静(2009)认 为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和多媒体技术手段下,要 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一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学 习第二课堂活动,并且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挥 48 络学习英语作用的认同度都比较高,但普遍表现 出较低的主动性,学生在网络上学习专业英语的 比例接近于单纯在网上进行英语基础技能训练的 比例。李向明(2009)就现有网络条件下学生的 课外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表明:英 语学习需要多层面立体化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 各种网络资源和条件,确保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优 势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基于网络的课外学习并 不是要摒弃传统的课外学习方式,两者结合将能 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练萍萍(2006)提出的多 元整合英语课外实践模式包含了实际环境中的课 外实践和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交流,这样可以更好 地发挥网络学习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的提高。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 1.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外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其研 究的内容和方法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1)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 ①对输入性技能学习的研究较多,对输出性 技能学习的研究较少。 ②对语言技能学习的研究较多,对文化、文 学学习的研究较少。 ③对学习过程结果的研究较多,对评价监督 学习的研究较少。 ④对校内学习实践的研究较多,对校外实践 实习的研究较少。 ⑤对学生的研究较多,对教师的角色及如何 管理的研究较少。 ⑥对课内外学习体系的构建研究较多,对课 内外结合点的研究较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 1年第2期 (总第l90期) (2)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①思辨性的理论经验陈述较多,实证研究较 少。 ②方法重复使用的较多,方法创新的较少。 ③宏观研究较多,微观研究较少。 2.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1)对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首先,在课外不能只重视输入性技能的学 习研究,文秋芳(2008)的输出驱动假设认为输 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一个没 有输出驱动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 其习得效率也是有限的。培养学生的说、写、译 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接受性技能更具社会功 能,尤其是口、笔译技能等。笔者认为就国内目 前的外语教学状况来看,课内外的学习还是应该 有所侧重的,如果说课内以输入为主,那么课外 就应该以输出为主,对课外学习的研究应侧重于 输出性技能学习方面。 其次从文化学习来看,胡文仲(2006)认为 在相当一个阶段,我国外语教育由于学生入学水 平低下,一直将技能训练放在首要地位,学生对 西方文化了解肤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文 化、文学对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学生的入学水平较过去有了提高,学生在课 外的阅读、实践活动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英语 文化的影响,如何在课外学习英语文化、文学的 研究也必须受到重视。 第三,课外学习过程的结果固然重要,但 如果没有有效的评估体系,课外学习就难以获得 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课程的“零课时” 教学,如果没有一套合理的评估制度, “零课 时”教学就会被真正零化。王笃勤(2007)认为 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学习最主要的因素归根结底是 评价,中国的英语教学要改革,首先必须要改变 的是评价体系。所以对于课外学习的评价,要加 强研究,不能使课外学习变成做练习应付考试, 也不能使之成为纯粹的课外娱乐活动(王正胜。 2009)。 第四,关于校外社会实践实习活动,《大 纲》和《课程要求》对此几乎没有涉及。实践实 习对学生课内学习的促进、工作环境的了解、将 来的择业、学习的兴趣、动机的影响都有不可低 估的作用。付红霞(2008)的调查显示,实践实 习对英语专业的学习特别是相关专业方向如外贸 商务的学习十分重要,如果缺乏系统的专项实 习,在校学习和实际工作不能有效衔接,那么教 和学都将事倍功半。 第五,对课外学习的研究对学生着墨较多, 这是应该的,但是教师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从高校的现状看,教师一般是不负责学生课外学 习实践的,实践活动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可以 说是教、管两条线。但英语的课外学习活动和其 他科目的课外学习活动不同,需要教师参与和帮 助,特别是网络学习,教师更应该起重要作用。 在不同的课外学习活动中学生、教师、学生工作 人员等的角色和作用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六,虽然研究大多强调课外是课内的延 伸,但出现了两个倾向,一是把课外学习管得过 死,使其成了练习、复习、迎考,成了课外教 学、真正的第二个课堂;二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 主、自治、实践,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机制, 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绩效评价体系、监督体系 等不完备。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重点关注课堂教学 需要,课外学习的设备经费不足,使课外学习实 践失去了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的作用,没有找到 课内和课外的结合点。课内外学习的两个体系如 何结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对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首先国内的课外学习研究以思辨性的理论 探讨为主,实证性研究偏少,定量法和定性法有 机结合的研究也不多。其次在个别领域存在着重 复研究较严重的现象,例如不少学者都探讨了阅 读情况的调查,虽然大部分文章都有其不同的视 角或实证数据的支持,但仍有一些文章重复了前 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只是在表述上略有不同而 已。这表明对这个领域的实证研究在研究工具和 统计方法上还有待于更加多样化和科学化。第 三,这些研究大都从宏观方面论述,而精细化的 微观研究极少。可以看出,由于课外学习研究的 涉及面相对较广,当前已经开展的研究中有相当 一部分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研究对象杂乱,研 究方法缺少科学性,研究成果说服力不强,对课 外学习和今后的相关研究缺乏指导意义。因此,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视角和思路,寻找 49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 1年第2期 (总第190期) 并探索出一些适合开展课外学习研究的研究方 法。 六、结语 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投入了很 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课外学习的研究一直 没有受到充分重视。从对国内过去30年英语课外 学习研究的述评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对课外学习 进行了一些探讨,但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 系统理论来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课外学习和 实践活动,在实践上也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难 题,我们在此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仅依靠国外的理 论和经验,也不能靠课堂教学的理论和经验,我 们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研究。黄源深(2007)认 为:当前的英语教学,如果需要进一步挖潜的 话,最大的潜力存在于课外学习。那么国内的英 语教学研究就不能忽视这个有待深入开发的领 域,不能忽视这个探讨实践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 论的试验田。 注释: ~ ①外语类核心期刊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第五版为准。 ②由于检索时间为2009年9月25日,所以2009年的文 献只能收集到约在1~8月份发表的文章。 ③表中“其他”指没有明确在课外学习中某一方面的研 究,大多是综合性论述。 参考文献: [1]创造外语环境加强听说训练——烟台师专英语系 坚持开展外语课外活动[J].山东外语教学,1980(1): 67-68. [2]邓小莉,安静.校园网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J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3):106-107. [3]段自力.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调查与后摄自 主课外阅读问题及分析[J].外语界,2006(3): 19-23. [4]戴炜栋.关于深化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J].中国高等教育,1999(4):18-24. [5]丰玉芳.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 111~1】5 50 [6]付红霞.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 语界,2008(6):25~33. [7]龚玉香 提高英语课外听力效果的途径[J].河南机 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149~151. [8]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 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高一虹等.关于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调查[J].外国 语。2000(1):65~72. [10]葛茜.大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情感处理策略[J].青 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4):91~98. [11]黄源深.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于课外——英语教 学谈之三[J].外语界,2007(6):12~14. [12]黄莹,陈建平.大学生英语课外写作策略研究[J]. 外语界,2006(2):35~40. [13]何其莘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8. [14]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 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5):243~247. ’ [1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7]蒋显菊.构建英语专业课内课外教学内容立体交 叉的教学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2005(1): 44 ̄47. [18]矫威.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学生课外学习空间 的拓展[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2):150~152. [1 9]练萍萍.多元整合英语课外实践模式促进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175-176. [20]刘琼.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0):130-131. [21]刘春丽.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J].宁波大学学报,2003(1):90 ̄91. [22]卢良明.外语第二课堂活动中视听材料的选择与运 用[J].宁波师院学报,1991(1):lO1M02. [23]林秀兰.高校英语专业听力课程课外实施的可行性 探索[J].科技信息,2009(8):1l l15. [24]李向明.基于网络的课外英语自主学习的调查研究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197-199. [25]李兰兰,王昔.自主学习与英语专业新生课外阅读 [J].山东外语教学,2008(2):72 ̄76. [26]李旭奎,范琳.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视听情况调查研 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4(1):24 ̄2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 1年第2期 (总第190期) [27]李瑞芳等.清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调查研究[J].外语界,2004(2):35-40. [28]李岩,王桂敏.强化第二课堂教学提高英语听说 教学水平[J].山东外语教学,2005(6):56-58. [29]罗立胜,白杰.理工科学生英语课外听力情况调查 与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26~29. [30]马晓梅,李瑞.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学习动机、课外学爿及学爿进展状况调查分析[J]. 外语教学,1999(4):63~68. [3 1]潘新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 养[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3):166~168. [32]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 2006(4):21~29. [33]沈兴国.课外外语电教活动种种[J].外语电化教学, 1988(2):27-28. [34]沈梅英,刘春霞.干科安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课 外听力自主学习中的应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8(3):330~333. [35]孙云英.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课堂外语教学[J].山 东外语教学,2000(3):77~79. [36]王正胜.谈英语第二课堂对综合英语文化教学的补 充[J].跨文化交流,2005(2):57~58. [37]王正胜,王正良.英语课外学爿活动研究[J].外 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1):59~65. [38]王正胜.国内大学英语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研究述 评[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3):61-65. [39]王如璧.外语教学改革与第二课堂[J].山东外语 教学,1985(2):12~13. [4O]王笃勤.真实性评价——从理论到实践[M].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1]王立非.作文语篇知识与课外非命题写作:影响英 语写作水平因素的研究[J].外语界,2002(5): 42-49. [42]王令坤.浅谈大学英语课外教学[J].外语界, l997(3):54~57. [43]王微.大专非英浯专业学生课外听力自主训练情 况的个案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8(1): 】】O~】】3 [44]王凌,何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蒯读情况凋 查与研究[J].外语界,2001(4):1卜18 [45]王佳娣.将课外阅渎纳入英语阅渎课程体系的可 行性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 128-131. [46]王晓冬.英语口语课外活动设汁的原则与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179~181. [47]吴铭方.开展课外电教活动促进学生外语学 [J]. 山东外语教学,1982(1):16-17. [48]文秋芳.输出驱动假没与英厝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 外语界,2008(2):3-9. [49]严文庆.英语报刊与非英浯专业硕士研究生课外英 语阅读[J].外语界,2005(1):47-49. [50]杨秀文,严玲.多媒体环境下英语第二课堂建设[J]. 现代传播,2006(1):127~129. [51]祝殉.课外监督机制在大学英语口 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J].外语界,2005():35~40. [52]朱葵.英语专业学生课外听力策略研究[J].湖南 农业大学学报,2008(5):104~106. [53]郑友奇等.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无监控网络英晤自 主学习情况调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8(2):148~153. [54]张卫华.利用课外督导有效实施英晤过程作文法[J]. 考试周刊,2007(36):22~23. [55]张晓鹏.沦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一体化[J].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l06~l09. [56]张君.以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大学英语口浯教学第二 课堂[J].黄山学院学报,2008(3):12l~123. [57]赵露.“第二课堂英语口语教学”实验研究f J] 中国外语,2007(6):76~78. [58]赵粉荣,曹建波.论课外外语电教活动的延伸及开 发[J].西航教育,1997(2):l5~l7. [59]赵有斌.基于网络的英语学习第二课堂环境建设[J] l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8(4):88~9O. [60]张金廷.对师专英语专业课外阅读的反思和没想[J]. 山东外语教学,l989(4):66~68.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