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1.3 桥梁混凝土施工 1.3.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桥梁工程混凝土的施工,不含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真空脱水混凝土 及喷射混凝土等的施工。 1.3.2 施工准备

1.3.2.1 技术准备

1. 进行混凝 土配合比设计。

2. 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对班组进行培训及交底。 1.3.2.2 材料要求

配置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 设计要求。水泥、外加剂及掺合料等还应进行碱含量检测,砂、石子等应进行 碱活性检测,碱含量或碱活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1. 水泥

(1) 配置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 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其他品种水泥。

(2) 水泥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出厂试验报告,并应按其品种、强度等级、 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进场后应进行复试,试验合格后 方可使用。

2. 砂

(1) 混凝土用砂,一般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颗粒洁净、粒径小于 的砂。各类砂应按有关标准规定分批检验,各项指标合格方可使用。

5mm

(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砂应以细度模数 2.5〜3.5之间的中、粗砂为宜,其 含泥量应小于 3%。

3. 石子

(1) 混凝土用的石子,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破碎卵石,并应按产地、类别、 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按有关标准规定分批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 使用。

(2) 石子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择,但最大粒径不得 超过结构物截面最小尺寸的 1/ 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 1/2;泵送混凝 土时石子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

1/3,对

于破碎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 1/2.5 ;同时应符合混凝土输送泵的使用规定。

4. 外加剂: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 使用前应进行复验, 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方法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及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5. 掺合料:可采用粉煤灰、矿粉等,进场时应附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进 场后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试,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6. 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按有关标准对其进行化验, 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1.3.2.3 机具设备

1. 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装载机、计量设备、手推车等。 2. 混凝土运输设备:混凝土运输车、机动翻斗车等。

3. 混凝土浇筑设备:混凝土输送泵、汽车吊及吊斗、混凝土振捣器等。 4. 其他设备:空压机、风镐、发电机、水泵、水车等。 5. 工具:抹子、铁锹、串筒、漏斗、溜槽、锤子、铁錾等。 1.3.2.4 作业条件

1. 配制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进场并经检验合格,数量或补给速度满足施工 要求。

2. 混凝土搅拌站已安装就位,并经验收合格。

3. 混凝土浇筑作业面及搅拌站通水通电,混凝土运输道路畅通。 4. 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等经验收合格,具备混凝土浇筑条件。 5.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已经有关部门及监理审批。 1.3.3 施工工艺 1.3.3.1

工艺流程

混凝土搅拌T混凝土运输T混凝土浇筑T混凝土养护 1.3.3.2

操作工艺

1. 混凝土搅拌

(1) 开始搅拌前,应进行如下准备工作:

1) 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 2) 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并定磅。 3) 校对施工配合比。

4) 对所用原材料的质量、规格、品种、产地及牌号等进行检查,并与施工 配合比进行核对。

5) 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如有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 (2) 计量: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保持准确;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 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

1) 砂、石计量:砂、石计量的允许偏差为w 士 3%

2) 水泥计量:采用袋装水泥时,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 10 袋的重量, 并

计量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的实际水 泥重量为准,调整其他材料的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 工配合比。采用散装水泥的,应每盘精确计量。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品种、不 同厂家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为w士 2%

3) 外加剂计量:对于粉状的外加剂,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量,预先在

外加剂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液态外加剂要 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外加剂计量的允许偏差为w士

2%

4) 掺合料计量:对于粉状的掺合料,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量,预先在 掺合料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掺合料计量的 允许偏差为w 士 2%

5) 水计量:水必须盘盘计量,其允许偏差为w士 2%

(3) 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 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 直接注入搅拌筒。原材料汇集到上料斗的顺序如下:

1) 无外加剂、掺合料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2) 有掺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掺合料、砂。

3) 有干粉状外加剂时, 其顺序为石子、 外加剂、水泥、砂,或顺序为石子、

水泥、砂、外加剂。

(4) 混凝土应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可按表 1-14 采

虛凝土坍落度 1 mm〕 It拌机出料量(]〕 >500 fin 90 120 60 90 12D 氏0 90 12U 5 9U SO 90 崔J,混輕二扰粹輕聂矩时向毎搭自全昨料奖人搅拌简丰理,到开矩卸料止的时閘*

二2掺有卄加荊时■葩丼时间应适首郝*.

(5) 首盘混凝土拌制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 后,将剩余水倒净。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 量应按配合比减10%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投料。

(6) 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除对搅拌时间进行控制外,还应对混凝土拌合 物的均匀性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7) 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性能: 1)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 测,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如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 度可以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

2) 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3) 按有关规定制作混凝土试块。 2. 混凝土运输

(1) 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必须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确保在混凝土初 凝前浇筑完毕。

(2) 当混凝土拌合物运距较近时,可采用无搅拌器的运输工具运输、但容

15min时,其坍落

器必须不吸水漏浆。

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且运距较远时,途中应以每分钟约

2〜4转的慢速进

行搅动,卸料前应快转2〜3min,混凝土的装载量应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 2/3。

(3)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现象时不得使用。 (4) 采用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输送泵能连续工作。

2) 输送管线宜顺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 入空气产生阻塞。

3) 泵送前应该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内壁;预计泵 送间歇时间超过 45min 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清理管内残留混凝土。

4) 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留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而产生 阻塞。 3. 混凝土浇筑

(1)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分别进行检查验收, 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2)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 2m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 过串筒、溜槽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 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3) 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分层浇筑时应在下层混 凝土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 保持 1.5m 以上。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混凝土

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表 1-15 的规定。

盜就层.亭度gm) 用捆人式振动盟 用附箸式振动器 无箭売配筋稀朮时 用表面撮动器 300 300 250 法,淇刃规宦耳旅据结枸物利採克器刃号笞情况适兰何懷、 (4) 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捣实,边角处可采用人工辅助振捣。用 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1.5倍;与 倒模应留有50mnr lOOmm!勺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 50mmr100mm每一处振动完 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动棒;振动棒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芯管和预埋 件,如靠近模板处钢筋较密,在使用插入式振动器之前先以人工仔细插捣。

2) 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 左右为宜。

3) 附着式振动器的有效作用半径和振动时间应视结构形状、模板坚固程度 及振动器的性能情况,通过试验确定。

4) 每一振动部位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泛浆和不再沉落为 度。 (5) 施工缝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1) 应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和软弱层,凿除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下列 要求:水冲洗或钢丝刷处理混凝土表面时,应达到 达到2.5MP&

2) 经过凿毛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应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使表面保持湿润但

0.5MPa用人工凿毛时,应

100mm

不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水平缝应铺一层厚为 10mnr 20mm勺同配比减渣混 凝土。

3) 对于重要部位,有防震要求勺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勺结构,应在接缝 处补插锚固钢筋或做榫槽 ; 有抗渗要求勺施工缝宜做成凹、凸形或设置钢板止水 带。

4) 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5) 施工缝处理后,须待下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允许继续浇筑上层混 凝土。需要达到的强度不得低于 1.2MPa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不得低于 2.5MPa。

混凝土达到上述抗压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如无试验资料,可参考 有关规范确定。

(6)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采 取措施,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将泌水排除;继续浇筑时,应查明 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7) 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顶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 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8)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混凝土中加水改变稠度。

(9)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宜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 宜超过28C,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10)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 孔洞的情况,如发现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浇筑,查明原因, 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4. 混凝土养护

(1) 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混凝土应在终凝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表 面。 2) 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7d,可根据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水泥品种及 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 得少于14d;预应力混凝土养护至预应力张拉。

3) 洒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 4) 当气温低于5 C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表面洒水。 5) 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合用水要求相同。

(2)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温控措施,并按需要 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 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 25 C。

(3) 采用蒸汽养护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毕后,应静放一段时间后再加温,静放时间为 放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C ;蒸养温度不宜超过80C

2) 升降温速度应符合表1-16的规定。

S *一1& 混凝土浇筑完2〜4h,静

加热养护暹灘上的升程温處厦 表商系竝 升湛速度<T/h) 降温透度<r/b) L5 <5

LO s 133.3 季节性施工

1. 雨期施工

(1) 水泥等材料应存放于库内或棚内,散装水泥仓应采取防雨措施。

(2) 雨期施工中,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应增加,并及时对施工配合比 进行调整。

(3) 模板涂刷脱模剂后,要采取措施避免脱模剂受雨水冲刷而流失。 (4) 及时准确地了解天气预报信息,避免在雨中进行混凝土浇筑,必须浇 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5) 雨期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支架及施工脚手架地基须坚实平整、排水顺 畅。 2. 冬期施工

(1)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C时,混凝土施工应采取冬施措施。 (2) 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

1) 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 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 300kg/m,水灰比不宜大于0.6。

2) 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剂或引 气减水剂,其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在钢筋混凝土 和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得掺有氯盐类防冻剂。

3) 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4) 混凝土的搅拌宜在保温棚内进行;应优先选用水加热的方法,水和骨料 的加热温度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表

去♦一” 阪冃 1-17的规定

拌合水 拌含水和忏牌加热■最高蛊庚;七) 膏料 强JI零級V啦£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箜登酸盐水渥 强度等级孑424的普通硅酸盐水渥、牯漕琏酸盘水足 40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宜在使用前运入保温棚存放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 100 c,但投料时水泥不得与 80 C以上的水 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5) 混凝土拌制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拌制时间应取常温的 1.5 倍;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 10C,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C。

(3) 冬施混凝土拌合物除应进行常温施工项目检测外,还应进行以下检查: 1) 检查外加剂的掺量。

2) 测量水和外加剂溶液以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和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

3) 测量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 以上检查每一工作班应至少测量检查 4 次。

4) 混凝土试块除应按常温施工要求留置外,还应增设不少于 2 组与结构同 条件养护的试件,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 28d 的混 凝土强度。

(4) 混凝土运输车应采取保温措施,宜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采用混凝土 输送泵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泵管应采取保温措施。

(5) 及时准确地了解天气预报信息,浇筑混凝土要避开寒流及雪天,必须 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6)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对其进行保温养护。 1.3.4 质量标准 1.3.4.1

基本要求

1. 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 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使用预拌混凝土需有预拌混凝土 出厂合格证。

2. 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强度的检验一般是做抗压试验,设计有 特殊要求时,应做抗折、抗拉、弹性模量、抗冻、抗渗等试验。

3.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应有蜂窝、孔洞、裂缝及露筋现象。 4.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自重荷载下,不允许出现受力裂缝。 5. 预应力筋的孔道必须通顺、洁净。 1.3.4.2 实测项目

执行桥梁工程中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1.3.4.3 外观鉴定

1. 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施工缝应平顺。 2. 结构外形应轮廓清晰,线条直顺。 3. 封锚混凝土应密实、平整。 1.3.5 成品保护

135.1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进行施工操 作。

1.3.5.2 在拆除模板时不得强力拆除,以免损坏结构棱角或清水混凝土面。 1.3.5.3 不应在清水混凝土面上乱涂乱画,以免影响美观。

1.3.5.4 在模板拆除后,对易损部位的结构棱角 ( 如方柱的四角 ) 应采取有效措 施予以保护。

1.3.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3.6.1 蜂窝、麻面与孔洞

1. 要求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以免水泥浆流失而造成麻面甚至蜂窝。 2. 模板表面应光滑,均匀涂刷脱模剂并避免脱模剂流失,以免粘模而造成

脱皮麻面

3. 一次下料厚度不得过大,以免振捣不实或漏振而造成蜂窝甚至孔洞。 4. 钢筋较密时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小,骨料粒径不宜过大,以免混凝土被 卡而造成蜂窝甚至孔洞。

5. 混凝土振捣应适度,漏振易形成蜂窝甚至孔洞,过振易形成麻面。 1.3.6.2 露筋

1. 按施工方案要求的间距将钢筋保护层垫块绑扎牢固,不得出现漏放及松移现象,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2. 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振捣密实。 1.3.6.3 缝隙及夹层

1. 施工缝处杂物应清理干净。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为 10mmr20mn同强度等级的减渣混凝土。

2. 墩台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基础顶浇筑减渣混凝土,并保证混凝土供应的性。

1.3.6.4 烂根

1. 墩台、基础及现浇护栏等结构混凝土浇筑前,要认真用高强度等级砂浆口封严,并采取措施避免模板上浮。

2. 箱梁混凝土浇筑应先浇底板后浇腹板,浇筑腹板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底板及埂斜处的混凝土上涌。

3. 箱梁、盖梁及预制梁等结构的侧模与底模的拼缝应严密不漏浆。 1.3.6.5 混凝土强度不足

动位连续将底防止 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进场后应按有关规定抽样试验,试验合格方可使 2. 按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严格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应搅拌均匀 3. 混凝土经运输出现离析等质量问题时不得使用。

4. 混凝土的养护应及时,养护措施得当,养护期满足规范要求。

5. 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严格控制其入模温度,成型后视气温情况应采取 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在达到临界强度前不受冻。 1.3.6.6 裂缝

1. 首先要求配合比设计要合理, 水灰比不宜过大, 单方石子用量不宜过小。 2. 严格控制砂石杂质含量及针片状含量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级配应合理, 并避免使用细度大的水泥。

3. 混凝土浇筑前, 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不合格品严禁进行浇筑。 4. 混凝土要振捣均匀,避免出现过振现象,以防局部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和 干缩裂缝,并严禁用振捣棒赶料。

5. 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差,不得超过 25C,以避免出现表面温差裂缝。 6. 模板拆除不宜过早,以免混凝土水分大量散失形成收缩裂缝。 1.3.7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3.7.1 环境管理措施

1. 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排水沟、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 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其他污水也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内,必须经沉淀后方可排入。

2. 加强人为噪声的监管力度,要防止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噪声等现 象,

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扰民。

3. 搅拌机、空压机、发电机等强噪声机械应安装在工作棚内,工作棚四周 应严密围挡。

4. 对施工场地内的临时道路要按要求硬化或铺以炉渣、砂石,并经常洒水 降尘。

5. 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 6. 运输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和建筑垃圾时,必须封闭、包 扎、覆盖、不得沿途泄漏遗洒。 1.3.7.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 高处作业时,上下应走马道 ( 坡道)或安全梯。

2. 采用吊斗浇筑混凝土时,吊斗升降应设专人指挥。落斗前,下部的作业 人员必须躲开,不得身倚栏杆推动吊斗。

3. 浇筑墩台等结构混凝土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并设防护栏,不得站在模 板或支撑上操作。

4. 使用溜槽浇灌基础等结构混凝土时,不准站在溜槽帮上操作,必要时应 设临时支架。

5. 使用内部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手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胶鞋。 6. 高压电线下施工时必须满足安全距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