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四诊在《金匮要略》中的运用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江西中医药2010年1月第1期总4l卷第325期 浅议四诊在《金匮要略》中的运用 ★ 魏冬梅 尹钢 李敬孝 医药大学2008级在职硕士研究生(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级博士研究生 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 哈尔滨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关键词:金匮要略;四诊;运用 中图分类号:R 222.39 文献标识码:B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 专著。本文仅就书中对四诊的运用作一简单的分析。 1 望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 必发热也”。再如《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中有,“每 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 仲景在杂病的诊查方法上重视望诊。(1)望鼻。如《脏 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 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 “鼻头色青”,青是肝木的颜色。腹属于脾的部位,脾受肝邪 所侵而气血凝滞,故“腹中痛”。病情发展到全身“苦冷”为 阴寒内盛,阳气不运而竭绝,故主“死”。“鼻头色微黑者”, 黑是水色,水色见于土位,肾水反侮脾土,脾失运化,水饮停 留,故说“有水气”;(2)望面色。如《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篇》有:“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脏腑经络先后病脉 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即根据问诊所得症状不 同,了解热邪的深浅程度,从而正确判断预后。 4切诊 在运用诊察方法上虽然是四诊合参,但并非平均使用。 其中大部分是问诊、脉诊所得。从《金匾要略》书中各篇的标 题均以“……病脉证并治”的形式,可以看出仲景对切诊的 重视程度。(1)通过脉象辨病之表里虚实。如《脏腑经络先 后病脉证治篇》“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 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病人在关部之前出 证篇》中“设微赤,非时者,死。”如果亡血的病人,竟然在秋 冬两季阳气正当收藏之时,面色反而出现微赤,这就是阴损 现浮脉,关前是寸脉,寸口属阳主表,为邪在外,属外感病,如 太阳中风、伤寒出现浮缓或浮紧脉。在关部之后出现浮脉, 关后是尺部,尺脉属阴主里,为病在里,属内伤病。尺脉本应 沉,今反浮,是阴位见阳脉,为肾阴亏损,阳气不能潜藏。一 般来说,表实脉浮,必浮而有力,里虚脉浮,必浮而无力。(2) 及阳,虚阳上越,有阴阳离决的危险,故主“死”。以此说明鼻 面部气色可以诊断疾病和判断预后。(3)望舌苔。仲景在诊 法上用得较少的是舌诊,但是比较注重望舌苔。《痉湿喝病 脉证治篇》中有“舌上如胎”、《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 篇中有“舌黄未下者”,都是以苔色作为诊断依据。 2闻诊 通过脉象判断病之预后。如《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下 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啐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再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篇》以脉象判断卒厥在脏或在 腑,并预断疾病发展:“寸脉沉大而滑,沉者为实,滑则为气。 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则死,人腑即愈。此为卒厥。”根据五脏 藏而不泻的道理,血气并入以后,不能自还,血液停滞而不流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 者,骨节问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问病;语声啾啾然细 而长者,头中病”。肝肾虚,感受风寒湿邪,流注关节而气血 运行受阻,转动不利,不动则痛微而声寂然,动则痛剧而惊 呼。痰湿瘀热痞结胸间致胸膈气机窒塞故语声喑喑然不彻, 行,阳气涣散而不运行,故“身冷”,病情严重。六腑泻而不 藏,血气并入,尚有出路,如阳气恢复能温肤充身则“身和”; 营卫通畅调和则“汗出”,故说“人腑则愈”。 是心膈有病。痛在头中,大声则震动头部而痛加剧,故“语声 啾啾然细而长”主“头中病”。指出了听声音的变化,可以了 解疾病的所在。 3问诊 以上仅就仲景诊疗杂病时对四诊的运用作了初步的探 讨,纰缪之处,敬请同道指正。 (收稿日期:2009-09—12责任编辑:周茂福) 仲景十分重视利用问诊了解病情轻重,判断预后。如 通讯作者。 ・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