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一年级识字量大的特点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它顺应了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如何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动学习呢?在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
一、课堂教学,灵活多变
识字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1、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
一年级新教材要求识记的字较多。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小。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抽象的字识记困难,但对字与图相对应的识字却较为轻松。例如在教学象形字“日”时,先将对应的画着太阳的图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出示“日”字让孩子们观察,大家都说真像。这样,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日”的字形。又如,在教学《识字4》时,我将“蝴蝶”、“蜻蜓”、“蜘蛛”、“蚂蚁”等词语配上相应的图画。刚一展示字图结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读出了词语。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尽量将图与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愉快识字。
识字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如何营造欢快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识字呢?我认为: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让孩子分角色表演“鲤鱼、妈妈、乌龟”、“青蛙妈妈”、 “小蝌蚪”。经过表演练习,孩子们在游戏中较准确地认识本课的生字和几个词语。后来,我又将“走出字谜宫”、“山顶夺旗”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兴趣盎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3、在互助互学中培养识字能力。
学习是个互助的过程,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一直鼓励互学。首先,将同桌的学生作为一个最小的互助学习组,在学习中,他们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检查等。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应该互相学习,也潜移默化地教
1
会他们合作学习的方法。其次,在平常的识字教学中,如孩子有不认识或遗忘的字词,既可问同桌,又可问同学或老师。这样,学生在互助互学中学会了不同的识字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二、课外识字,方式多样
课内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课堂外的识字往往更加丰富、更为重要,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识字,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
1、利用校园文化进行识字教学。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识字愿望,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定会收到好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环境进行识字教学。在孩子刚进入一年级的第一天,我就带领孩子们参观熟悉学校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了“月季花”、“看桃树”、“请勿滑扶手”等词句。以后,在课间及活动课上,孩子们又认识了名人名言和科学家的名子。班上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许多,他们识字的兴趣大大增加了。
2、以故事激发识字兴趣。
在繁忙的教学中,我坚持用一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记得第一次,我讲《白雪公主》时,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可在最精彩的地方,我突然停下来不讲了。看着孩子们渴求的眼睛,我告诉他们:“后面的故事只有看了故事书才讲得出来”,并说只有多认字,才能看故事书,才能讲故事。后来,许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学生缠着家长要他们讲故事、买童话故事书。现在,班上刘子向、徐小晴等人能能看故事书,能讲简单的故事,虽然前言不搭后语,但却可以看出,他们识字的兴趣很浓,学习语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3、以识字袋巩固识字量。
学生识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袋”。将每天认识的字剪成纸卡,写上拼音,先装进火柴盒里,再把许多火柴盒装进“识字袋”里,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
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要勇于探索、大胆改革,让孩子们能在富于启发性、具有开发性的氛围里愉快、自主地学习。持之以恒,将使学生插上翅膀,在识字的自由王国里尽情翱翔。
2
在家庭生活中,请家长利用平时带孩子外出、购物的机会,让孩子看指示牌、选择应乘的车辆;逛商场、认出入口,商品类别名称;收银台„„这些都是能充分利用的识字活教材。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要我们老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创造一种开放、灵活、有活力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从课本、课堂中走出来,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真正体现:“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让学生识字有滚滚而来的源头活水,学生的知识宝库中将是硕果累累。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