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视新闻实现“现场直播常规化”的意义与条件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科技信息. 专题论述 电颖新闻实坝“tmlili直播常规化"的意义与条件 石家庄广电局石家庄广播电视台 路 珊 [摘要]本文针对推动电视新闻现场直接报道常规化从内容到形式的突破,指出迫切需要充分认识这是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节1/1 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并为之提供诸如组织架构、人员配备、技术保障及报道思路拓展等必要条件。 [关键词]电视新闻 现场直播 常规化 现实意义 实现条件 从2009年9月开始,石家庄电视台新闻频道“民生关注”栏目由录 播改为直播。2010年9月20日,本频道“新闻夜班车”栏目改版后也实 现了直播,本人现工作的栏目“石家庄新闻”也将于年底由录播改为直 接。经过几年的观察学习,我对于“现场直播”这一手段在创建电视新闻 栏目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也产生了一些新想法。 “现场直播常规化”是提升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和社会影 响力的有效手段 电视现场直播报道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 道、采访等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是新闻报道形式中 一性。 、最具生命活力的一种形态。在国外,这也是电视媒体赖以生存、发展的 常规手段。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央视就把现场直播的方式运 用到了重大事件的报道巾。如国庆阅兵、港澳回归、三峡截流、攀登珠 峰、伊拉克战争、神5和神6升空、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 会等事件的现场直播使人们的记忆难忘,让观众真正体会到电视现场 直播的独特魅力。 经过十多年特别是近三四年的发展,中国的电视新闻直播可以说 已经走过了原始积累的阶段,现已开始需要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突破。 这种突破的集中表现,就是直播的常规化。 就现阶段中国电视新闻直播类型而言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可控制 的、通常表现为非常态、多角度、注重前期策划的大规模直播报道,如以 上提到的港澳回归、三峡截流、北京申奥等。这种题材通常既符合新闻 价值规律,又具有重大的宣传价值;这种电视新闻直播都是建立在预知 新闻报道对象、时间、规模甚至场面构成的基础上的,因而有充分的时 间对新闻进行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周密的前期策划以确保直播成功。这 种直播形态,更着重于大视角、全方位、深层次报道事件的全过程,能获 得巨大的社会效果。本台“纪念石家庄解放60周年”28小时大型直播节 目也属于这一种。 第二种是不可控制的电视新闻直播,这主要指对突发新闻事件进 行的同步报道,如交通事故、伤害、水灾、地震、犯罪、战争等。这种直播 报道除场景的变化和镜头的切换外,完全凭借记者的临场发挥来推动 和丰富报道的发展。由于这种题材固有的刺激性、突然性和悬疑感,使 之非常容易产生巨大的报道冲击力。如:2005年2月25日,上海发生首 例校园劫持事件。上午10点左右,…名男子冲入普陀区一所小学,劫持 了一名学生。上海警方启动反劫持预案,在与歹徒对峙两个小时之后发 动突袭,于中午12点35分将歹徒制服,人质及同班学生安全脱险,一 名警员受轻伤。对于这起事件,东方卫视做出如下反应:当天11点,记 者从现场发回电话报道;l1点30转播车抵达现场待命,开始不问断地 向总部传回实时画面;中午12点,记者在警戒线外边直播了事件的最 新情况;13点,警方制服嫌疑人;仅2O多分钟后,记者在学校门口直播, 并播出了20分钟前特警冲进教室、制服歹徒、救出小孩的全部过程;】4 点,有关学校、家长等后续报道跟』二,仍然是记者现场连线的形式…… 电视直播中,媒体将新闻事件的每一步进展作为结果呈现在没有任何 精神准备的观众眼前,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共感共 振的要求,也对受众的思想感情给予了强大的甚至是转折性的影响。 二者重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前期的精心策划和后期的直播效果, 后者则更强调对新闻事件本身过程及其发展状态的揭密式展示及步步 有成果的新鲜刺激。从受众的心理感受看,不可控的直播报道往往更能 得到受众的关注。 从传播学意义上说,电视直播实现了信息生成、信息采集、信息传 播、信息接受四个环节的完全同步。在媒体为追求新闻传播速度努力强 化时效性的竞争中,电视直播无疑具有最大的优势。赢得时间便赢得了 观众,而使直播成为一种常规化的报道形式正是电视媒体赢得观众、抢 占市场的有效手段。 二、实现“现场直播常规化”的条件 直播常规化的实现,至少需要以下的条件: 1.完善新闻频道的组织架构 大型直播缺乏机动性、进程呆板守旧,是使直播吸引力下降的最主 要因素。机动性体现着一个电视机构的整体调度能力,也直接影响着新 闻时效。加强机动性的方法首先是简化直播申请程序和多部门合作的 格局,尽量做到一声令下即刻出发,发之能战,战无不胜。一场直播往往 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新闻频道来说,大编辑部的设立必不可少。它不仪 能高效地调度资源,而且能保持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流程。这样,把整 个频道当作一个有机系统,以整个频道为管理单元,由一个大编辑部来 对新闻资源进行统一协调、配置,统一策划选题,统一调度记者,进行新 闻素材采集工作.将反映同一内容却不同角度的节目统归在这个频道 下,从而使节目的制播充分体现一种整体性,展现新闻的深度性和深刻 用于直播时,大编辑部的作用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当突 发事件发生时,大编辑部能及时打通各个栏目,统一新闻价值的判断标 准,统一安排栏目的播出时间,迅速及时实现直播;其次,由于改变了原 来的各栏目各自为政、互不往来的状况,大编辑部下的人员合作会更加 默契,直播时的配合也就如鱼得水;最后,各种专题和资料片是形成直 播的立体报道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大编辑部通过对新闻资源的整合,对 记者采集回来的素材统一调配,直播人员可以各取所需,真正实现频道 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腰化相应的技术保障 新闻频道应保有至少一辆卫星、微波直播车,并日常性地处于“一 触即发”状态,工作时间内可以做到一声令下,随时出动,车上设备、人 员能够迅速就位,到达现场后能以最快时间向发射台传回视声频讯号, 这是实现常规化直播的前提。 3.进一步拓展报道领域、小型化直播规模 电视直播不仅还原了事实本身,而且延伸了人们的视听范同,提供 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它显然应当走进社会生活更广泛的层面。近年 来,电视新闻直播出现了盲目求大的毛病,直播题材只锁定重大可控事 件,一次直播往往耗资巨大,而这正是阻碍直播成为常规报道手段的重 要原因。从对境外著名电视机构的考察来看,通常情况下,他们进行直 播的事件题材非常广泛,大量突发性中小新闻事件经常进入直播节目, 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多也不过十几分钟,而且一遇上场面比较沉闷就随 时切回演播室,现场有新情况再随时切回去。比起动辄数小时、需要反 复演练的中大型直播来,这类直播显得非常灵活,从技术角度讲风险也 小。也正因为如此,直播已成为他们新闻中一种常见的形态。 4.训练一批高素质的直播从业人员 有了合适的选题和充分的前期准备也并不意味着直播就一定能够 成功。主持人、出镜记者、摄像、导播等,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 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因此,提高直播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搞好电视新闻 直播的关键之一。 直播节目主持人在演播室的活动可以调节整个直播节目,其现场 驾驭能力对节目有主导作用。除了基本的素质以外,他们还应该具有』临 场应变的能力、现场的掌控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直播节目巾的前方记者应该是演播室主持人放出的风筝,收发自 如,演播室主持人应当与之相互交流并随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一个优 秀的前方记者在直播时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即现场、情绪状态、 准备和表达四方面。也就是说记者必须发现并及时到达对新闻事件具 有指代意义的标志性现场,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更多的情况,沉着平 稳地进行现场解说报道,这也是权威媒体的形象所在。 摄像记者在现场拍摄的素材是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本体,他工作 的好坏直接决定信息的质量。成功的摄像记者应该对直播的主题明确 在心,通过观察现场的人物、环境、细节、氛围等重要因素,记录现场最 富含新闻价值的信息。新闻事件的现场瞬息万变,精彩的场景和画面稍 纵即逝,准确的判断和快速的反应有赖于平时的磨练和提高。 而导播在新闻直播中则是对摄像记者摄取的画面的直接把关人。 他通过镜头的切换可以决定观众的所见所闻。因此,除了熟练精湛的业 务素质以外,导播的政治敏感和把握大局的能力也至关熏要。 总之,现场直播是个系统工程,图像、音响、灯光、字幕、传送等各技 术制作工种必须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严 重影响到整个节目播出。直播既是对采编播及有关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的考验,也是使他们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叶子著《现代电视新闻学》冲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03月 [2]赵淑萍著《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05月 [3]刘京林主编.《新闻心理学原理——新世纪广播电视新闻学系列 教程》冲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O6月 [4]吴信训著.《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1 月 [5]李磊著《外国新闻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05月 [6]王辉著.《电视新闻实务解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07 月 [7]叶子著《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01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