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 红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第19期
张 红
(芜湖市清水河中学 安徽 芜湖 241060)
【摘要】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完全融入社会,当今青年若不能使用计算机在未来很难有立足之地。高中课程中自然也开设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展开教学从而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计算思维,是当前和未来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计算思维本身是从计算机科学中逐渐发展,衍生而来,现代来说这已经是时代公民想要适应社会发展必备的能力。故本次笔者对计算思维和信息技术进行浅薄的介绍,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展开分析,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进行思考,以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教学设计 计算思维 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130-01
引言
新课改逐渐在全国大面积推开,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已经逐渐完善,其主要目标是确定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个重大目标。计算思维在其中是核心的技术素养,在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首次被提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飞速,逐渐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一、计算思维和信息技术
根据美国著名信息技术的领头人周以真教授的指导,计算思维就是一个运用计算机科学,对问题进行求解,对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这其中需要在人类思维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科学进行设计。笔者分析后,计算机思维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在进行教学阶段和学生主动学习阶段,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学习更加抽象、立体的知识,并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解决一类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这样的思维活动可逐渐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品质,发展成一种能力。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2018年最新一轮的课改信息中,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明确,对比2003年的要求,仅仅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管理、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对学生进行计算思维、信息意识等的培养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传统信息技术的必修课程中,仅有两个课时对学生讲解利用编程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在学生的学习阶段无疑是“昙花一现”,学生只能看或了解,对编程没有实际的理解和运用,加上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兴趣平淡,编程讲解无疑是毫无作用,完全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现实需求。但当前信息技术课程中增加了数据和数据结构,这相对给予一定时间进行计算思维的培养,可适当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的讲解,但仍旧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高中学生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高考,加上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对计算思维的理解不够清晰,双重压力下教学目标和核心之处很容易被一带而过。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思考
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都应该给予万分支持。教师的重视体现在对课程教学设计中,体现在课堂引导上;学生的重视离不开家长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和理解。笔者作为教师,本次主要从课堂中的计算思维的培养上进行思考,以案例引导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1.案例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最主要的心态还是停留在“娱乐”两个字上,对计算思维处于三不状态:不懂、不问、不管。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首要目的是抓住学生的眼球,进行兴趣教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对学生的教学,主要是根据计算机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以计算思维化为未来可能遇到的矛盾,而不是要求学生写代码做程序员。所以对学生的教学,应该在难度和学习内容上进行深入思考。在创设情境时教师重视,以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兴趣度高的情境作为切入点,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到情境中,并能够根据情境中的问题进行自己的思考。VB设计word编辑器的教学中,学生对word会有一定的基础性认识,教学时可输入一段广告语,让学生对其进行字体、字号、样式等的设计。设计完毕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字体、字号是如何编辑满足人们的需求?进入本次课堂的重点,以VB对word中的字体设计,这种小程序相对简单,学生掌握后能够很快具有成就感,这样启蒙性的问题也能够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打开程序的大门,对代码、运行等进行基础性的了解。寓教于乐,以教育为主的展开娱乐能够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就。
2.循序渐进。培养计算思维的过程中,应该重视阶梯性教学。从简单到困难,困难又切分为无数个简单,从而引导学生逐渐思考信息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逐渐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三个基本结构的循环语句,在进行教学时发现这是一个难点,对学生而言“这题超纲”了,至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画一个圆;再引导学生画三个不同的圆,此时学生逐渐出现有意识的思考;画10个不同的圆,学生需要在重复中有意识的进行简单性的思考;画30个不同的圆学生需要学习、计算并深入的思考;最后定位、定样完成图形的结构,就是发散性教学,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并展开设计和计算。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得学生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并认识到自身的能力。
3.项目化推进教学。近年来高中的信息技术逐渐发展,出现一种项目化的教学,即有目的的将核心任务在多个课堂中分类讲解,使得学生处于真实的项目情境中,在循序渐进的讲解中又能将任务贯穿其中,使得学生真正在项目的情境中成长,进行连续性的思考。这一方面能够避免学生过早的遗忘,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连续思考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有非常好的帮助。VB入门教学时,可鼓励学生以随机函数制作抽奖程序。抽奖本身是随机、有概率的,但这个程序设计时出现了漏洞,可以“作弊”,本来是显示获奖姓名的程序最后只能显示序号。基于此,我们将所有的序号作为代码,抽奖时以数字滚动,而不显示名称,避免作弊的概率;后期学习引用外部数据,再将滚动的数字换成名字,完成本次的教学。
结束语
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该以贴近生活的案例展开教学,循序渐进完成教学,并以项目化的设计串联整个教学。这种具有娱乐性质的教学,学生能够很好的参与其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教师只需要发现教学不严谨之处并积极改正,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后续还可深入思考,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计算思维。
参考文献:
[1]吴云峰.基于游戏化教学的计算思维培养教学方案——以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J]. 中小学电教,2018(11):29-32.
[2]陈晓健.计算思维的培养:中学生应用软件教学的新选择[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8(04):131-133.
[3]范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8):93.
[4]林伟,樊磊.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方法探讨[J]. 新课程研究旬刊, 2017(10):10-13.
[5]周玳珈.基于STS教育理念的计算思维培养——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 2018(09):39-42.
[6]曹金华.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下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8(05):80-82.
[7]刘洋.“计算思维”引领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对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的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8(Z1):17-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