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包装与物流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第一章 包装与物流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头,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起点。在现代物流观念形成以前,包装始终被看成生产的终点,因而一直是生产领域的活动,包装的设计往往主要从生产终结的要求出发,而对物资流通的要求重视不够。现代包装和物流是密不可分的。

1 . 1 包 装

1.1.1 包装的定义

为保证产品完好地运送到消费者手中,大多数产品都需要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包装。包装是生产活动及生活需求对产品及销售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满足物资运输、保管、储存等物流活动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必要手段,是产品正常流通的必要因素。

包装的历史较长,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包装不仅是原来的只起保护产品的作用,还发展到起美化商品、促进销售的作用,也使商品包装发展成为独立于商品生产之外的工业行业。

美国包装学会对包装的定义:符合产品的要求,依最佳成本,便于货物的传达递送、流通、交易、储存与贩卖而实施的统筹系统的准备工作。

日本工业规格JIS1001对包装的定义:便于物品的输送及保管,并维护商品价值,保持其状态而以适当的材料或容器对物品所实施的技术与状态。

依据我国国家标准《包装流通术语》(GB/T4122.1—1996)对包装的定义:“所谓包装是指为

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1.1.2 包装的分类

包装从不同角度可以有多种划分方法:

按照商品经营习惯,包装可分为内销商品包装、出口商品包装等;

按在流通过程中的作用,包装可分为运输包装、销售包装、集合包装等;

按使用次数,包装可分为一次性包装、多次用包装和周转包装;

按包装容器形态,包装可分为箱、袋、包、箱、罐、瓶、软管等;

按包装作业顺序,包装可分为一次包装、二次包装、三次包装等;

按包装容器性状,包装可分为软包装、刚性包装、半刚性包装等;

按包装材料,包装可分为纸、瓦楞纸板、塑料、金属、玻璃、陶瓷、木材、复合材料等;

按内装物,包装可分为食品包装、药品包装、电器包装等;

按包装的保护技术,包装可分为防潮包装、防锈包装、防虫包装、防腐包装、防振包装、危险品包装等……

包装新的分类方法也会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应运而生。按物流的需要包装通常被分为商业包装和工业包装。

1. 商业包装

也叫销售包装,是以促进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包装。这种包装的特点是外形美观,有必要的装潢,包装单位适于顾客的购买量以及商店陈设的要求。在流通过程中,商品越接近顾客,越要求包装有促进销售的效果。

2. 工业包装

也叫运输包装,是以强化输送、保护产品为目的的包装。运输包装的重要特点,是在满足物流要求的基础上使包装费用越低越好。为此,必须在包装费用和运输时的损失两者之间寻找最优的效果。

1.1.3 包装的功能

1. 保护功能

包装的保护功能是包装功能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包装应使产品不受到各种机械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气候因素的影响而损坏、变质。这些因素包括水、潮气、振动、冲击、污染、氧、热、冷、冻、光、射线、静电、偷盗、虫咬等。

谈到包装的保护功能应当注意:

(1)包装不仅要防止物理性损害,还应注意化学性及其它方式损害;

(2)不仅要防止商品受损,而且还应防止商品损害外界,如化学品,汽油等危险品的包装更应注意这点;

(3)保护时间问题,有的包装为商品防护时间较短,比如鲜奶,还有些产品要求很长时间的保护,如红酒。

2. 方便功能

现代包装功能可以为人们带来许多方便,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方便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方便生产与储运

一件包装物应考虑质量、体积等方面,要考虑各种运输工具,以方便装卸,便于堆码。如人工装卸物重量一般不会超过人体重量的40%;对于商品种类繁多的超市而言,十分重视货架的利用率,因而极其注重空间使用及安排。因而商品单位量的外形与尺寸要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便于流通销售。

(2)方便使用

合适的包装应当注意消费者在开启、使用、保管等方面的方便。如易拉罐,烟的硬盒包装,洗发水的开口。

(3)方便处理

指部分包装应具有重复使用的功能。可以重复使用的包装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还可以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

3、促销增值功能

包装是无声的推销员,良好的包装能引发消费者的注意,激发销费者的购买欲望。优秀的包装,以精巧的造形,合理的结构,醒目的商标,得体的文字及图案,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并导致购买形为。此外包装还可以彰显商品的品们,也是商家用于区分商品档次,实施价格区分的一个重要手段。

可通过便携式(portable)、开窗式、喷雾式(aerosol)、成套式、易开式(easy-opening)、透明式(see-through)、分配盖式(dispenser)、压穿式(press-through)等形式新颖、使用方便的包装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精美实用的包装已成为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1.2 物 流

1.2.1 物流的概念

进入21世纪,各产业的发达和经济的发展,使物流量大幅增加,物流将影响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将迎来物流业的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给企业采购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市场全球化带来深刻影响。

物流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的Physical Distribution,直译为“物资分配”、“实物分布过程”。从需方的角度来看,可称为物资管理,而在军事术语上则称之为后勤(也即Logistics)。对物流的解释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作了定义,现就美国、欧洲、日本和我

国对物流的通行定义及其特点进行分析。

1.美国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对物流的定义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

此定义是在美国许多物流定义版本中较有影响力的一种,其特点是:

(1) 提出了物流是为满足客户需求、使客户满意的服务过程;

(2) 强调了物流的计划、实施和控制,把物流作为管理的范畴;

(3) 抓住了物流的根本目的,也就是高效率、低成本,即降低流动和储存成本。

2.欧洲

欧洲物流协会认为物流是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商品的运输、安排,以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达到特定目的的过程。

此定义是欧洲物流协会的权威定义,协会同时认为物流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其特点是:

(1) 强调了物流的计划、执行和控制,是物流管理的定义;

(2) “达到特定目的的过程”,说法灵活,但物流的本质体现不充分;

(3) 对将人员的运输包括在内,争议颇多。

3.日本

日本对物流的定义有许多版本,开始只是列出物流的功能,即指出物流是运输、保管、搬运、流通加工、信息的有机结合;后来又强调物流是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益的活动;最近指出,物流是管理活动,是协调供应、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分的利益,最终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的管理活动。这是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

4.中国

物流在中国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我国物流学者们给出了许多不同的物流定义,但具有代表性和权威的定义应该是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该定义的特点是强调物流的各个功能,强调物流是实现用户需求,但没有强调物流是物品流动的全过程,没有指出高效率、低成本是物流的本质,而只是对物流现象的写意式的、直观描述的定义,使人容易产生误解。按此定义我国一下子涌现出70多万家物流企业,是把过去从事的物流环节都作为物流来理解了。

现代物流是指在信息网络平台基础上,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对各种物流资源进行优化处理,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满足客户对物流服务需求的过程。

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现代物流追求的是物

流的质量、成本、速度、可靠性、灵活性的不断优化过程。

1.2.2 物流的分类

按物流系统规模划分,物流可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1.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也称作社会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如:物资流通、港口货运储存、石油储存与运输等,是涉及面广、站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高度所设置的大物流,单靠企业或商业物流难以做到。宏观物流对国民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

2.微观物流

微观物流也称作企业物流,是指物流企业、商业企业或生产企业等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是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所要求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直至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整个过程的物资流动。企业物流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被看作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箭头方向表示物资流动方向。

图1-1 企业物流的关系

(1) 企业生产物流

企业生产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相伴的,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是从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车间送料、装卸

搬运、半成品的流转,分类搬运、包装、成品入库,一直到销售过程的物流系统。

企业生产物流研究课题很多,例如:生产流程如何安排,从物流角度看才最合理;各生产活动环节如何衔接才最有效;如何缩短整个生产的物流时间:和工艺过程有关的物流机械装备如何选用配合等。

(2) 企业供应物流

企业供应物流是指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生产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起着重大作用。企业供应物流的目标不仅是保证供应,而且还要以最低成本、最少消耗、最大保证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以保障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就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现代物流学是基于非短缺商品市场这样一个宏观环境来研究物流活动的,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供应数量保证上是容易做到的,企业的竞争关键在于如何降低这一物流过程的成本,这可以说是企业物流的最大难点。为此,企业供应物流就必须解决有效的供应网络问题、供应方式问题、零库存问题等等。

(3) 企业销售物流

企业销售物流是指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经营利益,不断伴随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如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中,市场环境是一个完全的买方市场,因此,销售物流活动便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以满足买方的要求,最终实现销售。在这种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以送达用户并经过售后服务才算终止,因此,销售物流的空间范围很大,这便是销售物流的难度所在。在这种前提下,企业销售物流的特点,便是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一系列物流活动来实现销售,这就需要研究送货方式、包装水平、运输路线等,并采取各种诸如少批量、多批次,定时、定量配送等特殊的物流方式达到目的,因而其研究领域是很宽的。

(4) 企业回收物流

企业回收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话动中产生的各种边角余料、包装容器、装卸工具及其它可再回收物资的回收、分类、再加工、再使用过程的物流系统。在企业中,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质量,也会占用很大空问,造成浪费。企业回收物资也是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5) 企业废弃物流

企业废弃物物流是指对企业排放的无用物进行收集、分类、运输、装卸、处理等物流活动。

1.2.3 物流的功能

现代物流的功能是指物流活动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以及通过对物流活动的有效组合,达到物流的最终经济目的。它一般由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保管、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与上述功能相关的物流信息等构成。物流功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将物流这个系统比作一座建筑物的话,那么构成建筑物的有主体建筑和辅助建筑。同样,物流功能也可以分为主体功能和辅助功能。

1.主体功能

物流的主体功能包括运输、储存和配送。

(1)运输

在物流过程中的运输,主要是指物流企业或受货主委托的运输企业,为了完成物流业务所进

行的运输组织和运输管理工作。如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运输,半成品、成品的运输,包装物的运输;流通过程中的物资运输、商品运输、粮食运输及其他货物的运输;在回收物流过程中,各种回收物品的分类、捆装和运输;在废弃物流过程中,各种废弃物包括垃圾的分类和运输等等。无论哪一种物流,一般都离不开运输作业,可以说,运输工作是它的中心业务活动。而无论哪一种运输,都追求一个目标,即最大限度地实现运输合理化。

(2)储存

这里所说的储存,主要是指生产储存和流通储存。如工厂为了维持连续生产而进行的原材料储存、零部件储存;商业、物资企业为了保证供应、避免脱销所进行的商品储存和物资储存;在回收物流过程中,为了分类、加工和运送而进行的储存;在废弃物流过程中,为了进行分类和等待处理的临时储存等。这些储存业务活动,除了保证社会生产和供应外,也要实现储存合理化。当然,要做到储存合理化,需采取一些措施。如国外有的工厂实现“零库存”,即按计划供应,随用随送,准时不误,避免积压原材料和资金。

(3)配送

配送是物流业一种新的服务形式,它的业务活动而很广。有物资供应部门给工厂的配送,也有商业部门给消费者的配送,还有工矿企业内部的供应部门给各个车间配送原材料、零部件等。配送业务强调的是及时性和服务性。

2.辅助功能

在由储存、运输和配送构建的物流体系框架中,还存在着诸多辅助性的职能。不过,这些辅助性职能就整个物流体系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这些辅助性职能同样存在于每一

次细微的物流活动中。概括地讲,辅助性功能主要有三个: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

(1)包装

包装也是物流的重要职能之一。包装不仅是为了商品销售,而且,在物流的各个环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当中,都需要包装。特别在运输和装卸作业时,必须强调包装加固,以避免商品破损。我国每年由于物品包装不善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

(2)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是物流业务中经常性的活动。无论是生产物流、销售物流还是其他物流,也无论是运输、储存或其他物流作业活动,都离不开物品的装卸搬运。所以说,装卸搬运在整个物流业务活动中,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在装卸搬运作业中,采用自动化、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操作等方式。

(3)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指产品已经离开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但还未进入消费的过程中,为了销售和方便顾客而进行的加工。它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也是物流功能的一个重要发展。无论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都有一些物资和商品必须在商业或物资部门进行加工、包装以后,才便于销售和运输。

3.信息管理功能

物流信息是联结物流各个环节业务活动的链条,也是开展、完成物流事务的重要手段。在物流工作中,每天都有大量的物流信息发生,如订货、发货、配送、结算等,这些信息都需要及时

进行处理,才能顺利地完成物流任务。信息的积压或处理失当,都会给物流业务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收受、整理并及时处理物流信息,也是物流的重要职能之一。

物流信息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市场信息收集与需求分析;

(2)订单处理;

(3)物流动态信息传递;

(4)物流作业信息处理与控制;

(5)客户关系管理;

(6)物流经营管理决策支持。

1.3 物流包装

1.3.1 物流包装

物流包装是以物流为目的的包装。按照物流的需要,包装通常被分为工业包装、商业包装两大种类。而在物流活动的不同环节中,包装又具体表现为单体包装、集合包装、托盘包装等形式。

工业包装又称运输包装或外包装。其主要作用是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保障内装物的安全、方便储运和装卸,加速交接和点验等过程,保证走下生产线的合格产品在被消费之前,免受自然因

素和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

商业包装又称单体包装、销售包装或内包装,是直接接触商品并根据销售需要随商品进入零售网点,和消费者或客户直接见面的包装。销售包装设计重点考虑的是包装的结构、造型和装潢。这种包装同时具有一定的保护性、方便性和促销性。当然在有些情况下,有的包装既属于工业包装同时也是商业包装。例如:具有一定容装量用于新鲜水果或鲜奶包装的瓦楞纸箱,在运输过程中属于工业包装,而在销售环节被陈列于超市的货架上后,内装物和包装箱将一同被出售,这时的瓦楞纸箱则是商业包装了。

托盘包装是以托盘为承载物,将包装件或产品堆码在托盘上,通过捆扎、裹包或胶粘等方法加以固定,形成一个搬运单元,以便于采用机械设备搬运的包装。

需要明确的是,集合包装概念本身在商品销售和物品运输两类环节中也是具有不同含义的。在商品销售环节中。集合包装的主要作用是促销和方便提携,例如:瓶装饮料集合成四瓶为一销售单元、若干数量糖果集合成六听为一销售单元、若干数量糖果集合成为一个便携式销售单元等,这些均属于商品销售环节中的集合包装概念。而在物品运输过程中,集合包装是将一定数量的包装件或产品,装入具有一定规格、强度、符合长期周转使用要求的大型包装容器内,形成一个合适搬运单元的包装技术。它可以包括集装箱、集装托盘、集装袋、滑片集装、框架集装和无托盘集装等多种形式。显然,后者即物品运输环节中的集合包装对物流质量和效益的影响更大。这种技术使部分产品的生产流水线—直延伸到集合包装工序,更好地满足了产品直接或快速进入物流作业的装卸、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的需要,是对传统的包装和运输方式的重大改革。故对于物流系统而台,集合包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3.2物流包装的特点

1.保护商品的特性。只有有效地保护商品,才能使商品不受损失地完成流通过程,实现所有权转移。

2.单元化特性。将商品以某种形式进行单位集中的功能,包装单位的大小,视消费及商品种类、特征、物流方式而定,包装单位化有两个目的:一是方便物流,二是方便商流。适应于装卸、搬运、保管、运输及交易批量和消费者的一次购买能力。

3.标识特性。用图形、文字、数字、制定记号和说明事项,以方便运输、装卸搬运、仓储、检验和交接等工作的进行,保证货物安全迅速地运交收贷人。物流包装的标识分为运输标识(图形文字说明、产地、目的地、件号、体积、重量、收货人、件号等);指示性标识(又称安全标识)、警告标识(易爆、易燃、有毒、易腐蚀、易氧化、易放射等危险物品的标识)。

4.商品的特性。主要是通过物流包装创造商品形象。

5.便利特性。主要是方便流通及消费.便于物流各环节的作业,便于商品陈列,便于包装物的生产及再生利用。包装的大小、形态、包装材料、包装重量、包装标识等各要素为物品的物流和商流创造方便条件,同时也为包装拆装作业的简便快速、创造条件。

6.效率特性。便于作业,提高物流效率。

7.促销特性。物流包装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商品,但是在消费需求高度化的市场环境下,物流包装也应具有广告效力,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通过物流包装给消费者带来对商品的好感和满足。

1.3.3 包装与物流

包装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包装的材料、形式、方法以及外形设计都对其它物流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包装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起点,包装的合理化、现代化、低成本就是现代物流的合理化、有序化、现代化、低成本,包装是物流最根本的组成部分、基础和物质保证。

1.包装与物流的关系

包装作为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与运输、装卸搬运、储存保管、流通加工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1)包装与运输 杂货载运时,如果用货船混载,必须严格地用木箱包装;改用集装箱后,用纸箱就可以了。

(2)包装与装卸搬运 如果用手工搬运,应按人工可以胜任的重量单位和尺寸大小进行包装;而搬运过程全部使用叉车等装卸机械,就无需包装成小单位。只要交易允许,则尽可能包装成大的单位,可以吨为单位运输,例如柔性集装箱容器等。

(3)包装与储存保管 货物在仓库保管,如采用堆码,最下面物品的包装应能承受所有上层物品及包装的总质量。以质量为20Kg的货箱为例,如果货物码放8层,最下面的箱子最低承重应为140Kg。

(4)包装与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何时何地进行流通加工决定了产品在物流各环节的不同包装形式。

物流系统同时也受到包装的制约。如设计只能承受码放8层的包装,就算仓库再高也只能码

放8层货物。

2.合理物流对商品包装提出的要求

商品包装是商品本体的一部分。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其运输路线、方式和工具的选择,搬运、装卸、堆码作业的运输过程,运送时间的迅速与到达目的地点的准确等等,都与商品包装有着直接的关系。对物流包装来说,包装就是为了方便运输、方便储存、保持物品的质量,保证物品的安全。物流合理化对商品包装有以下要求:

(1)包装尺寸标准化

包装尺寸的确定过去大多是以保护内容物品、便于人工装卸搬运作业、节约包装材料等为考虑因素,与物流其他作业环节,其他运载工具的关联性考虑得不多。就是说,包装只是从局部出发,没有站在物流综合系统的角度,以物流总体的合理化为目标。实现包装尺寸的标准化对于实现物流全过程的物流整体合理化和降低产品成本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包装尺寸的设计,例如,纸箱尺寸的设计与托盘、集装箱、车辆、货架等各种各样的物流子系统发生联动,包装、运输、装卸、保管等不同物流环节的机械器具的尺寸设计需要建立在共同的标准之上。

作为确定包装尺寸基础的是包装模数尺寸。为实现包装货物合理化而制定的包装尺寸的系数叫做包装模数,用这个规格确定的容器长度×容器宽度的组合尺寸(有的还要加上容器的高度) 称之为包装模数尺寸,包装模数尺寸的基础数值,即包装模数则是根据托盘的尺寸(或集装箱尺寸) ,以托盘高效率承载包装物为前提确定的。标准的包装尺寸应该与包装模数尺寸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物流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按照包装模数尺寸设计的包装箱就可以按照一定的堆码方式合理、高效率地码放在托盘上(或装入集装箱内) 。

(2)包装成本低廉化

包装成本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包装材料费。一般来讲,包装容器和附属材料的总费用不得超过总成本的50 %。因此,在包装设计中,降低包装成本首先应该从降低包装材料费用开始。为此,需要对包装材料的价格和市场行情作充分调查,合理组织包装材料采购。对于材料的种类,材质的选择应该在保证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材料的档次,节约材料费用支出。影响包装成本的第二个因素是劳务费,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劳务费用占包装成本的比重相当高。节约劳务费用的办法是提高包装作业的机械化程度,降低包装作业对人工的依赖程度。当然,机械化包装作业需要购置包装机械,机械使用费用同样构成包装成本,如果节约的劳务费低于使用机械支付的费用,包装成本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提高。仅仅从包装环节和费用的角度看,机械化程度的高低需要结合人工使用成本综合考虑。在许多场合,通过机械与人工的合理组合,在半机械化的条件下从事包装作业,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节约人工,使包装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在包装设计上要防止过剩包装,应根据内容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特点设计包装。对于有些低价值的商品为保证不发生包装破损而采用高档次包装的做法在经济上未必合理。允许一定程度的破损率,也可能会节约包装费用,这对于节约包装成本也是有益的。

(3)包装单位大型化

随着交易单位的大量化和物流过程中的装卸机械化,包装的大型化趋势也在增强。大型化包装有利于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装卸、搬运效率。作为用于物流的包装一般采用集合运输包装。如集装袋(包) 、托盘和集装箱等。集装袋(包) 每件可装运1000~1500Kg货物,每个托盘可以堆码500~2000Kg货物;20呎的标准集装箱,装货可达25m3 。

(4)包装材料与资源节省化

包装材料中大量使用的纸箱、木箱、塑料容器等,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加之大量开发资源对环境会带来破坏,而且,包装废弃物又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要求我们必须以节约资源作为合理包装的重要衡量标准。实现包装材料资源节省化的重要途径是加大包装物的再利用程度,加强废弃物包装的回收,减少过剩包装。同时,开发和推广新型包装方式,减少对包装材料的使用等等,这些都是包装设计者不可忽视的。

案例 宜家的绿色供应链管理

1. 宜家简介

IKEA(宜家)是20世纪中少数几个令人眩目的商业奇迹之一,从1943年初创时一点“可怜”的文具邮购业务开始,不到60年的时间里就发展到在全球共有180家连锁商店,分布在42个国家,雇佣了7万多员工的“庞然大物”。2001年IKEA获取了110亿欧元的收入和超过11亿欧元的净利润,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还赢得了Interbrand 发布的TOP100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排名第44位的荣誉。瑞典著名家具品牌宜家(IKEA)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的个人资产目前已达到130亿欧元,平均每年有3亿人次购买宜家的家具产品。

位于阿姆霍特的IKEA of Sweden 负责开发宜家产品系列,系列包含大约1万种产品。宜家的基本思想是低价位,使设计精良、实用性强的家居产品为人人所有。由来自内部和外部设计师设计的新产品,在其仍处于绘图设计阶段时就接受了分析评估,从而确保这些产品能够达到功能、高效分销、质量、环保和低价格方面的要求。宜家在33个国家拥有43个贸易公司(TSO)。每一所贸易公司的员工监督产品生产,从而能够试验新方案、商谈价格、检查质量,同时还负责监督宜家供应商在社会环境、工作条件和环保等方面的工作。宜家与其供应商(1600家分布于55个国家)密切接触是保持理性和长期合作的关键。从供应商到顾客这个过程必须尽量做到工作方式是直接、节约成本和环保的。

宜家家具之于家具业,正如麦当劳、肯德基之于餐饮业,沃尔玛、家乐福之于百货业,给本土的商人和消费者带来观念冲击,尤其是其环境管理手段值得国内企业学习与借鉴。

2. 宜家环境管理里程碑事件

1986年:宜家开始采用德国E1-Norm标准,这是世界上最为严格的木质产品甲醛含量标准;

1987年:一个超现代的检验所在瑞典阿姆霍特成立,检测产品原材料和家具、棉纺产品的甲醛含量;

1989年:颁布一项禁令,禁止在宜家棉纺产品中采用溴化阻燃制剂(英国除外,遵循另行特别规定;

1990年:制定并履行宜家第一个环境保护政策;

1991年:开始履行关于热带林木使用的严格规定;

1992年:禁止在宜家产品和宜家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对高空大气中臭氧层有害的CFC和HCFC。采用德国包装法令(German Packaging Ordinance),制定宜家包装材料新型规定。总体规定要求包装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或二次重复使用。所有版本的1993年宜家目录册均采用TCF(Totally Chlorine Free,完全不含氯)纸张。出于预防考虑,宜家将逐渐废止在产品中使用PVC材料;

1993年:有关PCP(五氯苯酚)材料使用的德国标准规定被宜家采用,适用于宜家所有的运营市场。宜家参加了在多伦多举行的森林管理委员会(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成立会议。瑞典的哥德堡宜家商场开始对自身产生的垃圾进行15个类别的分拣。宜家禁止在漆料中加入甲醛

成分和香型溶剂;

1994年:瑞士Spreitenbach宜家商场向顾客提供家具回收服务,旧沙发可以回收进行再利用处理。首次开展LCA生命周期分析,对涂漆刨花板和贴膜刨花板对于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哥德堡宜家商场设计建立了第一个生态平衡图表;

1995年:采用严格标准,控制偶氮染料的使用。就宜家的六种主要货物运输方式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实施有关运输与环保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1996年:宜家在几个国家邀请约130家欧洲运输公司参加环境研讨会。宜家南欧贸易公司引进了简化的“环境管理系统”,供宜家供货商志愿参与。所有宜家商场开始向顾客提供旧家具回收服务(不分产品类别),以便进行再利用处理;

1997年:国际性的宜家集团环境协调网络成立;宜家北欧贸易公司向宜家供应商提供一项内容及其完善的环境知识基础培训;a.i.r产品系列诞生,包含充气沙发、休闲椅、座凳等(该系列名称的英文含义是“空气是资源”);与瑞典保护自然社团和一家回收利用公司合作开展了一项节能灯市场推广活动;

1998年:宜家按照环境标准评审宜家在欧洲的所有运载设备;德国Gardenlegen的斯德伍德工厂获得ISO14001认证。这是宜家集团内部机构首次获取的一项国际环境管理标准;

1999年:宜家集团新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开始实施;一项范围广大的宜家实木产品原料产地追踪计划开始实行;

2000年:发布“宜家家居产品采购政策”。

3. 宜家绿色供应链管理

1) 绿色投入与原材料

宜家家居在投入上强调环境管理,大部分宜家产品的原材料(约70%)是木材或木纤维,要求所有用于宜家产品生产制造的木质原材料均应取自经林业监管专业认证的林带,或经FSC(森林管理委员会)等具有同等效力的标准认证的林带。为了保护林业资源,宜家提出森林行动计划(FPA),以系统地处理森林事宜。宜家在FPA计划中就实木质产品做出具体规定,规定内容分为4个阶梯式标准。阶梯标准1:可以说是供应商进入宜家世界的门票,它要求在未获得的第三方独立机构认证为有效监管林地的情况下,供应商不得采用来自于原始天然林或具高保存价值的林带木材,作为实木质产品的生产原料;阶梯标准2:陈述了宜家供应商在实木质产品方面应当履行的最基本要求;阶梯标准3:森林管理制度,是向标准4的过渡,是由宜家自行开发和修订的标准文件;阶梯标准4:依据正规标准文件,对有效监管林带作出认证。目前森林管理委员会(FSC)的认证是唯一符合宜家标准并被列为标准4的材料。

与此同时宜家家居在其选择原材料时充分强调环境友好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选择不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的材料):如纺织品和皮革中使用的偶氮染料在某些情况下会释放出对健康有害的芳基胺,宜家的产品中禁止使用含有这些物质的燃料(与之相关的法规之要求对皮肤直接接触的物品禁止使用偶氮染料,而宜家系列中的所有产品均禁止使用这类物质);镉是一种无法销毁的重金属,宜家禁止使用以镉作为添加剂的原材料;CFC和HCFC是对高层大气中臭氧层有害的物质,宜家同样禁止在其产品中使用这些物质;羽绒和羽毛用作枕头和杯子的填充物,宜家使用该类原料不是取自活的禽类,而是家禽业的副产品。

2) 对供应商的管理

宜家目前在全球50个国家拥有约2000家供货厂商,为宜家生产制造行销于宜家目录册和宜家商场内的所有产品。在2000-2003财政年度期间,宜家环境工作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帮助改善部分供货厂商的生产环境条件。具体措施是,向他们提供有关基本要求的文件材料,然后对于要求执行情况进行随后跟踪检查。生产厂家对于制作材料和生产工艺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宜家提供的产品规格文件。文件内容包含了所有有关的限制性规定,例如,对于某种化学成分、金属材料或其他原材料的指定使用。宜家同时对4SEA(4-point supplier environmental assurance)的环境管理制度作了简化修订。该系统的目的是帮助供应商明确了解他们的生产活动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鼓励他们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组织生产。根据一些国际通行标准如ISO14001或EMAS登录计划,宜家供应商现已开始执行各自制定的环境改善计划。

3) 绿色包装与运输

宜家货品由外部承运代理负责运输。所有宜家承运代理必须遵从环境标准和多项检查,如环境政策与行动计划、机动车尾气排放安全指数等,必须达到最低标准要求。为了减少公路运输中尾气成分CO2的排放,宜家设法增加了产品的单位包装数量,如宜家产品的平板包装就是一种好的包装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货运量。采用CO2排放量较小的运输方式(如船舶和火车货运方式、联合运输方式),同时,所有宜家仓库现已连接于或直通于铁路网或货运港口。目前宜家已建立铁路公司以确保全铁路承运能力,提高铁路货运比例。宜家对包装材料的环保措施也十分严格,要求包装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或二次重复使用。关注产品单位包装数量,以豪特茶壶为例,宜家利用产品外形将其中几个茶壶倒转放置,一个包装就可以容纳10件产品,而以前只有6个,提高了产品单位包装的数量,节省了包装材料和运输空间。

4) 绿色营销

宜家集团在营销环节强调环境友好。如在宜家的每一家商场都有一名环境协调员,在商场员

工中组织开展环境知识培训。在废品管理方面,宜家向所有商场发表指示,要求商场将各自产生的垃圾废品分拣成至少五大类,以便回收处理。这意味着约75%的商场废品都可以得到回收。提高商场能源使用率是宜家环境行动计划的另一焦点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照明产品,使用如太阳能、地热和来自地下蓄水层的其他能源。

与此同时,宜家家居在营销过程中充分强调产品对消费者的安全性,在企业内部进行周期性检查,一旦发现某一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宜家家具往往主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如2002年宜家家居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的玩具熊退货事件:在宜家家居决定回收这类产品之前,该产品并没有产生任何安全事故,但最近从国外顾客退回的破损“思纳迪”玩具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玩具外部缝合线和内胆有质量问题,漏出的塑料珠可能被儿童不慎吸入肺内或放到嘴里吞下,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虽然宜家所有产品都经过质量检测,以确保品质和安全性能,但得知此事后,宜家立刻对该产品进行了二次检测。宜家认为在正常使用下,该款儿童产品破损的可能性极小,但出于对儿童安全的考虑,只要存在任何可能性,宜家都会召回该产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