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之表现手法-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之表现手法

★[考点概述]

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课标》对古诗词的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一项就是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考生在答题时存在表达技巧辨识不准、脱离诗句架空分析、技巧与作用张冠李戴等问题。

鉴赏表达技巧命题方式通常有: 1、请分析颔联的艺术特色。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3、首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4、本诗的题为《咏牡丹》,却从松菊写起,有何妙处? ……

★[考点梳理]

中考常考的表现手法

0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 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0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0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墓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 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0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0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0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0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青雀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

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0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詈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09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乱来讽喻当朝。

如: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从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

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重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首句破题, 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始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

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过效劳的忠贞之情。 13虚实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

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地白如霜、栖鸦可见,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光皎洁”。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4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

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前两 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5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方法指导】

一般提问方式:

(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哲理?

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

理,来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的道理。

★★【鉴赏技巧】

1. 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掌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什么手法) 步骤二:(写什么内容) 步骤三:(有什么作用) 步骤四:(抒什么情感)

【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问题:“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典。把自己比作魏尚,含义是什么时候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比较委婉含蓄的表达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01-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 阅读杜甫的《春望》,按要求答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抓住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形容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字字千钧,吟之更觉有味,请任选角度赏析。

【答案】(1) ①. 破 ②. 深 ③.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不堪,乱草丛生。

(2)参考答案一:诗人触景生情(融情于景)花鸟本是悦人之物,但是诗人面对残破的都城,想到妻儿的安危,诗人见花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感。

参考答案二: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花鸟为感恨的主体,将花鸟拟人化,花鸟因感恨离别而落泪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感。

★[02-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3.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角声满天”写鼓角齐鸣、杀声干云的战争场面,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

B.“半卷红旗”写将士们乘夜奔袭之状。夜寒霜重,战鼓擂不响的细节,更突出悲壮的气氛。 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

D.此诗用三个画面,涵盖了将士们在不足一昼夜的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 24.请自选角度赏析划线诗句。

【答案】23.A(“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错,“角声满天秋色里”从听觉方面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给人以悲壮之感。)

24.示例一:(从炼字的角度)“压”和“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衬托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和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示例二:(从修辞的角度)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03-2022年怀化市] 诗歌鉴赏(6分) 【甲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诗】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①明卿:作者的好友。②楚:楚地。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18. 乙诗“秋色遥看入楚迷”一句中哪个字最有意蕴?请简析。

19. 甲、乙两诗的后两句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18. 该句中的“迷”字用的好。“迷”意为辨认不清。“迷”写出了地方的遥远,远到都看不清楚了。所以这里表现出对于朋友的同情,要被贬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

19. 修辞:运用了拟人修辞。甲诗把月亮当作人去写;乙诗把白云当作人去写。

情感:甲诗将月亮当作人,月亮送朋友离开,其实是表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之情;乙诗把白

玉当作人,写白云送朋友,同样表达了对于朋友的不舍。 ★[04-2022年江西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山秋色图① 胡行简

连山缥缈树槎牙,江上西风雁影斜。 万迭③秋光无限好,画围偏在野人④家。

[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②槎(chá)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③万迭:万重。④野人:山野之人。

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

B.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 C. 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 D. 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8. 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

【答案】7.B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品读诗歌前两句可知,其描绘了以下景物:隐隐约约、连绵不绝的山,错杂不齐的树木,江上的瑟瑟秋风,斜飞的雁群。由此可知,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江山秋色图,而非“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答案选 B。

8.能围绕“秋光好”“秋光在山野”两个要点说明原因即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分析与探究。仔细品读本诗三、四句可知,其概说了《江山秋色图》的特点,即有无限好的秋光、秋光在山野之间。故作答时,可抓住这两个特点来阐述诗人喜爱画作的原因。

★[05-2022年海南省]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 本诗颔联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人生遭遇。 6. 紧扣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说你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答案】5.(2分)比喻 对偶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辨析。首先明确颔联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然后疏通诗歌大意可知,该句将“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柳絮”,将“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由此可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此外,该联中“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对仗工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6.(3分)示例:这一诗句告诉我们,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真正的英雄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

在史册上。我认为,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心里,当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要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舍生取义。

评分标准:诗句内容理解准确给1分,爱国主义精神理解恰当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句传达出的精神的理解。作答时,首先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感悟谈理解即可。

★[06-2022年衡阳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 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大处落笔,简单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 尾联“行不足”,说明诗人余兴未尽,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 C. 全诗句句写景,并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营造的意境相同。 D.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时节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感情。

12. 微视频是时下流行的表现形式,小张同学想将这首诗中的颔联、颈联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 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案】11.(2分)C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本诗中,“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直抒胸臆,不是写景句。本诗营造了一种花草明丽、春意盎然的意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则营造了一种国都沦陷,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残破凄然的意境。由此可知,C 项表述不正确。 12.(2分)①啼莺争树、泥燕剪风的春景②静态

画面内容 表现状态 预期表现效果 早莺新燕 动态 乱花浅草 ② ① 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