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18课 河中石兽(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阅读专项训练(部编版)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第18课 河中石兽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山门圮于河( ) (2)阅十余岁( ) (3)转转不已( ) (4)但知其一( ) 2.下列句子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A. 闻之笑曰 C. 其反激之力

3.指出下面加下划线词的古义和今义。

B. 当求之于上流 D. 友人惭,下车引之

(1)如是再啮 古义:( )今义:( )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3)但知其一 古义:( ) 今义:( )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注意什么?

1

【答案】1.(1)倒塌(2)经过,经历(3)停止4)只 2.C

3.(1)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2)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物理学 (3)古义:只 今义:但是

4.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凡事要根据实践,全面分析,不能凭主观去判断事物。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本题注意“已”的解释。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例句:“之”是代词,它,指代石兽;A.代词,指代这件事;B.代词,它,指代石兽;C.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代词,他。故选C。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古今异义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特别要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例如:“物理”古义是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是物理学。

4.此题考查学生拓展延伸及个性解读的能力。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的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均可。结合文本内容,这个故事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凡事要根据实践,全面分析,不能凭主观去判断事物。

二、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

2

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阅十余岁 阅:________②竟不可得 竟: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众服为确论。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4.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答案】1.①经过,过了②终了,最后

2.①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河水冲走呢?②大家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观点。

3.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4.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本题要注意“阅”意思是经过,过了;“竟”意思是终了,最后。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本题需要注意:①“尔辈”“究”“木杮”等词语的意思;②“为”“确”等词语的意思。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一定要通读全文,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本题中,通过文章第一段和最后内容可知,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通过老河兵的叙述和最后的结局,可以得出”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的道理。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能力。根据文本庙僧”以为顺流下矣“;讲学家设帐寺中”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可知他们都是从自己的猜想,理论

3

出发。而老河兵则是根据实际经验,并且考虑了多种因素,故能提出正确方法。

第二部分: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乙)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②之,曰:“甚矣,农夫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数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③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④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节选自《浑然子》)

注:①息:呼吸。②哂(shěn):讥笑。③仆:倒。④谬(miù):错误。 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

①阅十余岁(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

4

③行者解衣下田( )④谓农夫曰( ) 2.下列各项加横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二石兽并沉焉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 以为顺流下矣 / 自以为大有所益 C. 一锄尽一身之力 / 何陋之有 D. 乃子之术谬矣 /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_________ (2)甚矣,农夫之惰也! 译文:_________

4.请从甲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说说两文共同揭示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

【答案】1.(1)经过,经历(2)事物的道理、规律(3)脱下(4)告诉,对……说 2.B

3.(1)按照他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2)农夫(你)太懒了!

4.甲文成语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乙文成语是“欲速不达”;共同道理是:①考虑问题要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不可主观臆测。②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③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识记文言词语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去判断。尤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特殊现象。需注意“阅”“物理”的解释。

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文言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字词的含义。A.兼词,于此/句末语气词; B. 认为/认为; C.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D. 是/于是,就。故选B。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应注意“如”“果”“甚”“惰”的解释。

5

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成语,个性化解读文章主题的能力。第一问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再做具体分析。翻译文章,甲文成语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乙文成语是“欲速不达”;第二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中心,再联系实际生活,概括出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结合文章分析,两文共同揭示的道理是:①考虑问题要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不可主观臆测。②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③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①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终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②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③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④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迭也。”行者服而退。

[注]①行者:过路人。②所以:用什么方法。③未及移时:还没过多少时间。④术:方法。

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词。

(1)农夫耕于田 于:_______________ (2)欲速则不达 速:______________ (3)行者服而退 服: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农之惰也! (2)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4.这则寓言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6

【答案】1.⑴在;⑵急速、很快;⑶心悦诚服、服气

2.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3.⑴农夫实在是太懒惰了呀! ⑵你可以把耕田的方法教给我吗?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欲速不达”。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正确理解古文中字词的意思,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由本义引申为文中的意思。所要提醒的是,古文中有的字词在单独解释和翻译句子里意思往往略有差别,翻译句子要求句子通顺连贯,而字词解释则要求解释本义。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文言字词,考到的频率相当高,不可不记,做题时一定要按照注释中的字词解释答题。注意“速”的正确解释。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应为: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3.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注意“惰”的正确翻译。

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主题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学习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欲速不达”。

7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