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四模
文综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24、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提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基于此,该思想家提出的解决措施是 A.以德治民 B.严刑峻法 C.无为而治 D.节俭尚贤
25、宋代地方要员离京赴任时,通常要当面向皇帝辞行,时称“陛辞”。宋神宗时吕希道除知澶州,陛辞日,上谕曰:““以河徙,欲镇安百姓,执政进拟从官,朕选用卿。”这表明宋代通过“陛辞” A.执行君主专制的制度程序 B.考查官员的品质与才能 C.直接发布治理地方的训令 D.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 26、1793年修建的苏州“议定纸坊条例章程碑”,在其碑文中规定了苏州纸坊的工资制度、工作定额、考核制度、学徒制度、计件工资制度等。这些规定本质上反映了
A.纸坊管理的细致化 B.政府加强对商业的控制 C.雇佣关系的出现 D.新生产关系的普遍化
27、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似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 A.西周分封制 B.秦朝郡县制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明朝内阁.
28、胡适曾赞叹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真是民国六七十年代所没有的新气象。”材料中的“新气象”反映了
A.国民党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政党 B.国民革命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 C.中国共产党鼓励人们加入国民党 D.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政治民主化 29、“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B.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30、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B.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和特征,下列时代标志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清末:租界、水师、中山装、军阀 B.民国:黄包车、旗袍、上海滩、黑色礼帽 C.文革:大字报、洋布、语录、买办 D.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QQ、录音机、摇滚乐
32、有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几乎所有国家的法律工作者都可以运用罗马法学说对本国的基本民事关系作出解释,并且也可以从本国的基本现实出发对罗马学说作出自己的诠释。根据学者的观点可知
A. 罗马法是世界各国法律的思想源头 B.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C.罗马法中的私法具有深远影响 D.罗马法从诞生以来沿用至今
33、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和奴役人民时,人民斥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C、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34、“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政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一个不朽的政治奇迹。”这个“政治奇迹”最有可能是 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B.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建立起共和政体
C.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 D.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君主立宪制 35、《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写道:“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B.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C.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D.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二、非选择题 (共16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中国这种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在明末已经开始,这一转型具有划时代意义。中国市场迅速扩张,在全国市场形成以后,实际上就是发展到世界市场上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的白银货币化直接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
——中国社科院明史专家 万明
材料二 1573年,对后来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两个观念上的变化已经发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此外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工业革命。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推动了今天以西方为主体的世界体系。反观中国,1573年的时候进入明朝后半段。虽然明朝在技术和思想上都有进步,并没有跳出王朝循环的那一套规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金灿荣
材料三 晚期重商主义阶段,英国政府继续推行早期重商主义具有积极意义的政策,„„鼓励和禁止某些原料的进口和出口,„„积极开拓欧洲市场,扶植本国商人,限制外商特权,发展航海事业,支持海外探险队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等。
——罗朝晖《英国晚期重商主义与社会转型的完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在明末已经开始的表现。(9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现了社会转型而中国未能实现的原因。(16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者指出:“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根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历史现象(政治、经济、文化等)和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归根结底,都是围绕这两根主轴展开的。”既然如此,那么,在进行历史评价的时候,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发展便成了评价的标准。凡促进生产力发展者应肯定之,反之则应加以否定;凡推动社会交往发展者应肯定之,反之则应否定。 将社会交往的发展作为历史评价的一个具体标准,有利于我们认识和评价很多历史现象。
————摘编自《20世纪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的地位》
运用材料中所述的历史评价标准,选取历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论述。(要求:简析原因,概述内容,并运用材料中所述的观点进行评价) 43、【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官督商办式股份制企业普遍衰落,„„民族资本掀起第一次设厂高潮,国人公司意识的日益进步和公司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加快公司立法,营造经济法制环境成为清政府迫在眉睫的大事。1902年2月,上谕“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并著责成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慎选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数员来京,听候简派,开馆编撰”。1903年3月谕令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定商律作为则例,并强调要率先拟出,尽快颁行。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
——摘编自严亚明《清末公司制企业的治理与监管》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公司律》颁布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公司的特点和意义。(9分)
高三历史四模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