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常嘉 郭靓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4年第07期
[摘 要] 随着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建筑类技师学院必须重构校企关系,深挖校企共同资源与价值驱动。产业创新研究院核心职能是构建技工教育体系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交互融合且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校企共同体,共同推进协同育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先进技能经验成果转化。从产业创新研究院的管理运行机制、项目设计开发评估机制、技术共享价值驱动机制几个方面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运行机制,同时基于产教融合视域下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角度提出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路径。 [关键词] 技师学院;产业创新研究院;协同创新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浙江省阳光教育基金会中华职教基金专项资助(建筑雏鹰)课题“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资料编制能力提升路径与培养要点研究”(ZJCV2021E27)
[作者简介] 杨常嘉(1985—),男,浙江杭州人,学士,浙江建设技师学院数字建造产业学院高级工程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主要从事项目管理、工程仿真建模分析研究;郭 靓(1977—),女,浙江东阳人,学士,浙江建设技师学院数字建造产业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7-0049-04 [收稿日期] 2023-02-16 引言
随着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破除了法律支撑性不足的阻碍[1]。作为建筑行业技能标准重要策划地的技师学院必须对接产业需求,深挖共同资源价值驱动,构建技工教育、产业企业、技术技能“三体系”创新深度交互融合,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产业创新研究院,以共同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先进技术技能经验成果转化为目标,向產业输送先进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以技工教育供给侧改革创新推进技工教育高端化发展。 产业创新研究院是连接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纽带,更是实现校企协同创新转化的新型载体。目前,研究者、学者已对典型的“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剖析,为行业技能人才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实施经验。然而,从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视域探究提升
技工教育科技创新内涵、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却少有涉及。建设以探究校企共同价值驱动、推动先进技术技能创新、助力企业发展等为目标的产业创新研究院,可以成为当前技师学院内涵发展方面研究的热点。
一、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产业创新研究院构建动因 (一)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提出及融合机制
在经济学中,产业链是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创新链是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链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链要得以发展,必须提升其内在管理的先进性、创新技术人才的多元性、业务布局的合理性及产品的性能价值。无论是产业链中的技术管理措施、技能人才素质提升、业务领域布局,还是产品的价值性能,要想实现增值必须依靠创新。
从建筑业来看,产业链主要由上游材料、设备等供给企业,下游监管部门、建设单位等管理机构所构成。中游以施工为主的单纯技能密集型企业正处于产业链构建的压迫环节,属于“夹缝中求生存”,受到上下游关联组织双向挤压,具体表现为下游议价能力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上游政策压力大。市场规律表明,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具备独一无二的技术、短期不能被模仿和破解且独占的创新资源等优势。因此,企业应当明确关键技术的研发升级、先进技术创新和转化能力,以及具有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育等关键绩效指标的提出。从“技术与人”最基础的层面打破“低端锁定”,才有可能获得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持续创新才能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停止创新就意味着落后和淘汰[2]。
建筑类技师学院是世界技能大赛、行业技能标准的重要策源地,以提升高技能水平为目标的职业院校,拥有面向行业持续建设与动态调整的优势专业群、工学创新一体化技术人才综合素质提升训练中心、世界技能大赛及工业标准的技能训练设备与先进操作工法、先进技能研发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技能创新理论领域研究优势等创新内涵和优势要素。
因此,技师学院已经具备服务区域经济技术技能创新所要求的硬件与软实力,尤其是服务单纯技能密集型企业的能力和优势。建设的产业创新研究院更是将以上关键要素和优势资源直观、有效、开放地呈现在企业面前,有效吸引企业协同开展稀缺性技能创新人才培育、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开发、世界技能大赛先进技能成果转化应用。 (二)产业创新“双链”融合的产业创新研究院战略目标
产业创新研究院的首要定位是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积极吸引企业进行广泛的合作。把增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创新研发转化作为首要任务,使校企深度融合以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企业关键领域、绩效指标。
从建筑业来看,资深企业发展均经历了计划指令性建设模式、单一专业承包模式及工程总承包模式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里企业都是动态发展的,计划指令阶段奠定了主营业务。单一专业承包模式阶段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逐步向产业链相关领域布局。工程总承包模式阶段已在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建设、设计和施工深度融合,在产业链中向两端延伸,上游涉及材料生产、投融资、咨询、政府购买服务,下游覆盖代建、运营维护等业务领域。
大部分企业虽已在产业链的延伸背景下扩展了业务领域,增大了规模体量,但建筑业与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行业相比,在关键技术、信息化应用等方面不可否认一直存在高技术不高、“卡脖子”技术待突破等问题。实施技术创新意识不强,专利工法、标准专著、关键技术成果、科技进步支撑项目等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利用价值低等现象普遍存在,而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行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背离,导致企业关键先进技术很难突破,很难完成自主创新,很难真正完成产业链合理布局以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因此,产业创新研究院的定位不仅要把企业引进来,更要将定位重心放在如何解决企业在关键业务领域、绩效指标中容易忽视的产业链与创新链分离问题。以此为重点,校企共同推进“双链”融合,集成优势创新资源、激发双方的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管理,从而在现有的政策导向内推进行业企业经营方式创新、技能创新能力、关键技术研发升级等内容,推动企业高质量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产业创新研究院运行机制 (一)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从顶层设计面充分考虑在人事、财务、业务、管理等层面的特殊性,以保障组织的有效性、科学性。其次,设计具有投入延续性和运营能力的有效分工与协作模式,再深度联合拥有不同优势且战略目标相同的企业组织形成创新研究主体。院校方要注重与企业的关联性,主动融入企业已有创新体系,利用院校信息化建设优势在企业设置分支机构或构建数字化网络协同创新研究平台,通过协同研究的网络交互实现双方高度协同研究,突破传统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将大量零散、缺乏有效组织的创新研究资源聚集起来并形成动态更新的产业资源智库,实现校企资源高度共享和经济、高效的协同研究效率,形成满足产业创新研究院需求的多元化管理运行机制[3]。
(二)项目设计开发评估机制
对服务企业发展情况、创新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研究,联合企业共同对创新研究的项目进行开发。在确立的有效分工与协作模式下,校企共同开发创新研究实施要素与评估标准。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双方特点和需求进行项目选取和开发,不能只满足学术研究与热点效应,应脱“虚”向“实”,实实在在做研究、搞创新,致力于满足区域经济和企业实际需要。创新研究项目的选取必须是可以进行商业化应用、效能输出能力强、满足市场需求,并
且侧重于加强企业在产业链中与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关联形成有效竞争力。同时,校企双方还应共同建立基于产业链、创新链、教育人才链的项目设计开发评价标准体系,构建适应校企协同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特定技术、技术瓶颈难题的识别体系,实现创新研究的校企主体之间有效性、适应性原则与共同价值驱动。 (三)技术共享价值驱动机制
产业创新研究院将完成开发的创新研究项目借助企业方进行商业化应用,直至实现产业化的转化。院校方借助企业对创新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构建出适应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或者提升的层次与目标,形成技工教育体系、产业企业体系、技术技能创新体系深度交互融合与对接,建立创新研究项目驱动反向设计的课程体系,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实训环境及创新理念纳入技师学院教育教学内容,促进高水平专业群、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动态调整与更新,以适应产业升级与技术更新,确保高水平专业群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建立有效的技术共享机制,校企双方可以根据技术成熟度及发展趋势成立满足先进技术技能创新研究转化和应用的孵化公司。进行知识产权开发保护、使用权分享、激励机制等制度的确定,开展科技服务及融合课程资源开发,进而推进创新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与成果应用反哺教育教学。 三、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路径 (一)强化校企创新需求目的,专注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
技师学院、行业企业两个组织不同年龄群体的专技或管理人员对技术技能创新成果转化的需求是不同的。总体可以把他们的创新狀态归纳总结为:创新需求强烈,但缺少有效资源和平台支持;有一定创新需求和能力,但具有学术或职称等明确的目的性。另外,创新成果与经验产生的形式多以发表论文、结题报告、申报专利、软著等形式作为评价的主要方式,而主动对接沟通开展技术应用的意识淡薄,因而无法得到组织的理解和重视。
而基于聚集外部流动、内部固定的优势资源,拥有校企交互高度融合开放协同管理运行机制的产业创新研究院,一方面为想主动从事创新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创新研究全新平台,提高了研究创新成果与产业联系的紧密性及目的性,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没有以产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盲目创新开发而无法进入企业应用及生产,无法真正发挥自身价值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为创新研究人才提供了创业的平台,双方共用资源、共享成果,一定程度规避了行业企业创新过程中过分忧虑资源投入、成果转化验证的风险以及与院校争学术之名的现象。 (二)部署“双链”价值驱动项目,搭建优质平台激发协同创新
瞄准与区域产业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及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反向设计的结合点,依托产业创新研究院中拥有不同优势且战略目标相同的创新伙伴的流动资源聚集优势,发挥连接“双链”
的纽带作用,搭建全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交互协同创新研究平台,推动“双链”融合释放校企合作创新乘数效应。
产业创新研究院基于交互平台通过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深度融合,集成了参与各方的人力、物力等创新研究要素。其中,职业院校、研究机构在理论思想创新等学科基础领域研究有相对优势,行业企业在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领域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创新伙伴围绕共同创新目标,相互补充、相互包容,共同推进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研发、共享及推广应用,一定程度规避了单一组织在创新过程中会出现的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及人员之间协同度不高等影响成果研发、转化不高的现象。交互平台中聚集的创新资源要素与产业实际需求的集成碰撞肯定是可以带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虽然融合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创新工作常态化问题,但只要充分发挥协同平台作用,协同寻找解决方案、均衡创新资源、分析创新链节点等工作,就一定会快速获得最大的创新绩效。
通过协作平台,校企双方均实现现有优势资源与先进行业技术路线管理内容的集成与共享。在既定目标下,可以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完善,共同推进关键技术的升级改造、自主创新、商业应用、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反向设计、共同效益获得及产业链的增值。 (三)强化协同创新平台公益职能,帮扶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
因此,产业创新研究院的定位不仅要把企业引进来,更要将定位重心放在如何解决企业在关键业务领域、绩效指标中容易忽视的产业链与创新链分离问题。以此为重点,校企共同推进“双链”融合,集成优势创新资源、激发双方的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管理,从而在现有的政策导向内推进行业企业经营方式创新、技能创新能力、关键技术研发升级等内容,推动企业高质量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产业创新研究院运行机制 (一)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从顶层设计面充分考虑在人事、财务、业务、管理等层面的特殊性,以保障组织的有效性、科学性。其次,设计具有投入延续性和运营能力的有效分工与协作模式,再深度联合拥有不同优势且战略目标相同的企业组织形成创新研究主体。院校方要注重与企业的关联性,主动融入企业已有创新体系,利用院校信息化建设优势在企业设置分支机构或构建数字化网络协同创新研究平台,通过协同研究的网络交互实现双方高度协同研究,突破传统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将大量零散、缺乏有效組织的创新研究资源聚集起来并形成动态更新的产业资源智库,实现校企资源高度共享和经济、高效的协同研究效率,形成满足产业创新研究院需求的多元化管理运行机制[3]。
(二)项目设计开发评估机制
对服务企业发展情况、创新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研究,联合企业共同对创新研究的项目进行开发。在确立的有效分工与协作模式下,校企共同开发创新研究实施要素与评估标准。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双方特点和需求进行项目选取和开发,不能只满足学术研究与热点效应,应脱“虚”向“实”,实实在在做研究、搞创新,致力于满足区域经济和企业实际需要。创新研究项目的选取必须是可以进行商业化应用、效能输出能力强、满足市场需求,并且侧重于加强企业在产业链中与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关联形成有效竞争力。同时,校企双方还应共同建立基于产业链、创新链、教育人才链的项目设计开发评价标准体系,构建适应校企协同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特定技术、技术瓶颈难题的识别体系,实现创新研究的校企主体之间有效性、适应性原则与共同价值驱动。 (三)技术共享价值驱动机制
产业创新研究院将完成开发的创新研究项目借助企业方进行商业化应用,直至实现产业化的转化。院校方借助企业对创新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构建出适应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或者提升的层次与目标,形成技工教育体系、产业企业体系、技术技能创新体系深度交互融合与对接,建立创新研究项目驱动反向设计的课程体系,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实训环境及创新理念纳入技师学院教育教学内容,促进高水平专业群、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动态调整与更新,以适应产业升级与技术更新,确保高水平专业群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建立有效的技术共享机制,校企双方可以根据技术成熟度及发展趋势成立满足先进技术技能创新研究转化和应用的孵化公司。进行知识产权开发保护、使用权分享、激励机制等制度的确定,开展科技服务及融合课程资源开发,进而推进创新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与成果应用反哺教育教学。 三、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路径 (一)强化校企创新需求目的,专注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
技师学院、行业企业两个组织不同年龄群体的专技或管理人员对技术技能创新成果转化的需求是不同的。总体可以把他们的创新状态归纳总结为:创新需求强烈,但缺少有效资源和平台支持;有一定创新需求和能力,但具有学术或职称等明确的目的性。另外,创新成果与经验产生的形式多以发表论文、结题报告、申报专利、软著等形式作为评价的主要方式,而主动对接沟通开展技术应用的意识淡薄,因而无法得到组织的理解和重视。
而基于聚集外部流动、内部固定的优势资源,拥有校企交互高度融合开放协同管理运行机制的产业创新研究院,一方面为想主动从事创新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创新研究全新平台,提高了研究创新成果与产业联系的紧密性及目的性,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没有以产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盲目创新开发而无法进入企业应用及生产,无法真正发挥自身价值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为创新研究人才提供了创业的平台,双方共用资源、共享成果,一定程度规避了行业企业创新过程中过分忧虑资源投入、成果转化验证的风险以及与院校争学术之名的现象。
(二)部署“双链”价值驱动项目,搭建优质平台激发协同创新
瞄准与区域产业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及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反向设计的结合点,依托产业创新研究院中拥有不同优势且战略目标相同的创新伙伴的流动资源聚集优势,发挥连接“双链”的纽带作用,搭建全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交互协同创新研究平台,推动“双链”融合释放校企合作创新乘数效应。
产业创新研究院基于交互平台通过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深度融合,集成了参与各方的人力、物力等创新研究要素。其中,职业院校、研究机构在理论思想创新等学科基础领域研究有相对优势,行业企业在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领域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创新伙伴围绕共同创新目标,相互补充、相互包容,共同推进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研发、共享及推广应用,一定程度规避了单一组织在创新过程中会出现的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及人员之间协同度不高等影响成果研发、转化不高的现象。交互平台中聚集的创新资源要素与产业实际需求的集成碰撞肯定是可以带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虽然融合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创新工作常态化问题,但只要充分发挥协同平台作用,协同寻找解决方案、均衡创新资源、分析创新链节点等工作,就一定会快速获得最大的创新绩效。
通过协作平台,校企双方均实现现有优势资源与先进行业技术路线管理内容的集成与共享。在既定目标下,可以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完善,共同推进关键技术的升级改造、自主创新、商业应用、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反向设计、共同效益获得及产业链的增值。 (三)强化协同创新平台公益职能,帮扶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