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31课《女娲补天》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八单元

31.《女娲补天》

【教材分析】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所选古诗文都是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学习本组课文,主要是为了感受古人的丰富想象力和进行讲故事训练。从单元整组教学的角度思考,整组课文的教学是一个整体。

《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之一。它和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神话。这个神话故事改编自《淮南子·览冥训》。根据单元教学主题和课文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实际,我觉得在组织学生学习这个故事时,要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女娲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立足语言习得,锻炼学生概括能力和形象描述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轰隆隆、挣扎、冶炼”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讲讲这个故事。

4.感受女娲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联系学过的有关文章体裁的知识点进行导入。

1.师:小朋友们,在三年系统的语文学习中,你都学习过或者接触过哪些文章体裁了?能举例子说一说吗?

指生答

师总结: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神话、寓言、童话、诗歌……

2.师:本文体裁是神话?你知道什么是神话?

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

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跟迷信不同,它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3.师: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指生答

师总结: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 【设计意图:文本的神话性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满足孩子们对

未知世界的好奇感,且可以促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导入。(板书)31.女娲补天。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浓浓的神话色彩。通过简单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有利于确定教学起点。】

3.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检查:轰隆隆塌下 露出燃烧 熊熊大火 挣扎…… 注意生词中的“露”、“挣”、“冶”和AABC式词语讲解。 带出课文:“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了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设计意图:把书读厚,由词带出句子;把书读薄,根据句子、段落内容概括出相应的词语。学生在语言的转换中能力得到培养,素养得到提升。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第一,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出示相应的句子,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对难读的句子进行了朗读指导。第二,根据句子或段落描写的内容概括出“熊熊大火”、“冶炼”等词,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锻炼。尝试进行批注,这是很好的学法渗透】

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女娲为什么补天?(从文中找出答案并画出来)

(2)女娲是怎么一步一步把天补好的?(从文中找出答案并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研究感悟。

(1)女娲为什么补天?(从文中找出答案并画出来) 【根据课题质疑问难,不仅引导学生学会猜读,还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 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观看描写灾难的小视频,带领学生感受灾难。 问题:①女娲此时的心情?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③这些灾难女娲是怎么一一解决的?

(2)女娲是怎么一步一步把天补好的?(从文中找出答案并画出来。) 指生答

师:寻找五色石、冶炼五色石、发挥神力补天

【设计意图: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为什么能穿越时空,流传千古?故事性强是其魅力之一。根据神话故事的本身特点,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把讲故事作为《女娲补天》教学的一个重点,定位是准确的。这一环节的安排遵循了尝试

——点拨——练习的规律,符合复述的指导策略。】

问题:哪些词句特别能体现补天的艰难?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 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扣词扣句,聚焦语言才能让学生习得语言。课文多处句段反映了女娲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但女娲找五彩石这部分最集中。本设计抓住这一语段,通过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等步骤,始终把朗读、想象作为重点,在品读、想象中感悟人物形象。聚焦“找啊找啊”让神话教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体现了神话教学的特点。】 四、拓展想象。

1.请你想像:女娲补好天后,人间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设计意图:“天补好了。”故事就收住了。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这对于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精神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一处放飞思想的语言实践点。安排学生说话练习,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而且也紧扣上文,使学生得到一次前后照应的强化学习。】

2.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对女娲有什么评价? 指生答 师总结

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让学生懂得读书不仅要明白写了什么,还要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在读中感悟的同时,训练思维。最后,又引导学生加入想象,学生在转换语言的过程中,把神话故事真正读进自己的心灵。】

五、作业超市。

1.课文中有一些生动的语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抄下来。 2.试着讲一讲整个故事。 3.阅读《中国神话故事》。 六、板书设计。

31.女娲补天

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 天塌露窟窿—雨神灭大火 —造船应对洪水

怎么 补天—寻找五色石 冶炼五色石 发挥神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