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跨文化培训与跨文化敏感度现状分析
作者:冷香卓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7期
【摘 要】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渐成为高校学生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技能。跨文化敏感度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维度,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引起了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跨文化培训现状以及跨文化敏感度情况的调查,分析跨文化培训现状,为提高跨文化培训效果,有效提高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提供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培训;跨文化敏感度;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158-01 一、高校学生跨文化培训现状
(一)培训目的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的接触更加直接、更加深入。在彼此合作、努力共赢创造地球村的同时,与之伴随而来的是不断的碰撞和摩擦。因此,跨文化交际在不同文化交流时体现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在多元化社会中,高校学生在学习、工作、社交等各方面都会面临着多种多样的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然成为必备的技能。为了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与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在高校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跨文化课程陆续在中国高校开展,课程的内容模式逐渐在适应当前的社会现状。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跨文化培训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其他文化环境中工作生活,与其他文化的社会成员良好交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跨文化培训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培训模式与方法。
跨文化培训方法主要分为四大类,即认知方法、活动方法、跨文化方法以及其他方法。认知方法包括演讲、文字材料、电影、个案分析、危机事件、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培训等。活动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模仿游戏和跨文化练习等。跨文化方法包括对比文化、跨文化对话和沉浸法等。其他方法包括一些处于特殊位置,不易被分到前三类的培训方法,如视觉想象法和艺术法等。
(三)课程参与情况。本研究选取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为104人。调查内容分为两部分,参与者参加跨文化培训的情况和其跨文化敏感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中有33人参加过跨文化培训课程,有71人未参加过该类课程。参加过课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1.7%。接受跨文化培训的时长大多在15天以内,占所参加过培训总人数的66.7%。整体培训时间偏短。跨文化培训采取的方法比较集中,多采用认知方法进行教学。其中参与过认知方法培训的有28人。培训中较少使用活动方法或者跨文化方法,几乎没有使用艺术或者视觉想象等其他方法的培训。 二、高校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现状
(一)跨文化敏感度现状。跨文化敏感度是跨文化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评价跨文化培训效度的重要依据。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对于同样的事情可能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态度。跨文化敏感度强的人可以在沟通中通过语言或非语言信号更好地了解彼此意图。
为了测量高校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本研究使用了Chen和Starosta于2000年开发出的测量跨文化敏感度的专用量表(ISS)。ISS量表包含24道题,测量了跨文化敏感度的五个维度,即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
在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得分的描述性统计中显示,104名学生得分最低分为49分,最高分为87分,平均分为73.19分。周杏英(2007)将跨文化敏感度按照分数分为三个等级,分数为70分以下是低级;70分至100分是中级;100分至120分是高级。此次调查的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平均分处于中级状态,有少部分处于低级状态,基本没有敏感度为高级的学生。 (二)敏感度差异对比分析。为了验证跨文化培训的效果,探究跨文化培训对于跨文化敏感度是否有显著性提高,本研究对是否有参加过跨文化培训和跨文化敏感度两项指标进行了相关性检验。
参加跨文化课程与跨文化敏感度二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9,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相关的线性关系。是否参加过跨文化培训与跨文化敏感度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跨文化培训作为培训跨文化能力的一项课程,其预期效果是提高受培训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敏感度。从统计结果来看,本研究受试者所参加的跨文化培训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可能与学生参与跨文化培训时长有关,普遍接受培训时间较短,导致学生还未在跨文化敏感度上有显著提高。也可能与跨文化培训模式有关系,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培训模式较单一,欠缺丰富多样的培训方法。 三、对跨文化培训课程的建议
基于现阶段调查统计结果,本研究为国内跨文化培训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当在了解学生跨文化能力及跨文化敏感度的情况下,进行课程设置,选择适当的跨文化培训课程、跨文化培训模式,以及跨文化培训方法。目前跨文化培训时间偏短,方法略为单一,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认识方法进行培训,学生的兴趣和想法也应该多体现在课堂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计中。可以尝试增加活动方法等培训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浸入法等方法提高学生体验性。
其次,目前参加跨文化培训的学生仍占少数,应增加跨文化培训课程数量,开发创新性跨文化交际课程和培训模式。还应加强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跨文化交流的机会,积累成功教学案例,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Chen,G.M.,&Starosta,
W.J.The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theinterculturalsensitivityscale[J].HumanCommunication,2000,(3):1-15.
[2]周杏英,彭学敏.文化学习对跨文化敏感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