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SOFACCOUNTING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广东宝来德资产管理公司
【摘
张育强林金腾
要】由于实施背景和目标的差异,财务共享服务实施存在服务和管控两种模式。文章就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
对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服务模式;管控模式
几年前,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发展迅猛,效益提升;相形之下,其财务体系仍然羸弱,呈现出管理分散、观念落后、力量薄弱的状况,不仅不能适应企业集团快速发展,其管理还有被“空心化”的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财务集中管理迅速加强财务监管、防范企业风险成为国资委乃至企业集团的迫切需求,而舶来品财务共享服务也就作为借鉴成为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财务监管的首选。
一、定义、动机与差异化共享模式背景
对于财务共享服务的定义,学术界较多采用布莱恩·伯杰伦(2003)的看法,“共享服务是一种将一部分现有的经即
营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的合作战略,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公开市场展开竞争的企业一样,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对母公司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
张瑞君、陈虎、胡耀光、常艳(2008)的研究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最基本的作用在于降低成本;除此以外,还可以使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系统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强化核心能力等。
业界一般认为,财务共享服务的第一个实践者是福特公司,其于20世纪80年代已在欧洲设立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其分支机构提供财务服务。从那时起,全球绝大多数跨国公司、500强企业均实施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财务共享服务。正如BarbaraE.Quinn,RobertCooke,AndrewChris(1998)所说的,共享服务是“Miningforcorporategold”,根据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2002年的统计,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美国企业平均降低成本50%,欧洲企业则为35%~40%。
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本来就是经济发展缓慢和全球化扩张的产物,成本因素是上述企业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所考虑的首要因素,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是其存在的理据和根源。与这两者有着很
深承袭渊源的福特公司率先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绝非偶然。
反观国内,财务共享服务是经济迅企业集团规模迅速扩大、财务猛发展、
监管理念和手段落后且大有“被空心之虞带来的产物。2005年在国内率化”
先推行财务共享服务的中兴通信其时正在享受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期,是2004年底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企业,其国际收入占全部收入近半,2006年更被《商业周刊》评为“中国十大重要海外上市公司”;中粮旗下合资企业中其2006年英人寿于2003年开始营业,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本来就是为了支撑其快速业务扩张战略,带有较强的“管理发展”的味道。
这个动机差异与国内外财务共享服务实施背景特别是企业集团对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定位和目标存在不同。考虑到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国有背景和传统,财务共享服务带有较大的“财务集中管控”特征,故其考虑不仅仅局限于对效率提升、规模经济的追求和成本
●●●●●●●●●●●●●●●●●●●●●●●●●●●●●●●●●●●●●●●●●●●●短了回收时间,增加资金来源,并且加速折旧法可以使得企业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从而减少企业持有固定资产所带来的包括通货膨胀在内的各种风险。另外,政府为了鼓励投资、刺激经济,还对提前折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新设备和新成果的应用和普及,也极大地提高了固定资本折旧率。中国财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比较长,并采用直线法,虽然近年来在逐步缩短,但相比发达国家还有相当距离,而折旧方式一经确定,又不能任意变更,1993年新的财务制度允许部分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但是限制依然非常严格。这都造成了我国和发达国家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上的差距。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存在短缺,再加上资金
济研究,2009(1).
[2]潘自强.中西会计制度的若干比较[J].财会研究,1998(2).
【参考文献】
[1]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的可持续性[J].经不足,许多企业依靠初级技术,大量生产低档次的初级产品。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技术设备落后、没有核心科技含量作支撑的低生产能力在国际市场上难以为继。因此,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政府稳步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进而加快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将有利于新技术的采用和实现自主创新,增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1
管理论坛
FRIENDSOFACCOUNTING节约,更主要的是希望藉此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以协助其完成战略扩张或转型。
混合了财务集中管控和成本节约等需求的国内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可能将原本极富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色彩的财务共享服务复杂化,将以集约、规模、标准化、简化为特点的源于西方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下简称“服务模式”)变成具有国内特色的财务“管控模共享服务管控模式(以下简称式”),在实施决策中更多地考虑企业集团战略实现和经营管理要求、内部控制内部不同机构之间差异化和风险管理、
的管控需求或流程、不同机构之间差异化的人员成本和组织结构定位等压力、财务共享服务方和被服务方之间的事权安排和主次要内控角色设定等问题。
二、服务和管控:两种共享模式的比较分析
无论哪种模式,其形式都是标准化和集中,但由于共享模式目标本身的差异性,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集团的最终定位和功能有所不同。
(一)服务模式
1.模式特点:标准化和集中条件下的服务目标和利益点定位
所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起点都是以标准化为手段、按照不同业务类别统一处理日益集中的财务功能,整合、精简原来分散的财务资源和处理能力,对内部业务“客户”(以下简称“被服务方”)提供标准化的内部服务。服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方(以下简称“服务方”)无须考虑企业集团及其财务职能的经营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等目标,而仅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下追求效率提升和规模经济优势。
如果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目标已经作为服务水平协议①内容的一部分约定下来的,说明企业集团及被服务方已经清晰明白这些目标作为服务模式所包含的服务内容对自身经营管理的必
要性,且不会因此对财务共享服务有任何服务满意度方面的质疑。这时作为服务方,其目的就是提供标准化服务,其利益点就是最大限度精简、集中和优化服务流程,从效率和规模上寻求自己的价值定位。
2.流程化处理:追求流程精简、创新、优化,强调服务客户
服务模式特点决定其对内部交易优化和处理流程化模式进行不断整合、提升效率的需求,势必让财务共享服务具有流程创新和再造的内在动力,在持续追求流程精简、创新、优化甚至重组过程中取得成本节约。
需要阐明的是,流程化处理强调的是对客户提供服务的流程,而不仅仅是服务方完成工作的流程。很多财务共享服务方是由传统财务机构转化而来,早期的服务模式也确实是在追求规模经济前提下对不同业务类别逐项提供服务,②更多站在财务职能和内部工作流程角度考虑,要求被服务方③按照各种财务共享服务内部工作流“享受”服务还是主流。可喜的是,部分服务方已经注意到客户感知问题,正在将以往以业务类别为导向的业务处理流程转向以经济事项为导向的客户服务流程。
3.去职能化
定位于基础性服务平台,服务模式无须过度考虑财务共享服务实施对企业内控和安全、参与财务共享服务范围的各级企业的人员或组织机构定位与各级企业个性化的内控要求或主压力、
次要角色设定等标准化、效率化以外的职能管理、架构设定、风险管理等问题,无须过于考虑被服务方在服务水平协议以外的其它感受和需求。
上述具体问题(包括内控的设置问题)更多应该交给企业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和参加财务共享服务的各级企业考虑,服务方只是在服务水平协议框架内考虑其追求的主要目标———服务、效率和规模。
4.相对中性的组织结构定位标准化、集中、服务和去职能化,以
及与之联系的相对独立的标准化流程,服务模式下的服务方会更少介入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事务,并更多体现出很浓的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处理”平台特征。由于与企业集团核心经营相对分离并较少介入企业集团核心决策事务,其在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内部具有相对中立的倾向。
5.开放性与跨部门
标准化、服务和效率的服务模式最终吸引企业集团内部所有具备集中处理可能并追求规模化处理效率提升的其他内部职能,如标准化采购、储运调人力资源基础职能、基础性内控等度、
进一步参与流程再造,通过业务内部承接等方式进入服务模式下具有开放特征的标准化集中处理“大流程”,共享服务成为企业集团内部基础性服务、交易和数据处理综合性平台。
服务模式的基础性和开放性特征最终导致其练就“跨部门集中服务能力”,便于其在流程效率提升之外继续取得规模经济优势这一成本节约之路,为企业集团进一步提升内部效率打下基础。
6.整合
跨部门集中服务能力可能导致服务模式在企业集团内部同时提供多种不同性质的服务内容,其业务处理流程在服务模式下存在并行、交汇甚至部分重合,服务方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的总“外包商”,具有进一步超越财务领域的局限,在共享服务范围内对企业集团内跨职能的多种流程进行部原来跨部门、
整合、精简、优化,提高企业集团业务流程的内部效率。
服务模式在追求其规模经济过程中最终使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因其内部若干流程和价值链不断标准、精简、优化、整合,突出企业集团核心能力并推动其实质性战略性重组。
7.小结:发展路径和方向
服务模式以承接、运营企业集团内部共性、重复、可简化优化的基础会计业务起步,并以此为核心对企业集团内
①即ServiceLevelAgreement,简称SLA,是财务共享服务方和被服务方就财务共享服务内容、服务标准、被服务方许诺、沟通方式、例外事项处理机制等问题形成的协议。
②所以很多标准的财务共享服务教科书至今都在按照应收、应付、固定资产、费用报销、总账的不同业务类别或子流程介绍财务共享服务流程概念。
③特别是被服务方内部的经办和操作人员。42
会计之友2011年第1期上
管理论坛
FRIENDSOFACCOUNTING部其他各种复杂的、相互矛盾、交叉的不同业务处理的关联流程进行梳理和“相关性”整合,最终达到企业集团内部以单一平台处理企业集团内部多种基减少内部消耗并优化流程的效础业务、
果,提升企业整体效率并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管控模式
1.模式特点:以标准化和集中为手段,实现企业集团管控目标
尽管同样使用标准化手段并按照不同业务类别统一处理日益集中的财务功能,管控模式强调的是在整合、精简原来分散的财务资源和处理能力过程中对管控能力的完善和细化,在此过分析、经营管理和决程提升数据整理、
策支撑等能力,并对企业战略经营管理方面的需求给予更多协助支持。
就其目标体系而言,管控模式的服务对象首先是企业集团及被服务方的战略实现、经营管理、决策支撑、风险控结构调整和成本节约等目标,效率制、
和服务仅仅排在目标体系的第二位。很多情况下,为支撑被服务方经营管理、结构调整甚至成本节约,管控模式下的服务方还要为响应更多额外经营管理和支撑服务要求而变更自身工作流程,增加本身所承担的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管控模式追求的一种服务④。
2.流程化处理:注重内控细化和完善,强调对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支撑
如前所言,国内企业集团推行财务“财务空心化”,在共享本来就带有避免
发展过程中“管理发展”的背景,管控模式以标准化和集中手段实现管控目标的特点对其内部交易处理流程机制和模式有很大影响。尽管也需要追求交易处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但以管控目标为主的需求势必要求管控模式首先追求对内部业务和被服务方进行完善管理和控制,对其业务经营、结构调整、决策能力进行支持,甚至于其对被服务方感知更加敏感,并为此增加各种服务和成本,使管控模式下所追求的处理流程模式和优化方向与服务模式有很大区别———即更加注重完善、强化流程的管
控能力、支撑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管控模式的执行成本并减少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节约。
3.不断强化的财务职能
“去职能化”不同,与服务模式下的
管控模式仍然立足于财务领域和职能,并在提供标准化财务共享服务时考虑企业集团内部其他专业性财务管理要求。比如会计基础业务在进入共享服务机构之前的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资金调度等的设置情况,后续共享流程取代原有分散流程后如何保持对原有财务管理和内控职能的承接、融合及标准化,以及与此关联的种种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管控模式考虑问题的基点是财务共享服务是在财务领域内履行企业集团赋予的各种财务职能,其内部交易处理职能的意义远不如财务管理职能的强化明显和重要。
由于很多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过程中都采用保留原财务职能部共享服务机构相对与门从事职能管理、
之分离的模式⑤,考虑到管控模式下专业化财务共享服务流程已内含多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以及支撑功能,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职能实际上已经被二元化了,必须通过共享服务模式设计、部门结构设置、流程开发与协调等方式予以磨合。
4.与企业集团的联系更加紧密与服务模式在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内部的相对中性比较,管控模式下的财务共享服务继续保持部分财务管理职能,并以其在财务集中后所整合的资源和能力对企业集团经营管理和决策进行支持,帮助企业集团实现其基本战略。在这一过程中,管控模式下的财务共享服务必然与企业集团的核心经营能力和决策过程紧密联系,有别于服务模式在企业集团组织结构中相对中性的定位。
5.专业性和职能部门化⑥
优先服务于企业集团管控目标、在标准化及不断集中处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细化流程并发展各种对经营管理和决策的财务支撑职能,这一切沿共享服务流程发展起来的以纵向为特征的专业化是
一种基于职能的新的部门化,并因此减少与企业集团其他内部职能进一步融合的可能。管控模式的专业性最终导致其在财务职能领域内进行新一轮部门化,管控模式下的共享服务成为企业集团内部专业性财务处理和管控平台。
6.相关职能流程整合
尽管专注于财务领域,管控模式一样存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要求,并可以就与财务职能相关的审计、风险管理、收入管理等流程在企业集团内部考虑整合。由于管控模式下的财务共享服务具有职能部门化特征,与开发性、跨部门的服务模式区别明显,这种整合只能在企业集团基于价值链流程的研究和协调基础上进行,且增加规模的实际效果并不容易确定。
由于会计基础工作的特殊行业要求,管控模式实现其追求规模的梦想可能得以在企业外部实现。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标准化的数据处理要求以及数据处理业务在规模门槛方面的限制可能使部分中小企业愿意使用企业集团已经成熟的专业化处理平台。当然,这种外包在管控模式下的财务共享服务工作品质已经得到社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实际认可情况下会更容易发生。
7.小结:发展路径与方向
管控模式下的财务共享服务也是以承接、运营企业集团内部共性、重复、可简化优化的基础会计业务起步,并不断在会计基础工作、内控和风险防范、资金管理、收入管理等方面进行流程和功能的完善、细化,同时整合、强化财务及相关业务的流程化管理。
管控模式下被整合强化的财务管理职能、内控职能等一方面会进一步推动企业集团财务脱离“会计核算型”轨道转向战略财务管理,协助企业集团实现其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另一方面,由于财务行业的整体性外包趋势不断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及财务业务、数据处理需求增加,其会计基础工作部分可能成为企业集团内部率先市场化独立运营的专业外包平台,外接其它企业会
④这种服务有别于财务共享本身所提供的服务,其服务对象是企业集团的整体管理需求,包括战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需求。⑤实践中主要有财务共享服务机构并行或从属于财务职能部门两种模式。⑥即按专业化的原则,以工作或任务的性质为基础来划分部门。
43
管理论坛
FRIENDSOFACCOUNTING计基础工作,以求得规模化处理所带来的成本收益,降低管控型财务共享服务整体处理成本。
三、共享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钱德勒在其经典正如艾尔弗雷德·
著作《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历史的篇章》中提出的观点,企业组织结构变迁随企业战略变化而变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选择也与企业集团自身战略目标和定位有着较大关联。
企业集团战略直接影响组织结构,影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选择。企业集团根据不同战略考虑,其组织结构可以分为战略规划型(针对相关多元化战、战略控制型(针对单一业务战略)、略)
财务控制型(针对无关多元化战略)三种模式,不同组织结构模式下的企业集团财付阳,务组织职能和定位不同(汤谷良、2005)。战略规划型企业集团具有总部高度介入业务经营单位计划和决策的特点,业务权利高度集中于企业集团总部并广泛运用整合机制,所以选择管控模式运营较为适合;战略控制型企业集团总部较少应用整合机制,集权化倾向不明显,财务控制型企业集团一般采取分权模式,基本不采用整合机制,这两种组织结构选择服务模式可能更加适合。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现状与环境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选择因素。柯明(2008)的研究认为,由于目前存在诸如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流法律环境、
程等不完善、不到位等因素,中国集团企业的现状更需要实行集权管理为主的财务共享管控服务模式,实现财务控子公司得到贯彻和实施,有效降低分、子公司的财务、运营风险。
企业集团所处的环境变化及其自身调整压力能力和方向是财务共享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环境、技术和规模属于被共同认可的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的基本认识,尚直虎(2010)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应对环境变化进行自身调整的方式,发现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出现部门无边界、网络化、类市场组织结构等趋势。当前,国内企业集团大多
为科层制或矩阵式结构,采用管控模式进行内部职能和资源的整合集中效果良好,且执行和转换成本相对较低,容易见效。
但在目前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面对市场发展机遇和巨大经营压力并存的情况,企业集团也可以重新考虑共享模式的目标和定位,采取具有部门无边界、网络化特征的服务模式,并使之向类市场组织结构方向发展,在收缩企业集团规模同时降低成本并提高流程效率,最终达到重组企业集团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突出企业集团核心竞争能力的目标。
企业集团内部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能带来的风险的认知及态度对财务共享模式选择有较大影响。财务共享服务实施存在战略、组织和执行等三个财务共享层面的风险,具体包括选址、服务模式选择、高额初始投资与较长时间的盈亏平衡期、冲击原有体制等(何2010)。选择不同模式意味着日后推瑛,
行财务共享服务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力度和范围存在差异。比如为避免冲击原有财务管理体制并造成财务共享实施后可能形成的管理真空,可以采用管控模式;而要求以取得盈亏平衡为第一目标的企业集团则应该考虑服务模式。
此外,企业集团内部结构调整方向和模式、各部门对实施共享服务为企业带来影响的评价和认知异同等也是影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成功实施财务共享涉及人员、流程和技术三大核心要素,并面临对原有体制冲击的风险和内部机构、人员抵制的压力务共享服务的期望和定位,并结合自身战略和内部结构调整做整体考虑。
有些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片面看法也会干扰共享模式选择决策。不少人对财务共享实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企业集团内部所有问题都可以等待财务共享一起解决、财务共享服务不会增加企业集团成本等等(矫艳、王兆蕊,
⑦
2010)。这些片面看法导致模式选择决
式等错误决策,或者在选择服务模式的情况下却又要求同时达到诸多管理目标等。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共享模式选择过程中加以考虑,努力甄别和反思。
总之,共享模式的选择与企业集团自身发展要求和定位直接相关,影响企业集团内部结构的调整及核心竞争力培养,也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组织功能和目标的实现。其最终确定应该与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环境、自身发展要求和定位、企业集团资源状况和企业文化氛围、企业集团的核心经营能力培养方向、整体风险的认知和抵御能力,以及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动机等相联系。●
【参考文献】
·伯杰伦.共享服务精要.[1]布莱恩[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瑞君,陈虎,胡耀光,常艳.财务共享
服务模式研究及实践.管理案例[J]研究与评论,2008(6).
[3]BarbaraE.Quinn,RobertCooke,An-
drewChris.SharedServices:Mining
forcorporategold.1998.
[4]FinancialSharedServiceCenters:Op-
portunitiesandChallengesfortheAccounting
2002.[5]Profession,ACCAReport,
[6]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战略与结
构———美国工业企业历史的篇章.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M]
付阳.基于战略的集团组织[7]汤谷良,
设计及安排.财会通讯,2005(6).[J]
[8]柯明.财务共享管控服务模式的探讨
制型管理,以保证整体发展战略在分、(何瑛,2010),需要企业集团根据对财.会计之友,2008(12).[J]
[9]尚直虎.组织结构的效率和合法
性———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
[10]何瑛.企业财务流程再造新趋势:财
务共享服务.财会通讯,2010(2).[J]
[11]彭雪云.电信企业省级财务集中核
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财务与会[J]计,2010(5).
王兆蕊.初次实施财务共享的[12]矫艳,
误区和要点.会计之友,2010(2).[J]
策上的错误,比如为一揽子解决所有现存问题而要求同时做到管控与服务模
(2010)认为,省级财务集中核算(即省级财务共享,笔者注)后存在核算总体质量水平不高、人员工作量不减反增、报账均衡⑦彭雪云
性规范性较差、整体服务满意度较低等问题。44
会计之友2011年第1期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