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

《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 摘要 战争诗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爱情诗,婚姻诗,农业诗歌和盛宴诗等诗歌相比,战争诗歌内容丰富。它反映了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意识形态和道德以及其他社会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一代代传下来,作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感情,既反映了人民苦难的苦难,也反映了对民众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诗歌被深刻地反映出来。了解和研究战争诗歌中的家国情怀,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通过研究《诗经》诗歌的家园情怀,加深对其文化根源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祖先的艺术思想和文化。这将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

关键词:《诗经》、战争诗、家国情怀 Abstract War poe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ok of Songs. Compared with love poems, marriage poems, agricultural poems and feast poems, war poetry is rich in content. It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economy, ethnic relations, ideology and morality, and other levels of social life. Home-country senti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t was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s the inner spiritual sensibiliti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reflected both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and the worries of the people about the destiny of the country. It was deeply reflected through poetry. Understanding and studying the feelings of home and country in war poetry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ideology of people at that time. By studying the homeland feelings of the Book of Songs and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its cultural roots, it helps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ancestors' art ideas and culture. This will help strengthen our national pride and inherit and promot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 Book of Songs, war poetry, home state feelings 目录 1引言 1 1.1《诗经》中战争诗的背景 1 1.2综述 1 2《诗经》中战争诗的研究 2 2.1昆夷之患 猃狁之难 2 2.2 征夫归来 悲怆无奈 3 2.3征夫归来 悲怆无奈 4 3 家国情怀的影响因素 5 3.1农耕文化的影响 5 3.1.1家园意识 5 3.1.2 国家意识 5 3.2周礼崇的规范 5 3.2.1崇尚德行 5 3.2.2 敬天保民 6 结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1引言 1.1《诗经》中战争诗的背景 周族建立了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周,到来西周的末期,周朝总是陷入入侵和战乱的困境之中。严重的边缘纠纷和无尽的战乱已成为当时的重要的社会主题,战争也反映在战争诗歌中,这些诗主要反映了周代800年的历史和战乱。它们不仅成为后人研究先秦战争史的宝贵资料,而且还传承了其丰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战争诗歌受战争本身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了特有的时代特征。周族民族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人们渴望和平稳定的农业社会和生活的环境。因此,在大多数战争诗歌中,我们看到人民的对战争的无奈和渴望和平,使得这些诗自然有些轻微的悲伤情绪。战争诗歌的内容丰富,性质复杂。它不仅涉及政治和经济,还涉及思想和道德观念,甚至反映在民族关系上。《诗经》是周的兵役、徭役及战争的记录者,军人是统治者对人民施加的沉重负担,大量的诗歌通过民众的叙述反映了对当权者的叛逆精神和对亲人的思想,记叙了充满危机和矛盾的时代特征。《诗经》中的一些重点阐述战争的诗歌,没有写到战争的惨烈,没有家国破败,只有对军人和民众的赞美,抒发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雄心壮志。当然,这与周人以修明文德、崇尚礼仪为上、杀伐征战为下的思想方式有关,同时这也是周人推崇谦恭和顺、温柔敦厚的理性精神的反映,鲜明的表现出与世界其他民族古代战争的不同风格。 1.2综述 战争是“解决阶级与阶级,国家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在一定发展阶段之间矛盾的最高形式”。战争诗歌的文化内涵要好于单纯的爱情诗歌,内容更加宏大现实,反应的社会现象更加深刻。在阅读战争诗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审美情绪,还可以探索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战争文化。这些战争诗在记载历史的同时传达了他们独特的民族精神,融入了国民生活。总的来说,表演的三个主要特点是:主题是国家战争;

战斗场面没有具体描述;

推崇德义、以德化民的战争思想。

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当一个社会体系发展到达到顶点的时候,这个体系的发展正朝着自己否定的开始。西周末时期,由于奴隶贵族的残酷统治,引发了“民族”骚乱,加速了西周王朝的灭亡。春秋时期是周朝衰落加快的时期,与 此同时新的封建制度也在逐渐的诞生。在这段时间里,诗歌的风格与西周初期的“正风”和“正诗”不同。在“序诗”中,“变风”和“变雅”已经产生,气氛和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在当时的战争是频繁和残酷的,但对于战争的残酷却没有多少作品来进行具体的描述。没有描述正面战斗场景,没有战士惨烈牺牲的场景。《诗经》仅仅是描写强壮的兵马,锋利的武器,士兵的士气高昂,英雄的豪爽等方面。这不能仅仅归纳为描写范围的局限,我们应当看到诗经中战争诗里透露出的浓厚以武功显示威望、以礼法治理国家的思想。

2《诗经》中战争诗的家国情怀 2.1 昆夷之患 猃狁之难:

《汉书·匈奴传》 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四夷并侵,猃狁最强”。《后汉书·西羌传》 记载:“戎狄寇掠,乃人犬丘,杀秦仲之族”等等。可见,周朝时期戎狄、猃狁对中原地区的侵掠战争,几乎从未停歇过。为了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内侵迁徙所造成的“边患”,周室频频发动抵御战争亦就势在必行。除此外,当时的周王室也常常发动与淮夷、徐夷、荆蛮等南方地区的扩张战争。正由于这样频繁不断的内外战争,使那些成年累月服兵役的士卒忧伤而厌战的情绪不断的浓重。如《小雅·渐渐之石》采用全景式描绘手法, 详尽道出出征途中自然景物的不断变化:“渐渐之石, 维其高矣”,“渐渐之石。

维其卒矣,”以地形变化渲染山高水长、风雨交加的征途。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战士们行军的艰险劳苦,作战的危险紧张,以及他们义无反顾的悲壮心情。《小雅·渐渐之石》 三章诗反复诉说“武人东征, 不皇朝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武人东征, 不皇他矣”,皆写东征将士辛苦不止的苦恼。全诗情调雄奇沉郁、 慷慨悲壮。《邺风·式微》一诗是厌倦征戍的士兵们控诉国君惨无人道的怨歌,同时也借控诉国君反映了征战生活的艰难痛苦:“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寥寥十八个字将从役者的悲惨遭遇和深沉怨恨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小雅·何草不黄》 反映了经久不息的征战生活使士兵们愁怨交加。

当时“四夷交侵, 中国皆叛, 用兵不息, 视民如禽兽”的社会现实, 在诗歌中得到了 充分的反映。

全诗四章, 皆以征途中所见景物如枯草、 虎、 狐等起兴, 渲染岁月迟暮、万物凋零的生存环境, 接下来便抛出一连串愤怒的询问: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人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 独为匪民?”既描绘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征战荒野的凄惨图景,也反映了这种生活对人性的彻底摧残。《毛诗传》 说:“《采薇》, 遣戌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戌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 以遣之。”《小雅·采薇》是一首边防戍卒归乡途中所唱之伤悲之歌。诗中反复诉说战争生活的艰辛,餐风宿露,吞咽野菜,“一月三捷”居无定所。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士兵愈加思念家乡 渴望与亲人团聚。然而”日归日归”,却总是不能归去。于是,他就更是“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疾”。不过,终于有一天,他盼到了回家的机会。在大雪纷飞的归途中,他感慨漫长的征役岁月,万般辛酸涌心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途中饥寒交迫,步履艰难,身心俱疲。感伤时事,

心中有难以诉说的悲哀。繁重的徭役与兵役,不仅给服役者本身带来体力与精神的双重痛苦,而且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生产与家庭生活。

2.2 久戍征伐 追忆室家 《邺风·击鼓》 描写的是卫国将士南行征战出师时的内心情感冲突。《诗经原始》 中的解释:“然细玩诗意,乃戍卒磋怨之辞, 非军行劳苦之诗。……久而不归,故至暖怨,发为诗歌。始序南行之故,继写久留懈散之形,因而追忆室家叙别之盟。言此行虽远而苦,然不久当归,尚堪与子共期偕老,以乐承平。不以诸军悉回,我独久戍不归,今竟不能生还也。”诗人以一个“独字”表现了其内心对“土国城嘈”者的羡慕。正是这个“独”字使诗歌“怨”的主题显得更加突出,为诗歌后三章诗人感情的进发作好了铺垫。“我独南行”和“与子偕老”的矛盾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从征将士出征时的“死生之思,室家之念,绊结愁叹”,最终转化为对幸福生活的绝望。令读之者为之动容。“不我以归, 忧心 有忡”说明了诗人内心对此次出征前景的担心。“爱居爱处,爱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则更为具体地说明了诗人当时真实的心理活动。丧马走林是战争所带来的凄惨景象。《左传》 宣公十二年亦有这样的记载:乙卯,王乘左广以逐赵肪。赵旎弃车而走林,屈荡搏之,得其甲裳。……赵旗以其良马二,济其兄与叔父,以他马反,遇敌不能去,弃车而走林。在预见到战争的残酷之后,诗人主要抒发了对心上人的思念。“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 出征之前与家人共度幸福生活的誓言,诗人用这个相爱的人共同拥有的典型场景表达了对其心上人的思念。诗人不仅要独自南行,而且生死未卜。“于磋阔兮, 不我活兮。于磋询兮,不我信兮”则抒发了不愿与家人分离的呼喊。在此次分离之后,相隔两地,生死难测,以前与家人的誓言也不能实现了。诗人以“我独南行”的“独”字表达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这种感觉的在诗人心中不断膨胀,他看到了战争中残酷血腥的场景一弃车走林,或许就此与家人分隔两世。先前与家人相约的誓言还在耳边萦绕:无论是相隔多远, 即使是生死之际都不会离弃,但现在却要远离家人,独自面对残酷的战争,生死难料。由此,诗人以“于磋阔兮,不我活兮。于磋询兮,不我信兮”两句无奈的感慨将对亲人思念与不忍离去的痛苦之心情

抒发到了极致,强烈地抒发了诗人渴望回家的愿望。

2.3 征夫归来 悲怆无奈:

《幽风·东山》 呈现给我们的是残酷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长期的战争生活给诗人的心灵带来沉重的负担。诗人在期望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抒发了对这种生活的怀疑。诗人通过对比将一种期待而又不确定的心情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首先抒发返乡途中的悲凉和告别战争的喜悦。“我东日归, 我心西悲”,持久而残酷的东征已经抹杀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正如诗歌下文所描述的那样, 战争不仅可能造成家园的荒芜,更重要的是会造成亲情的疏离。荒芜的家园与正常的家园的对比,将诗人悲喜交加的心情具体化。第二章描述了无人看管,庭院荒芜的场景,而第三章则描述了妇人在家,庭院整洁。苦瓜丰收的场景。诗人在寻找他失去的家园记忆。荒芜的场景是诗人不由自主的想法,但马上将这种念头打消。用美好的场景代替战争给家庭和他所造成的创伤。诗人试图寻找往日家庭的美好生活,也是在找回他所失去的幸福时光。但这一切都只是猜想,截然相反的场景正是诗人惘然心情最为贴切的反映。接下来诗人用最热情的笔调描述了 过往的幸福时刻,但诗人随即用怀疑否定了他将要面临的美好生活。诗人对结婚场景的叙述,并不是为了引出对往事的回忆,而是以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的转变来控诉战争给家庭和人性所带来的创伤。战争的结束给生还的诗人以希望,但面对回乡的路,人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生活在等着他。这种悲喜交加的心情被诗人刻画得淋漓尽致。《幽风·破斧》 抒发了战争幸存者对生还之后的感慨。“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是诗人感情的真实表达。战后的胜利并不能抹杀残酷战争所带来的身心伤害,东征给国家带来了安定。而对参战的将士来说,无论是在战时,还 是在战后,胜利只是经历中短暂的一刻。战争对其身心的压抑及折磨并不能在战后消除。从诗歌的整体情感抒发来说,这种死里逃生的哀怨才是诗人情感抒发的重点,也是经历战争的诗人感情的真实表达。“四国是皇”与“哀我人

斯”的反差,说明了诗人抒情的意义所在。诗人首先用其所使用的武器的残缺表现战争的残酷性。接着交代了 战争的结果:“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周公东征,四国是叽”、“周公东征,四国是遒”。但诗人以“哀我人斯”作结,将对周公东征的叙述转到个体情感的抒发中来。诗人并没有抒发由战争胜利而带来的喜悦与欢欣, 而是笔锋一转,将感情直接指向了参战将士的身心体验之上。胜利的结局并没有让诗人忘记战争的残酷。而残酷的战争给诗人更多的是悲伤和哀叹。生还者的身后是无以计数的牺牲了的将士,这正是诗人哀叹的所在。

3家国情怀的影响因素 3.1农耕文化的影响 3.1.1家园意识: 在地处中原大地的各个古国,当时的华夏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土地平旷,平原肥沃,这些种种的原因使得当时的农耕文化逐渐的显现出来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家园意识就是当时农耕文化的主要的特点之一。

家园意识,是当时的古人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想念,农耕生产不像游牧似的需要四处迁徙,农作物的生产和成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生长的时间较长,同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农业之间基本都是集体的协作来共同的完成的农作物的播种和收成,因此农耕文化之下的一个特点就是就是国民之间的群居生活,而且在当时一般的在一起群居生活的人基本上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在长期的生活中,大家都有了深厚的感情,时间一长,相互之间自然就有礼对亲人的眷恋、对家乡的思念。因此,在长期的稳定安静和谐的环境中生活的民众,在战争到来的时候,被迫离开自己的亲人和故乡,那种对战争的无奈、对家人的思念、对故乡的眷念,自然就会通过诗词来表达出来。

3.1.2国家意识 在长期的战乱之中,村落之间的民众要想在恶劣的战争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就需要不断的强大自己的实力,而邻近的弱小的村落之间组成联盟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组成联盟之后,当国家面临战争的时候,联盟之间在对外敌不断的

抵御的同时,不断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家国意识,在对亲人和故乡思念的过程中,保家卫国,这种矛盾而又高尚的思想在战争之中不断的通过诗词来表达了出来。

3.2周礼崇的规范 3.2.1崇尚德行 在农耕文明之下,智慧的先民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规范,形成了整套的典章制度,而周礼就是当时的礼仪规范的最高的标准。周礼的核心之一的内容就是崇尚德行,宣扬以德化人,注重对民众的仁爱,以礼仪的教化来消解相互之间的冲突,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维持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发展。

3.2.2敬天保民 敬天保民也是周礼的核心文化之一,保民是农耕文化的特点之一。因为在农耕时期需要的大量的劳动力和稳定的收成,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有充足的物质来维持国家的发展。但是如果战争到来,又会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参战,导致劳动力锐减,直接的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因此,在当时的背景之下,统治者首要的治理国家的政策就是,最大限度的保证普通劳动者的安全。而且当时的民众的思想单纯,只要自己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就会拥护当权者的权利和利益,也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在“修德”“保民”的思想理念的影响之下,反映在战争中的就是“修德威服”,这些都在当时背景下的战争诗中得到了体现。

结语 本文在学习和汲取前辈学者对于《诗经》尤其是战争诗所作的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综合整理前人的思想观点,对诗经中的所有直接或间接反映战争的诗歌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从《诗经》中战争诗歌的叙述内容和思想情感两个方面对战争诗进行较为细致和深入的整理,并划分为周王室征伐的诗歌;秦国的战争诗歌;楚国的战争诗歌和其他地域关于战争诗歌情感研究等四类。 《诗经》中战争诗反映了周人的兵役、徭役和战争生活。兵役和徭役是人民沉重的负担,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从《诗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意识的提高,证实了《诗经》内容的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深入探讨的内 容涉及文化背景、审美观念、语言风格、思想内容等方面。这对于《诗经》战争诗的发展和创新,这对于我们重新审视《诗经》对于后世各国家间关系处理、增强世界和平力量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战争诗研究,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了当时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真切片段,而且感受到广大人民对于战争谨慎和厌恶的态度,崇尚以礼待人、以德服人的思想观念,这是战争诗歌教化民众、升华大众品位,增强爱国精神的宝贵财富。

致谢 时光飞逝,大学时光马上就要结束了,学习、生活都是我最美好的回忆,老师和同学在此过程中给了我非常大的鼓励。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再次 想对老师跟同学说一声谢谢。

在论文的整个撰写过程中,包括定题、搜寻参考资料以及整体结构安排等都得到了老师的耐心指导。非常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抽时间给我们开会,而且还一对一的进行论文指导,对于老师不自辛苦的工作作风以及诲人不倦的为师风范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四年来在学习上的培养和生活上的关怀使我受益匪浅、衷心难忘。在此,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相信在他们的激励下继续前行。另外,还要感谢那些在我写论文时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他们的积极参与配合和无私的帮助使本篇论文如此顺利的完成,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参考文献 常虹.〈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文学教育:下,2008 . 曾剑.〈诗经〉战争诗思想及修辞艺术探微.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 龙燕,张传根.共享诗情明月中 同吟龙标家国梦──〈出塞〉教学设计及评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4. 郑颖娜.情感教育与中学杜甫诗歌教学.北京师范大学,2010 . 冯喜梅.〈诗经〉战争诗文化意蕴新探.北京师范大学,2012 . 陈智勇.论春秋时期的忧患意识.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