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得读后感(精选31篇)
当阅读了⼀本名著后,相信⼤家的视野⼀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是⼩编为⼤家收集的于丹论语⼼得读后感(精选31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1
最近⼀向在读《于丹论语⼼得》,这是⼀本⼗分好的书。其实从⼩我们就开始学《论语》,虽然在填鸭式的教育中我们背会了“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三⼈⾏,必有我师焉”等朗朗上⼝的句⼦,但是对这些话的明⽩却是肤浅和随意的,甚⾄于觉得《论语》是很深奥的东西。但是看完于丹的这本《论语》⼼得,我才明⽩先⼈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也知道了过去⾃认为深奥的孔夫⼦的《论语》并不是⾼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这天,仍然能够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于丹说:“《论语》告诉⼤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活。”因此,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很为于丹把现代社会、现代⼈的⽣活透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喝彩!对于丹的《论语》⼼得,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悟到就能够了,因此,在那⾥就姑且把读到的⼀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家⼀同分享吧!
书中有⼀段话让我记忆深刻。⼦贡⽈:“贫⽽⽆谄,富⽽⽆骄,何如?”⼦⽈:“可也,未若贫⽽乐,富⽽好礼者也。”⼦贡以前问⽼师,假如⼀个⼈很贫贱,但他不向富⼈谄媚;⼀个⼈很富贵,但他不傲⽓凌⼈。这怎样样?孔⼦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个更⾼的境界。这个更⾼的境界是,⼀个⼈不仅仅安于贫贱,不仅仅不谄媚求⼈,⽽且他的内⼼有⼀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活所剥夺,他也不会正因富贵⽽骄奢,他依然是内⼼快乐富⾜、彬彬有礼的君⼦。这是多⾼的骄傲啊!⼀个⼈能够不被富⾜的⽣活蛊惑,⼜能在贫贱中持续着做⼈的尊严和内⼼的快乐。或许很多⼈会说,这但是是说说,让谁做到这样,谁也不⾏!也许,这样的境界我们凡夫俗⼦确实很难做到,然⽽,这种⾃然、平和、⽤⼼的⼼态却绝对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纳肯效仿圣⼈这种⼼态的⼈,才能成为真正的超凡脱俗⽽⼜能够获得成功的⼈。我们的思想永远决定着我们的⾏动,⼼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在社会风⽓略显浮躁的这天,作为⼀名年轻⼈,务必懂得去学习这种平和的⼼态,以造就⼀个更为善美更为清亮的明天!
于丹说,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灵太少。安贫乐道,在现代⼈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前,每个⼈都在发奋发展⾃⼰的事业,收⼊多少,职位⾼低,似乎成了⼀个⼈成功与否的标志。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态,调整与他⼈的关联。好在,有这样⼀本书,⼀盏灯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让我在急躁的赶路之时持续着⼀份清醒,我坚信,内⼼的成长才是⼈性的成长,也唯有⼈性取得了成长才会使⾃⼰成为⼀个卓尔不凡的⼈。我会⽤圣⼈的智慧去指导⾃⼰的⼯作、学习和⽣活,更会⽤圣⼈内⼼的温暖照亮整个⼈⽣!⿎舞⼠⽓的话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2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之道、⼼灵之道、处事之道、君⼦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之道。书中每⼀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的哲理和处事做⼈的道理。
于丹⽼师讲授《论语》⼼得别具⼀格。在我的⼼⽬中,孔⼦是⼀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犹如⾼⼭上⼀颗劲松⾼不可攀,只可仰望⽽不可触及。⽽于丹⽼师仿佛是⼀位美味快餐的加⼯⾼⼿,它能把⼀般⼈很难懂的《论语》透过⼼得的⽅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品加⼯成了⽼少皆宜备受欢迎的⾼档营养品。他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位两千年前的圣⼈引领到了众⼈眼前与今⼈对话。孔⼦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时时传递⼀种朴素、温暖的⽣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进了我们的⼼⾥。他说:“孔⼦没有温度,只有⾊彩”。
我第⼀次见到“国民幸福指数”⼀词,物质好处上的幸福⽣活它仅仅是⼀个指标。单纯依靠物质的极⼤丰富同样不能解决⼼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其实是给⾃⼰留下来⼀⽚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的就是⼯作中,⼩的就是家庭中,同志之间、夫妻之间,⼀些⽣活中的琐事,抑郁于胸。“胸怀⽆限⼤,很多事情⾃然就渺⼩了。”⾃⼰劝⾃⼰,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师徒结对徒弟总结
应对⼈⽣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的时刻内接收下来,不好纠缠在⾥⾯,⼀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正因错过了太阳⽽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于丹⽼师在论语⼼得中讲了⼀个故事:⼀座寺庙⾥供着⼀个花岗岩雕刻得⼗分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来佛像前膜拜。⽽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同⼀座⼭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正因你只经过了四⼑就⾛上了这天的岗位,⽽我经过了千⼑万剐才成佛。
我读后眼前⼀亮,我们过去总是喜爱与他⼈相⽐,为什么你我⼀齐参加⼯作,你这天如此辉煌?往往⽐的都是⾃⼰的缺失和他⼈的所得,⽽忽视了他⼈付出的发奋、做出的贡献、肩负的职责、承受的压⼒。想得到他⼈所得背后的付出,千⼑万剐与四⼑相⽐相差何其⼤,这样⽐起来我的内⼼就平和多了,怨⽓⾃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知⾜常乐!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3
看完于丹教授的《论语⼼得》,我才发现⾃⼰对《论语》所理解的浅薄。读完这本书再不会让⼈感到《论语》难懂,枯燥。因为于丹教授⽤通俗易懂的,朴实⽆华的语⾔和⼀个个震撼⼈⼼的⼩故事对《论语》中孔⼦⼀些为⼈处事做了经典的诠释。
本书于丹教授从天地⼈之道,⼼灵之道,处世之道,君⼦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之道七个⽅⾯来解析《论语》。在处世之道⼀章中,于丹教授说:“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旦知道做错的时候,⼀切皆成定局,⽆法挽回。”“⾔寡尤,⾏寡悔。”于丹教授还给我们讲了⼀个⼩故事。
“有⼀个坏脾⽓的⼩男孩,⼀天在家⾥发脾⽓,摔摔打打,特别任性。有⼀天,他爸爸就把这个孩⼦拉到了他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你以后每跟家⼈发⼀次脾⽓,就往篱笆上钉⼀颗钉⼦。过⼀段时间,你看看你发了多少脾⽓,好不好?”这孩⼦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后来,他每嚷嚷⼀通,就⾃⼰往篱笆上钉⼀颗钉⼦。⼀天下来,⾃⼰⼀看:哎呀,⼀堆钉⼦!他⾃⼰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要能做到⼀整天不发脾⽓,你就可以把原来敲上的钉⼦拔掉⼀颗。”这孩⼦⼀想,发⼀次脾⽓就钉⼀根钉⼦,⼀天不发脾⽓才能拔⼀根,多难啊!可是为了让钉⼦减少,他也只能不断的克制⾃⼰。
⼀开始,男孩⼉觉得真难啊!但是等到他把篱笆上的所有钉⼦拔光的时候,他忽然发觉机⼦已经学会了克制。他⾮常欣喜的找到爸爸说:“爸爸快去看看,篱笆上的钉⼦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了。”爸爸跟孩⼦来到篱笆旁边,意味深长地说:“孩⼦你看,篱笆上的钉⼦都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留在了这⾥。其实,你每向你的亲⼈,朋友发⼀次脾⽓,就是往他们⼼上钉了⼀个洞。钉⼦拔了,你可
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啊!”
看完这个⼩故事,不禁勾起了我的回忆。记得我曾上⼩学时,我对我的班主任⾄今难忘。正是因为我很喜欢她,所以她教的语⽂我也很喜欢,并且我的语⽂成绩很好。我的⼩学班主任教了我们五年,五年中她像园丁浇灌着我们这些稚嫩的花⼉。她很和蔼,很少⽆故发脾⽓。在我印象中只有⼀次,但⾄今还让我记忆犹新。正如于丹教授举得那个⼩故事,它正如那个钉⼦拔下后留下的那个洞⼀样。那天不知何故,⼀上课她就在⿊板上写下了⼀个题⽬,简单的讲了⼏句就开始让我们下笔动⼿写作⽂。我在班⾥是出了名的写字速度快,不⼀会⼉,我就写完了,⽽且感觉良好,⼼⾥美滋滋的拿过去让她批改。谁料,看了不到⼗秒钟,他就把我的作⽂撕下连同本⼦⼀起扔到了门外。顿时,我就惊呆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往下掉。全班同学眼光“唰”的以下全部射向了我,当时我已经忘了如何捡本⼦的,只想着找个地缝钻进去躲起来。这是⼩学六年来我唯⼀⼀次被⽼师批评。事后,我才知道那天⽼师因为家务事⼼情不好所以才对我们发脾⽓,我们原本⼀点⼩错在她眼⾥北⽅⼤好⼏倍,难怪她会对我们发脾⽓。 刚踏上讲台的第⼀天,我还以此来告诫⾃⼰不要乱发脾⽓,伤害学⽣的⾃尊。可时间⼀长,我便⼜忘了。每当孩⼦们作业没完成,纪律涣散,课⽂不会背,打扫卫⽣不合格等等,⼀些现象发⽣时,我便抑制不住⾃⼰的情绪,向他们发脾⽓。当时是痛快了,可效果却不佳。孩⼦们的这些⼩错照犯,对我的疾⾔厉⾊也毫⽆反应了。⽽且我在孩⼦们⼼⽬中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现在想想真是悔不当初,如果还有机会,我⼀定要改正。尽⾃⼰所能,让孩⼦们⼼灵上那⼀个个⼩洞的创伤缩⼩,抚平。
⾃我反省⼀下,也许是年轻的缘故,静下⼼来想想,我所教的学⽣年龄不过七⼋岁,他们反的那些错,在⼈⽣道路上根本称不上错。他们⽆⾮是调⽪,好动,贪玩⽽已,这些错我们成⼈谁都犯过。可我们为何总是把这些⼩错⽆限放⼤,然后以此来伤害孩⼦们的⾃尊⼼,那脆弱,幼⼩的⼼灵,⼀再在他们的⼼上钉钉⼦,拔钉⼦。最后,钉⼦拔掉了,可那⼀个个洞呢?
还有我们⾝边的亲⼈,朋友,当我们向他们发⽕,产⽣⽭盾时,有时往往为了逞⼀时之强,图⼀时之快⽽深深地伤害了他们,在他们⼼上留下⼀个洞。每当回顾之时,⼜往往后悔不已。但伤害已造成,有的可以弥补,有的却成了终⾝遗憾。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我们在做⼀件事之前,要想想后果,就像钉⼦敲下去,哪怕以后再拔掉,篱笆已经不会复原了。我们做事,要先往远处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的伤害,减少⽇后⾃⼰的悔恨。”说话要⽤脑⼦,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处事很重要的⼀点。我可不想在我的学⽣⼼中留下爱发脾⽓的印象。时刻记着,谨⾔慎⾏,三思⽽后⾏,让⾃⼰少⼀点后悔,也就是让⾃⼰少做错事,悔事。
“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除此以外,就像于丹教授说的:在⽣活中还要少些指责与抱怨。“我们常常会听到有⼈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不如反躬⾃省。”如果怨天尤⼈有⽤的话,社会上就不会出现不公平的事了。我个⼈认为,对于不公平的事绝不能⽄⽄计较,不然你会活得很累且不快乐。我们对此可以反过来想,以平和的⼼态对待,修⾝养性,做好⾃我,快乐⽣活!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4
假期⾥读了于丹写的《论语》⼼得,我觉得这是⼀本⾮常好的书,值得⼀看。
《论语》汇集了⼤部分中华传统美德。讲述了天地⼈道,⼼灵之道,处事之道,君⼦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之道。它要求⼈们真诚做⼈,追求完美的个性,但⼜不苛求⼈们瑕如⽩⽟。它讲求实际,要⼈们做⼒所能及的事。它不要求⼈们改变他们的传统信念,⽽是沿着他们的信念引导⼈们,将他们提升到最⾼⽔平。《论语》的特点写的很平实,在平实中讲述做⼈的基本道理。想起以前读中学的
时候,什么《论语》《庄⼦》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奥的东西。“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对这些朗朗上⼝的句⼦似乎理解的明了些,其实也是⽐较肤浅和随意的。平时⽣活中我不会想起读《论语》,不会想到通过读《论语》来指导⾃⼰的⽣活。当读了于丹的书后,我知道了过去⾃认为孔夫⼦的〈论语>并不是⾼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让我们现代⼈受益⾮浅。深深地触动了我的⼼灵,让我从中悟到了⼀些做⼈的道理,⽣活中得到了不少的启⽰和帮助。于丹说:“<论语>告诉⼤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活。”
书中有这样⼀个故事:在⼀座寺院⾥供着⼀个花岗⽯雕刻的⾮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来到佛像前膜拜。⽽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同⼀座⼭体的花岗岩砌成的。终于有⼀天,这些台阶不服⽓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说,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于同⼀个⼭体凭什么⼈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你有什么了不起?那个佛像淡淡地对它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就⾛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我是经过千⼑万剐才得以成佛。看了这个故事后⼼理豁然开朗,这样的⼀个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千锤百炼。通过它我们可以⽐照⾃⼰的⼼灵是否可以做到从⼼所欲,淡定从容。“胸怀⽆限⼤,很多事情就渺⼩了”,⼯作中同事之间,⽣活中夫妻之间,朋友之间,总会有⼀些遗憾事,伤⼼事,⾯对这些琐事⼼态不如放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对⾃⼰的缺憾正确对待,让我们的内⼼平和些,知⾜常乐。
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为师,就必须学习,对⼀个好⽼师⽽⾔要求他能够达到为学、为师、为⼈的和谐统⼀的境界。学习要有积累,要博闻强记,要⼴博。有了厚实的功底,才能关键时刻发挥作⽤。我们常说活到⽼学到⽼,什么样的学习是好的学习?“⼊乎⽿,发乎⼝”可以再去讲给别⼈,这是⼀种学习。还有其他“学习”吗?有!于丹⽼师说,关于“学习”⼀词,国际上有⼀个通⾏的标准说得好:是导致⾏为改变的学习。孔⼦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简单标准,“学以致⽤”。经过学习导致⼀个⼈重塑整个价值体系,⾏为⽅式变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这才是⼀个好的学习。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可学的东西太多了,应当按照孔⼦所说的那种为⼰之学,学以致⽤,才能在学习中汲取必要的营养,推动⾃⼰的事业。
《论语》是传承华夏的五千年精神财富,是凝聚在炎黄⼦孙⼼中最为神圣的精神圣殿。读《于丹论语⼼得》,让我领略到的是⼀种智慧,是对⾃⼰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种⼼态,⼀种融⼊到现代社会中的理性道德。也让我品味了⼀道丰盛的精神美餐,体味⽣命的意义。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5
在今天这个⽇新⽉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去改变事实,⽽通过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平和的⼼态来对待⽣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和⼒量,把⼯作做得更好更实。 我们每个⼈都想要建⽴⼀个⼤的坐标,让我们从⾃知之明去建⽴⼼灵的智慧,在我们每⼀天忙碌的间歇⾥⾯,给⾃⼰⼀点点⼼灵的仪式,⽽不⾄于像个⼈格分裂的演员⼀样不敢⾯对⾃⼰的内⼼,其实在今天这样⼀个后⼯业⽂明的社会⾥,于丹的论语所想传递出的是这样⼀种温柔的思想⼒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励了我们对内⼼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们常说,在家靠⽗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上可以照见⾃⼰的影⼦,其实物以类聚,⼈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边朋友的⾝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个什么样的⼈,好的朋友如⼀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的精彩。对⽅是什么样的⼈,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就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朋友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你的⼈⽣。 ⽆论是孔⼦的《论语》还是于丹的,都说做⼈的境界,君⼦是⼤家⼼⽬中理想的⼈格标准,君⼦的
⼒量始于⼈格与内⼼。如果⼀个⼈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的⾏为,⽽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的内⼼选择能⼒强⼤,明⽩如何取舍,⼀个⼈内⼼对⾃⼰要求严格⼀点,对别⼈就会厚道⼀点,平时⼤家⽼说做⼈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的过错,可以设⾝处地站在别⼈的⽴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玫瑰,⼿有余⾹嘛!做⼈⽆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才是君⼦之度。做⼀个最好的你⾃⼰,按照⾃⼰的社会定位,从⾝边做起,让⾃⼰成为内⼼完善的⼈。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6
古代就有“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可见《论语》这本书在中国古代的地位。《论语》这部书,相信每个⼈都不陌⽣,⽽且⼤家对这本书都知道那么⼏句,⽐如“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敏⽽好学,不耻下问”;“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学过的,当然这只是《论语》书中的⼀⼩部分,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学过,可以说全中国⼈都有⼀样的感觉,那就是像《论语》这样的古书,都很难看懂,所以也很少有⼈看。
某⼀天,⼀个⼈逛书店,看见了于丹《论语》⼼得这本书,就翻开来看了下,在我个⼈理解中,《论语》对它很熟悉,可是从来没有看完过,没想到看了第⼀章,发现还有⼈把《论语》讲解的这么简单易懂,并且⾮常有哲理,让我⼀下⼦有冲动要看完这本书。看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于丹教授的《论语》⼼得把难懂的古⽂,⽤通俗易懂的语⾔⽂字解释,并巧妙地把《论语》分为天地⼈之道、⼼灵之道、处世之道、君⼦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之道。让你从中感受到⼈⽣之哲理,⽣活之真谛。
这本书给我最⼤的体会就是把难懂的古⽂,⽤现代的语⾔很好的表⽰出来,并且让⼈看了很容易记住,很好的把古代的名句和现代的解释结合在⼀起。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7
近⽇拜读了于丹的《论语⼼得》后,感触颇深……
读了《于丹〈论语〉⼼得》,让我领略到的是⼀种智慧,是对⾃⼰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种处理领导关系、同事关系的⼼态,是⼀种融⼊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读到于此,想到曾经读过的《菜根谭》,两者皆有:
风斜⾬急处,⽴得脚定。 花浓柳艳处,着得眼⾼。 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正所谓“性定菜根⾹”。
书中有⼀段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分析,很是经典。“神于天,圣于地。”既有⼀⽚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很多的规则和障碍;⼜有脚踏实地的能⼒,能够在这个⼤地上区进⾏他⾏为的拓展。只有理想⽽没有⼟地的⼈,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地⽽没有天空的⼈,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我们常常会听到有⼈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不如反躬⾃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谨⾔慎⾏,礼⾏天下,修⾝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然会懂得为⼈处世之道。怀着乐观和积极的⼼态,把握好与⼈交往的分⼨,让⾃⼰成为⼀个使他⼈快乐的⼈,让⾃⼰快乐的⼼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温暖他⼈,让家⼈朋友乃⾄于更⼴阔的社会,从⾃⼰⾝上获得⼀点欣慰的理由。
在教学⼯作中,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所教学的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海⾥,我所教给学⽣的教科书⾥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粟。明⽩了这些道理,⼀切抱怨都抛到了⼀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他的终⾝的时间在扩⼤⾃⼰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条⼤河,要靠许多⼩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溪永远保持活⼒,有潺潺不断的流⽔,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先考虑清楚的!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他们的学习是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教材的学⽣,他们⼀样东西还没懂另⼀样东西就要学了,这边刚学会,那边⼜忘了。如今,我也试着⽤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我的学⽣,不⽤分数的⾼低来作为衡量⼀个学⽣的唯⼀的标准。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来发现学⽣点滴的进步,并为他的进步欣喜。当然,我会将我的欣喜化为语⾔、化为动作来让他知道,使他明⽩:“别⼈能⾏,我也能⾏。”我试着让我的学⽣始终能看到⾃⼰的进步,“不要有任何⼀天使学⽣花费了⼒⽓⽽看不到成果”。我要时时刻刻让当年我眼中所谓的“差⽣”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让快乐延续着。
古⼈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之短,⼜要努⼒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的或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8
忽然发现最近读的书都是冲着作者⽽去的。看这本书,是因为于丹。
于丹,北京 师范⼤学教授,中国古代⽂学硕⼠、影视学博⼠。作为古代⽂化研究者和传播者,试图⽤⼀种“下⾥巴⼈”的表达⽅式,让观众⾛进“阳春⽩雪”的世界。
这本书很薄,读完它只花了2个多⼩时。但给予⼈的启发与感触却犹如海宁潮,恢宏⽽汹涌。光是于丹在飞机上写下的⾃序,就让我感叹许久。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精致的序了。说是精致,并不是因为它短,⽽是因为这⾥的每⼀句话、每⼀个词似乎都经过精雕⽟镯。于丹的⽂学修养和思想境界在这些字⾥⾏间不经意流露。⼤三独揽泰⼭,她想到的是“海到尽头天作岸,⼭登绝顶我为峰”,顿悟的是儒家的践⾏之道,千⾥之⾏,积于跬步,直⾄天下担当。想到的是“天地有⼤美⽽不⾔,四时有明法⽽不议,万物有成理⽽不说”,开悟的是鲜有碑铭的后⼭⽤⾃然造化完成了对⽣命的另⼀种成全,阳光中折射出庄⼦的微笑。
接受《百家讲坛》的邀请,于丹说是愿意把⼼中那双翅膀放飞到所有⼈⼼的晴空之上。讲将她所谓的⼀⼰之得,以庄⼦之名给她⾃⼰⼀些华丽豪迈的梦想,畅意⼀回天地遨游。
对于庄⼦看破功名,不屑利禄,淡对死亡,是了的。但是,如何将这些哲理与⽣活之道融为⼀体,确实悟性不够。于丹,为我们⼤众点亮了⼀盏灯。
“认识你⾃⼰”。这是千古以来⼀个最难解决的命题。据说,在西⽅的神话寓⾔体系⾥,这被表述为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于丹说:我们每⼀个⼈的眼睛都有向外发现和向内观看的两种能⼒。向外可以发现⼀个⽆⽐辽阔的世界,向内可以发展⼀个⽆⽐深邃的内⼼。⽽每个⼈都应该不断地审视⾃⼰,有⾃知之明。
于丹在谈到庄⼦关于“⼼态和状态”的观点时,有⼀个例⼦令我印象深刻。说的是⼀个科学家带着10个实验者在不同的环境下过桥。⼀个⼈的⼼态,决定了他的.⽣活的状态。⽽就⾃⼰⽽⾔,我总⽆法抵消外界的各种恐惧。这两天看斯诺克世锦赛,最爱的奥沙利⽂就是凭借纯熟的技术和良好的⼼态第三次问⿍冠军。我想,如果是我在打147最后⼀杆的时候,⼀定会全⾝发抖。但他每次都那么坦然,所以在
这次世锦赛他迎来了第8个147。⾃省⼀下,⾼考理综的时候紧张地脑⼦⼀⽚空⽩,那真是惨不忍睹。可是到底有多少⼈能够做到荣辱不惊呢?有多少⼈能够像庄⼦那样豁达,与世⽆争啊。这个现实的社会,已经是⾚裸裸的了。
毕竟我不是庄⼦,除了感叹和佩服他⾼超的觉悟之外,实在不能真的根据他的理念去效仿什么。估计庄⼦也没想到现在的社会是如此的世俗与混杂。当然啦,记得⾃⼰最后的那头⽺,最短的那块板还是很重要的。扁鹊的故事富含哲理,可是在这个利益当头的社会,你有见过争着当治感冒的医⽣的?⼈⼈都渴望作⼤⼿术扬名⽴外。那能不能尽可能的让⾃⼰出淤泥⽽不染呢?“为⾃⼰雪中送炭,⽽不要总是锦上添花。”记得,这是所谓的⼈⽣⼤智慧。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9
我喜欢国学,国学是中华民族⽂化的精髓,是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宝典。读过于丹教授的《论语⼼得》后,我的⼼灵被震撼,我的精神被冲击,我的灵魂被牵引。远古时代的孔夫⼦似乎来到我们的⾝边,⽤温和的语⽓跟我们诉说着天地⼈之道、处世之道、为⼈之道、⼈⽣之道。
记得上初中时在教室⾥读着:⼦⽈,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我们读的不亦乐乎,却不懂其意。⼼中疑惑我们现代⼈为何要学习这些深奥难懂的古⽂。后来,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到中华⽂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的道理之深刻,思想境界之⾼,需要我们⽤⼀⽣的时间去学习、去领悟、去实践。
于丹教授⽤简单通俗易懂的语⾔,结合当今社会现实,阐述了其中的道理。看似深奥的古⽂古语,⼀下⼦变得简单明了。对于我这个不爱动脑筋,⽂学功底不深的⼈来说,读《论语⼼得》是了解《论语》的最佳途径。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作压⼒⼤,⽣活节奏快。⼈⼼浮躁,精神空虚,⼈⼈都在追求物质,追求幸福。物质越来越丰富了,幸福感却越来越少了。于丹在《论语⼼得》中说到,想要⽣活幸福,活的有意义,要做到:精神富⾜、⼼理健康、积极⽣活,和他⼈相处和睦,爱岗敬业,安于本职,奉献社会。现如今的世界很乱,社会成了⼤染缸,是因为⼈⼼变了。⼈的世界观,⼈⽣观,价值观扭曲了。对于如何拯救当今世界这个问题,曾有⼈说,到中国寻找两千多年前的孔⼦。西⽅国家都在学习孔⼦,研究国学,开办了孔⼦学院。因为只有孔圣先贤才能拯救这个不安分的世界。平常的⽣活中,除了学⽣应付上课和考试,极少有⼈去认真学习《论语》,更不会将《论语》作为⽣活法则去遵循和实践。我想正是因为我们缺乏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不懂得处世之道、为⼈之道。在⽣活中受挫,⼼态不平衡,总是与幸福⽆缘。
⼀个⼈如果偏离轨道⾏⾛,会越⾛越偏。价值观错误,⾏事不端,这样永远⽆法拥有幸福,甚⾄⾛上不归路。在社会交往中,于丹在《论语⼼得》中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在什么职位,就做什么事,不能越过职位,去做本不该你做的事。
⼦贡问⽈:有⼀⾔⽽可以终⾝⾏者乎?⼦⽈:其恕乎,⼰所不欲,勿施于⼈。其意思是说,学⽣⼦贡问⽼师孔⼦,有没有⼀个字可以让⼈终⾝去遵循的,⽼师说,这个字应该是恕吧,⾃⼰不愿意做的事,不能强加给别⼈。做到宽恕⾃⼰,宽恕他⼈。孔⼦的⾔语总是温和的,态度是谦逊的。他从不严厉苛责学⽣,更不会强令学⽣要怎样做。《论语》并⾮古板教条,在那个远古时代,⼀位圣贤⽼师以⾝作则,为⼈师表,周游列国,带领门下⼏千名学⽣。他们跟⽼师学习,与⽼师探讨,研究学问,思考问题,寻找⼈⽣真谛。⼀个个学⼦与⽼师的故事在于丹的语⾔下栩栩如⽣,仿佛让我穿越时空来到孔⼦门下,虔⼼做学问。
我们想要快乐的⽣活,就要做到修⾝养性。⽤⼼品读于丹的《论语⼼得》,感悟《论语》中的真谛。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豁达的胸怀,乐观向上的⼼态⾯对⽣活,才能找到⾃⼰内⼼的安宁,得到
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10
翻开于丹论语⼼得的扉页,于丹⼿书“⼤道不远⼈,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真正伟⼤的思想总是具有普遍的意义,⼀如灰⾊,适于和其他所有⾊彩搭配,⽽更显其⾼贵和纯粹。论语⾥的道德思想,普适于⼤众,固此,孔⼦,也是灰⾊的。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说,⾃⼰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于丹教授如何解读《论语》呢?视⾓独特、眼光现代,《⼼得》涵盖天地⼈之道、⼼灵之道、处世之道、君⼦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之道等7个篇章。穿越2500年的光阴,我们看到,孔⼦没有圣贤的姿态,他向我们传递着朴素、温暖的⽣活态度。
态度⼀:对待缺憾,⼼态平和。能正确⾯对⼈⽣的遗憾,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并尽⼰所能去弥补这个遗憾。孔⼦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的强⼤可以化解⽣命中很多很多遗憾。患得患失的⼈,不会有开阔的⼼胸、坦然的⼼境和真正的勇敢。有⼀篇关于北宋才⼦苏轼和⾼僧佛印交往的故事,两⼈经常⼀起参禅、打坐。⼀次,苏轼问:你看我像什么啊?佛印答:像尊佛。苏轼听后⼤笑,说,我看你就像⼀摊⽜粪。苏轼回家后在妹妹苏⼩妹⾯前炫耀此事,不料,却换来了妹妹的冷笑。她说,参禅的⼈最讲究的是见⼼见性,你⼼中有什么眼中就有什么。⽣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甚⾄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的⼒量⽆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情和态度。当今社会,⽣活节奏快、⼯作压⼒⼤,保持良好的⼼态⽐历史上任何⼀个时期都更加重要。
态度⼆:对待他⼈,留有余地。⼈们常说“花好⽉圆”,但是“花未全开⽉未圆”,内⼼有所期待和憧憬,却是⼈间最好的境界。《论语》告诉我们,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要本着平等理性的态度去尊重⾝边的每⼀个⼈,彼此之间留⼀点分⼨,有⼀点余地,把握分⼨,适度最好。距离和独⽴是对⼈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之间,也应该保有。我们要怀着乐观和积极的⼼态,把握好与⼈交往的分⼨,让⾃⼰成为⼀个使他⼈快乐的⼈,让⾃⼰快乐的⼼成为阳光般的能源,照耀温暖他⼈。
态度三:对待事业,“君⼦不器”。孔⼦说,“君⼦不器”,他不认为志向越⾼远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个⼈内⼼的定⼒和信念。⼀个真正的君⼦从来不以他的职业素质谋求⼀个社会职位为⽬的,却⼀定是以修⾝为起点,从最近的、从内⼼的完善做起的。当今社会,每个⼈都有⾃⼰的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周⽽复始的⼯作节奏中,还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能让你去关注⾃⼰的内⼼呢?我们所关注的往往是⼀个社会⾓⾊,被遮蔽的恰恰是⼼灵的声⾳。历览古圣先贤,他们都是站在个⼈的价值坐标系上,了解了⾃⼰⼼灵的愿望,然后才会有宏图⼤志想在这个世界上有所建树。当我们的内⼼越淡定从容,就越会舍弃那些张扬的、外在的形式,去尊重安静的、内⼼的声⾳,这样,当我们⾛⼊社会⾓⾊时,能够不失⾃我、有所担当、做到最好。
态度四:对待岁⽉,淡定从容。孔⼦说:“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这是孔⼦⾃道的⼈⽣轨迹,也成了后⼈的⼈⽣坐标和价值体系。30岁以前,⽤加法⽣活,获取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但是,物质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迷惑。⾛到30岁,应该是⼈⽣“和”的阶段。于丹告诉我们,三⼗⽽⽴,就是建⽴⼼灵的⾃信,开始有了⼀种清明的内省,对所做的事情有了⼀种⾃信和坚定。超乎功利去做⼀件内⼼真正认定的事情,这就是“⽴”的⼀种见证。从⽽⽴到不惑,这是⼈⽣最好的⼀段时光。要学着⽤减法⽣活,舍弃那些不是你⼼灵真正需要的东西。知天命时,内⼼有了⼀定的定⼒,能把各种道理进⾏融会和提升,不为外物所动了。这就好⽐⾦庸笔下的武林⾼⼿,⼿⽆⼨铁,但双⼿⼀出,却能挥出剑⽓,因为,所有的武艺都已在他内⼼深处。这种⼈⽣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的从容和缓,⽽在这从容之前,其实是要经历千锤百炼的。
我对《论语》⾥⼀个“⼦贡问政”的⼩故事印象深刻。⼦贡问,⼀个国家要想安定,需要什么呢?孔⼦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兵,⾜⾷,民信之矣。也就是,国家要强⼤,必须有⾜够的兵⼒做保障,有⾜够的粮⾷让⽼百姓丰⾐⾜⾷,⽼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这让我想到,现在的我刚刚踏进组织部的⼤门,部⾥有⼀⽀过硬的队伍,最重要的⼀点是,有⼀种⽆形的、信仰的⼒量把部机关凝聚起来。所以,我们⼤家都要快乐地⼯作。
《论语》的真谛,在于告诉⼤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活。于丹带领我们跨越千古的沧桑,做孔⼦席前⼀名安静的学⽣,建⽴⼼灵的智慧。灰⾊的孔⼦,并不遥远,他的灰⾊链接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11
读于丹论语,让⼈领略到的是⼀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是对⾃⼰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种融⼊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德⾏,读后确有感触。
对待⽣活缺憾的态度:第⼀个态度是,⼈⾸先要能够正确⾯对⼈⽣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很⼤,放⼤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之处,并通过⾃⼰的努⼒去弥补这种不⾜。现在的英语教学结果应该说对我校的英语教师来说,就是⼀个很⼤的缺憾,每⼀名英语⽼师都在尽⼒,都很认真负责,但⼀次次的考试有些同学的成绩却不尽如⼈意,总感觉⾃⼰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可以说在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要有⼀段时间⼼情是很郁闷的。读完这⼀部分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先,我们要明确这个缺憾是我们必须⾯对,也许还要有很长时间需要⾯对的,我们要从抱怨学⽣的懒惰,抱怨家长的不配合等中跳出来,因为这样做,除了给⾃⼰添堵外,我们得不到⼀点好处。反之,我们要积极思考,班级有好学⽣,说明我们的教学不是完全失败的,⾄少在求精,求尖⽅⾯我们做到了,我们需要反思或者在以后加强的是如何找到并实施更好的教学⽅式来提⾼学困⽣的各项能⼒,将缺憾降低到最⼩化,直⾄消失。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12
我们都知道,评估⼀个国家是不是真正富强,不能单纯看国民⽣产总值的绝对量和增长速度,更要看每⼀个⽼百姓内⼼的感受——他觉得安全吗?他快乐吗?他对他的⽣活真正有认同吗? 据抽样统计调查中国⼈的幸福指数, 80年代只有64%,1991年幸福指数提升了到了73%左右,这得益于物质⽣活条件的提升和很多改⾰措施的实施;1996年⼈民的物质⽣活条件⼜⼤⼤提升了,但幸福指数却下跌到了68%。所以说明,⼈们对⽣活是否幸福的感受与物质⽣活基础有很⼤的联系,但不⼀定⼀直呈正相关,物质⽂明达到⼀定的繁荣之后,⼼灵困惑依然存在甚⾄加剧。
我觉得于丹的《论语⼼得》出来的很及时,它帮助我们看懂《论语》,它让我们知道,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简单⽣活才是我们⼼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活。虽然我们的物质⽣活明显在提⾼,但是许多⼈却越来越不满。因为周围有钱⼈太多,让⾃⼰不平衡的事物太多。有⼀个现象:有⼀百个⼈从你⾝边⾛过,其中只有⼀个⼈⽐你富有,你只记住了这个⼈⽽其他的99个⼈你都忽略了,这样看了很长时间,你觉得⼈家都⽐你强,觉得⾃⼰很失败很不快乐。于丹告诉我们:⼀个⼈的视⼒本有两种功能:⼀个是向外去,⽆限宽⼴地拓展世界;另⼀个是向内来,⽆限深刻地去发现内⼼。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灵太少。其实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的安宁。 那么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为⼈呢?我从《论语》中学到了两个字: ⼀、恕。即宽容。
孔⼦⽈:“其恕乎!”即“⼰所不欲,勿施于⼈”。
就是你⾃个⼉不想⼲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不要强⼈所难,不要给别⼈造成伤害。⾔外之意是假如他⼈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宽容别⼈,其实是给⾃⼰留下来⼀⽚海阔天空。 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那是真君⼦。我们都是成年⼈,⾯对不喜欢的⼈或事,⾸先想到的是忍,但⼼中的结总是存在的,久⽽久之,⼼中⼀个⼜⼀个的结就会变成⾝体的疾病(弗洛伊德曾说过,⼼中的不愉快会转化为⾝体的不健康)。
作为⽼师,过去我们总是因为学⽣的种种过错,⽽寝⾷难安折磨⾃⼰,⽽忍不住批评学⽣,现在知道那是这个⽼师没有达到境界,真正好的⽼师应该像孔夫⼦这样,有⼀种从容不迫的⽓度,有⼀种泰然平和的⼒量,真诚地跟学⽣沟通。我认为绝⼤多数的学⽣是可以被培养的,是向善的、向上的。 ⼆、施。即给予。 “予⼈玫瑰,⼿有余⾹”。
尽⾃⼰的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给予⽐获取更能使我们⼼中充满幸福感。
于丹曾说过⼀则托尔斯泰的⼩寓⾔,说有⼀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满朝⼤⾂,没⼈能够回答得出来。他很苦闷。
后来有⼀天,出去微服私访,⾛到⼀个很偏远的地⽅,投宿到⼀个陌⽣的⽼汉家。半夜⾥,他被⼀阵喧闹声惊醒,发现⼀个浑⾝是⾎的⼈闯进⽼汉家。那个⼈说,后⾯有⼈追我。⽼汉说,那你就在我这⼉避⼀避吧。就把他藏起来了。国王吓得不敢睡,⼀会⼉看见追兵来了。追兵问⽼汉,有没有看到⼀个⼈跑过来?⽼头说,不知道,我家⾥没有别⼈。后来追兵⾛了,那个被追捕的⼈说了⼀些感激的话也⾛了。⽼汉关上门继续睡觉。第⼆天国王问⽼汉说,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你就不怕惹上杀⾝之祸?⽽且你就那么放他⾛了,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
⽼汉淡淡地跟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点不能拖延。
那个国王恍然⼤悟,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下都解决了。
现在的世界,物欲横流,诱惑太多,⼈们匆匆忙忙地追求,但真正能够长存的东西不多,读了《论语⼼得》,知道了其实⽣活很简单,要把眼前的事做好,要锻炼⾝体照顾好⾃⼰才有能⼒去照顾别⼈,要选择对的事去做,要做对选择的事,不该操⼼的事不去操⼼,舍得舍得,学会舍弃⼀些可有可⽆的东西,努⼒学习完善丰富⾃⼰的内⼼世界,活在当下,快快乐乐!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13
当我敲击键盘在写《论语⼼得》读后感时,2009年的春天已经悄然来到了我的⾝边,尽管春寒料峭,但也着实让⼈嗅到春天的⽓息了。当我从妈妈⼿⾥接过这本封⾯古⾊古⾹⼜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书籍时,⾃然有了⼀睹为快的冲动。
抛开尘世的喧嚣,披⼀路风尘,孔⼦孤⾝⼀⼈,踏上了为师的道路。说是旅⾏,不如说⼀次⼼路历程,更是⼀次道德与⼼灵相融。同样的⼀部著作,每个⼈的个性和经历不同,解读⾃然也不同。也许,同样是《论语》,愤世嫉俗的⼈读出了天⼈合⼀,急功近利的⼈读出了从容淡定,⽢于平庸的⼈读出了奋发进取,缺乏谋略的⼈读出了⽣活的智慧…… 我们从中明⽩了“君⼦的⼒量永远是⾏动的⼒量,⽽不是语⾔的⼒量”;我们从中懂得了“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点储备⼼灵快乐在的资源”;我们感悟到了“三⼗⽽⽴,就是建⽴⼼灵的⾃信”。
我们从⼩接受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伦理观念,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忧患意识,⽆不显⽰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千年来世⼈仍愿意尊奉孔⼦,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养性的准则,这与孔⼦的“直道⽽事⼈,何往⽽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很多⼈都说于丹的《论语⼼得》催⽣⽽出的是⼀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领略到的就是这样⼀种智慧,是对⾃⼰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种⼼态,⼀种融⼊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德⾏。
于丹的《论语⼼得》是从天地⼈之道开始谈起的。从盘古来天开始变化达到的某种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的⼈格理想:这⾥既是⼀⽚理想主义天空,⼈们再次⾃由翱翔;还要有脚踏实地的能⼒,能够在这个⼤地上去进⾏他⾃⼰⾏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个⼤的宇宙观,再将⼼灵之道、处世之道、君⼦之道、朋友之道在这⾥娓娓道来,向我们解读了孔⼦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普通⼈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在现代⽣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为⼈的处世之道呢?孔⼦说:“过犹不及”。在孔⼦的眼⾥,做事情如果不把我分⼨的话是与没做是没有什么两样的。那么应该如何把握分⼨?当我们遇见⼀些不公平的事情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对⾃⼰⾝边的⼈⼜应该有什么⼀种⼼态?在这嘈杂的社会中我们有要保持着什么样的⼈际关系呢?弟⼦问孔⼦说:“⽼师,以德抱怨何如?”⼦⽈:“何以报德?”如果⼀个⼈以德报怨了,那么你会⽤什么去报答⼈家的恩德呢?当别⼈⽆微不⾄时,你⼜该怎么办呢?“以德抱怨”的⽅式不可取,但“以怨报怨”是更不可取的,因为怨怨相报何时了?做⼈还是应该“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如果有他⼈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但是要⽤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与光明的⼈格去坦然地⾯对这⼀切,那么不是德也不是怨,这件事也不会损坏我们之间的感情了。
今天的社会,物质⽣活是越来约发达了,但⼈与⼈之间关系却越来越冷漠。《论语》中何谓“仁爱”?是⽤平等和理性去对待你⾝边的每⼀个⼈,我们但凡稍微留⼀点的分⼨,做事情时给别⼈保留⼀点的余地,就像《禅宗》⾥所说的那种⾄⾼⽆尚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未圆”。也就是花⼀旦全开,就要凋谢了,⽉⼀旦全圆,就要亏损了。⽽未全开,未全园,这就是⾃⼰⼼中所期待的那种感情,⽽朋友之道和亲⼈之道皆是如此,退⼀步,海阔天空。 ⽆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分⼨,恰到好处。 现在我们与其怨天忧⼈,不如恭⾝⾃省,加⼊我们真的能够做到《论语》中的“掌握分⼨,谨⾔慎⾏,礼⾏天下,修⾝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是⾃⼰变的快乐起来⾃然就会懂得为⼈处世之道。
在现代社会中,孔⼦好像与我们在慢慢分离,我们对圣贤与经典也逐渐远去,怎样为⼈处世、⽤怎样的标准来约束⾃⼰,在我们⼼中好像变的模棱两可。⽽于丹以⽩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孔⼦的话来诠释⼀个现代⼈对社会,对⽣活,对⼈⽣的感悟全部演绎出来,⽽这个灰⾊幽默的孔⼦⽤⾃⼰最好的感悟来向我们解释了这⼀点,从⽽演变出的是⼀种的积极的态度,⼼灵与灵魂的净化、情感与智慧的升华。不管是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还是我们对《于丹〈论语〉⼼得》的解读,我们的⽬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怎样做⼈。千颗⼼有千种所得,万颗⼼有万种所得。我们对于⽣活,也是如此,⽆⾮在⾃⼰平凡的⽣活中取明⽩⼀些简单的道理。因此,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永远是独⽴的个体,我们的思想会因⽣活的改变⽽改变,我们的⼈⽣会在感悟和理性中慢慢成熟。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种态度,⼀种朴素的、⼀种温暖的⽣活态度。品味⼈⽣,修⾝养性,其⽬的正是要在愉快地⽣活中度好这⼀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态去⽣活,将⾃⼰的情感和⽣命融⼊⾃然状态,这样才⽆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教导我们快乐地⽣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的安宁。
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与其说是读后感,还不如说是⾃⼰⼼情的梳理,这篇⽂章更像是我的⼀篇⽇记。感谢她让我《论语》中全⽅位地审视了⾃⼰。这次学习也让我体味⼈⽣要“⾔寡尤,⾏寡悔”般淡定从容,要做到⼼灵的勇敢,要让⽣命提升效率泛出光芒。我更加热爱⽣活!
《论语》中告诉我们的道理中有:做什么事情不能就急于求成;马和驴的语⾔也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学习那匹随唐僧取经的马,经历风⾬,磨砺成长,不能像磨坊⾥的驴⼀样,⽇复⼀⽇,年复⼀年在此打转。
道理⾯前,顺乎⾃然,柔韧⽽刚,做好⾃⼰!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14
我⽤⼏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了北京师范⼤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的宇宙观、⼼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格修养之道、理想和⼈⽣观等七个⽅⾯,从独特的个性视⾓出发来解读《论语》。
想起以前读中学的时候,什么《论语》、《庄⼦》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奥的东西,虽然在添鸭式的教育中我背会了“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远虑,必有近忧”等朗朗上⼝的句⼦,可⾃问⼼⾥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 当看了于丹教授的书后,我知道了孔夫⼦的伟⼤,也知道了过去⾃认为深奥的孔夫⼦的《论语》并不是⾼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 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活。”,所以,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很为于丹教授把现代社会、现代⼈的⽣活通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喝彩!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进了我们的⼼⾥。
或许,没有于丹,我⼤脑中不会再想起《论语》,不会想到通过读《论语》来指导⾃⼰的⽣活,也不会理解先⼈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
“三⼈⾏,必有我师焉”、“敏⽽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则是说⼏个⼈⾛在⼀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师的⼈;后⼀则告诉我们敏捷⽽努⼒地学习,不以向不如⾃⼰的⼈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两千多年前的孔⼦之⼝,但⾄今仍是⾄理名⾔,意义⾄⼤。“三⼈⾏,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个⼴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常⼯作中,每天接触的⼈很多,⽽每个⼈都有⼀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都可以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于丹⽼师仿佛是⼀位美味快餐的加⼯⾼⼿,它能把⼀般⼈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得的⽅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品加⼯成了⽼少皆宜备受欢迎的⾼档营养品。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位两千年前的圣⼈引领到了众⼈眼前与今⼈对话。孔⼦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时时传递⼀种朴素、温暖的⽣活态度。
⼀好本书,就像⼀盏明灯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让我在急躁的赶路之时保持着⼀份清醒,我相信,内⼼的成长才是⼈性的成长,唯有⼈性取得了成长才会使⾃⼰成为真正进步。我要学从书本中吸收智慧去指导⾃⼰的⼯作、学习和⽣活。思想永远决定着⾏动,⼼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在社会风⽓略显浮躁的今天,作为⼀名年轻⼈,我们必须懂得去学习这种平和的⼼态,以造就⼀个更为善美更为清亮的明天! 看于丹论语⼼得,重新认真领悟古⽼理论精华,⼼⾥产⽣许多共鸣。在多年忽视⽂化、漠视⽂化之后,终于发现⽂化的重要性;在感受了⼈⽣百态、⽣活艰⾟之后,更深刻感受到⽂化的精神,⽂化的魅⼒,⽂化调节社会⾏为的作⽤。但要真正达到论语的境界并不容易,还要靠⾃⼰继续深⼊学习,勇敢实
践。以前只要⼀谈论语,或者引⽤⼀句古话,马上有⼈说“宝⽓”,更不⽤说⾝体⼒⾏了。“君⼦敏于⾏⽽讷于⾔”,我们应该重新解读论语,重新认识论语,让论语成为⼀⾯镜⼦,时时对照⾃⼰的⾏为。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15
《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从⽣活中演绎出来的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的教导。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今天仍然能为我们现代⼈构建和谐社会,建⽴良好的⼈际关系,提供⼀份温馨的劝导。
于丹教授的《百家讲坛》,从天地⼈之道、⼼灵之道、处世之道、君⼦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之道七个⽅⾯,为⼤家讲述她解读《论语》的⼼得,教我们学会了怎样做⼈,给我们的⽣命之旅树⽴了正确的⼈⽣观。
看了于丹教授分析《论语--处世之道》,从中明⽩了许多道理。于丹教授讲任何事情都是有尺度的。我们做事情也要讲究分⼨,做到什么程度要需要分析明⽩。我们做的什么事情不⼀定分好坏,是分时间的,什么时候做对,做不对,应该分为不同的场合。可能同是⼀件事情这个时候做就不应该,换个时间做就对了。她讲“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们每⼀个⼈都要⽤耿直和磊落的原则⾯对⼀切。在伟⼤的宇宙空间,⼈⽣仅仅是流星般的闪光,在⽆限的河流⾥,⼈⽣仅仅是微笑⼜微笑的波浪。所以说⼈⽣有限,我们要把握有限的情感。
我们⼈应该随时避免⼼灵资源的浪费。⼈不能被⾃⼰欺骗了,如果⾃⼰都要去欺骗⾃⼰的话,那还能相信谁了呢?⼈的⾏为要有分⼨。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适度。做事情也不⽤过于密集。于丹教授讲了“豪猪的哲学”,彼此不伤害⼜能保持温暖。与领导、朋友需要保持⼀定的距离。距离产⽣美。当然,这并不是疏远朋友,当朋友有需要的时候,⼀定是能帮上忙的⼀定帮。交友原则第⼀,要⾃尊。⾃尊就是⾃⼰看得起⾃⼰,悦纳⾃⼰。我们说交结朋友要尊重朋友,不尊重⼈是不可能结为朋友的,朋友需要互相尊重。但是,⾸先要⾃⼰尊重⾃⼰。第⼆,要⾃律。⾃律就是善于约束、控制⾃⼰,该说的该做的⼤胆去说去做,不该说不该做的坚决不说不做。现在同学之间,将来⼈际之间的交往既是相互的,⼜是平等的,不能单凭⼀⽅的主观愿望⾏事。第三,要⼤度。⼤度就是宽容,落落⼤⽅,不计较鸡⽑蒜⽪的⼩事,能容⼈。交朋友是需要付出的,付出提真诚的情感,⽽宽容⼤度正是这⼀情感的核⼼。 感触最深的还有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君⼦之道》中的“君⼦怀刑,⼩⼈怀惠”。于丹教授解释说:君⼦⼼⾥⾯时刻装着法律法规,说话做事都合乎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则⽆视这些,⼼⾥⽼是想着占点⼩便宜,捞点⼩实惠。
细细想来,颇耐⼈寻味。在现实⽣活中,那些遵纪守法,礼让谦和,虚怀若⾕,与⼈为善的⼈应当是君⼦;那些违法乱纪,横⾏霸道,不讲公德,鸡肠⼩肚,阴险奸诈的⼈应当是⼩⼈。在⼯作单位上,那些遵守纪律,遵守规章制度,团结同志,关⼼他⼈的⼈应当是君⼦;那些⽆视纪律规章,⾃私⾃利的⼈应当是⼩⼈。
然⽽,纵观历史,横览当今,君⼦和⼩⼈是很难分清的。芸芸众⽣,攘攘⽣灵,模样都差不多,谁是“君⼦”,谁是“⼩⼈”?所谓的君⼦细察其⾔⾏,偶尔也现“⼩⼈”之迹;所谓的⼩⼈观其⾔⾏,时常也有“君⼦”之举。这⼜应验了我们的“辩证法”,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都是相互转化,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
我认为《论语》中的所谓的“君⼦”和“⼩⼈”是⼀个纯概念化的名词,所说的君⼦是⼀个理想中的完⼈,是我们推崇的道德规范的化⾝,是做⼈的榜样,是修⾝养性的最⾼境界。⼩⼈⾔⾏是做⼈的反⾯教材,是修⾝养性的过程中努⼒摒弃的糟粕。
于丹教授的精辟讲解和深刻的体会,给我带来很⼤的启发,让我明⽩了做⼈要:踏踏实实地做⼈、
认认真真地⼯作、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志等等,这样,会使我们⾃⼰变得完美、强⼤,才会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会享受⽣活的美满与幸福。以后⼀定要再细细品味⼏遍,相信⼀遍会有⼀遍的收获!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16
读完《于丹〈论语〉⼼得》感触颇深,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感受莫过于那种平和、淡定的⼼态。正如该书序中所⾔,孔⼦是灰⾊的,因为灰⾊可以和所有⾊彩搭配。是的,我们需要这样⼀位最具普适性的孔⼦,因为他让我们感觉到了温暖。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直认为《论语》的思想是⾼不可及的,读罢觉得并⾮如此。它的思想是朴素的,简单的,他所能让我们获取的是⼼灵的宁静和快乐。
⾸先在《于丹〈论语〉⼼得》的第⼀章便告诉我们,⼈应该有信仰。物质意义上的幸福⽣活,仅仅是⼀个指标;⽽真正从内⼼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于信仰。在这⾥,于丹讲到了国民幸福指数,就是说,评估⼀个国家是不是真正富强,不能单纯看国民⽣产总值的绝对量和增长速度,要看每⼀个百姓内⼼是否快乐。那么我们到底快不快乐呢?于丹在这⾥提到了⼀组数据,从80年代末期到91年再到96年,我国国民幸福指数从64%升到73%,后⼜降到了68%,为什么在物质极⼤繁荣的今天,⼈们依然不快乐呢?!在这⾥我想谈谈“安贫乐道”。这是孔⼦思想⾥的最⾼境界,可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难再有⼈认可这个观点。我想谈谈我对这种思想的理解。其实每个⼈都有虚荣的⼀⾯,没有谁⽢愿过苦⽇⼦,当我们看到别⼈穿着⾼档的⾐服,⽤着名牌的化妆品,可能都有⼀点点嫉妒。其实嫉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法逾越⾃⼰,让⾃⼰时时⽣活在这样的阴影⾥⾯。我也希望拥有明亮宽敞的房⼦,⾼档的时装,名牌的化妆品,但是这些真的是我们⽣活的全部吗?我们拥有了这些就⼀定会快乐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国国民幸福指数就不会在物质发达的今天反⽽下降了。因为追求永⽆⽌境,永远都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就像很多年前流⾏的郑智化的那⾸歌⼀样,“我⾝上背着重重的壳,想努⼒往上爬,却永永远远赶不上飞涨的房价……”所以何必要去⽐较呢?做⾃⼰就是最快乐的,其实快乐就是⼀种感受。当你⽤你⾃⼰挣的钱去享受属于你的⽣活的时候;当你尽情享受亲情的时候;当你和挚友欢聚的时候,你还有什么不快乐吗?快乐是⼀种⼼态,是发⾃内⼼的满⾜,像颜回那样在艰苦的境遇中,仍然可以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所以我认为“安贫乐道”并⾮告诉我们要安于现状,⽽是让我们保持⼼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不要单纯的被物质⽣活所累,因为毕竟物质⽣活不是我们的全部。
同样,⾯对遗憾,孔⼦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依然是勇敢、淡定的。⼈⽣不如意者⼗之⼋九,没有⼈⼀⽣没有留下⼀点遗憾的。⾯对遗憾,我们可以将其扩⼤,也可以将其缩⼩。就好⽐于丹所提到的那位著名的球星,⼉时母亲因拔⽛引发⼼脏病,去世了,这个阴影⼀直留在她⼼⾥,最终在她准备拔⽛之前,她因为极度担忧和恐惧⽽死去。⼀个遗憾被放⼤到了多少倍啊!同样是遗憾,如果你可以淡定、勇敢的⾯对它,它就会被赶跑。正如于丹所⾔,做⼀个勇敢的⼈,⽤⽣命的⼒量去化解那些遗憾。⽣命中,既然已经出现了遗憾或失意,就注定⽆法改变了,你⽆论怎样费尽⼼机去想、去反思,已经出现的遗憾也已⽆从弥补,既然是徒劳的,⼜何必要放⼼上呢?当不幸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让它尽快过去,拿出更多的时间,以⼀种淡定、平和的⼼态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就好⽐,西汉时的司马迁,因李陵案发受牵连⼊狱,受宫刑。他出狱后,忍受巨⼤的精神与⾁体的折磨,经过不懈的努⼒,终于完成130篇的巨著《史记》。我相信没有哪种痛苦⼤过司马迁所忍受的⼀切,但他承受着这些,依然能够向着⾃⼰的⽬标前⾏,最终取得成功。所以,只要调整好⼼态,你⼀定可以收获很多,反之,你只能失去⽣命中更多精彩的、有价值的东西。让我们⽤⼀颗勇敢、淡定的⼼去⾯对⽣活的缺失与遗憾,从⽽让⾃⼰的⽣命更加饱满、充盈。
在《于丹〈论语〉⼼得》中,它也为我们阐述了交友、处事的态度,对待君⼦的判定,如何树⽴⾃⼰的理想以及对⼈⽣的规划。在这些章节⾥⾯,《论语》的思想⽆不告诉我们,任何事情成功的前提都
是需要⼀颗仁爱之⼼及勇敢、从容的处世态度,当然这只是成功的前提,要想获得更⼤的成功与收获,还需要把握好做事情的分⼨,这在交友及处事上尤为重要。
“过犹不及”这个词我们在⽣活中经常使⽤,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和朋友、亲⼈相处皆是如此,稍微留⼀点分⼨,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于丹在这⾥提到了《豪猪的哲学》,这个故事很早前就听过了,当时并未完全理解它的含义,今天重新读来,颇有感触,可以说将《豪猪的哲学》⽤在这⾥真是恰如其分,我们和亲⼈、朋友、甚⾄爱⼈相处都需要⼀个安全距离。
“君⼦”是《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可是我们该如何判定君⼦呢?《论语》的思想告诉我们“君⼦不忧不惧”,⼀个真君⼦要能做到了内⼼的仁、知、勇,这样就少了忧、惑、惧。他不怨天,不尤⼈,并且可以包容和悲悯别⼈很多的过错,可以设⾝处地站在别⼈⽴场上想问题。所以这个思想,或者说这个⽬标,既是⾼远的,⼜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其实就存在于每个⼈的内⼼,我们每⼀个⼈都可以成为真君⼦。
如何树⽴⾃⼰的理想和规划⾃⼰的⼈⽣,在这两⽅⾯《论语》的思想强调了从内⼼出发的重要性,它告诫我们要以修⾝为起点,要从最近的、从内⼼的完善做起。如果我们可以达到从⼼所欲的最⾼境界,那么我们就可以少⼀些迷惘,可以⽤包容怜悯的⼼去体谅他⼈。这就⼜归结到开始我们所提到的平和的⼼态,这种平和、淡定贯穿着《论语》思想的全部,我们所看到孔⼦所描述的⼈⽣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越到后来越从容和缓,当然这是需要千锤百炼的,就像那尊被⼈膜拜的佛像⼀样,是经过千⼑万剐才得以成佛的。所以,当我们感到不平衡,和别⼈⽐较的时候,应该更多的⽐照⼀下⾃⼰的⼼灵。“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这是于丹⼼语⾥⾯的⼀句话,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求我们要有⼀颗平常⼼,有积极乐观的⼼态,让快乐的⼼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温暖他⼈,让我们⼀起⽤善良勇敢的⼼去拥抱平和淡定的快乐。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17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它传承着⼀个民族的⽂化历史,丰富着⼀个民族的精神⽂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辉。与经典对话,常常升腾出⼀种庄严与肃穆,在品读玩味中⼼绪渐渐如⽌⽔,恬淡、安宁充溢着我的内⼼。⽽读《于丹〈论语〉⼼得》⼀书,觉得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于丹教授⽤了许多浅显的故事,把⼀部《论语》说得通俗易懂,我很喜欢书的封⾯那句话《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活。我觉得,作为⼀个⽣活在21世纪的⼈,《论语》确实告诉了我应该怎样快乐地⽣活,⽽作为⼀名教师,《论语》同样告诉了我怎么让孩⼦进⾏快乐地学习成长。
于丹在书中说:其实,⼀个⼈的视⼒本有两种功能:⼀个是向外去,⽆限宽⼴地拓展世界;另⼀个是向内来,⽆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就和孔⼦告诉我们的是⼀个道理,多向内看,少向外看,内⼼快乐安宁了,⽣活就会从容⾃得。“我们每个⼈都有⾃⼰的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周⽽复始的⼯作节奏中,还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能让你去关注⾃⼰的内⼼呢?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个社会的⾓⾊,被遮蔽的恰恰是我们⼼灵的声⾳”;“⼈⼈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活,⽽幸福快乐只是⼀种感觉,与贫富⽆关,同内⼼相连”。
作为⼀名教师,于丹教授的《论语》⼼得带给我的感触更多。
⼦⽈,“爱⽣如⼦,知⼈善教,有教⽆类”。不分年龄⼤⼩、出⽣贵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即使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也表现出宽宏的胸怀。 “⼈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在平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些“不顺眼”的学⽣,其实,他们的⼼灵深处更需要⽼师的呵护。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贤三千弟⼦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就是肥沃的⼟壤,他们共同营造了⼀⽚⽣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
这⼀⽚绿洲⼀直点缀装扮着我们华夏⼤地。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爱学⽣、尊重学⽣,于丹教授就教我们如何去爱孩⼦。她认为,《论语》的精华之⼀就是告诉我们,⼼灵的⼒量是⽆穷的!于丹教授通过提到的“头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也许我们⽆⼒快速改变孩⼦,但如果你⽤不同的⼼态来对待,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境!我们早就听说过标签效应的试验,被教授随便说说的所谓“天才”孩⼦,最后果真成为优秀的⼈才,⽽没有被指明的那些孩⼦却发展得很平庸。可见让孩⼦在⼼灵深度充满阳光、⾃信,那是何等的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先要让⾃⼰⼼中有⼀颗太阳,那样你的孩⼦才会沐浴充⾜的阳光,健康成长。
同时,于丹教授也认为“关爱别⼈就是仁慈,了解别⼈就是智慧。”作为教师,了解孩⼦,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就是我们教育的智慧。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孩⼦实际出发,注重个性特点,从⽽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的。
《论语》是⼀部伟⼤的著作,孔⼦是中国⼈⼼中的圣⼈。不同的⼈都会从《论语》和孔⼦那⾥学到所需要的。作为教师,孔⼦更是中国⼏千年教育的形象代表,⽽《论语》是教师必读的⼀本书。书中很多关于教育的论述,⾄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今仍然对我们进⾏的素质教育有着借鉴的作⽤,也还有需要努⼒才能达到的境界。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18
在这段时间,我有幸读到了由北京师范⼤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导师于丹⽼师写的《于丹<论语>⼼得》⼀书。
《论语》,是⼀本由我国古代⽂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孔⼦和他的弟⼦们⼀起着作的⽂学巨著。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其对当时的社会和⼈类以及当今的社会产⽣的深远影响。⽂学价值之⾼,实⽤性之强,影响之久远,⽆可⽐拟。《论语》的原⽂是古⽂,本来我们⼩学⽣是不容易看懂的,⽽现在,于丹⽼师把它⽤⽩话⽂的形式进⾏了寓意解释,使我们对《论语》⾥⾯蕴藏的深奥的哲理有了通俗的理解。于丹⽼师的《于丹<论语>⼼得》⼀书,开卷第⼀页便是⼀句于丹⼼语:“道不远⼈,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她把“半部《论语》治天下”转意为“半部《论语》修⾃⾝”,给我们娓娓讲述了《论语》⾥⾯包含的许多为⼈处事的道理。
⽐如在“天地⼈之道”中,让我懂得了我们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要尽⾃⼰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所谓“予⼈玫瑰,⼿有余⾹”。关爱别⼈,就是仁慈,了解别⼈,就是智慧的道理;在“君⼦之道”中让我懂得了:⼀个⼈的内⼼如果没有了忧、惑、惧,⾃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职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在“处世之道”中让我懂得了:“⾔寡尤,⾏寡悔”这六个字的含义,让我知道了⼀个⼈在说话时要少⼀些指责和抱怨,⾏为中少⼀些让⾃⼰后悔的经验,那么我们做⼈做事就离成功不远了。⾥⾯于丹⽼师举例了⼀个坏脾⽓的⼩男孩犯了错误往篱笆上钉钉⼦的事例,⽤不犯错误⼀天拔掉⼀个钉⼦的⽅法改掉了坏脾⽓。然⽽钉⼦留在上⾯的洞洞好象我们向亲⼈、朋友⼼⾥打了⼀个洞⼀样,不容易消除,她告诉了我们这个六字做⼈道理:做⼈做事⼀定要多想后果;在“交友之道”中,让我懂得了⼈要谨慎交友。不能交《论语》中的三种损友:谄媚拍马的朋友,两⾯派的朋友,夸夸其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只会让我们迷失,甚⾄带来惨重的代价;在“⼈⽣之道”中,让我懂得了:当所有好的规矩都已经成为你⽣命⾥的习惯时,你就能够做到从⼼所欲,这是我们每个⼈所要追求的最⾼境界。
于丹《论语》⼀书,让我有⼀种被清洗⼼灵的感觉,也改变了我在学习⽣活中的许多习惯:读书的习惯、与⽼师同学相处的习惯、⾔⾏的习惯。使我怀抱理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说话做事三思⽽后⾏,不做不说伤害他⼈的事和话。读了此书,我的⼼态平和了许多,我还推荐给妈妈⼀起和我读,《于丹<论语>⼼得》⼀书,使我和我的家⼈都受益匪浅。感谢于丹⽼师!让我们多读好书!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19
假期校长布置我们全校每个⼈都要认真阅读《论语》,我⼼想,此读必是很⽆聊(古⼈的⽂⾔⽂多嗷⼝)。拿起《于丹〈论语〉⼼得》⼀书翻了⼏页,简单、朴素的语⾔读来毫不费⼒,不知不觉就已翻看了⼏⼗页。看罢全⽂⼀半,不能说有多⼤震撼,但随着阅读,感觉⼼灵收获了⼀份平静和仁爱。 “快乐”是我从中收获到的关键词,这本书中不论是天地⼈之道,出世之道,⼈⽣之道,其中的真谛,⽆⾮是告诉我们怎么过上⼼灵所需要的幸福⽣活。书中将道,幸福快乐只是⼀种感觉,与贫富⽆关,与内⼼相连。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灵太少。孔夫⼦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安宁。“贤哉,回也!⼀箪⾷,⼀瓢饮,在陋巷,⼈不堪其忧,回也不乐。”于丹⽼师说,颜回真正令⼈佩服的,并不是他能始终保护⼼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贫⽽乐,富⽽好礼者”是⼀种⼈⽣境界。记得有⼀个故事:⼀个⽼头每天钓两个⼩时鱼是以为⽣,⼏个年轻⼈问:“你为什么不多钓⼏个⼩时?”⽼头问:“钓了⼲什么?”“赚钱啊!”“赚钱⼲什么?”“可以买渔⽹,捕更多的鱼。”“捕得更多⼲什么?”“可以赚⼤钱买船,搞船队。”“有了船队⼜怎样?”年轻⼈说不出了,⽼头⼉说,“我不愿过那样的⽣活,现在我每天钓两⼩时的钱,其他时间可以坐在海边看、晚霞,已经⾮常满⾜和快乐了,⼈⽣总会有许多不如意,甚⾄不合理。”于丹给我讲述的论语精华之⼀,使是⽤平和的⼼态对待缺憾与苦难。她说:“⽣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的⼒量⽆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情和态度。”⼈⽣有如⾏驶江上的船,不可能事事顺意,⼀定会有风⾬,甚⾄巨浪,我们应该努⼒追求内⼼的淡定与坦然。
有⼀⾸诗说得好,“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爱爱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但你可以掌握⾃⼰,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但你可以事事尽⼼,你不能左右天⽓,但你可以改变⼼情,你不能选择样貌,但你可以展观笑容。”以主动的积极的态度,融⼊环境,让每天有⼀份好⼼情。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20
于丹教授讲到天地⼈道时,说了这样⼀句话:“神于天,圣于地”。⼀个⼈不仅要有⼀双翅膀可以向天空飞去,也要有脚踏实地⾛好每⼀步路的现实责任感,⼆者缺⼀不可。只是神于天,那就是空想主义,不切实际地做事情,觉得轻飘飘。只是埋头看着脚下的⼟地⽽没有远⼤的志向也会只停留在蜗⽜的⼩躯壳中。正如于丹所讲的眼睛的功能⼀样。⼈的视线可以朝地上看,也可以朝远⽅望,但最重要的是可以向内⼼深处窥探,感受⼼灵的准则。真正的眼界应该超越⽣命的长度、⼼灵的宽度和灵魂的深度。 诸葛亮的眼界应该说够⼴阔吧,他料到曹操当时仍有活路,便让关⽻做个⼈情。不管此事虚实,但从其他战例也可证明他宽阔的眼界。然⽽,马有失蹄,诸葛亮也有失误。因为对马谡(sù)的过分信任⽽误下军令,失却街亭,后悔不已。
古⼈总说,天时地利⼈和是重要因素,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归结起来就是命。很多⼈认为命是很⽞乎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但我个⼈觉得命运是每⼀天的积累。⽐如⾼考的那⼏天有⼈因正好⽣了重病⽽落榜了,第⼆年去考,考得不错。算命先⽣说,这是他或她命中注定会复读。可我觉得,是这个⼈平时的积累。平时,不注重⾝体素质,⾼考来了,⼀紧张就将储存的病菌都激活了,⼈倒了。所以不要把⼀切都归结为命,那只是⼀种借⼝,⼀种失败者⽆奈的感慨。要想成功就要⼀点⼀点的积累。就像盖宫殿,⼀块砖头是不够的。它需要很多砖头,需要⽤汗⽔去搅拌泥⽔,⽤信念做为夯基。当热也需要朋友的帮忙。
讲到朋友,我就想起可爱的舍友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孔⼦说过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我想她们就是我的益友吧!友情也是有保质期的,过⼀阵⼦就会慢慢变得不新鲜。但是友情的保存期是⼀⽣,该留的总会留下。⼈与⼈相处必定存在摩擦,没有摩擦的情感是不长久的。时光总会带⾛⼀
些东西,但真正值得珍藏的东西是会沉定在⼼中的某⼀个⾓落⾥的。窗外的⾬是天空向⼤地倾诉的形式,是天空借⽤⾬丝亲吻着⼤地,那么难舍难分……
⾔语的⼒量⽐武器更强,有时它的杀伤⼒是不可估量的。孔⼦曾⽈:“慎于⾔”。正是这个原因吧。今天下午我打扫卫⽣,我⽆形之中中了⼀枪,只觉得开始皱起眉,撅起嘴。这说明我的情商不⾼,也说明有⼈的⾔语不当。“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21
近⽇读了《于丹论语⼼得》⼀书,颇有感触,下⽅简单说说。
《论语》⼀书,传世已逾⼆千载,历史上也⼏经沉浮,但总体⽽⾔光华远甚于晦暗,其中思想纵有消极⼀⾯,但⽤⼼⼀⾯也构成了⼀些中华传统美德。不但国⼈古来拜读,也远播于海外。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对《论语》中的“⼰所不欲,勿施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极为推崇,称“西⽅民族,⽆论如何格⾔,如何数理,⽆可与此纯粹道理相⽐拟。”
两千五百年的时空差距,如此多的褒贬加诸其上,现代⼈应对当今纷杂多变的繁华世界,该如何去看待明⽩这部传统经典,于咱们⼜有何启发,于丹所著《论语⼼得》带给了⼀个很好的视⾓。 在《⼼得》开篇于丹便说:“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样,论语告诉⼤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褪去加诸《论语》上的铅华,⼀下⼦拉近了读者与这部传世之作的距离。细想⼀下,可不是嘛。经典最易被冠上太多光华和赞誉,使得后⼈解读时⽆形中便处于或仰视或钻⽜⾓尖的⼼态,⽆法平和地去看待的话⼜怎样能⽆偏颇地思考呢?
《论语》的真谛是什么?在于丹看来,就是告诉⼤家,怎样样才能过上咱们⼼灵说需要的那种愉悦⽣活。她从宇宙观、⼼灵之道、处世之道、⼈格修养、交友之道、理想和⼈⽣之道七个⽅⾯,着眼于当下谈了⾃我的⼼得。
书中多次提到了现代⼈应对的⼼灵困惑,这是⼈⼈都有体会的。当今社会⼈⼈皆知物质礼貌⾼度发展,精神礼貌发展却并不⼀样步,最显著的外在表现便是艺术⽂化的整体下滑,现代⼈应对⽽今这个声⾊⽝马的繁华世界,正如书中所说“咱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取,⽽是选取太多,这也是孔⼦所谓的过犹不及。”
于丹举了⼀个GHP(国民愉悦指数)的例⼦,中国的GHP指数从20世纪⼋⼗年代末⾄九⼗年代末经历的是⼀个凸形曲线,⾄2008年中国的GHP指数排在世界48位,说明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国民愉悦感就增强。这是全世界⾯临的普遍问题,在相当重视GHP的不丹,其总理也表⽰过⾃我的忧虑:“咱们都是有限⽽且脆弱的⾎⾁之躯,究竟能把多少‘东西’——快餐,电视AD,豪华轿车,新奇玩意和时装——塞进⾃我的⾝体却⼜不致打乱⼼灵的平静呢?”
那这些你我多少都经历过的彷徨和扰乱⼜从何⽽来呢?⼀,是正因不平,拿⾃⾝为⽐照他⼈看到了更好的,望着这⼭那⼭⾼。⼆,是正因信念不坚定。全球化时代早不是旧时代相对闭塞的环境,物质礼貌发展程度和信息传播的速度远超过去,可⽐可图的东西多了去了,⼈⼈都知“钱⾮万能”,但看到亲戚兄弟姐妹同窗周围之⼈中谁谁⾹车宝马意⽓风发,难免⽣出消极⼼理,更消极⼀点,原来⼼中规划下的雄⼼壮志也动摇了,对于⾃我以前的坚持产⽣了怀疑。
并不是说⼈不该去图谋,不去追求,只是⼼中有所求时也不可忘了他⼈,“⼰欲⽴⽽⽴⼈,⼰欲达⽽达⼈”。对于他⼈的成功也不能⽼去看结果,⼈⽣命都拼搏奋⽃过,奋⽃背后的酸甜苦辣都多少尝过,因此⼼中升起不平之感时该设⾝处地地想想别⼈可能吃过什么样的苦,才有了今⽇成就地位,就应看到不是⽐对⽅少了套房⼦,少了辆名车,学识⼝才不及等等,⽽该看到对⽅做到了我没做到的,从⾃
⾝找原因,是正因不够发奋还是机遇未到或错过了。更何况,得失本是微妙之事,将愉悦过多建筑在物质欲的满⾜上的话,只是愈发放⼤内⼼的空虚,愈难填满。⼈⽣不如意之事⼗之⼋九,总是纠结于⼋九,⽽忘了拥有的⼀⼆愉悦,加以时⽇便连或许谁⼈曾艳羡你的⼀⼆也愈发单薄了。
因此于丹举了个例⼦。孔⼦最钟爱的弟⼦是颜回,称赞他:“贤者回也,⼀箪⾷,⼀瓢饮,在陋巷;⼈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只是够温饱,有个遮风避⾬的地⼉了,颜回便陶陶然浑不觉苦。他内⼼充实着富⾜愉悦,且这种富⾜愉悦并不为外物的多寡⽽有所撼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苏轼的“⽵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任平⽣”。不都是这种崇尚⼼灵⾃由不为外物所累的写照吗?这样的⼼态便是君⼦之态。
那何⼜为君⼦,《论语》中没有确切答案。既然儒家的核⼼思想是“仁恕”,那君⼦⾔⾏必合“仁恕”。“仁”简⽽⾔之便是“爱⼈”;“恕”便是“已所不欲,勿施于⼈”,这还是很宽泛,于丹归纳出了四个君⼦的标准。
⼀、⼼必善。君⼦不怨天不尤⼈,⽽把更多有限的时刻、精⼒、修养⽤来苛责内⼼,宽厚他⼈,严于律⼰。
⼆、志必坚。君⼦胸怀天下,有远⼤志向,坚持⾃我的信念,是恒⼼与定⼒兼备之⼈。
三、易事⽽难悦。君⼦的⼈际关联必须是融洽友善的,不会去结党营私,很容易处事,但是难以取悦,也就是贿赂不了。
四、先⾏其⾔,⽽后从之。不把漂亮话说在前头,先去把事情做了,然后再从容道来。
这样的君⼦标准做来很难,也⾮⼀⽇可就,历史上可称上君⼦、圣贤之⼈也是经过千锤百炼。孔⼦的⽣平就颇为坎坷,尤其到他晚年后,欲使鲁国强盛却因国君的沉湎享乐⽽失望离去,⾃此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当权者,传播⾃我的思想,历经⼗四年却终不见⽤,六⼗⼋岁时回到鲁国后将精⼒转移到了教育之上,七⼗三时逝世。
正是正因这份坎坷铸就了孔⼦淡然平和的⼼境,宽和爱⼈的胸怀,但他也绝不是满⼝仁义道德的酸儒。孔⼦不崇尚“以德报怨”,他认为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正直、耿介的态度去应对有负于你之⼈,但是要⽤恩德、慈悲去真正回愦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井有仁焉,从之。”有个仁者掉井⾥了⾃我也跟着跳下去的⾏为在孔⼦看来是“罔⾏”,是不动脑⼦失了分⼨的⾏为。
君⼦,或说贤者的标准,如何⾏事也不光光《论语》中有,古之典籍今之道德标准都有相同相近之处,就如《⼼得》开篇所说,这些那些本就是天地间最基本的真理。这标准咱们个⼈也许终其⽣命也许也难完全到达,但不可忘记,不可⼒有所及时不去发奋接近,不去引导⾃⾝。这也必是个漫长⽆⽌境的历程,正如⼈⼈能说的那⼏句⼈⽣之道: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同样语出《论语》,是孔⼦⾃我归纳的⼼路历程。⼤彻⼤悟之⼈毕竟少之⼜少,⼤多数⼈可参照的都是这循序渐进⾮跳跃式的发展历程。
于丹的《⼼得》资料颇多,读后感想不可能⾯⾯俱到全写出来,仅浅谈⼀⼆,且书中已有了更有⼒语句,便不再赘述。
但是,既是“⼼得”,便是个⼈体会,⼀家之⾔,有⼈说好便有说⾮。虽有⼈指责于丹曲解先⼈著作,称其为“学术超⼥”,对现今的⽂化快餐现象甚为忧虑。但平⼼⽽论,能认认真真看下本书思索⼀番其中道理,在今后⼈⽣道路上遇上困难之时脑中闪现书中⽚语进⽽引导⾃⾝,惠及他⼈,实在于⼰与⼈是⼀次不⼩的收获。即便在⼀些⼈看来于丹的《⼼得》错误百出,却是瑕不掩瑜。
经典之因此为经典不在其诘屈聱⽛的⽂字,不在咬⽂嚼字吃准了唯⼀的释义,⽽在即便随时刻流逝依然能为⼤众所理解的长久性命⼒,⼝⼝声声说要“传承”,却⼜束之⾼阁不容许不⼀样之声的出现,才
是对儒家思想“仁恕”核⼼的⼀种曲解。既然所有学术理论技术的最终⽬的都是服务于⼈,为⼈所⽤,⼜何来俱是以何形式,中国不有句古话么:“真⾦不怕⽕来验。”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22
从前阵⼦开始,貌似于丹就很红的样⼦,学论语也就变得很红的样⼦。其实上中学的时候语⽂课就学过⼀点论语,不过⼤概是我⽐较愚钝,学过了也没啥⼼得。最近机缘巧合地拿到这本书,就趁势读了⼀下想看看于丹教授有啥⼼得。现在读完了,在此胡乱讲⼏句。
孔⼦有“圣⼈”之称,这个称谓令⼈肃然起敬。不过孔⼦的学说给我的感觉也就是:不过如此。⽼爷⼦整天念叨些做⼈要厚道知⾜、谦逊知礼、尊⽼爱幼、五讲四美三热爱之类的,虽然说得都没错,但我以为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学问,起码和“圣⼈”的名头不相符。我接触过⼀些⽼太太,当⼀辈⼦家庭妇⼥,打⼩没上过学(更没学过孔⼦),但也能讲出些做⼈的道理,这些道理都是从⽣活中来的。从这⼀点来说,我没觉得孔⽼先⽣和这些⽼太太相⽐有什么过⼈之处。孔⽼先⽣是⼀个好⼈(这⼀点应该没什么问题),⼼思也⽐较细腻(站在河岸上就能⼼⽣感概),但作为⼀个思想家,他没有值得我崇拜的独特的思想。理由很简单:做⼈要做好⼈,不要做坏⼈,类似这样的话⼈⼈会说,故不⾜为奇。
另外孔⼦对于礼的重视也是我不以为然的。礼这个东西稍微有那么⼀点就可以了,太讲究就会导致形式⼤于实质,看上去很美,可没什么实际的好处。形式⼤于实质正是⼀种“中国特⾊”,但我以为这不是个好东西,由此产⽣的⼀些古怪现象更是让⼈喜欢不起来。虽然现在很流⾏“传承传统⽂化”的说法,但“传统⽂化”和“中国特⾊”很多时候不过是拒绝改变拒绝进步的借⼝。
有⼈说“天不⽣仲尼,万古长如夜”,好像没有孔⼦这盏长明灯,我们中国简直⿇⿇⿊不成样⼦。对此我挺不认同的。西⽅世界就没有孔⼦(就算有也⼀定对西⽅世界没有很⼤的影响⼒,不然我早该知道他了)——西⽅古代也有哲学家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多德什么的,但⼈家不是研究⽂明礼仪的——照理说西⽅世界该是⿇⿇⿊伸⼿不见五指、道德沦丧⽂明荒芜才对,可⼈家照样⽂明发展得挺好的,⽼百姓也遵纪守法也⽂明礼貌也敬⽼爱幼,
⼈家还不会随地吐痰乱闯红灯哪。我就不信了,要是中国没有孔⼦,中华⽂明会建⽴不起来。中国⼈民是勤劳智慧的(连不识字的⽼太太也能说出做⼈的道理),没有长明灯,我们还能⾃⼰钻⽊取⽕呢不是。
⼤概有⼈要觉得我是故意和孔⼦抬杠了,其实不是的。我不崇拜他的学说,但他有两件事是我所敬佩和欣赏的。
⼀是开办学校,教书育⼈,弟⼦三千贤⼈七⼗⼆。作为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孔⼦⽆疑是了不起的。我要是⽣在那个年代,也会想去他⽼⼈家的学校听听课、参与参与讨论什么的,那种学习的过程和课堂的氛围应该是挺有乐趣的。不过⽼先⽣多半不愿收我这个⼥学⽣,否则男⼥学⽣共同学习实在是太违礼了,于是我只好⼥扮男装去上学,⽐后来的祝英台同学早了不知道多少年……不过话说回来,对他⽼⼈家的学说我不能像孟⼦他们⼀样学到⾻头⾥去,所以我也就是去参合参合找个乐⼦,成不了优等⽣。
孔⼦第⼆件做得精彩的事,是符合了后世皇帝治国施政的需要,因⽽得以被推⼴独尊。我以为这⼀点才是孔⼦由⼈变圣,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拉开差距的关键。如果孔⼦早早地就能预见到后世皇帝的⼼思,那岂⽌是⾼瞻远瞩深谋远虑,简直是能掐会算未⼘先知,对此我肯定要膜拜得五体投地;如果不是预见只是巧合,那其⾛运程度也⾜够让我羡慕了。
说到底,我认为孔⼦的学说本⾝没有太多可令⼈崇拜的东西,但我没有攻击其本⼈的意思。 我要是⽣在宋明理学盛⾏的时代,说出这样“亵渎”圣⼈的话来,就该拉出去吃枪⼦。幸⽽我⽣在新
中国长在红旗下,虽可能受些批评但罪不⾄死。既然没有吃枪⼦的危险,我就得⼨进尺地再多说两句。 于丹教授试图⽤孔⼦的学说来解决当下的⼀些社会问题(你要说这是为了迎合“建设和谐社会”我也没意见,孔⼦的学说不也是迎合了汉武帝才有今天的吗),我认为这个初衷相当好,但我对能产⽣多少实际作⽤抱怀疑态度。于教授看到的社会问题我也看到了,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过去有钱了,却不幸福
于教授认为解决的⽅法就是:学学孔⼦的学说,修炼⾃⼰的思想,就会幸福。我却认为,不幸福是因为我们做得还不够,⽽不是修炼(想)得不够或者做得太多。
举个眼下现实的例⼦:诸如就医、就学、就业等基础民⽣问题得不到解决,⼈民就很难觉得幸福。你可以要求⼈们像孔⼦那样修炼⾃⼰的思想境界,看不起病、上不了好学校、找不到⼯作仍然要⼼情平静快乐——姑且不论这是否实际,我怀疑孔⼦本⼈都做不到——这样固然可以使⼈们获得⼀些幸福感,但我以为这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没有本质区别。要我说,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好好⼲点事出来:你要是政府官员和医疗、教育⼯作者(尤其是领导)什么的,就要琢磨⼀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敢保证,你要是解决了困扰整个社会的问题,⼀定会获得莫⼤的幸福;你要是⼲别的的,也好好做你的⼯作,为社会为⾃⼰创造财富——实践了⾃⾝价值,⼈也会觉得幸福。有句话孔⼦没说过,但我以为是真理,那就是:幸福是靠⾃⼰双⼿创造的,不是坐着凭空想出来的——当然也不是修炼思想境界炼出来的。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23
在现代社会中,所谓的孔孟、⽼庄已经离⼈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些必要的链接。⽽于丹⽼师以⽩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个现代⼈对社会,对⽣活,对⼈⽣的感悟演绎出来。
每个⼈都应有⼀⽚理想的天空,可以⾃由地翱翔,因为理想带给我们未来和希望;每个⼈都必须有脚踏实地的能⼒,实实在在地从每⼀件⼩事做起,这样我们才能有点点滴滴的收获。
让⾃⼰的胸怀⽆限⼤。每个⼈的⼀⽣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每个⼈都有可能遭遇失业、婚变、亲⼈离去、朋友背叛等这些事情,也许我们⽆⼒改变某些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遇事不仅要拿得起还要放得下,⽤平和的⼼态来对待⽣活中的缺憾与苦难,承认现实⽣活中的不⾜之处,并通过⾃⼰的努⼒去弥补这种不⾜。长期困扰于⼈⽣的遗憾不能⾃拔,对⼀个⼈的⽣命质量是会有所损害的。既然⽣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什么样的⼼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常重要了。⼼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活质量。⼀种遗憾,其实可以被放得很⼤很⼤。放⼤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种尺度,给予他⼈在⾃我内⼼设定的⼀种⼼理承受标准。丈量着他⼈,同时也度量着⾃⼰⼼胸明朗骀荡与阴霾狭隘。如果想得到别⼈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与⼈为善,⾸先在⾃⼰内⼼就应该将度衡他⼈尺度的标准提⾼。只有敬⼈⼀丈,才能⼰获⼀尺。曾经听过这样⼀则故事,晚饭后,母亲和⼥⼉⼀起洗碗盘,⽗亲和⼉⼦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传来打破盘⼦的响声,然后⼀⽚沉寂。⼉⼦望着⽗亲,说道:“⼀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说:“她没有骂⼈”。在现实⽣活中,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看⼰,以⾄往往是责⼈以严,待⼰以宽。于丹在《⼼得》中这样说到:“学会宽容,宽容就是潇洒,宽容就是忘却,宽容就是忍耐。宽容意味着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但不是放任,不是纵容,不是消极地⽆所作为。宽容,⽣活中的⼀门技巧,宽容⼀点,我们的⽣活或许会更加美好!”宽容别⼈,就是善待⾃⼰。怨恨让我们的⼼灵寄⽣于⿊暗之中。⽽宽容,却能够让我们⼼灵得到放飞和⾝⼼愉悦。与⼈与⼰为快乐之事,理当为智者所奉⾏之道。宽容尤如⼼窗通达,⾯对看似不公的⼈世之事,何不如同于丹所讲淡定、从容处之呢。掬之⼀璨,对⽣命的理解或许在此刻早已升华。
严于律⼰,宽以待⼈。尽量不要要求对⽅必须如何如何,或者说,我付出了什么什么,你就得⼀定要回报什么什么。其实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不能这样去要求别⼈。⽗母与⼦⼥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都是如此,在每⼀种关系中,去尽⾃⼰的⾓⾊应该承担的责任,责任尽到了,就够了。每⼀个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距离和独⽴就是⼀种对⼈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中间,也应该保有。稍微留⼀点分⼨,对⾃⼰严格⼀点,对别⼈宽容⼀点,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内⼼的淡定与坦然。在现代社会,我们也许⽆法安贫乐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前,每个⼈都在努⼒发展着⾃⼰的事业,收⼊多少、职位⾼低、房⼦⼤⼩,似乎成了⼀个⼈成功与否的标志。还仅是⼏⼗年前,⼀个⼈⼀⽣可能就在某个单位⼯作,他们的婚姻基本稳定,从⼩到⽼可能就住在⼀个⼤杂院⾥,那时候⼈的痛苦可能是没有选择或选择太少。但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是选择太多。我们困惑,我们迷茫,我们⽆法左右外⾯的世界。怎么办呢?只有让⾃⼰的内⼼更强⼤。⼀个⼈只有内⼼完满、富⾜,⽽后才能表现出从容不迫的风度。如果你的⼼很敞亮,很仁厚,你有⼀种坦率和勇敢,你的舒泰是由内⽽外的⾃然流露,那么你可能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有些⼈想躲到某个⼭中去修炼,其实,若我们能做到不离红尘,就⽣活在闹市之中,每天做着跟⼤家毫⽆⼆致的事情,但⼼中却⾃有⼀⽅从容宁静的⽥园,才是真正的⼤隐。
予⼈玫瑰,⼿有余⾹。给予⽐获取更能使我们⼼中充满幸福感。尽⾃⼰的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怀着乐观和积极的⼼态,把握好与⼈交往的分⼨,让⾃⼰成为⼀个使他⼈快乐的⼈,让⾃⼰快乐的⼼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温暖他⼈,让家⼈朋友乃⾄于更⼴阔的社会,从⾃⼰⾝上获得⼀点欣慰的理由。关爱别⼈,就是仁;了解别⼈,就是智。
《论语》⾥⾯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是从⼀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个⼈,稍微留⼀点分⼨,有⼀点余地,这⼀点⾮常像禅宗⾥⾯所说的⼀个境界,禅宗说这个⼈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未圆”,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点分⼨,海阔天空。
总之,读于丹的《论语〈⼼得〉》能给⼈以⼼灵净化,如⼀丝清泉沁⼈⼼脾,让⼈陶醉,给⼈以启迪。与友宽容,与亲⼈宽容,与⽣活中⼀切给予宽容,学会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我们收获的就是⼀种和谐的美。宽容是⼈⽣的哲学,但更是⼀种境界吧。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24
⼏天来我如饥似渴的读完了于丹⽼师所著的《于丹〈论语〉⼼得》⼀书,书中于丹⽼师借助⾃⼰丰富的学识与深厚的阅历,⼜结合当下⼈们的⽣活,围绕天地⼈之道、⼼灵之道、处世之道、君⼦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之道,⽐较全⾯的向我们诠释了论语中那些简单⽽⼜千古恒常的真理。在仔细研读于丹⽼师的讲解时,我体会到了,她所阐述的思想,其实《论语》并不是⾼不可及的,于丹⽼师认为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就好象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样,就好象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样。
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每每运⽤这些穿越了千古尘埃的简单真理来,解读现代⽣活中的种种困惑时,都会产⽣阵阵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顿悟。
于丹⽼师在书中有着这样⼀段关于处世之道的⼼得:“孔⼦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去宽宥所有⼈的过失。
有⼈问他:“以德报怨,何如?”孔⼦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给出的答案让我们乍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孔夫⼦在
这⾥提倡的是⼀种⼈⽣的效率和⼈格的尊严。他当然不赞成以怨报怨。⽽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 在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你的公正,⽤你的率直,⽤你的耿介,⽤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的⾼尚⼈格,坦然⾯对⼀切。”
阅读到这⼀段时,不由的在脑海中闪现出班上那⼏个被家长娇惯的已⽆任何道理可讲、“⽆药可救”的学⽣来,纵使各科教师多么耐⼼地循循善诱,不计前嫌,也⽆法祈得他们的改变,⽼师们只能被他们的不可理喻⼀遍遍的践踏着的尊严,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想,我是⽼师呀,我怎能和孩⼦⼀般见识呢?于是在继续的关爱中,继续遭到这⼏孩⼦的践踏,懂事的孩⼦有时会来劝我,“⽼师别和他⽣⽓,不值得。”
⽚刻⼀阵惊醒,孔夫⼦在两者之外的第三种态度是多么的恰如其分啊,⽼师也是有尊严的⼈呀,为什么对待如此这般的学⽣要⽆谓的浪费你的情感、⽤不值得的仁厚对待那些有负于你的⼈呢。这样的⼈当然也包括学⽣啊,我想孔⼦的这个在态度就是要告诉,应该把有限的情感,⽤在最应该使⽤的地⽅吧。
⼼⾥暗想,下学期不妨就来尝识⼀下吧,这第三种态度的教育理念,看看到底会产⽣怎样的效果呢?
在我的极⼒推荐下⽼公也开始拜读起这本书来,⼀天茶余饭后两⼈便交流起读书的⼼得来,他说,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孔⼦提出的三不,即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他说,⾃我⽐照了⼀下,觉得⾃⼰好象做不到也做不好,我笑道,那是。聊到兴头,我也将这两天⾃⼰的思考和盘托出,在刚刚嘲笑⽼公的瞬间和述说⾃⼰思考的同时,我突然反问⾃⼰,这第三种态度,夹乎于两者之间,你真的能把握得到,把握的准吗,在运⽤这样⼀种态度教育学⽣的过程中,其实也会是⼀不⼩⼼就⾮左即右的呀,就这么⼀个字“直”,也决不是那么简单的和易于把握的呀。,
⼜想起了于丹⽼师的话,孔⼦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过”和“不及”都是要尽⼒避免的。那么简单的真理,到底⼜该如何把握呢?我想,也只有在漫漫岁⽉的实践中,慢慢的去顿悟吧……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25
不朽的孔⼦永恒的《论语》我在最近⼜温习了⼀遍《于丹论语⼼得》,突然觉得她就是在针对我的⼼境所写的,她写出了我⼼⾥想说⼜写不出来的话,她⽤⼥性特有的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来解读《论语》,于丹《论语⼼得》读后感。读过,虽不是⼤彻⼤悟,但也有些许悟道。 我最欣赏的,也就是于丹⽼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活?秘诀就是去找到内⼼的安宁。我把内⼼的安宁理解为:平和。以乐观向上、闲适超逸的性情融⼊环境,当然,要达到孔圣⼈的境界和于丹⽼师所说的那种和缓、从容谈何容易,必须经历千锤百炼⽅能修成正果,逐步提升⾃⼰,努⼒追求内⼼的淡定和坦然是必要的,⾄少他可以让我们少⼀点烦恼,多⼀些快乐,正如我的境况,我在⼀个熟悉的环境⾥,在⼀个有近300名教职员⼯的学校⾥曾经是个引领者,来到这⾥,没有⼀个⼈认识我,曾经的辉煌不在,孤单⽽⽆奈,如果沉湎这些,就是抱头痛哭都不为过,但是想想,有得有失,关键是我得到的是我最想要的,失去⼜有什么可惋惜的呢?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得失就在转念之间。你的⼼⽥越淡定,越从容,你就会舍弃那些剧烈的、宏阔的、声张的、外在的情势,⽽尊敬恬静的、⼼⽥的声⾳。这会使你⾛到社会⾓⾊中的时刻,可以或许不失去⾃我,可以或许做到最佳。读后让⼈豁然开朗,淡然微笑,还让⼈掩卷⽽思,浮想联翩,顿时,⼼静谧下来。
“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其实是给⾃⼰留下来⼀⽚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已步⼊不惑之
年,对⼈对事已接近淡然,虽然有些⼈有些话触到敏感的⼼灵,难免有些黯然,但我总是愿意把它往好处想,不争不恼,⼀笑⽽过,“胸怀⽆限⼤,很多事情⾃然就渺⼩了。”想开些,何必计较?“⼰所不欲,勿施于⼈”。这句话,我也有很多的感悟,现在,对学⽣也是宽容很多,因为我⾃⼰有孩⼦,她也曾因为⽼师的原因哭倒在我怀⾥,我的⼼也曾痛过,我不想别⼈的孩⼦也因为我哭倒在别⼈的怀⾥,所以每句话我都掂量⼀下我⾃⼰的孩⼦能接受吗,结果失误减少了很多。
另外,我知道孔⼦教书有好些特点。从某些⽅⾯说,孔⼦是⼀个好教师。于丹⽼师笔下的孔⼦朴素平和、谦虚贤达,博学睿智,平易近⼈,时时为我们传递着⼀种博⼤、仁爱和快乐。⾸先他注意道德品质的培养。颜回、曾参的粗⾐淡饭。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孔⼦⼀再表扬。宰予懒惰,夸夸其谈,孔⼦严厉地责备过他,“有教⽆类”的教育思想,“发愤忘⾷.不知⽼之将⾄”的劳动热情,都是他的光辉⾯。原始的孔⼦,有许多地⽅值得我学习。其次,孔⼦教书能了解学⽣们的优缺点以及他们的特长和个性。曾参的德,⼦路的勇,颜回的好学,⼦贡的聪明,孔⼦常常能信⼿拈来,并提出“因材施教”。他是温和的,如春风拂⾯,从来不训斥学⽣,我也悟道并不是⽼师声嘶⼒竭学⽣就会按照你的要求来的,有时需要的只是绕指柔,我读《⼼得》,学孔⼦,做⼀个快乐的⽼师。
《论语》通知⼤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以⽂⾔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聪慧,以聪慧诠释⼈⽣,以⼈⽣诠释⼈性,以⼈性安排⼈⼼。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仍能让⼈体悟到经典的聪慧与温暖。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26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庄已经离⼈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些必要的链接。⽽于丹教授以⽩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个现代⼈对社会,对⽣活,对⼈⽣的感悟演绎出来,灰⾊的孔⼦⼀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出的是⼀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种智慧,是对⾃⼰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种⼼态,⼀种融⼊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的⼀⽣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改变这个事实,⽽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平和的⼼态来对待⽣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先要能够正确⾯对⼈⽣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很⼤,放⼤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之处,并通过⾃⼰的努⼒去弥补这种不⾜,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活缺憾的态度。
⼈们常说,在家靠⽗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上可以照见⾃⼰的影⼦。其实⼈这⼀⽣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个什么样的为⼈,好朋友就是⼀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以群分。什么样的⼈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从这样⼀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内⼼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
第⼀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们在⽣活中可能会遇到⼀些情况,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盲⽬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的激情影响你的判
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法挽回的后果。
第⼆种叫做友善柔。跟第⼀种相反,是说那种脾⽓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要知道,现在的⽣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前只是⼀晃⽽过,你必须果断的去把握它,⽽善柔的朋友往往⼲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
第三种,也是最坏的⼀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段来谋取个⼈利益的⼩⼈。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副善良的⾯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论语》,⼤家都知道,是孔⼦弟⼦编录的孔⼦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的⽣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灵产⽣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的宇宙观、⼼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格修养之道、理想和⼈⽣观等七个⽅⾯,从独特的个性视⾓出发来解读《论语》。
于丹教授的《论语⼼得》是从天地⼈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的⼈格理想:既有⼀⽚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有脚踏实地的能⼒,能够在这个⼤地上去进⾏他⾏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个⼤的宇宙观,再将⼼灵之道、处世之道、君⼦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位地解读了孔⼦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普通⼈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从⼩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忧患意识,⽆不显⽰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千年来世⼈仍愿意尊奉孔⼦,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的“直道⽽事⼈,何往⽽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种态度,是⼀种朴素的、温暖的⽣活态度。品味⼈⽣,修⾝养性,其⽬的正是要在愉快地⽣活中度好这⼀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态去⽣活,将⾃⼰的情感和⽣命融⼊⾃然状态,这样才⽆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教导我们快乐地⽣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的安宁。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27
前⼏年,央视科教频道正热播北京师范⼤学于丹教授《论语⼼得》。我被于丹教授妙语连珠、才思泉涌的讲解吸引住了。于是我兴冲冲地买回来⼀本,⼀个不爱学习的⼈也开始读书了。我总觉得儒家思想、孔孟之道离我们现代⼈很远,这些毕竟是越千年的东西,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呢?是不是和我们现代⼈的⽣活格格不⼊呢?
现在想⼀想,古代先贤们讲的⼀些道理,和我们当代⼈的⽣活,仍然能联系到⼀起,并不是⾼深莫测,遥不可及。正所谓的“道不远⼈”吧!今天把于丹⽼师讲的⼏句话拿出来跟⼤家分享共同学习。 在处世之道⼀章中,于⽼师讲了⼀则寓⾔,名叫《豪猪的哲学》。有⼀群豪猪⾝上长满刺,⼤家挤在⼀起取暖过冬。距离太远⼤家借不着热⽓觉得寒冷。⼀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体。经过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找到了合适的距离。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度。由此我们联想到,现代⼈交朋友要真诚热情,互帮互助,最好能带给对⽅“正能量”。⼤可不必穿“⼀条裤⼦”“烂⾲菜不打捆⼉”。这样下去离“⼩⼈常戚戚”就不远了。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事情都⼤包⼤揽。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地⽅,要“忠告⽽善道之,不可则⽌⽏⾃辱焉”。我喜欢“莫愁前路⽆知⼰,天下谁⼈不
识君”的祝福,更羡慕“但愿⼈长久,千⾥共婵娟”的思念,但愿朋友之间能“⼀⽚冰⼼在⽟壶”吧! 当今社会,家长们把孩⼦的成长看做⽣活的全部,把孩⼦的学习看做头等⼤事。于⽼师讲有⼀种⾏为叫做“⾮爱⾏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进⾏的⾮爱掠夺。⽐如有的⽗母在孩⼦青春叛逆期,总是念叨为了孩⼦放弃了进修的机会,放弃了升迁的机会。把全部的精⼒⾦钱都花在了孩⼦⾝上等等,结果怎么样?孩⼦“压⼒⼭⼤”,⾼考前后、⼤学期间出事情的还少吗?有的错误是没有机会改正的,只留下⾎淋淋的教训惊醒后来⼈。
书中还谈到了许多孔夫⼦的观点⾔论,如君⼦“讷于⾔⽽敏于⾏”“⼰所不欲勿施于⼈”等等。我读了⼏句《论语⼼得》有⼀点点感悟。⾃⼰就像是夜晚抬头看星星的孩⼦,却不知道天空有多⼤。慢慢懂得学习才是硬道理,“三⼈⾏必有我师焉”。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28
以前总说门当户对是封建毒害的残余,但真的没有更现实的意义吗?就我看来,它是为婚姻做⼀些必要的、经常被忽略的、精神层次上的铺垫。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把其当成⼀种铁定律例来执⾏,⽽是认为应该作为必要的参考来对待。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好的朋友是良师,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想、⾏动,令你觉得快乐幸福,⽣活处处充满阳光;好的朋友不见得时时刻刻陪伴在⾝边,却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地站在你⾝边,也许仅仅是⼀个眼神、⼀句话语、⼀种态度、⼀份默契。
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离的。否则就是⾮爱⾏为,就是事君数,思辱矣;朋友数,思疏矣。 那么如何可以结交到好的朋友?最根本的,让⾃⼰成为善良的、乐观的、幸福的⼈,使⾃⼰与这些美好的品德相贴近,那么⾄少可以在与这样美好的⼈相遇时共品⼀杯茶。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29
于丹教授在《论语》⼼得开篇就提到:⽆⾔也是⼀种教育。⼦⽈:“天何⾔哉?四时⾏焉,百物⽣焉。天何⾔哉?”(《论语·阳货》)孔⼦对他的学⽣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四季轮转,万物滋⽣。苍天还需要说话吗?
对于⽆⾔也是⼀种教育,我把它理解为⾔传⾝教,⽽且要重于⾝教。俗话说:太阳不语,⾃是⼀种光辉;⾼⼭不语,⾃是⼀种巍峨。对于我们⽬前的教育,我认为⾔传有余,⽽⾝教不⾜,很多填鸭式的说教,其实它的说服⼒是⾮常苍⽩的,倒不如⾝体⼒⾏更能让⼈信服。
⽆⾔也是教育,看到这句话,让我想起⼀件往事。记得⼉⼦刚上⼩学的时候,有⼀次他发烧了。我匆忙赶往学校的时候,正巧是课间休息。跟⽼师打过招呼后,我急忙来到⼉⼦⾝边,摸摸⼉⼦的额头,挺烫的,⼜向⽼师问了问情况,就打算带孩⼦回家,正当我要向⽼师表达感谢和歉意的时候,⼉⼦忽然呕吐了,由于没有防备,⼀下吐了⼀地,我⼀边拍打⼉⼦的后背,⼀边抬头问⽼师拖把之类的东西在什么地⽅,这时,只见⽼师⼀脸不满的神⾊,皱着眉,脸拉了⽼长,她⼀定是嫌弃我们把教室的地搞脏了,看到她那副表情,刚才从⼼底浮现出的感激之情⼀下⼦就荡然⽆存了。我想,孩⼦上多少节思想品德教育课,才能把⽼师那漠视的眼神从内⼼深处抹掉呀!⼩学是对孩⼦教育的启蒙时期,教师的德才学识、情感⼈格、⾔谈举⽌都会在孩⼦幼⼩的⼼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所以,有时候⾝教更重于⾔传! 说到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童话故事⼤王郑渊洁教育孩⼦的故事,他在做客湖南卫视,跟节⽬主持⼈汪涵聊天时说:⽆论何时何地,都要给孩⼦做个榜样,即使⾃⼰不爱看书,只要孩⼦⼀出现,你就要拿起书本写写画画,如果你想让孩⼦孝敬⽗母,那你⾃⼰就要做给他看。有⼀次,郑渊洁买来⼤彩电后
直接给孩⼦的爷爷送去了,⼉⼦问他为什么不拿回⾃⼰家看,郑渊洁说:“爷爷奶奶活得没咱们长,以后咱们还能看上原⼦弹电视呢,所以先给爷爷奶奶看。没过⼏天,吃饭时,端上了⼀盘⼉⼤虾,他让⼉⼦吃,⼉⼦让他吃,他说他不爱吃虾,⼉⼦说:“你吃吧,以后我还能吃原⼦弹虾呢!”这,便是⾔传⾝教的结果。
在竞争⽇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在世风⽇渐浮躁的今天,⽆⾔教育更是彰显出它的难能可贵,⽆⾔就是要脚踏实地、默默⽆闻、⽢于寂寞;⽆⾔就是要⾝体⼒⾏、以⾝作则,潜移默化。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桃李不⾔,下⾃成蹊,相信⾔传⾝教必能结出累累硕果,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蔚然成风!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30
对于我们来说,《论语》接触得是挺多的,也是⼗分熟悉的。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之⼀,是记录孔⼦和他的弟⼦⾔⾏的⼀部书。⽽于丹却是陌⽣的。但读了《于丹<论语>⼼得》,我对《论语》⼜有了新的理会,在⼼中也加深了对于丹的印象。
《于丹<论语>⼼得》的真谛,就是告诉⼤家,如何在现代⽣活中获取⼼灵快乐,适应⽇常秩序,找到个⼈坐标。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天地⼈之道、⼼灵之道、处事之道、君⼦之道、交友之道和⼈⽣之道。书中每⼀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的哲理和处事做⼈的道理。
于丹教授讲授《论语》⼼得别具⼀格。在我的⼼⽬中,孔⼦是⼀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犹如⾼⼭上⼀颗劲松⾼不可攀,只可仰望⽽不可触及。⽽于丹教授仿佛是⼀位美味快餐的加⼯⾼⼿,她能把⼀般⼈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得的⽅式来解读,就像把难以消化吸收的⾷品加⼯成了⽼少皆宜备受欢迎的⾼档营养品。她带我们穿越时空,把⼀位两千年前的圣⼈引领到了众⼈眼前与今⼈对话。孔⼦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时时传递⼀种朴素、和谐的⽣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进了我们的⼼⾥。她说:“孔⼦没有温度,只有⾊彩”。
现在说21世纪评估各国家⼈民⽣活得好与不好,不⽌以国民⽣产总值为标准,还要看国民幸福指数。我们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国民幸福指数有64%左右,1991年提升到了73%左右,可在1996年却下跌到68%。这说明“在⼀个社会物质⽂明极⼤繁荣,享受着这种⽂明成果的现代⼈仍有可能存在极为复杂的⼼灵困惑”。我认为“国民幸福指数”⼀词,物质意义上的幸福⽣活它仅仅是⼀个指标。单纯依靠物质的极⼤丰富同样不能解决⼼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其实是给⾃⼰留下⼀⽚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的就是⼯作中,⼩的就是家庭中,同志之间、朋友之间,⼀些⽣活中的琐事,抑郁于胸。“胸怀⽆限⼤,很多事情⾃然就渺⼩了。”⾃⼰劝⾃⼰,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对⼈⽣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下来,不要纠缠在⾥⾯,⼀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于丹教授在论语⼼得中讲了⼀个故事:⼀座寺庙⾥供着⼀个花岗岩雕刻得⾮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来佛像前膜拜。⽽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同⼀座⼭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就⾛上了今天的岗位,⽽我经过了千⼑万剐才成佛。
我读后眼前⼀亮,我们过去总是喜欢与他⼈相⽐,为什么你我⼀起参加⼯作,你今天如此辉煌?往往⽐的都是⾃⼰的缺失和他⼈的所得,⽽忽视了他⼈付出的努⼒、做出的贡献、肩负的责任、承受的压⼒。⼀旦想到他⼈所得背后的付出,千⼑万剐与四⼑相⽐相差何其⼤,这样⽐起来我的内⼼就平和多了,怨⽓⾃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知⾜常乐!
于丹《论语》让我们了解过去,让我们知道了当今的⽣活。使我们豁然开朗,去追求有意义的⽣
活。
于丹论语⼼得读后感 篇31
什么叫⼼灵上的⾼兴,⽆欲⽆求、红尘看破也不过是避世;忙繁忙碌地名利追求⼜会错失良⾠美景;⼈活于世,于⼤千天下,可以不为⼈情事故所困?⼈情事故即⼈的相处,我们最近的关系⽹莫过于亲友好友、同事还有⼀些“假想敌”:
温暖、质朴的道理深化浅出让我们再度重温孔⼦,近间隔接触孔⼦,实在“道不远⼈”。她从天地⼈之道、⼼灵之道、处世之道、⼩⼈之道、交友之道、 抱负之道和⼈⽣之道这七个⽅⾯辨别论述“怎么样才能过上⼼灵所需的那种⾼兴⽣活!”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蔬矣”,不论与领导还是朋友,都要守旧⼀定的间隔。与朋友相处时“忠告⽽善道之,不⾏则⽌,⽏⾃辱焉。”意思是:朋友做的不对的中央,要加之引导;要是他不听就算了,不⽤⾃取其辱。
可见,孔⼦并没有倡导朋友有难,拔⼑相助、出⽣⼊死的义薄云天,⽽是回归通常,讲究⼀个“度”,“见⼈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对于刚了解的朋友是如许,⽽对于熟识很多的好友,要是每天在⼀同,也不见得是⼀样功德,“⼩⼈之交淡若⽔”。朋友之交⼴遍天下,时不时电话短信联系,知道对⽅好⽋好,相互交流思想、所见所闻,就可以了。
去年年末,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得》,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下飙升,临时⽹上议论的沸沸扬扬,⼀⽉份我去买这本书,就曾经重印了七次,看后以为⼼⾥克制了很久的东西⾃⼰表达不出来,但是书中表达出来了。对于《论语》,书店的书更多的是学者压⼈式的讲法,⽽《论语⼼得》这种亲切的讲法⼀下将读者拉近了,我们好像就是孔⼦席前⼀个平静的门⽣。正如书中说,论语差别与励志格⾔,它不是⼀句⼀句的教导,⽽是⼀幕幕场景,像话剧⼀样来看最故意思。
仁是《论语》当中呈现很多的⼀个字眼,但是《论语》当中并没有给出界说,只有两句⾃制复礼为仁和仁者爱⼈,其他的解释是针对差别的门⽣给于差别的答案,这就是孔⼦的因材施教吧。对于⼩⼈,书中也没有给出界说,⽽是将其与⼩⼈做了多次⽐拟。⽐如“⼩⼈坦荡荡,⼩⼈长戚戚”,“⼩⼈喻于义,⼩⼈喻于利”……孔⼦总是将答案留给门⽣,现在⼜把答案留给了我们这些读者。
《论语》当中孔⼦是⼀个温良恭俭让的抽象,和门⽣探究题⽬总是平易近⼈,是商量的语⽓,尽管孔⼦⽐他的门⽣要⼤很多多少岁。想想现在的讲堂,⽼师在上⾯讲,门⽣⼜要看幻灯,⼜要做笔记,忙的不亦乐乎,真是感慨良多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