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课标)2015-2016高中历史 第9单元 戊戌变法 9.2 维
新运动的兴起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1
一、选择题
1.“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封建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 解读材料关键信息,从材料“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可知该派别主张设立议院,为早期维新派主张,选择C项。
【答案】 C
2.某图书目录有如下内容:“上古茫昧无稽考”“周末诸子并起创教考”“诸子创教改制考”“诸子改制托古考”“汉武帝后儒教一统考”。据此判断该图书是( )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孔子改制考》 D.《变法通议》
【解析】 从材料中“诸子创教改制考”“诸子改制托古考”可知作者旨在宣传托古改制,只有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与之相符。
【答案】 C
3.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解析】 A、C两项明显错误。D项不全面,材料并没有提出要采用汉人装束;题干材料主要是要求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选择B项。
【答案】 B
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解析】 19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派将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着历史的发展方向。解题关键是审清限制词“关键”,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5.1895年,康有为等人创办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中外纪闻》,并在北京建立政治团体——强学会,但不久就被清政府查封,其根本原因是这一刊物和这个团体( )
A.损害了洋务派的威信
B.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C.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D.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解析】 本题考查对维新派宣传变法活动遇到阻力的原因的分析,最根本的原因是触犯封建顽固派的利益,最后被清政府查封。
【答案】 B 最新K12
[k12]
6.《文史参考》将梁启超家族三代人誉为“国家脊‘梁’”,此“梁”一语双关,介绍了他们走的一条共同的忧国忧民的人生道路。梁启超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解析】 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口号,B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C项是康有为的思想特点,D项是梁启超的思想主张。
【答案】 D
7.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对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宣传立宪保皇思想 B.启蒙了国民觉悟 C.反对民主革命 D.主张救亡图存
【解析】 梁启超在这里重点强调了国家与政府的关系,他区分了国家和政府的不同,是对旧思想的盲目忠君批判,所以起到了启发民智的作用。
【答案】 B 8.我国古代史学家在研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得出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模糊结论。近代以来,受西方影响,率先打破这一懵懂历史观的是( )
A.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 B.李鸿章、张之洞等的洋务思想 C.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社会主义思想 D.严复、梁启超等的维新思想
【解析】 严复、梁启超等的维新思想指出社会是不断前进的,没有体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选择D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是________的代表作;图二是维新派于________年在________成立的政治团体;梁启超担任图三所示《时务报》主笔期间曾发表文章,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_制度和________制度。
(2)结合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 (3)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活动有何影响? 【答案】
(1)康有为 1895 北京 政治 文化教育
(2)有著书立说,如康有为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阐发维新变法思想;组织政治团体,如1895年成立的强学会;创办报刊,如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上书,如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建立学堂,如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 最新K12
[k12]
(3)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答案】 (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扬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 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 欧洲旧思想 乙 中国旧思想 丙 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体 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永不得相混 皆可以为治人者 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之位置,两不相属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惟法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一切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而有特异之法律 平等 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1)据表中甲、乙内容,概述“欧洲旧思想”与“中国旧思想”的异同点。 (2)据表中丙内容分析,“欧洲新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构想?这种“新思想”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3)你认为梁启超作出上述比较的意图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的意愿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异:欧洲强调神权至上,突出反映教会专制统治;中国强调君权至上,突出反映了君主专制。 同:都反映了封建专制、等级社会的时代特征。 (2)国家构想:人民主权、政教分离、法治。意义: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推动欧洲的社会转型。 (3)意图:学习西方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传统思想的制约,民主观念淡漠。 最新K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