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主观题解答的常规思路-古诗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一、语文主观题解答的常规思路——古诗类

2011-5-12(四)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柏华按:

这道题抓住行文‚线索‛设臵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能够看出诗歌里那些明地里和暗地里写到‚微风‛的地方。其方法是逐联或逐句分析是如何体现出‚微风‛来的。题目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自然就径直从颔联入手分析。 题中所谓‚贯穿全篇‛,即‚微风‛在以下三句诗中都有体现。按照这个思路去揣摩下面三句:推开门又使竹动的不可能是‚故人‛,因为作者用了个‚疑‛字,应该是微风;枝上露何以滴下,本来没风也可以自然下滴的,但想到题目的提示,当然就可以理解为是微风吹下的,‚入幌‛‚拂绿琴埃‛主语是什么,不可能是人,难道要让朋友来替自己拂去琴上的尘埃?所以主语也应是微风,作者希望微风掀帘进屋拂去琴上的尘埃。 答案: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很多时候问‚……意思(感情)是如何贯穿全篇的‛。这样就把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对诗歌意象的识读联系在一起考查了。难度自然比这又要大一点。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柏华按:

这是一个景物描写,从景物特征来看,体现了一种‚清冷、幽静‛的特点;试想喧闹的环境又如何会有‚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如些细腻的感知?从作用来看,是以动衬静,不单表现了夜深,也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百无聊赖的心境。这就体现了‚景语即情语‛的诗歌特点。

由诗歌的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主旨在‚怀人‛,所以,在看到这一联所反映出来的孤独、寂寞之外,还应该联系诗歌的主旨。 答案:幽静、清冷。表达了诗人孤单、寂寞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如果题目改成‚诗歌的颈联是如何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那我们就得按照‚采用……意象,运用……手法,营造了……的气氛(意境、氛围),反映(起到)了……作用,表达(抒发)……感情‛这样的模式去组织答案。

1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柏华按:

这道题实际上就是考了一个对诗歌里用典的识别,难度不大。说到底也只是对我们文化知识积累的一种考查。 答案:‚为拂绿琴埃‛ 如果把题目改成‚试简析(赏析)诗歌的最后一句‛,其难度就大多了。这时我们就得按照‚诗歌字面的意思是……暗用了……典故,反映了诗人没有友人在时的落寞寡欢,巧妙的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一往情深,更与前一句‘何当一入幌’一起表达对友人到来的渴望,于是思念之情在这形象的想象中得到表达。‛

诗句里如果存在表现技巧、用字精妙的现象,也需要一并提及。

这句诗字面是说风儿何时来帮我吹去琴盖上的尘灰,实际是暗示我们诗人已经很久没有弹琴了。这里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的典故。诗人为何长期没弹?因为像伯牙一样的知音不在身边。诗人对友人是如何的看重又是如何的情深,于此得到了表达。

另外,作者希望风拂去琴上尘埃就是希望朋友到来自己重新弹琴。这一句跟前一句‚何当一入幌‛一起,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了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

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间题。(06年)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柏华按:

对诗歌里思想感情的考查,可以是考整首诗的,也可以考局部诗句里的,但局部诗句里体现出来的情感是与诗歌表达的整体感情是一致的,有时看似不一致,也是一种起伏转折对比反衬等的体现。还有对诗歌的题目、注解等,都不能忽视,如这首诗歌题目里的‚室人降日‛和注释里的‚室人降日,妻子生日‛就不能忽视。

还有对诗歌感情的分析,是必须抓住诗句里的文字(或意象)入手的……诗歌将‚今年‛跟‚去年‛进行对比,还有‚相望‛与‚天涯‛都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第二问则是对诗歌里措辞的品味鉴赏,诗歌里不仅一些动词、形容词值得我们注意,即使一些副词、连词,有的时候也具有很强的丰富诗歌内容,强化突出诗人情感表达的作用。 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内中饱含愧疚与歉意。‚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2

柏华按:

这一题是对有关‚表达技巧‛的考查,所谓‚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就是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主体意象是‚归鸦‛重在一个‚归‛字,然后在联系到诗歌里的抒情主体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归鸦‛与‚抒情主人公‛形成的反衬(或对比)【同类事物之间多构成‚对比‛,异类事物之间多构成‚衬托‛】。

当然‚满林残照‛起到了渲染的作用。

在谈到其技巧之后,最后用一句极为简洁的话揭示一下其于抒情的作用。

还有题目中往往有‚试加以分析‛或‚请略加分析‛的要求,其实很多的时候并不需要分析,只要我们按照主问题‚揭示‛出答案就可以了。

还有在对指定的诗句进行分析的时候,是可以联系其前后的一些相关诗句一起分析的,因为有时适当联系那些诗句对我们分析指定的诗句是有帮助的。 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而‚满林残照‛则为渲染。把诗人思家怀乡的情感融入在其中(或融情于景)。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柏华按:

这道题的关键词是‚极为感人‛,可见应该侧重在对词句情感的丰厚和对读者的感染这两个方面去挖掘。

其次,一个词句的措辞很巧,很美,包括语言的风格等,也是感人的方面,在审题拟制答案时,也是需要考虑到的内容。

注意:对诗歌的句子结构要有正确的理解,比如‚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何时‛这一问的落脚点并不完全在‚收拾田园了‛而在‚女团圞夜煮茶‛,写出了诗人与亲人团圆共享受天伦的渴望。另外,对诗句里提及到的意象要有比较准确的把握‚收拾田园了‛表明诗人对当前宦游的厌倦,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儿女团圞夜煮茶‛以一个拟想的生活细节写出了一家团圆的和乐轻松愉快。归隐田园并非诗人的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在摆脱宦游的羁绊,获取跟亲人朝夕相处的自由。 答案: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尤其‚儿女团圞夜煮茶‛ 以一个拟想的生活细节写出了一家团圆的和乐轻松愉快,写出了很多人所希求而未能的愿望,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07年)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柏华按:

这题考查的是诗歌里的‚情‛与‚景‛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能够从诗人描写的景象中

3

读出蕴藏在其中的感情。这里涉及到诗歌表达的技巧与诗歌的内容的关系问题。

要解决这道题,首先必须知道整首词抒发的基本感情——这是一首‚送别诗‛,这样的诗必然要通过‚惜别‛‚担心‛‚惜别‛‚慰勉‛等体现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

其次必须具有对诗歌语言的敏感——‚浮天水‛‚无穷树‛路途迢远;‚带雨云埋一半山‛天气阴沉;有‚水‛有‚山‛,分明路途艰难的象征;‚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还会给我们前途迷茫,后期难料的感觉。当然,还有行人旅途孤独的意味。这种敏感是与我们的想象与联想的能力分不开的。

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先前的思考进行归纳,拟制出比较可靠的答案来。 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柏华按:

这道题考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题目中问‚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其实就是问下片写了哪两层意思。既然明确了‚两层意思‛,就可以将下片的词句划分成两个层次,然后逐一的分析出其中的含义,这样答案就有了。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这组句子理解起来有歧义,自古至今,人生的遗憾很多很多,但比较起来,其他都算不了什么,只有好朋友之间的离别才是最让人伤心的。这是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根据‚送别‛这个主题来的,表明了诗人对朋友情的看重,也与上片的‚功名馀事且加餐‛照应,除了表明感情的深厚之外,也算是对友人的一个开导。 自古以来,让人遗恨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哪里应该把人世间的离别看得那么重呢?这种理解是站在‚知人论世‛这个角度上分析出来的,辛弃疾是一个爱国英雄,其襟怀自然不会把人世间的聚合别离看得很重,而是把国家民族的命运放在首位的。鉴赏辞典这样说过,高考也就采用了这样的结论。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这两句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是说人世间的风波险恶远甚江湖河海,这一则是对当时社会的揭露,表达了诗人淤积心头的愤慨,也是对即将远去的友人的提醒嘱咐和忧虑。 答案一: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高考制) 答案二:自古而今,人世间让人遗憾的事太多太多了,但只有好友之间的别离才是最让人伤心的。人心太过险恶,世途特别艰险,愿你多加保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看重和对友人未来的忧虑。(柏华制)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8年)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4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柏华按:

这是一道以考查诗歌内容为主的考题。值得注意的是这道题分成前后两问,前一问‚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后一问‚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可以判断前一问只需作浅层的概括,第二问需要对诗人内心世界进行揭示。关键在要能够在这两联之间看到彼此之间的关系,即要用整体联系的眼光审察,而不能做彼此孤立的分析。

而这两联一写‚人事‛一写‚自然‛;一写联想而及的往事,一写眼前呈现的美景;一为虚写,一为实写。而这两联之间实际构成了一组对比。

懂了这层关系之后,还得结合这首诗里的其他诗句,才能真切的窥探到诗人寄托于其中的慨叹。‚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其中的‚凤去台空‛是说象征着吉祥好运的鸟儿早已飞去。而尾联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其中的‚浮云蔽日‛暗示小人弄权。只有把这些与‚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联系起来,分明是诗人在借古讽今,六朝的衰颓终究不是自然代谢的结果,而是‚人事‛的原因。面对如此多娇的江山,作者心头能够生发怎么样的感慨呢?自然可以推知了。 答案一: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高考制) 答案二:六朝的繁华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眼前的自然美景却是永在不变的。寄寓了作者人事沧桑、自然永恒慨叹,以及为唐王朝的前途忧虑的感情。(柏华制) 注意:如果这道题把两问合成一问,变成‚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那么就必须考虑到把字面上的内容与字里的慨叹一并写出,如果只是停留在对诗歌表层意思的概括,是肯定不行的。

(2) “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柏华按:

这道题第一问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第二问考查诗句的内容。第一问浅,第二问深。浅问不要深答,深问也不可浅答。其实第二问是对第一问的深入,如果对‚总为浮云能蔽日‛中的‚浮云‛与‚日‛的本体不理解,当然对最后一句里‚长安‛的借代性作用不明白,也就不可能对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做出正确的分析。 答案: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注意:如果这一道题的第一问改成‚‘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试加以分析。‛那就不仅要指出运用了‚比喻‛,更要分别指出‚浮云‛与‚日‛各比喻什么,在这比喻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甚至还要考虑说明运用这一比喻的效果。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9年)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5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柏华按:

这道题主要是考察我们对诗歌里表现手法的识别,第一问换了一个角度考‚对比‛,第二问考‚修辞‛。同样考问‚修辞‛却有深浅不同,有的一眼即可看出,而有的则必须对相关诗句的内容正确解读之后,才能断定它到底采用了哪种修辞。

第一问容易解决,‚今昔对比‛自然而然。而‚万岁山前珠翠绕‛‚万岁山‛有注释在,好理解。

难题在‚珠翠绕‛到底是指昔日京城树木扶疏,景色美丽呢?还是根据后一句里的‚笙歌作‛推理,把‚珠翠‛当作环护在皇帝周围的歌女妃嫔呢?

按照前一种理解就是一句写宫殿外,一句写宫殿内;一句写自然景观,一句写人文景象,那么,‚珠翠‛就成了一种比喻。贺知章也有‚碧玉妆成一树高‛的类似的比喻。而按照后一种理解,‚笙歌作‛是写乐工的声乐演奏,‚珠翠绕‛则是写舞女们的舞蹈,体现出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这样‚珠翠‛则是舞女身上的佩饰,于是便成了‚借代‛。

考试的时候遭遇这种情景,往往按照阅读之后的第一反应,然后在作品中去寻求印证,在得不到合理印证的时候,就得考虑换一个角度思考。或者干脆先搁臵下来,不必纠结恋战。高考你是不要希望拿满分的。那些就差不清的地方,姑且放一放,到有感觉的时候,或干脆到最后来收拾它。象07年对辛弃疾词里‚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的理解,也是这样。

记住:‚两军对垒,勇者胜‛‚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答案:‚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高考制)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柏华按:

这是一道信息识读提取题,我们只要依据一定的要求仔细的阅读作品,就可以找到信息区,然后分条列举即可。关键在要能够理解‚风尘恶‛是一个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的说法,即是以自然环境写社会环境的。 答案: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柏华按:

大凡解答关于感情变化这一类的题,首先要确定这首诗歌的基本感情是什么,然后再去审视诗歌里有哪些能够体现诗人感情变化的地方,或是揣摩意象的变化,或是察看词语的

6

暗示,或是辨认意境的改换……再根据人之常情,事之常理进行推断。

像这首诗词人遥望时,追忆时,看而今时,设想未来时……其对国家的爱,对敌人的恨,对受苦人民的同情不变,但其内心里的情绪却是会有变化的,怎样变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释读诗歌情景并能够设身处地的去推想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

关键是要能够把诗歌里关涉到的方面,都能审察到,然后哪些合并起来说,哪些分别说,既要周全有条理,又要简洁不罗嗦。比如‚遥望时‛‚追忆时‛可以合并提炼出‚对昔盛今衰的悲慨‛,而在看而今时,却需要分别看到诗人对敌人、对人民、对当权者的不同态度; 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必胜的信心)。 注意:就诗歌感情变化进行考查的题目常见,有些诗歌里变现出来的感情变化很明显,而有的诗歌里呈现出来的感情变化不很明显,但既然考题有要求,我们就要善于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挖掘加工。‚根据文本‛不可轻忽,‚文本‛是我们答题制作答案的最重要的依据,我们的任何想象、联想与推理都是由文本出发的,‚文本‛是‚根‛。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年)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柏华按:

这道题考查我们对诗歌意象的识读以及相关诗句的积累水平的。实际上就是对我们生活知识和书本知识拥有水平的考查。第二问记不得也就无从答起,并无任何技巧可言。而第一问,就这首诗歌本身而言,除了‚橘柚香‛而外,‚江风‛‚凉‛‚潇湘月‛‚清猿‛等都与‚季节‛扯不上关系,那么也就只能是‚橘柚香‛了。尽管我们并不具有相关的物候知识,也根本不懂‚橘柚‛到底是什么时节飘香,但就凭这样的推理也应该能够解决问题。 答案: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柏华按:

这道题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表达感情的意象,要求我们对这个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惜别深情的进行解析挖掘。临别而‚醉‛一定是因依恋不舍而伤心,再有‚酒逢知己‛的意味。‚江

7

风引雨‛就是江风带着雨,写离别时的天气,更是借此渲染,营造伤别离的气氛。而且一个‚引‛字带有拟人意味,似乎是故意跟诗人过不去一样,因为离别已经够‚凄清‛的里,更著寒风冷雨,让人就更其不堪了。

在这样的分析之下,再到答案的制作呈现,还需要一个提炼概括。要力求做到简洁明了,要言不烦。关键性的词语要凸显出来,比如‚惜别‛‚知音‛‚浇愁‛‚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是核心词,提炼出这些核心词,然后组织语言。 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注意:如果题目改成‚诗歌一、二两句诗是如何表达惜别深情的?‛相对说来难度就大多了。除了寻找有关意象,有时还要从表现手法上去分析。如果有关键性的字,还要对其进行分析。总之,综合性增强,难度加大。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柏华按:

这道题考查是诗歌构思上的特点。但考题没有径直问这首诗在构思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而是引用了别人的评价,而这个评价不仅指出了其构思的特点,还指明了这样构思的好处,题目要求我们去‚作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结合诗歌内容去证明人家既有的结论。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一当明白被引用的话的真切含义,所谓‚代为之思‛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从对方的生活境遇中去设想;所谓‚其情更远‛就是使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深厚感人。

二当揣摩清楚,题目里需要我们用力说明的侧重点在哪里,‚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虽为两个短语,但重点应该放在‚代为之思‛上,至于‚其情更远‛在前面分析到位的基础上,只需要我们一笔带过就可以了。

三要能够将人家的论述与诗歌里的具体内容进行对接。这道题明确说了‚三、四两句‛,假如题目没有这样明确的提醒,而径直说‚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就得弄清楚作品里能够体现‚代为之思,其情更远‛的区间。 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注意:这类题还有其他许多变式的,比如可以问‚诗歌最后两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或‚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你的理由。‛或‚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其解题路子只稍有不同,但大体一样。

另外,古代诗歌还有其他的一些考查角度,比如诗歌的‚炼字‛,诗歌的‚意境‛,诗歌的‚虚实‛,诗歌的‚结构‛,诗歌的‚风格‛,诗歌的‚语言‛等等,就过去的这六年的考试情况看,多没有太多的涉及我们在复习时也应该注意一下。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