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是历史大势》教学反思
反思一: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反思 1、以文学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欣赏接受文学熏陶的基础上感知统一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以上设计兼顾了历史与文学的整合。
2、本节历史课主要是关于祖国统一的有关历史情节,因此可以把学习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后反映达到了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目的。
3、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教学以及历史挂图等辅助教具,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实践证明:历史课和多学科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反思二: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反思
本课是我2011年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堂教学录像课。我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采用歌曲方式导入,这样的导入有以下效果。
1、重视课堂造境
符合统一意境的背景音乐《七子之歌》的播放很好的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课堂创设了良好的场景和氛围。
2、关注学生主体
播放音乐完毕导入以提问的方式为主,让学生参与进来,给了学生说话的权利,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3、了解学生学情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前奏,通过导入来了解学生学习本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技能、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等,是了解学生比较好的方式。把了解学生作为导入的内容,通过师生平等对话,可以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为后面的教学提供方法和依据。
反思三: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反思
1、初二年段的学生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4、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
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声音、影像、文字资料,丰富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5、本课教材共分为“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三个子目。为使学生对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回归后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做如下安排:6、通过理论介绍、材料分析帮助学生认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通过播放有关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交往的音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期盼祖国统一的热烈情感。在学生欢庆回归的喜悦之情中加强爱党爱国的教育,体会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随着统一大业的发展,中国必然更加繁荣昌盛。
7、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8、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反思四: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反思
本课叙述我国进入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成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根据这一方针,港澳顺利回归并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港澳地区和内地共同繁荣。海峡两岸的交往也日益密切,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因此,本课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回顾近代历史,理解现实问题,增强时代责任感的很好素材。本课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不拘泥于教材框架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整合,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具体反思如下:
1.注重历史的沿革和学科知识的纵向联系,从导课到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描绘、展示,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地理、语文、信息等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尤其多次运用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教学以及历史图片等辅助教具,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地感知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如本课用视频《七子之歌》进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为学习新内容起到一个铺垫和引入的作用;再如观看《香港回归》的视频片段,再现当时历史情境,重温历史,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实践证明:历史课和多学科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2.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在讲课时,我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锻炼学生理解、分析和归纳课文内容的能力。讲课中穿插了旧知识的复习,锻炼了学生的横向历史思维。借用历史史实帮助学生体会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借助对比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学生通过“看”“听”“读”“想”“写”“讨论”等方式主动参与课堂,完成学习任务。
3.对于至今尚未回归的台湾岛,则是通过回顾台湾历史、看图片、举例子、小组讨论和畅想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了解#p#副标题#e#台湾的历史与现状中,激发起对祖国的宝岛台湾的热爱和关注,从而引发为实现国家统一而奋发努力的思想情感。如果让学生自己来谈谈有关统一台湾的方法和设想,也许更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想像力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内容,课前布置让学生搜集和整理有关相关资料,
并在课堂上做展示说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做课堂主人的主人翁意识,主动质疑,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参与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用历史的、人文的、开放的角度看待和评价历史,并运用历史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将三维目标有机地融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本课还把学习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后反映达到了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目的。对于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发展,我用两则新闻报道里体现它们的繁荣发展,能够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这部分内容,并从中体现“一国两制”的好处,从而体现这个构想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