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个体的教育》李希贵
钟小云 瑞鹊小学 2015年
《面向个体的教育》是李希贵平时所写文章的合集,一共有十一辑,表达了作者在教育改革历程中的一些感悟。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李希贵教育思想中平等、尊重、自由、自然。2、他有特色的4000多张课表。3教育是服务业。
读完李校长的书,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故事。学生作为独特的发展的个体,他们的思想与大人是完全不一样,作为成年的我们无法想象孩子们每天都会有什么奇异的想法。尽管孩子们的变化不可能日新月异,但却可以从他们细微的变化中发现成长的期冀。
教育需要小火慢炖,成长必须慢慢拔节,只有把心态调整好,我们才能够回归到教育规律的康庄大道上,走得顺畅自如。因而教师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李希贵认为:“平等对话,教育才真正开始”。而师生关系不平等时的教育不真实, “真正的教育需要面对真实的学生”,因此,“要想让真实的学生出现在校园里,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重要的前提便是师生平等的校园氛围。”
李希贵认为,“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不能让受教育的一方真正进入角色,没有他们自己的体验、感悟和内化,教育里就没有成长。”给学生以尊重和自由,让学生自然地成长是我们教育者应该做的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总是表面应付我们,却并未信服我们。因为我们总是以“爱”的名义去管理学生。学生并未体会到平等、尊重。那么他对我们的说教是并不认可的。北京十一中的师生亲切地管李希贵叫“贵爷”,这一亲切的称呼 反应出李希贵在学生中的地位,老师同学们是多么爱戴他啊。
因为李希贵在人格上给了学生们平等和尊重,并放下身段与学生进行真诚、坦率的交流,这样的老师,没有人会不喜欢。
北京十一学校共有4000多名学生,也有4000多张课表,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让学生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最终成就自我。尊重学生的选择,不高大一统和一刀切。能够认识到学生的差距,鼓励先进,允许落后。这些正是我们几千年来的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落实。这也正是北京十一中学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地方。
相信学生,哪怕是学习上一无是处的学生他也有追求,也有别人所没有的特长,所以在教育上就不应该只盯着成绩而应该看到学生的其他方面。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尊重学生的选择,引导学生而不是说服学生。这样的教育学生肯定欢迎。
李希贵提出教育是服务业,“当教育成为服务业,研究学生的需求必然成为我们工作的前提”。当教育成为服务业,师生平等就成为校园生活的基本状态,居高临下的姿态、高高在上的架势、教训的口吻、不屑一顾的眼神全都将无法在这样的校园藏身,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放下身段,敞开心扉,以长者的责任和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对话、沟通、合作,共同成长。
李希贵认为“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机会”。他说:“一旦放手,校园里教育机会随处可见,而管理的缰绳一旦勒紧,教育便无从下手。如果我们天天盯着孩子,不让他们发生问题,其实只是掩盖了问题,让孩子带着这些看不见的问题走上社会,把这些祸根留给了未来罢了。”
校园是育人的地方,其余育人的目标是让孩子们最大限度的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化,让他们通过我们的教育与影响,最终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的影响。
最后我再谈一谈我的思考。我们如果把学校办成与北京十一学校一模一样的学校,我觉得是我们
教育的失败,我们可以再思想上、理念上学习他们,但千万不能“山寨”他们,那样等待我们的只有失败。
虽然读完了这一本书,但认识还是肤浅的,对于本书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和理念不能理解透彻。所以仍需继续阅读,继续学习,以阅读为乐,以学习为本。让读书和学习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