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课时作业(10)(含答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C.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D.厚币委质事楚

【解析】 A项,“濯”同“浊”;B项,“指”同“旨”;D项,“质”同“贽”。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B.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C.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D.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

【解析】 A项“形容”,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B项“用事”,古义:执政、掌权/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C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答案】 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屈平之作《离骚》 ②邪曲之害公也 ..

B.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②以浮游尘埃之外 ..C.①顷襄王怒而迁之 ②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D.①战于蓝田 ②使于齐,顾反 ..

【解析】 A项,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①“以”连词,表目的;②“以”连词,表结果,因而。C项,①“而”连词,表顺承;②“而”连词,表转折。D项,①“于”介词,在;②“于”介词,到。

【答案】 A

4.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屈平属草稿未定 B.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C.蝉蜕于浊秽 D.其后楚日以削

【解析】 B项,“祖”名词作动词,效法;C项,“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D项“日”,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

【答案】 A

★5.(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2题)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A.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B.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D.举贤以自佐

【解析】 C项与例句均是被动句。A项,是判断句;B项,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屈原至于江滨……又爽然自失矣”,完成6~9题。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怀:怀抱着 .B.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辞:言辞 .C.及见贾生吊之 吊:悼念死者 .D.同死生,轻去就 轻:不看重 .

【解析】 辞:“辞”意为“文辞”,这里指文学。 【答案】 B

7.下列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何故而至此 ②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③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④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 ①句中的“何”解释为“什么”;②句中的“何”都解释为“为什么”;③句中的“以”解释为“因为”;④句中的“以”表承接,译为“而”。

【答案】 C

8.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 )

A.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地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处世态度。

B.赞扬了屈原保持高尚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是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楚国统治集团的愤慨。

C.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小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所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

D.肯定了屈原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

【解析】 A项,“含蓄地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处世态度”错。C项,“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错。D项,“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错。

【答案】 B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赃物的污染呢!(2)等到看了贾生凭吊屈原的赋,又诧异屈原凭着自己的才能去游走诸侯

国的话,哪个国家不会欢迎他,但他自己却选择了这样的道路。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侯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

③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

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 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 名:名称 .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阗:充满 .【解析】 B项,名,动词,称名。

【答案】 B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汝南太守以庄为.

A.

沃野于是关中为.武安侯、魏其侯时议以.

B.

人力为强塞未易以.己常引以为贤于.

C.

齐,则通菑济之间于.大署其门曰翟公乃.D.

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乃.

【解析】 A项,为:动词,做,担任/动词,变成。B项,以:介词,因为/介词,用。C项,于:介词,比/介词,在。D项,乃:均为副词,于是。

【答案】 D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解析】 ①是说他乐于助人;④是说他重视人才;⑥是说他迎合皇上。 【答案】 B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解析】 C项,前后无因果关系。 【答案】 C

14.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

B.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C.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省。

D.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

【解析】 D项,“翟公与郑庄”不是对比。 【答案】 D

1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

(2)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以仗义行侠为自豪,他把梁孝王的大将张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名声在梁、楚一带传扬。孝景帝时,做了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常担心有所疏漏。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他仰慕年长有德行的人,唯恐见不到人家。郑庄年轻时官位卑微,但是他的交游

的知己好友,都是祖父一辈的人,是全国有名的人士。汉武帝刘彻即位,郑庄逐渐升任为鲁国中尉、济南郡太守、江都国相,一直到九卿中的右内史。由于在武安侯田蚡、魏其侯魏其侯时的廷议中出言不当,降为詹事,后又升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下属说:“只要客人来,不论贵贱都不要让人在门外等候。”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郑庄为人廉洁,又不置办自己的财产,依靠俸禄和赏赐来供给那些年长的友人。可是他馈赠给他人的礼物,不过是竹器盛着的食物。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他推荐士人和属下的丞史,称道起他们来确实津津有味,经常称赞他们比自己贤能。跟长官部属讲话,从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好像生怕伤害了他们。听到别人的高见,就向皇上说,唯恐迟误了。崤山以东的士人和一些年长的人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郑庄。然而郑庄在朝廷上,经常附和逢迎皇上的意旨,不敢明确表示对错。到了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四方外族,全国耗费甚多,财力物力日渐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有替大农令承办运输的,亏欠款项很多。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这件事。郑庄因此构成罪责,出钱赎罪后降为平民百姓。不久,在丞相府暂时担任长史。皇上认为他年老,让他担任汝南太守。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郑庄当初位列九卿,中途被罢官,家道贫穷,宾客越发零落。到做了郡守,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郑庄的兄弟子孙因为郑庄的缘故,官至二千石的有六七人。

太史公说: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有这样的话,当初翟公担任廷尉时,宾客盈门;到免官时,门外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翟公又任廷尉,宾客想再去,翟公就在门上写上大字幅说:“一个死了一个活着,才知交情的深浅。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才知结交的实态。一个尊贵一个卑贱,交情才会显现。”郑庄也是这样啊,真是悲哀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