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海螺三期工程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湛江粤西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OO九年十月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责任栏 院 长 总工程师 审 核 工程负责 报告编写
姓 名 专业技术职称 职称证号 签 名
提交报告单位:湛江粤西地质工程勘察院 提交报告时间:二OO九年十月
目 录
1 前言 ................................................................................................................................... 1 1.1工程概况 ...................................................................................................................... 1 1.2勘察目的要求 .............................................................................................................. 1
(一)、附表 1、统计表
(1)、勘探点一览表 附表1 (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 附表2 1.3依据的技术标准 .......................................................................................................... 1 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 2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 2.1交通位置及地形地貌 .................................................................................................. 3 2.2地层岩性 ...................................................................................................................... 3 2.3岩溶发育情况 .............................................................................................................. 4 2.4水文地质条件 .............................................................................................................. 5 3. 地基土层主要参数的确定 ............................................................................................. 6 4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 6 4.1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 6 4.2场地类别及地震效应 .................................................................................................. 7 4.3岩土层工程性质分析评价 ......................................................................................... 7 4.4地基基础型式的分析评价及选择 ............................................................................. 8 4.5基坑工程分析评价 .................................................................................................... 10 5 结论与建议 ..................................................................................................................... 10 5.1.结论 ............................................................................................................................ 10 5.2建议 ............................................................................................................................ 10
(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 (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统计表 (5)、土的胀缩试验成果统计表 (6)、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表 2、试验室资料
(1)、土工试验报告 (2)、岩石试验报告 (3)、土样易溶盐分析试验报告 (4)、水质简分析报告 (二)、附图
1、建筑物与勘探点位置平面图 比例尺1:2、工程地质剖面图 1-1′~32-32′ 3、钻孔柱状图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附表6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01号图) (02-28号图) 1000 1 前言
1.1工程概况
扶绥新宁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甲方)拟进行海螺三期工程建设,委托湛江粤西地质工程勘察院(乙方)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地质详细勘察。该项目总建筑面积475600m2(含一期、二期),建构筑物及露天设备用地面积222550m2(含一期、二期),建筑系数32.8%(含一期、二期)。本次勘察主要的拟建建筑物为石灰石预均化堆场、联合储库、主厂房、冷却塔、窑尾废气处理、生料均化库、喂料楼、窑尾、烧成窑中、烧成窑头、电收尘、煤粉制备、沉降室、AQC锅炉和水泥磨房及其相关生产线等。建筑物尺寸及建筑布局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2勘察目的要求
1.2.1勘察目的
本次地质勘察是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的详细勘察,其目的是为了对拟建场地的建、构筑物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应做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应对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方案做出论证和建议。
1.2.2勘察要求
本次勘察技术要求由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提供,其具体勘察要求如下: 一、本工程场地勘察探点共设计有86个,其中技术孔35个,以“●”表示,鉴别孔51个,以“○”表示,具体位置见平面布置图。
二、钻孔的深度:控制性钻孔深度应穿透溶洞或风化层等作为持力层的岩体不少于5m;一般性钻孔进入基岩2m;生料库,窑尾,水泥库,熟料库子项的一般性钻孔须进入基岩2m。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详勘报告
三、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与深度应符合下述要求:
1、查明建、构筑物范围内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并对各建、构筑物的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方案提出建议。
2、查明场地内有无断层、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具体位置,提出评价与整治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深度、水位变化规律及地层的渗透性。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的侵蚀性。对地下水在建、构筑物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影响做出评价,并提出防治建议及计算参数。
4、按可能采用的各种形式的灌注桩和打入预制桩分别提供各土层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并对桩型及桩端持力层的选择提供建议。
5、对深基坑开挖提供稳定性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等对邻近工程的影响。
6、确定场地土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评价岩土的地震稳定性,给出场地的卓越周期等地震参数,判别并确定液化等级、液化程度和提出处理方案。
7、对于同一建筑物基础坐落于不同工程地质区(包括不同岩性基岩)的情况,提出不同地基对同一建筑物基础的影响程度及作沉降计算的必要资料。
8、查明微地貌形态、暗埋的塘、浜、沟、坑穴、采空区井巷的分布、埋深及其填土的性质。
1.3依据的技术标准
1.3.1勘察工作依据
1
(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2)扶绥海螺三期工程地质详细勘察要求 (3)甲方提供的1:500总平面布置图 1.3.2 勘察执行规范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5)《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2007); (6)《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8)其它相关技术规程。
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1.4.1勘察工作布置
根据工程规模和特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等相关规定,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本次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本次勘察工作由设计单位按详细勘察布置。原则是沿建筑物的周边和角点布置,共布置勘察钻孔86个。
1.4.2勘察方法
(1) 工程地质调查:充分调查拟建场地及其附近已有勘察资料、已有建筑物的使用情况等工程地质信息。
(2) 工程地质钻探: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原位测试及地下水测量等工作,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详勘报告
获取地表以下预定深度内的地层岩性、厚度、工程特征及地下水埋藏等信息。
(3) 室内试验:对采集到的岩、土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胀缩试验及粒度分析试验、岩石抗压强度试验等工作。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表1
项 目 单位 数量 工程地质调查 m2 175000 技术孔 个 35 钻 孔 一般孔 个 48 钻探总进尺 m 1475.54 外业工作 原状土试样 件 38 取 样 岩石试样 组 24 水样 件 2 标准贯入试验 次 92 原位测试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孔/m 13/13.2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组 30 膨胀性分析试验 组 18 土样易溶盐分析试验 组 2 室内工作 室内试验 岩石抗压强度试验 组 24 水质检测试验 组 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册 6 1.4.3勘察工作量 (1)外业工作
本次勘察工作先后开动钻机5台。于2009年9月28日进场施工,甲方现场验收工作量,至10月21日结束成野外工作。其中ZK11、ZK12、ZK13、ZK79因位
2
于积水坑内或松散斜坡上,施工困难,经与甲方协商,取消上述钻孔施工;另外在ZK21钻孔附近应甲方要求补钻一个钻孔ZK21-1,实际共完成野外钻孔83个。完成工作量见插表1。
(2)室内工作
2009年10月21日开始转入室内工作,进行室内土工试验,野外资料整理、计算参数,输入微机编制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编写报告等。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交通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广西扶绥县新宁镇海螺厂区内,场地因施工回填,地形多数地段较平整,场地西侧低洼处有水塘分布。其中在西侧水塘周边因人工回填形成一填土边坡,属场地平整时所堆填形成的临时土质边坡,边坡坡体土体松散,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拟建场区地势平坦,相对高差最大约2m。地貌上属于冲洪积平原,已被人工改造。
2.2地层岩性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内覆盖层主要为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相的土层(Q4al+pl)、第四系残积层(Q4el+dl)和石炭系地层(C)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2.2.1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①素填土(Qml4)场地表面全被人工填土覆盖,褐黄色、黄灰色,主要由粘性土及灰岩碎石、碎屑、圆砾等组成,碎石直径2~10cm,含量约5~20%,结构松散。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详勘报告
为新近堆填。未完成自重固结,据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可知,实测锤击数1~6击,锤击数平均值为3.20击,结构松散,填土在横向及纵向上分布不均匀。 2.2.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相土层(Q4al+pl)
②淤泥:灰黑色、黑色,软塑~可塑,湿~稍湿,淤泥质粘土为主,土质不均,为原鱼塘塘底淤泥。本次勘察仅在14个钻孔有揭露,分布层厚0.20~3.70m,属高压缩性土。
③-0红粘土:褐黄色,硬塑状,稍湿。含圆砾,次圆状,圆砾粒径约8~20mm,最大可达40mm,含量多数在5%~10%,局部达20~40%,成分为石英,局部具有花斑状构造。在有揭露的32个钻孔中,层厚1.10~16.60m,层顶埋深0.10~3.70m,层顶标高83.74~88.86m。据室内土工试验可知,该粘土孔隙比平均值1.535,液限平均值77.6%,液性指数0.19,压缩系数平均值0.23Mpa-1。做标准贯入试验29次,实测锤击数为13~20击,杆长校正后平均值16.2击,属中压缩性土。
③-1粘土:褐黄、红色,硬塑状,湿。含少量灰岩碎块,粒径约5~40mm,含量约10%,稍密。该层仅在ZK1、ZK42、ZK44、ZK71、ZK76、ZK78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0.90~10.40m,层顶埋深0.30~5.00m。作标贯试验6段次,实测锤击数13~
17击,杆长校正后平均值N=13.6击,属中等压缩性土。
④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状,含砂质较重,手捻有砂感。干强度韧性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光滑,有光泽,无摇震反应。本次勘察仅在ZK43、ZK62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6.50~12.20m,层顶埋深1.50~5.00m。作标贯试验2段次,实测锤击数8~9击,杆长校正后平均值N=7.6击,属中等压缩性土。 2.2.3第四系全新统残积层(Q4el)
⑤-0、红粘土:褐红色、红色,硬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
3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详勘报告
无摇震反应。局部具有花斑状构造。为灰岩风化物,属红粘土层。本次勘察多数钻孔均有揭露,分布于整个场地,揭露层厚0.70~17.20m,层顶埋深为0.10~13.60m,库、AQC锅炉、电收尘、煤粉制备等生产线处,层厚0.20~6.40m,层顶埋深3.50~20.60m,层顶标高68.12~85.08m。
层顶标高75.20~88.73m,层底标高69.80~87.05m。据室内土工试验可知,孔隙比平均值1.211,液限平均值70.9%,液性指数0.12,压缩系数平均值0.27Mpa-1。作标贯试验41段次,实测锤击数15~20击,平均值N=14.4击,属中等压缩性土。 ⑤-1、红粘土:褐黄色、黄色,可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多含铁锰质。为灰岩风化物,属红粘土层。本次勘察多数钻孔均有揭露,分布于整个场地,揭露层厚0.10~10.30m,层顶埋深为1.90~19.00m,层顶标高69.80~87.05m,层底标高68.92~85.88m。孔隙比平均值1.097,液限平均值76.1%,液性指数0.05,压缩系数平均值0.20Mpa-1。作标贯试验14段次,实测锤击数10~15击,平均值N=9.6击,属中等压缩性土。 2.2.4上古生界石炭系(C)
⑥、灰岩:灰白色,致密,坚硬,细晶~隐晶结构,厚层状构造。以方解石为主,含量约90%,局部岩性大理石化。裂隙发育,见溶蚀痕迹,岩芯完整多呈柱状,在裂隙发育段多呈块状,节长0.40~30cm不等,岩芯采取率多在40%~60%。各孔均有揭露,层顶埋深2.70~20.90m,层顶标高67.82~85.88m,本次勘察未揭穿。据室内抗压强度试验成果,饱和抗压强度frm=33.2~91.9Mpa,属较硬岩~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Ⅲ级。
⑥-1、溶洞、土洞及其充填物(Q):空洞或土质填充,呈土黄、灰黄、黄红等色,呈可~软塑状,成份以粘性土为主。据钻探揭露,该层仅在ZK16、ZK17、ZK18、ZK41、ZK51、ZK54、ZK56、ZK66、ZK68、ZK69、ZK71、ZK84共计12个钻孔有揭露,主要集中在场地的中部的联合储库、窑尾、烧成窑头、主厂房、生料均化
土的基本性质试验报告见附件1(含常规、膨胀); 岩石试验报告见附件2; 土样易溶岩分析报告见附件3; 水质分析试验报告见附件4; 原位测试成果表见附表2、附表3;
土的常规物理力学及膨胀性质指标统计值见表4、附表5;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表见附表6。
2.3岩溶发育情况
场地土洞和溶洞均是岩溶作用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受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地形地貌、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根据揭露土洞、溶洞的钻孔钻进时多数漏水,洞内半充填饱和软粘土,溶洞顶部较薄,易崩塌等情况判断,场地存在地下水产生潜蚀的排泄通道,溶洞和土洞有缓慢的发展潜势,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本次勘察中共施工勘察钻孔83个,遇溶洞、土洞钻孔12个,遇洞率、土洞率为14.46%,钻孔遇溶洞情况及溶洞特征、充填物的情况见表2。洞内多有土质充填,钻进很快或自落,漏水。
4
钻孔遇溶洞情况及溶洞特征一览表 表2
钻孔编洞顶埋深洞底埋深溶洞高度洞顶灰岩号 (m) (m) (m) 溶洞充填物 厚度(m) 溶洞稳定性 ZK16 5.50 6.80 1.30 可塑状粘土 1.70 不稳定 3.50 3.70 0.20 可塑状粘性ZK17 土 0.80 不稳定 5.60 12.00 6.40 可塑状粘性土 1.90 不稳定 ZK18 5.20 7.60 ZK41 18.00 18.60 0.60 无 0 不稳定 ZK51 20.60 20.90 0.30 无 1.60 不稳定 ZK54 17.30 19.50 2.20 软塑状粘土 2.00 不稳定 ZK56 15.00 17.00 2.00 无 0.40 不稳定 ZK66 13.90 17.10 3.20 软塑状粘性土 0.70 不稳定 ZK68 14.90 16.60 1.70 无 1.00 不稳定 ZK69 18.20 19.50 1.30 无 0.90 不稳定 ZK71 15.20 16.30 1.10 可塑状粘性土 0 不稳定 ZK84 15.10 15.70 0.60 软塑状粘性土 1.00 不稳定 由上表2可以看出,本场地的岩溶比较发育,集中在场地中部的大部分区域,涉及到的主要拟建物有联合储库、窑尾、烧成窑头、主厂房、生料均化库、AQC
锅炉、电收尘、煤粉制备及其相连生产线。且个别溶洞的洞高较大,洞顶的岩层厚
度较小,结合本场地的实际情况,须对不稳定溶洞必须进行处理。对溶洞的处理措
施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挖除换土,适用于溶洞埋深较浅,地下水位不高的情况下使用;二是灌浆,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详勘报告
适用的范围较广,对埋深较深的溶洞处理效果较好;三是基础跨越,适用于洞宽较小,洞径较小的溶洞处理,一般情况下对低层建筑的应用较广;四是桩基穿越,适用的范围较广。
结合本场地的实际情况建议:对荷载要求较低的建筑,如果溶洞的洞径较小,溶洞的洞跨不大的情况下采用跨越法进行处理;对溶洞的洞径较大,洞跨较大的情况下宜采用灌浆法进行处理。对荷载要求较大的建筑如果溶洞的洞径较小,可采用灌浆法进行处理;对溶洞的洞径较大,洞跨较大的情况下宜采用桩基穿越法进行溶洞处理。
2.4水文地质条件
2.4.1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场地地下水由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组成。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层及冲洪积淤泥、含圆砾粘土中,为生活废
水及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水位较高,水量不大,在勘察期间测得其地下水位埋深为
0.30~4.00m。其它粘性土结构致密,渗透性、富水性差,基本不含水,地下水性质
属潜水。
场区冲洪积层一般发育,圆砾层分布不广、厚度不大,富水性弱,水量贫乏~
较丰富。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及溶洞中,该区溶洞及裂隙较发育,该层基岩
裂隙水,水量较大,地下水性质属承压水。
2.4.2地下水位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5
在钻探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30~4.00m,一般约2.0m左右,其中因部分钻孔垮孔,未观测到稳定水位。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略有升降,一般雨季水位抬升,旱季水位降落。
2.4.3水、土腐蚀性评价
据场地周边情况及所取两组水样的“工程水质分析报告”可知:
上层滞水对钢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无腐蚀性。
场地及附近无污染源,据所取土样易溶盐分析试验报告,场地土对钢结构腐蚀性等级为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等级为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为弱腐蚀性。
2.4.4场地各地基土层的透水性
结合工程经验及场地情况,建议填土①的渗透系数K=0.20m/d,淤泥质土②的
渗透系数K=0.05~0.1m/d,含砾粘土③的渗透系数K=0.001m/d,粉质粘土④的渗透系数K=0.020m/d,红粘土⑤的渗透系数K=0.0008m/d,灰岩⑥的的渗透系数K=20.00m/d。
3. 地基土层主要参数的确定
本工程的取样方法、密封及运输均按《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进行,样品等级为一级。
所采试样按规定送实验室进行试验,其试验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公式(14.2.2-1、14.2.2-2、14.2.2-3)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按统计要求进行变异性分析,确定岩土试验参数的取舍。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详勘报告
在进行上述统计计算的基础上,根据野外勘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的统计成果成果,结合当地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孔隙比e、液性指数IL、内摩擦角标准值φk、内聚力标准值Ck、压缩模量平均值Es、土的密度平均值ρ及含水比aw如表3。
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采用值 表3
各土名称及层号 天然含重度水量γ内摩擦角 内聚力 压缩模量承载力特 C(Kpa) Ef备注 uuS1-2(MPa) 征值ak 松散素填土① w(%) (KN/m3 (kpa)80 淤泥质土② 50 17.2 1.6 2.4 3.12 60 其它指标含圆砾粘土③ 54.2 16.9 16.3 62.6 11.82 250 详见含砾石粘土③-1 50 17 16.3 62.6 11.82 250 物理力学可塑粉质粘土④ 170 指标统计硬塑红粘土⑤ 42.2 17.9 11.29 47.36 9.15 200 表 可塑红粘土⑤-1 37.9 18.4 12.7 49 11.07 170 灰岩⑥ 6000 4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4.1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
根据本次勘察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及附近无深大断裂构造通过,区域稳定性较好。在勘察范围内未见有塌陷、地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因场地回填所形成的临时填土边坡为避免失稳应及时回填平整。另外场地的中部岩溶比较发育,局部稳定性较差,但可采用浅部挖除换土,深部灌浆或桩基穿越等方法进行处理,经处理拟建场地仍可满足建设要求,可以进行建筑。
6
4.2场地类别及地震效应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有关规定,扶绥县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拟建场地覆盖层主要由素填土①、淤泥质土②、粘土③-0、粘土③-1、粉质粘土④、粘土⑤-0、粘土⑤-1组成,其中素填土①、淤泥质土②的类型为软弱土,剪切波速取经验值Vs=50m/s;粘土③、粉质粘土④、粘土⑤土的类型为中硬土,剪切波速取经验值Vs=280m/s;灰岩⑥属坚硬土,剪切波速Vs>500m/s。
场地土层的覆盖层厚度取最大值:d0=19.60m(ZK55),根据钻孔揭露土层厚度计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值为:Vse=235.74m/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表4.1.6判定,场地类别为Ⅱ类,拟建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其特征周期值为0.35s。
4.3岩土层工程性质分析评价
4.3.1红粘土的判别
土层③,呈褐黄、红色,其液限范围值WL=69.7%~84.6%,平均值为77.6%;其成因类型属于冲洪积层(Q
al+pl
),且其液限平均值WL>50%,由此判断土层③属
于红粘土。其液塑比的范围值为Ir=1.43~1.83,平均值为1.61;界限液塑比的范围值为Ir'=1.86~1.96,平均值为1.91,即Ir <Ir',其复水特性分类属Ⅱ类,即失水收缩后复浸水膨胀,不能恢复到原位。
土层⑤0,呈褐红色,其液限范围值WL=45.8%~100.1%,平均值为70.9%,其成因类型属残积层(Qel),且下伏基岩为灰岩,综合判定土层⑤0为红粘土。其液塑比的范围值为Ir=1.47~2.46,平均值为1.89;界限液塑比的范围值为Ir'=1.70~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详勘报告
2.06,平均值为1.87,即Ir >Ir',其复水特性分类属Ⅱ类,即失水收缩后复浸水膨胀,能恢复到原位。
土层⑤1,呈褐黄色,其液限范围值为WL=56.8%~89.4%,平均值为76.1%,其成因类型属残坡积层(Qel),且下伏基岩为灰岩,综合判定为土层⑤0原生红粘土。其液塑比的范围值为Ir=1.69~2.76,平均值为2.22;界限液塑比的范围值为Ir'=1.77~1.99,平均值为1.90,即Ir >Ir',其复水特性分类属Ⅰ类,即失水收缩后复浸水膨胀,能恢复到原位;
4.3.2地基强度及均匀性 场地岩土层特征评述如下表:
场地各岩土层特征评价一览表 表4
岩土名称及层号 状态 分布特征 压缩性能 胀缩性 工程性能 素填土① 松散 分布连续,厚度较高压缩性,强度低 薄,不均匀 较差 淤泥质土② 软塑 个别钻孔分布,分布高压缩性,强度低 不连续,不均匀 较差 含砾粘土③ 硬塑 半数钻孔有揭露,分中等压缩性,具有布不连续 一定承载能力 较好 粉质粘土④ 可塑 仅2个钻孔有揭露,中等~高压缩性,强不连续 度低 较差 红粘土⑤ 上层硬塑,半数以上钻孔有揭中等压缩性,具有中等胀缩下层可塑 露,厚度中等 一定承载能力 性土 较好 灰岩⑥ 坚硬 分布连续稳定,厚度 大,但埋深普遍较深 较好 4.3.3地基土均匀性
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02~28)可知,拟建场地土层分布较复杂,拟建场地天然地基浅基础持力层粘土层层底坡度变化较大,局部地段大于10%,因此场地地基可判别为不均匀地基。
7
4.3.4场地土膨胀性评价
拟建场地含砾粘土③,属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其自由膨胀率的范围值为FS=10%~35%,平均值为20%,胀缩总率大于1.0%,据《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2007)》表1分类,属C1亚类膨胀土。属于非膨
胀土。
拟建场地红粘土⑤,属第四系残积层(Qel
),其自由膨胀率的范围值为FS=18%~
48%,平均值为34%,胀缩总率大于1.0%,据《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
技术规程(DB45/T396-2007)》表1分类,属B1亚类膨胀土。其相对膨胀率δxep50为0.00%~0.01%,平均值为0.00%,膨胀总率δxs为2.15%~14.40%,平均值为7.47%,属中等胀缩土。
按上述广西规程公式(1)、公式(2)和公式(7)计算地基土的(竖向)胀缩变形量:
1、地基的膨胀变形量
nSeeepihii1=0.6×0.001×8000×1=4.8(mm) (1)
式中:Se——地基的膨胀变形量(mm); ψe——取0.6;
δepi——经修正后在压力Pi下的膨胀率(以小数计),本工程取 δepi=0.001;
hi ——第i层土的计算厚度,本工程取hi=8000(mm);
n ——自基础底面至计算深度内所划分的土层数,本工程为1层。 2、地基的收缩变形量: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详勘报告
按钻孔ZK82资料
Ssnssiihii1=1.0×0.43×0.0000711×8000=0.245(mm) (2)
式中: Ss——地基的收缩变形量(mm) ψs——取1.0;
λsi——收缩系数,本工程经试验得λsi =0.42;
Δωi ——地基收缩过程中,第i层土可能发生的含水量变化的平均值(以小
数表示),本工程按曲线法计算:
i(iwpi)(1ei)hi[exp(Z1i1e1i)exp(1Zie1i)] =(0.4860.660.405)(11.326)8000 [exp(101.5.3261)-exp(18.100.3261)]=0.0000711; hi ——第i层土的计算厚度,本工程取hi=8000(mm);
n ——自基础底面至计算深度内所划分的土层数,本工程为1层。 3、地基土的(竖向)胀缩变形量(Ses): 按钻孔ZK82资料
SesSeSc4.8+0.245=5.045(mm) <15 mm (7)
按广西规程由上述计算结果判定:拟建场地为非膨胀土地基。
4.4地基基础型式的分析评价及选择
4.4.1基础类型分析与评价 1、天然地基
拟建场地岩土层主要由素填土①、淤泥②、含砾粘土③、粉质粘土④、红粘土⑤、灰岩⑥及溶洞充填粘性土⑥1组成。
8
由插表4及各岩土层在场地的分布特征分析可知:
场地素填土①、淤泥质土②,呈松散、疏松状,厚度小,承载力低,未经处理不得作拟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
含砾粘土③、红粘土⑤:交互分布于整个场地,有一定的承载力,对于荷载较低的拟建物可统一采用该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但在拟建联合储库、主厂房西南角及窑尾废气处理处埋深较大或缺失,不宜作天然地基持力层,应另行采用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
粉质粘土④:分布不连续,承载力较低,不宜作拟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 灰岩⑥强度高,承载力大,满足拟建建筑物的载荷要求,是良好的地基下卧层及桩端持力层,但因普遍埋藏深,亦不宜作拟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可作桩基础持力层。
综上所述,对荷载较低的拟建建筑可选用粘土③、红粘土⑤作为拟建建筑的持力层;对荷载较大的拟建建筑不宜采用天然浅基础,可采用桩基础,以灰岩作为拟建建筑的持力层。
2、桩基础
由于场地软弱土层比较发育,不能满足荷载较大的拟建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可采用桩基础进行设计施工,目前主要的桩基有以下几种:人工挖孔桩、钻(冲)孔灌注桩、静压预制桩等,建议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按表5选用。
人工挖孔桩:是采用人工开挖成孔灌注成桩的形式进行施工的一种桩基础,其优点是: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方法简便,施工过程比较直观。由于场地地下水水位较高,桩周土层分布有松散的填土①、软塑状的淤泥②,人工开挖成孔难度较大,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详勘报告
且桩端为坚硬的灰岩⑥,局部溶洞发育,人工挖孔入岩及穿越溶洞施工难度大,成桩质量不宜控制,安全性较低,工期较长。
钻(冲)孔灌注桩:是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成桩的一种桩基础。其优点是: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方法简便,成桩及入岩难度较小,可穿越溶洞,成桩质量较高,施工工期较短。其缺点是:施工时产生大量的泥浆,对场地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
静压预制桩:是采用机械将预制好的混凝土圆桩或方桩直接压入地下成桩的一种桩基础。其优点是: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方法简便,施工过程及成桩效果比较直观,施工工期较短。其缺点是:由于场地灰岩面起伏较大,桩长不一致,桩长不易控制会出现截桩、接桩的现象,施工的难度较大,且入岩困难,无法穿越溶洞,成桩质量难以保证。
桩基设计参数一览表 表5
土层名称及编号 人工挖孔桩 钻(冲)孔灌注桩 预制桩 qsik (kPa) qpk(kPa) qsik (kPa) qpk (kPa) qsik (kPa) qpk (kPa) 素填土① 0 0 0 淤泥② 18 18 20 含圆砾粘土③0 72 76 80 含砾石粘土③1 55 56 60 粉质粘土④ 70 72 76 红粘土⑤0 55 55 60 红粘土⑤1 35 35 40 灰岩⑥ 260 9000 240 8000 300 10000 注:L为桩长(m),红粘土⑤是膨胀土,桩侧阻力应不计入单桩竖向承载力。 以上桩基参数用于设计时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最终单桩竖向承载力应以静载试验为准。
综上所述,本场地桩基础建议采用钻(冲)孔灌注桩。
9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详勘报告
4.4.2基础的选择
综合上述分析评价,结合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建议:1.对荷载较低的建筑,地稳定性影响较大,溶洞需经处理后才能进行建筑。
2.拟建场地揭露两层地下水。一层为孔隙潜水,水量不大,水位埋深浅;二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对满足采用天然地基进行设计施工条件的采用天然地基进行设计施工;2.对荷载较高或不满足采用天然地基进行设计施工的拟建建筑(如:拟建联合储库、主厂房西南角及窑尾废气处理粘土层埋深较大或缺失段)可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桩端进入完整岩石不少于1m。3.对场地岩溶发育区段,由于溶洞较发育,范围较广,且溶洞的顶板薄,建议采用钻(冲)孔灌注桩穿越溶洞,桩端进入完整灰岩不少于1m。 4.5基坑工程分析评价
拟建场地设计地坪标高与现状地形标高基本一致,场地不存在大挖大填,无基坑边坡。拟建工程进行基础施工时,因上覆土层为松散状填土①及局部有少量淤泥质土②层,基坑开挖工作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基坑支护和疏排水工作。对于基坑开挖深度不大时(一般小于3m),且场地条件许可时,可采用放坡及水泥砂浆抹面处理;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时(一般大于3m),宜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必要时加锚杆、支梁措施等支护。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拟建场地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虽场地及附近无深大断裂构造通过,区域稳定性较好。但场地中部岩溶较发育,对场
为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大,具承压性,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
3.素填土①、淤泥质土②、粉质粘土④,呈松散、疏松状,厚度小,承载力低,不得作拟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
4.含砾粘土③及红粘土⑤0呈硬塑状,有一定的承载力,对荷载较低的拟建建筑可选做为天然地基的持力层;对荷载要求较大的建筑,不宜选作持力层。
5.灰岩⑥,强度高,承载力大,满足拟建建筑物的载荷要求,但埋藏深,亦不宜作拟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可作桩基础持力层。
6.场地各岩土层参数值见插表3、插表5。
7.场地土层及红粘土⑤属中等胀缩土,但经计算,场地地基土竖向胀缩变形量Ses均小于15mm,根据《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2007)》,本场地属于非膨胀土地基。
8.经取样分析场地地下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场地土层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9.在本次勘察中共施工勘察钻孔83个,遇溶洞钻孔12个,遇洞率为14.46%,且溶洞主要分布在场地中部大部分区域,因此本场地的岩溶发育;经分析,部分溶
洞洞径较大,洞顶岩层厚度薄,溶洞稳定性较差,需对溶洞进行处理才能建筑。 5.2建议
1.拟建建筑物的地基与基础建议:
10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详勘报告
1)对荷载较低的拟建建筑:采用选用含砾粘土③及红粘土⑤作为地基持力层,建议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
2)对荷载要求较大的拟建建筑或对局部缺失③、⑤层地段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以灰岩⑥作为地基持力层,桩端进入完整岩石不少于1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
3)由于拟建场地中部的溶洞较发育,范围较广,且溶洞的顶板薄,建议采用钻(冲)孔灌注桩穿越溶洞,桩端进入完整灰岩不少于1m。
2.基坑开挖时,需作好支护及排水措施,并防止积水浸泡基坑或曝晒,以确保施工的安全。
3.场地的溶洞较发育,对拟建建筑物稳定性影响较大,必须根据基础形式进行施工勘察。
4.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发现土层变化较大,与本报告资料不符,及时通知勘察单位进行处理;基坑开挖完成,请及时通知勘察、设计及监理单位进场验槽。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