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学观察能力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一、准确呈现现象,明确观察的目的性

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目的性,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陷入观察的随意性中,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或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能自己准确的呈现科学现象,从而明确观察的对象,进一步体会出观察的目的和要求。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如果没有明确观察的目的,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小学生把注意力停留在怎样使物体发出声音上,从而不断地敲打、拨弄着鼓、尺等物,课堂上是一片喧哗和嘈杂之声音,本课的观察目的声音产生的原因却无人注意。而如果是准确呈现现象,明确观察的目的性,课堂上便会是另外一种现象,先让学生自己制造声音初步感受声音的产生,进一步再提供鼓,小瓶,直尺并配给泡沫小球或是黄豆,并提出要求重点观察当物体发声时上面的泡沫小球或是黄豆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在准确呈现这个实验现象后,会很自然联想到物体本身有的变化与物体发声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大胆的假设:物体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为后面的学习指明研究的方向和目的。

二、合理设计问题,力求观察的系统性

在实际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二单元《校园里的植物》时,让学生重点观察校园里的树木。树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有粗细、高矮、颜色、等,不论观察什么,都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各种感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发现小学生的观察不能做到全面有效,看了树的形状忘了树的高矮,摸了树的树皮干忘观察树的颜色;而且在观察感官的运用上,也往往专注于一种最多是两种,也没能做到各种感官的共同体验。基于小学生不能系统的观察这个特点,在实际观察之前,就要让他们明确,我们的观察是有系统性的,那如何让学生明白呢,我们不妨设计这样有层次的的问题:1:我们的校园里哪里的树木最多2:这些树木都有什么特点3: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适当加以总结和提升,形成观察表格,里面包括比较树木的粗细、高矮、颜色等内容,经过实际考察前的

合理的问题铺垫,学生就能利用手中的表格去观察,就能弥补他们认识的不足,系统的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全面的认识事物。 三、深入剖析现象、追求观察的细致性小学生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停留于大致的、笼统的、轮廓的观察,而缺乏细致的观察。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只有细心观察,才能认识到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必须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好玩、有趣的活动,一步步深入剖析现象,追求观察的细致。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变色花》一课时,用魔术导入,这样问学生:“同学们都看过魔术,觉得它神奇吗?今天老师也来表演一个魔术,注意观察哦”让学生带着新奇观察,随即出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早就准备好的两个不同的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让学生仔细观察,随着实验现象的显现,学生们都很惊讶,随即问学生:有什么发现?把观察兴趣推上高潮。当学生观察到白纸变色时,肯定会猜想,老师是否在花瓣和叶子的纸上做了“手脚”,喷水壶里的“水”是否有问题,叶子上可能喷了什么药水,在学生细致的观察下产生多种猜测,提出多种假设,学生会很自觉的利用紫甘蓝指示剂去慢慢实验,从而在抽丝拨茧般的探究过程中,深入剖析现象,得出重要结论。 四、讲求实事求是,避免观察的经验性

科学研究讲求实事求是,记录要真实,不能凭主观想象任意修改或人为地编造数据。当然小学生的科学课堂教育也要强调这一点,如果实验观察结果与预期的不一致,要查找原因,认真分析,改进后重新再做,直到成功为止。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包发霉了》一课中,课前布置学生们每天察不同物体的发霉情况,在课堂上我问:“你想了解霉菌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吗?”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课后观察。大多数学生们很仔细地每天进行观察记录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但也有部分学生,自以为对发霉这种现象很熟悉,便没有做这个实验,在课堂的交流中,他们光凭自己的经验,说出,发霉和天气热有关,便再也没有其他想法了,然后我耐心引导,并和他们一起做这个实验,在经过一个礼拜的观察后,根据观察记录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后得出了霉菌生长跟潮湿、温度、空气、光照等条件有关的科学结论。这些学生不禁感慨,原来有这么多的因素啊,看来不能只靠经验想象了。

观察能力是科学学习重要一环的,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并勇于尝试不同的方法,才能有条不紊地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观察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观察活动。在观察和实验的探究实践活动中,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因为在探究自然事物的活动中,首先要在认真观察周围常见事物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然后经过思考,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又伴随着实验的每个细节,才能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培养,值得所有科学教师重视。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9岁~10岁的年龄段,他们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外部的、直观的、具体的特征特别敏感,所以在三年级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有效运用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中,重点培养观察能力课占总课数的40%。这说明在三年级实验教材中培养观察能力的内容比例是占首位的。如:观察植物(叶、花、根、茎)的外部形态;观察动物(鱼、蚂蚁、鸽子、兔、蚕宝宝)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观察天气变化(晴、阴、雨、雪等)和四季特征;观察光和影的变化并根据太阳辨认方向;观察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等等,都是以培养观察能力为重点的教材内容。因此,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的训练,观察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备足典型的观察材料,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

充足的材料有利于分组观察,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更好地认识自然事物;典型的观察材料有利于学生顺利进行观察,找出其特征;新颖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乐于观察、主动探究的情绪,全面认识自然事物的特征。

三、训练学生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掌握具体的观察方法

按照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即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不但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进行正确的观察的方法。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不到较好地培养,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也非常的重要,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就要教给学生系统的观察方法。

四、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让他们亲自去接触自然界中的事物,凡是能观察到的教材内容都让他们亲自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积极为他们创造观察的条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除了教材上要求观察的材料以外,还可以找些当地常见的、学生熟悉的实物观察。以此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兴致勃勃的情绪中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得到能力的培养。

五、适时引导,提高学生观察的实效

观察不是随意的看,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观察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对象上来。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情绪性明显,注意力常集中到次要的或与观察不相关的方面去,有些同学甚至以为观察是玩耍,因此,观察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范围和观察重点。

六、课内外活动相结合,使观察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经常性活动

积极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力求把这种活动化为他们乐于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展知识,发展兴趣,锻炼能力,会促进和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培养观察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的,通过教学实践是能够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但也要充分认识到,三年级观察能力的培养任务是艰巨的,一种基本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反复进行训练、运用才能形成的。通过科学教学,让三年级学生熟练地掌握科学探究中最基本的观察技能,为今后高年级学习科学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需任课教师不断努力的。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在没有明确的感知任务时,对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明确了目的任务去知觉某一事物,知觉的对象就比较完整清晰。因此,必须养成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观察的习惯。其次要学生养成全面观察的习惯。由于任何事物其本身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与其他事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为了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就应该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全面观察,并分清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最后还要培养好重复和长期观察的习惯。因为很多事物的发展特别突然、迅速,由于观察速度跟不上,还没观察清楚,现象就消失了。所以重复观察才能使结果更为可靠。另外,由于观察时,出现的次要现象更加吸引人,容易窥视对主要现象的

观察,只好再进行重复观察。为了增强观察的持久性,还必须培养长期观察的习惯,如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等,必须长期地坚持观察。观察时要有观察记录,记录要做到准确、具体。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 观察时要细心,即观察时要细致,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不细心就不能深入事物的精微,就不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就概括不出事物的规律。所以观察不仅要亲眼看,还要深入看,要方方面面、里里外外、周密细致、精细观察。但是单单有细心还不够,观察事物时更要有耐心。对复杂事物的观察,特别是创造性的观察,往往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需要有顽强的毅力。有些现象稍纵即逝,需要进行重复观察;有些现象变化缓慢,需要长期观察;有些现象因实验失败,需要再实验进行重新观察。这些都需要耐心,没有耐心,就不可能获得可靠、准确、理想的观察结果。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当好学生科学观察的引领者。 科学课上,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教师的作用不是告诉,更不是灌输,而是帮助,是引导,引导学生把研讨朝中心问题方向靠。 1、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别人哺育式地灌输的,而是要靠自己在观察实践中“悟”出来的。刚开始观察时,学生免不了要胡想、胡说、胡干,但在观察活动中会慢慢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步骤,然后教师再引导他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 2、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观察机会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此外,科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使得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找到可供观察的实例,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由于这种观察活动的对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并且由学生本人相对独立地进行观察,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对于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教给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不到较好地培养,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也非常的重要。 1、顺序法。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都有各自的“序”,在空间上有各自的位置,在时间上有各自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观察时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做到心里有个观察的“序”。也就是说先看什么,后看什么,要有一定的次序。只有观察有序,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顺序法可分为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1)方位顺序法。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先上后

下或先下后上;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先中间后两边或先四周后中间;定点观察或移点观察(随着观察对象的行踪而改变观察点)(2)时间顺序法。即按观察对象的先后发展顺序观察。如指导学生观察一天中太阳下的物体变化,观察蝌蚪的发育过程,观察蚕一生的变化,观察月亮在不同日期同一时刻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等。 无论是方位顺序观察还是时间顺序观察,它们并不是孤立的,如果只用一种观察方法贯穿于一次观察全过程,就不可能观察得全面、细致。因此,只有用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方法,围绕观察目的进行观察,才能真正把握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2、比较法。比较是人们认识自然事物或现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自然教学中,运用比较观察容易发现自然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异同。 3、推断法。在自然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时,不应使学生局限于通过直观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逻辑的判断和推理,把观察同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结合起来。只有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观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及实验后进行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地推论训练,才有助于学生掌握观察中的推理方法,才能真正把“观”与“察”有机结合起来。 4、想象法。学生在认识自然事物时,不仅能感知直观的事物和现象,回忆他们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物和现象的“形象”,而且还能把这些感知的和浮现的表象在大脑中进行组合加工,形成新形象,这就是学生学习自然的想象过程。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教师若能适时启发学生想象,就可使观察插上翅膀,意境更加广阔,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5、提纲法。在学生观察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之前,教师列出观察提纲,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