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涂料常见病态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常见涂料问题排除 2009-12-11 15:41阅读(9)

粉 化

现象:涂膜表面有一薄层粉化物,拭之即掉落。 原因:1)内墙漆用于户外,如环氧漆等;

2)过度稀释,漆膜太薄,树脂无法有效粘结颜填料;

3)底材太疏松,树脂过多渗入基底,无法有效粘结颜填料; 4)施工时基底温度过低,成膜不佳;

5)基底及环境湿度过高,重涂时间短,通风差,无法完全成膜; 6)基底碱性过高,漆膜被破坏; 7)测试时未够7天成膜期;

处理方法:1)铲除、清洁粉化层; 2)选用合适的涂料;

3)遵循施工规范,切勿过度稀释;

4)必要时需选用D05抗碱底漆封固基底; 5)保证施工环境符合施工要求。

起泡、剥落

现象:涂膜隆起成泡或破裂成皮。

原因:1)基底腻子以石膏粉、滑石粉、双飞粉为主,遇水膨胀, 顶起漆膜; 2)基底水分过高,向外扩散时其压力把漆膜鼓起,特别是透气性差的产品;

3)土建时防水处理差导致雨水通过裂缝或未上漆基面进入基底,或有漏水,扩散时破坏漆膜。

处理方法: 1)铲除所有起泡、剥落部分,若是由于腻子原因引起问题,铲除腻子并用合适的腻子重刮;

2)遵循施工规范,做好基底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底裂缝进行修补,保证基底水分含量符合施工要求,必要时在局部区域增加漆层以保证阻止雨水渗入。 褪色、变色

现象:涂膜颜色发生均匀或不均匀变化, 尤其是红色或黄色。 原因: 1)有机颜料耐候性较差,紫外线照射下变色; 2)基底碱性过高,渗出后破坏漆膜中的颜料 3)盐碱在表面析出;

4)深色若漆膜粉化,也会表现出颜色变浅。

处理方法: 1)选用较暗的颜色,通常会有较好的耐候性和抗碱性; 2)遵循施工规范,保证基底碱性符合施工要求,尤其是后修补部分; 3)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 泛 碱

现象:涂膜表面出现盐碱析出,在表面形成白色流挂或破坏漆膜附着力。

原因:1)基底水分、碱分或盐分含量过高,水汽将盐碱带出并在涂膜底层或表面析出;

2)土建时防水处理差导致雨水通过裂缝或未上漆基面进入基底,扩 散时将盐碱带出。

处理方法:1)铲除所有受影响而失去附着力之漆膜,待墙体充分干透,用草酸处理

后并用清水洗净,干透后再涂刷; 2)土建中严禁使用海沙;

3)遵循施工规范,做好基底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底裂缝进行修补,保证基底条件 符合施工要求;

4)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 水 印

现象:侧看涂膜,发现其表面有不规则斑块,光泽较低。 原因:1)基底水分含量过高; 2)有漏水、渗水;

3)施工时环境湿度过高。

处理方法:1)确保基底干透; 2)确保无漏水、渗水;

3)确保施工时各种条件符合要求; 4)必要时选用合适的底漆封固。

针孔、气泡

现象:涂膜中有针状小孔或气泡浮出或悬浮其中。 原因:1)基底或腻子过于疏松多孔,内含空气; 2)基底表面温度过高或涂刷后急剧加热干燥; 3)涂膜过厚或未干重涂;

4)喷涂时喷枪设置有勿,压力太高; 5)滚涂时使用劣质长毛滚筒; 6)刷涂时刷子移动太快;

7)涂刷前油漆经剧烈搅拌未及消泡。

针孔:(1、涂料粘度过高,搅拌时间过长,空气进入涂料中放不出来。 2、被涂工作表面有油污,水份。

3、喷涂空气压力大,口径小,喷涂距离远。 4、涂层太厚,溶剂挥发困难。 5、施工场地温度高,温度大。)

气泡:(1、被涂物表面有油污、水份。 2、涂料本身耐水性差。

3、木材含水率高,不经干燥处理就施工。 4、稀释剂选用不合理,挥发太快。 5、干燥后放在高温、高湿中太久。 6、涂层过厚,溶剂挥发困难。)

处理方法:1)待干透后打磨受影响漆膜,重涂; 2)确保漆膜一次施工不会太厚并在干透后才重涂; 3)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 4)使用优质中短毛滚筒;

5)正确设置喷枪及控制刷涂速度;

6)若油漆被剧烈搅拌后应静置消泡后再涂刷。

针孔:(1、涂料粘度调配适当,并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使用。 2、工作表面处理干净后再施工。

3、调整空气压力,一般为0.6mpa,掌握好喷涂距离。 4、一次涂层不能太厚,不超过30um。

5、适当加防潮剂,慢干水。)

气泡:(1、被涂物表面保持干爽洁净。 2、选用耐水、耐潮涂料。

3、要求木材含水率与当地平衡含水率相当(如北京10%)。 4、添加慢干水,调整挥发速度。

5、避免干燥后的涂层放在高温、高湿的位置。 6、不宜过厚,一次涂层不超过30um。) 缩 膜

现象:涂刷后油漆立即缩回,留下小孔或裸露区域。 原因:1)基底油脂、蜡抛光剂或硅树脂;

2)面层与底层体系不相容,如水性漆用于油性高光漆上。 处理方法:1)铲除受影响漆膜; 2)清洁并打磨表面后再重涂。 流 挂

现象:涂膜呈部分下垂状态。 原因:1)过度稀释; 2)漆膜一次施工过厚; 3)滚筒、刷子蘸料太多; 4)油漆干燥速度太慢。

(1、涂料粘度低,涂层过厚。

2、喷涂距离太近,喷枪移动速度太慢。 3、喷枪口径太大。

4、喷涂空气压力不均。

5、涂料中含有密度大的颜料,搅拌不均。 6、被涂物表面过于光滑。)

处理方法:1)铲除受影响漆膜;

2)提高施工技术,确保漆膜一次施工不会太厚; 3)选用合适的稀释剂加快干燥速度。

(1、调配好涂料粘度,涂层厚度一次不能超过30um. 2、喷涂距离为150-300mm,并适当控制喷枪移动速度。 3、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口径喷枪,一般为1.5~2mm。 4、施工中保持稳定的空气压力。

5、施工中涂料要多次充分搅拌均匀。

6、应保证被涂物表面适当的粗糙度,各层之间应仔细打磨。) 渗 色

产生原因:1、底层未干即涂面层涂料。 2、有色硝基底上涂聚酯漆。

3、底层涂料中含有机颜料,上层涂料将底层涂料中颜料溶解而渗色。 排除方法:1、底层充分干燥后再涂面漆。 2、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配套使用。 3、应对底层涂料进行有效封闭。 发白

产生原因:1、施工湿度大,温度高,溶剂挥发快。 2、涂料或稀料中含有水份。

3、施工中油水分离器出现故障,水份带入漆料中。 4、稀料溶解能力不够,使涂料的树脂析出变白。 5、手汗沾污工件。

排除方法:1、调整施工环境中的温度或湿度,并加入防潮剂或慢干水。 2、注意选用正牌产品涂料。

3、修复油水分离器,避免水分进入涂层。 4、选用配套稀料。

5、戴布手套作业,将手汗沾污处打磨干净。 桔皮

产生原因:1、溶剂挥发快,涂料流平不好。 2、涂料自身流平差。

3、喷枪嘴口径大,涂料粘度高。

4、喷涂距离不当,空气压力不足,涂料雾化不好。 5、被涂表面处理不平整,影响涂料流平性。 6、涂料或稀料中吸收有水份。 排除方法:1、合理选用稀料。 2、调配好涂料粘度。

3、选择合适口径的喷枪。

4、空气压力及雾化效果适中,调整好喷涂距离。 5、保证被涂物表面平整。

6、剩余涂料或稀料注意密封。 咬底

产生原因:1、底层与面层不配套,如硝基底漆,聚酯面层。 2、底层未干就涂面层涂料。 3、底漆层过厚。

排除方法:1、底层与面层涂料注意配套使用。 2、同一类型的涂料,底层实干后再涂面层涂料。 3、不宜过厚,一次涂层不超过30um。 失光

产生原因:1、被涂物表面潮湿或有酸、盐、碱等物质。 2、涂料和稀料中混有水份。

3、被涂物表面过于粗糙,对涂料吸收量大,涂层太薄。 4、现场环境湿度大,大于90%,涂层极易发白失光。 5、现场温度太低,干燥太慢,水聚在表层造成失光。 6、空压机中的水份清除不净,混入涂层中产生病变。 7、稀释剂用量过多。

排除方法:1、清理好被涂物表面的杂质。 2、妥善保管好涂料,防止混入水份。

3、注意打磨砂纸的粗细,保证被涂物表面平整。 4、调整室内温度或停止施工。 5、施工环境温度一般在10℃以上。

6、清除空气压机气体中的水份,保养油水分离器。 7、调整施工配比。 跑油

产生原因:1、涂料和稀释剂中有水或有油滴落在涂层表面。 2、被涂物表面有油、蜡、皂类、酸、碱等其他杂质。 3、空气压力太大,喷枪与工件距离太远。 4、涂料的粘度过高或过低。

5、被涂物表面粗糙不平,打磨不完整。 6、环境被污染或喷涂设备被污染。

排除方法:1、处理好油水分离器,防止水份混入其中,或避免油蜡落在涂层表面。 2、清理被涂物表面。

3、调整空气压力,以及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 4、调配好涂料的粘度。

5、涂装前检查工件打磨程度是否平整、细致。 6、切断污源。 起粒

产生原因:1、作业环境较差。

2、固化剂加入量太多或搅拌不均。

3、涂料中夹杂着颗粒状的物品,未经过滤即使用。 4、超出涂料有效使用期限,或涂料分散不均。 5、涂装不规范。 6、排尘系统不好。 7、稀料使用不配套。

排除方法:1、改善环境,避开污染源。 2、按要求配比,充分搅拌均匀。

3、有关容器须清洗好,使用前要选用合适滤网过滤。 4、先检查后使用。

5、工作架、喷台、排尘设备、输送带要清洁干净。 6、改善排尘系统。 7、配套使用稀释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