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后现代主义建筑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古典主义、后现代形式主义)

①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

②提倡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

③试图创立以非理性的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为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

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费城老年人公寓

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当时西方建筑师探索信息社会建筑发展方向的一种潮流,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建筑流派:

1)隐喻主义:

①针对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反传统、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而提出的,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建筑流派之一。

②主张通过运用建筑语言、建筑形象,将建筑拟人化、拟物化,使之产生特有的组合气氛,唤起人们对不同建筑及其片段的种种观感,产生比喻效果。

③它可以丰富建筑,使其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隐喻主义不拘泥于后现代主义,将后现代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特林、矶崎新

代表作品:斯图加特美术馆、日本筑波中心

2)文脉主义:

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重新关注历史文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在设计中引入了许多古典建筑元素,试图以新的方式使用历史元素。无论是邻里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试图建立与城市历史的关联性。

②建筑形式看上去古典,但每一个片段常被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等非常规的要素所削弱,将传统元素从“原本文脉关系中撕拉出来”,再以既冲突又和谐的方式组合。历史元素也因此转入了一种新创造的文脉关系之中。

③认为历史建筑的形式原理和方法事实在产生现代建筑作品的整体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表现出强烈的手法主义倾向。

3)装饰主义:

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十分喜爱在建筑立面上附加各种装饰,所谓的装饰主义,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并不在意装饰本身与建筑的功能结合,而是注重装饰的构图效果。将建筑立面上的各类构件分为有实际功能的“功能构件”与同建筑功能分离的“非功能构件”。

③非功能构件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当代西方建筑的形式语言,表达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净化装饰的一种反叛,也是当代西方建筑走向复杂的一个标志。

√作手法:

1)双重译码:

①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创作方法,强调建筑艺术应具有既能与大众沟通又能与建筑师对话的标识特征。

②除了强调技术与功能,还认为现代建筑的形式应是可以联想的。

③它是一种有职业根基同时又是大众化的建筑艺术,以新技术与老样式为基础。

双重译码是对现代主义的继续和超越,推动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

代表人物:文丘里、C·詹克斯

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喷泉广场

2)“戏弄之”手法:

借鉴传统建筑构件元素,夸大其某些部分,以完成“戏弄之”的手法,这种处理传统建筑构件的方式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对待传统建筑的一种常见模式,即强调戏谑性、折中性和装饰性。

代表作品:奥伯林学院艾伦艺术馆扩建

√建筑理论:

1)少就是乏味:

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与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针对密斯的“少就是多”而提出的观点。

②他喜欢基本要素混杂而不要“纯粹”,折中而不要“干净”,扭曲而不要“直率”,含糊而不要“分明”,赞成“杂乱而有活力胜过明显的统一”。

③提倡建筑要具有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

“少就是乏味”与“少就是多”相对立,突显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费城老年人公寓

√主要著作:

1)《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

①美国建筑师与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著,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著作,标志着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种建筑思潮正式登上建筑舞台。

②提倡建筑要具有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的基本思想;

③强调建筑艺术应具有既能与大众沟通又能同建筑师对话的“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

④试图创立以非理性的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为美的后现代主义美学。

2)《后现代建筑语言》

由建筑理论家C·詹克斯著,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著作,詹克斯是最早正式定义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人,并使这一名称在建筑界广泛流传。

书中詹克斯以戏剧性的方式宣告现代建筑已死,然后通过对比,将他认为更加合理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各种特征呈现出来:

①相对于现代主义的单一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包含了多重价值;

②现代主义信奉普世真理,后现代主义关注历史与地方文脉;

③现代主义注重技术与功能,后现代主义关心乡土的和隐喻的方面,赞赏模糊不定。

认为过于强调技术与功能的现代主义建筑所缺乏的正是建筑应具备的传达意义的交流

特征。认为建筑形式应该是可以联想的,体现多价取向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要点“就是它本身的两重性”,即“双重译码”。

代表作品:

√1)文丘里母亲住宅:

艺术特色:

文丘里母亲住宅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的代表作。建筑高二层,规模不大,但内容丰富,坡屋顶,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内部空间复杂扭曲。它清晰地、全面地诠释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设计哲学,是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

①整座建筑体量似乎左右对称,但是在各端窗口处的处理又不尽相同。高耸的烟囱是建筑的控制点,而它又偏离中心,使立面构图处于对称与非对称的矛盾之中;

②建筑立面简洁,除洞口、门窗外,仅有几组抽象的线条作装饰,形状各异的洞口创造了丰富的光影变化,使建筑立面形态处于简洁与复杂的矛盾之间;

③建筑立面整体采用一个古典的三角形山花来控制构图,但又在山花中央开一道凹槽,使立面处于完整与破碎的矛盾之间;

④建筑入口上方,以一道圆形弧线表达一种象征,象征其与古罗马圆拱券的一种渊源,以非传统的方式来组合传统的构建手法。

文丘里母亲住宅是“复杂性”与“矛盾性”的产物,充分展示了文丘里全新的设计理

念。

2)费城老年人公寓:

艺术特色:

美国费城老年人公寓是罗伯特·文丘里所设计的一座影响深远的作品,它成功地诠释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特征。

①建筑主入口朝南,位于建筑中央,其前方正中央设置一颗花岗石圆形柱,以加强建筑的入口标识。

②各层平面沿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向后对称式缩进,从而尽可能地争取好的建筑朝向,以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要求。

③建筑正立面的处理采用了严谨的对称式布局,并根据平面层层后退的模式将立面竖向清晰地划分为三段,这些手法的使用暗喻了与传统建筑设计手法的关联。

④将建筑内部功能与外部表征之间的矛盾性暴露出来,从而体现了建筑师将“使用功能与形式相脱离”的设计理念。

⑤屋顶的电视天线意图隐喻老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引起人们对老人生活的关注,体现了建筑师的隐喻主义的创作手法。

美国费城老年人公寓体现了文丘里的一些新的“隐喻”传统建筑元素的设计手法,以及强调立面装饰的设计思想,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作品之一。

3)奥伯林学院艾伦艺术馆扩建工程:

艺术特色:

奥伯林学院艾伦艺术馆扩建工程由文丘里设计,他提取了老建筑中的一些建筑元素,用现代手法将其融入到新建筑部分的设计中,表达了一种全新的处理传统构件的手法。

①新馆紧贴老馆右侧,依据缓坡地势的特点,将该组建筑逐一退后。

②老建筑主入口处为爱奥尼柱式和连续拱券组成的门廊,建筑师将这一元素借鉴,并采用“戏弄之”的手法,将一颗夸大了圆涡卷尺度的爱奥尼柱式片段立于新馆二层围廊处檐下。

③建筑内部空间明亮、开阔,依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各空间时而彼此互相贯通,时而又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从而营造出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建筑内部空间新模式。

④文丘里积极地吸收老馆中的一些装饰要素融入到新建部分的设计中去,以达到新老建筑的对话。

奥伯林学院爱伦艺术馆扩建工程体现了文丘里所提倡的新的设计理念,其对传统建筑构件富有装饰性和戏谑性的处理手法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喷泉广场(圣·约瑟夫喷泉广场):

艺术特色:

意大利喷泉广场(圣·约瑟夫喷泉广场)位于美国新奥尔良市,由查尔斯·摩尔与佩雷斯事务所合作设计,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广场呈圆形,中部开敞,1/3水池,2/3铺装,水池中央为一副用石块拼成的古罗马地图周围是用现代手法设计、呈弧形分布的五片柱廊和拱门。

①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隐喻主义精神,用五种柱式隐喻古罗马,用古罗马地图隐喻意大利半岛与西西里岛。

②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对古典建筑构件“戏弄之”的处理手法,广场采用古罗马的柱式和拱门,却以不锈钢的柱头做喷泉,用现代的霓虹灯做装饰,并以非传统的方式来处理。

③同心柱廊采用不同高度、不连续、不对称的方式布置在开敞的空间里,以达到多空间的同时存在。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含糊性与非限定性等特征。

④强调不完美、不和谐、不统一的设计理念,运用破碎等设计手法。

⑤广场获得了意大利人,建筑师等多层次的吸引力,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

广场的设计传统而前卫,既俗又雅,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叙事性与浪漫性,但作为后现代主义建筑,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5)波兰特市政厅大厦:

艺术特色:

波兰特市政厅由建筑师格雷夫斯设计,是一座集办公、服务和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公大楼,该建筑以其独特的立面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深邃的象征寓意,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精品建筑。

建筑特征:

①外部造型敦实、厚重具有清晰的立面划分以及丰富的色彩与装饰。建筑在四、五两路两侧立面相同,其余两侧不同,为了削弱建筑尺度上的突兀感,采用三段式划分为台座、墙身、顶部三个部分。

②立面装饰,以混凝土装饰带、玻璃幕墙以及外凸的方形装饰组成类似“多里克柱式”的影像,并以类似于古罗马“拱心石”样的实墙面嵌于其上部。

艺术特色:

①讲究历史文脉的延续。以超常尺度的古希腊“多里克柱式”、古罗马“拱心石”和抽象化的“希腊神庙”等古典元素“偶然”式的拼贴,来表达后现代主义建筑师重视历史传统的设计思想,以及追求非理性形式美的建筑原则。

②讲究建筑的形象寓意。将建筑立面做成三段式划分,是对人体“头”、“身”、“脚”拟人化的表达。入口的欢迎符号,绿色台基、乳白色墙面和淡蓝色屋顶,分别象征树叶常青、广阔大地和蔚蓝天空。

③建筑上小尺度开窗,表达了建筑师对现代主义惯用的玻璃幕墙的大面积开窗的一种逆向反叛。

美国波特兰市政厅是建筑师格雷夫斯对新型建筑风格的一次大胆尝试,并因其体现出众多新的设计理念而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中的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

6)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

艺术特色:

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由詹姆斯·斯特林设计,为后现代主义代表建筑。

①建筑采用轴线布局方式,平面为U字形,共两层,中间布置一个圆形庭院作为露天展示空间。

②建筑设计立足于对历史和环境的尊重,汲取了许多古典和现代的建筑元素,巧妙地引入平台、庭院、坡道等元素,塑造了一个错落有致、生动活泼的城市景观。

③建筑造型以厚重的墙体为主,同时借鉴多种建筑原型,为建筑形式带来了多种信息含量,体现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隐喻主义精神。

④新馆在装饰材质和某些设计上与老馆保持着一定的统一关系,以达到新馆与老馆之间的相互协调。

⑤运用非和谐的因素。新馆的一些构件之间少有过渡元素来起协调作用,而是使其直接碰撞在一起,以达到非和谐形式美的设计原则。

斯图加特美术馆在探索延续历史文脉、协调新老建筑和创造开放的城市空间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追求。

7)日本筑波中心:

艺术特色:

日本筑波中心由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主持设计,是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

筑波中心由一组建筑群和中心围合的广场组成。

①筑波中心大厦是这组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位于东南侧,平面呈反“L”形,是一座大型综合体建筑。

②筑波中心大厦和周围的其他附属建筑共同围合出了平面为椭圆形的筑波中心大厦广场。广场为下沉式,长轴与筑波城南北轴线完全重合。

③中心广场的设计非常有特色,下沉式椭圆形广场,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坎皮多利奥广场原型的借用。同时又融入了日本传统的造园手法。

④建筑师将“借用”来的西方传统及现代的建筑元素加以变形或反转,并以隐喻、象征等手法赋予建筑多重语意。

⑤在广场的处理上,采用对原型的反向处理,设计为下沉广场,铺装也完全相反。广场西北角的台阶、怪石、流水也有意打破广场的完整性。整体布局和细节处理充分体现了以非理性的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为美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

筑波中心大厦与广场的设计不仅充分反映了矶崎新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反叛,同时在设计手法上又体现了日本景观所内含的禅宗思想,推动了日本建筑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8)威尼斯水上剧院:

艺术特色:

水上剧院是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临时建筑,设计者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建筑师阿尔多·罗西。

①剧院是一座水上浮动的建筑物,坐落于一条大船上,整体为钢结构,由钢架和木板搭成。

②建筑外形由三个体块组成:方形剧场主体和两个矩形楼梯间。主体上部由方形缩为八角形,上面有八角形锥顶。

③建筑外墙面为黄色木板,上开有天蓝色窗框小窗。顶部墙体以及锥顶均为天蓝色。

④剧院设计采用简洁的几何形体组合的同时,借鉴了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尖塔原型,与附近的圣玛利亚教堂取得简与繁、高与低的对比式协调关系。既尊重了历史,又体现了时代,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

阿尔多·罗西注重用现代建筑语言演绎历史构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也成为199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

9)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总部:

艺术特色: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由著名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设计,被认为是第一座后现代主建筑摩天大楼,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大楼外观采用三角形山花、拱券和石材贴面等历史建筑符号,并采用基座、墙身和山花的三段式构图,入口处设置的廊柱有仿文艺复兴时期巴齐礼拜堂正立面的痕迹。在整形态体上反映着建筑师对西方传统建筑的继承方式和文脉主义精神。

②建筑中段的墙身设计,一反现代主义建筑玻璃幕墙的通用模式,而是采用众多小矩形窗,窗间墙与窗的尺度和比例都比较协调。顶部有一排柱廊横跨整个立面,柱廊上方是中央开了圆形凹口的三角形山花,采用了以非传统方式组合传统构件的惯用模式。

③大楼采用了传统方式的石材饰面和带有古典主义意向的构图元素,它在形式上与曼哈顿中心区众多采用玻璃和钢材建造的玻璃盒子式大楼形成鲜明对比,并且对20世纪初期纽约城里尚未脱离传统形式的石头建筑作出回应。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里程碑,以其新颖的外貌和独特的设计手法为当代西方建筑的发展树立了形式标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

艺术特色:

由奥地利建筑师H·霍莱因主持设计。

旅行社的营业大厅采用了舞台布景式的设计,以写实的手法布置了一组组风景片段,以唤醒旅行者们对异域风景的丰富联想:

①破败的柱子象征着在希腊与意大利的旅行;

②青铜顶的亭子代表印度,代收戏票的柜台似舞台帷幕组成的剧场;

③鸟代表飞行;

④摩洛哥的棕榈树等等

这些布景大多为金属制作,提示了高技术在现代旅行中是必不可少的。

11)巴尔第住宅:

由意大利建筑师及历史学家P·波托盖西设计建造。其建筑设计往往与历史的各种建筑风格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富有浪漫精神的折衷主义创作。其设计的巴尔第住宅呈现出了巴洛克与综合派的对立综合。连绵不断的弯曲墙面和天顶,看似全新创造,却又处处能捕捉到巴洛克大师波洛米尼的影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