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2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2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

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从狭义上来理解,是______ A.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关于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______ A.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学说体系 B.列宁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学说体系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的发展,即在实践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将其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独创发现,分别是______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 C.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D.辩证法和剩余价值学说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出现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_____ A.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 B.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 C.关于思维发展规律的学说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______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剥削、消灭阶级

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______ A.理论创新 B.解放思想 C.坚持真理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______ A.实现大同社会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人人平等 D.消灭阶级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9.关于世界观的表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世界观是所有人观点的简单相加 B.世界观就是哲学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D.世界观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10.所谓“方法论”,是指______ A.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所有规律的学说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11.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了近代哲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______

A.世界的状态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精神能否认识物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它们是______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1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在于______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C.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

14.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______ 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_____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6.关于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分别是______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1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点是______ A.是否承认联系 B.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C.是否承认发展 D.是否承认物质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18.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______ A.物质 B.意识 C.运动 D.实践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19.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其关系是______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早在19世纪2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0.列宁对“物质”概念的定义是通过______

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2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 A.自为性 B.主观能动性 C.客观实在性 D.运动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2.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 A.物质 B.思维 C.语言 D.劳动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23.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这是指______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24.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______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

C.物质受意识制约,意识影响物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完全受物质制约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5.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______ A.时空 B.运动 C.静止 D.实践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6.设想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会陷入______ A.形而上学 B.诡辩论 C.辩证法 D.唯心论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与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7.下列选项中,关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B.只有绝对运动,没有相对静止 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28.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______ A.时间 B.空间 C.时间和空间 D.实践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

29.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______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分数:2.00) A. √

B. √ C. √ D.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30.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三大工人运动是______ A.英国宪章运动

B.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C.俄国十月革命

D.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分数:2.00) A. √ B. √ C. D. √

解析:[解析]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举行了两次起义,1838年英国爆发了延续十余年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一一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法、英、德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______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科学主义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分数:2.00) A. √ B. C. √ D. √

解析:[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 32.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这种发展包括______ A.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B.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 C.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分数:2.00) A. √ B. √ C. √ D. √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3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______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区别 C.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D.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区别

(分数:2.00) A. √ B. C. √ D. √

解析:[解析]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唯物史观从本质上来说是群众史观,唯心史观从本质上来说是英雄史观。 3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包括______ A.绝对的真理性 B.彻底的科学性 C.坚定的革命性 D.自觉的实践性

(分数:2.00) A. B. √ C. √ D. √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35.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具体表现为______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分数:2.00) A. √ B. √ C. √ D. √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该问题所包含的内容有______ A.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 B.思维和存在能否相互转化

C.思维能否认识或者正确认识存在 D.思维和存在是否相互影响

(分数:2.00) A. √ B. C. √ D.

解析:[解析]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AC。

3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原因有______ A.此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 B.此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C.此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

D.此问题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分数:2.00) A. √ B. √ C. √ D. √

解析:[解析]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其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因而也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其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其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与方向。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 3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______ A.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C.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D.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分数:2.00) A. √ B. C. D. √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在内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因此,正确答案为AD。

39.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有______ A.庸俗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分数:2.00) A. B. √ C. √ D. √

解析:[解析] 唯物主义在历史上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这三种具体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概括虽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40.意识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包括______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B.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C.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D.低等动物的应激反应

(分数:2.00) A. √ B. √ C. √ D.

解析:[解析]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41.意识从其起源看是______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C.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分数:2.00) A. √ B. √ C. D.

解析:[解析] 意识从其起源来看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42.下列选项中,运动的具体形式有______ A.物理运动 B.化学运动 C.生命运动 D.社会运动

(分数:2.00) A. √ B. √ C. √ D. √

解析:[解析] 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43.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其具体形式包括______ 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空间位置未变

C.事物根本性质暂时未变 D.事物的显著的运动

(分数:2.00) A. B. √ C. √ D.

解析:[解析]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体现着事物不显著的运动。 44.时空的特性包括______ A.客观性 B.有限性和无限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主观性

(分数:2.00) A. √ B. √ C. √ D.

解析:[解析]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4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______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个别杰出人物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分数:2.00) A. √ B. √ C. √ D.

解析:[解析]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首先,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其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最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4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其内容包括______ A.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B.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C.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D.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分数:2.00) A. √ B. C. √ D. √

解析:[解析]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47.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基本特征包括______ A.直接现实性 B.自觉能动性 C.客观物质性 D.社会历史性

(分数:2.00) A. √ B. √ C. D. √

解析:[解析] 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受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48.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主要体现在______ A.实践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客观的 B.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

C.实践活动本身和结果是客观的

D.实践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分数:2.00) A. √ B. √ C. √ D. √

解析:[解析]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实践活动本身及其结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区别于人的意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活动。

49.实践有其基本形式,包括______ A.生产劳动实践 B.社会实践 C.科学实验 D.兴修水利

(分数:2.00) A. √

B. √ C. √ D.

解析:[解析]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一是生产劳动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二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三是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与科学实验一样,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50.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______ A.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B.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C.实践是一切生命共有的存在形式 D.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分数:2.00) A. √ B. √ C. D. √

解析:[解析] 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中,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于人的对象世界。这种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便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本身,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自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