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肃南县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动物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3期 肃南县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豆豆 李伟z ( 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兰州I甘肃730000; 榆中县和平镇人民政府) 摘要通过对祁连山区肃南县天然草地退化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超载过牧、滥垦乱挖、草地利用 不合理及鼠虫害等,提出了防治草地退化的对策。 关键词草地退化;现状;成因;防治对策;甘肃肃南 中图分类号¥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3—0318—03 Causes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Sunan County DoUDou LIWei ( GansuDesign andResearchAcademy ofEnvironmental Science,LanzhouGansu 730000;。HepingTownGovernment ofYuzhongCounty) Abstract Sunan County in Qilian Mountain re ̄ions was taken as all example to analyze the socila nda economic causes resulting in grssaland degradation.Through the analysis,the main reason for grassland degradation were climate changes,overgrazing,excessively herding,unreasonable utilizes,rodents andinsect pest and SO on,and effectivemanagementmethods ofgrasslanddegradationwere proposed. Keywords grasslanddegradation;status;causes;control strategy;SunanGansu 草原不仅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可更新自然资源,而且 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 产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然而,由 于我国草地资源自身存在地形复杂与生态环境恶劣等脆弱 性特点,加之近半个世纪以来不合理的利用,导致天然草地 年山地草原和山地草甸草原上生长的毒害草分布面积占草 地的41%。在撂荒地、过度放牧、严重退化地段,狼毒、醉马 草、臭草等有毒有害杂草盖度达95%,植被组成变劣,产草 量显著下降[91。草地虫鼠害也是危害草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目前调查,在全县45万hm2的退化草地面积中,鼠害危 害面积达20万hm ,占退化草地面积的45%,全县草地退 化严重,动物饲养量大幅度减少1221。 1.3土壤退化。草地土壤肥力下降 退化和沙漠化问题十分严重【1 1451。草地退化最明显,植被的 变化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子相互影响 。肃南县地处甘肃 省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是甘肃省重点畜牧业县之 一阎。多年来,在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自然因素作用下,肃南县 植被与土壤是陆地景观中最为突出的2个组成部分, 二者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9,23】。 天然草地急剧退化,荒漠草地面积逐渐扩大,当地生态系统 和畜牧业经济受到严重威胁[9-砌。人为因素是造成肃南县草 草地的退化包括草的退化和地的退化,两者相互反馈、相互 影响[18,24-25]。在草地的退化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土壤物理性 状、养分含量和腐殖质特征的变化[263。土壤物理退化多表现 为风蚀沙化,化学退化一般为土壤元素失衡等,生物退化表 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对此人们已经形成共识『l卜埘。通过分析 肃南县草地退化现状及原因,提出有效地防治对策,对恢复 和改善该区草地生态环境以及促进该地区草地畜牧业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肃南县草地退化现状 1.1草地退化的概念 现为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减少,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Na、Fe、 Mn、zn和Cu等含量降低,生物量及生物活动作用减弱,草 地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 2草地退化原因分析 2.1 自然原因 草地退化是人为和自然因素引起植被和土壤质地变 差,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失调、生产能力下降、生态功能 衰退【l3—4】。草原退化首先表现为植被异质化,植被的异质化 2.1.1气候因素。气候变暖是影响草地植被生长发育的重要 因素。自1970年以来,肃南县年平均气温持续上升,1990年 导致土壤的异质化_l5 。在干扰下,植物群落的退化、沙化演 替进程较快,而土壤质地、养分和有机质变化明显滞后【l。~91。 草原退化导致土壤贫瘠,持水保水能力下降,影响草原生态 以来上升为4-3℃,与1970年相比升高了0.7℃,上升幅度 为19.7%。截至2003年,干旱草原面积占全县可利用面积 环境。草原荒漠化、沙尘暴的发生都与此有很大关系㈣。 1.2草地面积减少。草群结构变劣并逆向演替。虫鼠害和毒 杂草化严重 的42%。干旱、暖化的气候不利于牧草生长发育,产草量低, 加速了草地退化f2l1。自然灾害频繁、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 候.加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干旱、洪水、冰雹、泥石流等多 种自然灾害也是造成肃南县天然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21】。 2.1.2虫鼠害严重。虫鼠活动频繁,并与牲畜抢食牧草,破 坏植被,影响牧草生长发育 。肃南县蝗虫和鼠兔为害较 为严重,全县虫鼠危害面积占草地可利用面积的26%,平均 1983年肃南县严重退化,草地面积占总草地面积的16%, 到2002年“三化”草地面积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4%, 其中退化草地面积占总草地面积的31%t 1。毒草化是继荒 漠化后第二大严重危害草原的因素。毒害草会降低草地的 生产能力和牧草品质,直接影响草地质量和载畜量。2002 作者简介收稿日期318 虫口密度80头/m 以上,蝗灾发生严重地段甚至出现牲畜 缺草死亡现象。肃南县鼠害以高原鼠兔和中华鼢鼠最为严 豆豆(1984一),女,甘肃榆中人,初级工程师,从事资源环境 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研究工作。 2015—06—09 重。在鼠兔危害区,牧草损失比较严重,出现草荒,严重危害 区甚至成为次生裸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及含水量显著降 豆豆等:肃南县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低.土壤肥力下降,牧草产量大幅度减产,草地退化严重 。 2.2社会原因 2.2.1对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草原 超载严重。肃南草原自承包到户和牲畜作价归户后,农牧民 人为加大草地利用的强度,超载过牧破坏了草地的生态平 衡,使天然草地退化问题日趋严重『捌。据肃南县2002年资 料统计,草场理论载畜量从冬春到夏秋由72万个羊单位增 加到104.万个羊单位,而2003年草场在冬春和夏秋实际载 畜量分别超载36%和38%。不仅如此,那些优良的牧草,即 牲畜喜欢采食的牧草受害最重,这就为毒杂草的快速蔓延提 供了生长所需的营养和空间。此外,长期过度性的牲畜践踏 会使土壤透气透水能力降低,土壤性状恶化[3Ol。 2.2.2草原建设与保护投入不足,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落 实。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往往非常重视对草地的科学化管理, 多措并举提高草场生产能力,而我国在草场管理技术和资 金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由于草场基础管理不足,畜牧业发 展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加上牧区地形、水位、气候等自然条 件恶劣,管理工作困难重重。近些年来,尽管政府加大了草 原建设和保护投资力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重畜轻 草、重使用轻管理的情况,草畜动态平衡的核查机制也有待 于进一步完善。 2.2-3滥垦、滥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滥垦、滥挖、滥采对 于草原生态影响严重,由于肃南县珍贵药用植物资源丰富, 每年都有大批乱挖滥采药用植物的人员以此为生,对草地 的破坏非常严重,大面积挖掘的草地甚至出现退化现象。与 此同时。近年来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也越来越大,一味地 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草地的生态保护,无序开采、乱 砍乱伐,草地被认为破坏,草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3肃南县退化草地的恢复及防治对策 3.1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加强对草原的保护 把特殊生态作用的草地划定为基本草地。加大保护和 监督管理工作力度。通过多重措施,促进可食牧草生长,提 高草地生产能力,逐渐恢复草原生态。以草地承载力为标 准,按照草原类型、产草量和放牧规律。严格有效地控制载 畜量。达到草畜平衡口H 。充分利用肃南县丰富的水资源,种 植优质牧草提高草场的畜牧承载能力。并可实行季节性休 牧,以保护牧草正常生长和繁殖 。 3.2加大植被保护力度。扩大人工草地面积,遏制草地生态 环境恶化趋势 封育禁牧是退化草地恢复最经济的技术方法嗍。通过围 栏禁牧使草地得到合理的休养,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有效遏 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实行退牧还林、退耕还林还草工 程,加大人工草地面积,使草畜关系趋于平衡。结合现有的 耕地和产业结构调整机会,不断扩大优质牧草的种植,建立 人工草地也是草地工作的重点,要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 础上,加大草地保护与建设的步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草地 生态环境。 3.3采取有效措施。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加强草地保护与建设,提高全民保护草地、建设草地的 意识,促进草地生态良性循环。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草原生产能力。逐步改变完全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传统 生产方式。积极建设高产人工草地,不断改良草原和牲畜品 种.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兴办工业,大力发展旅游 业,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减少养畜、减轻 草原压力打下基础,为实现草原轮牧、休牧、禁牧开辟新的 途径,拉动当地草地生态环境的快速发展。 3.4创新草业发展制度。采用先进的草地修复技术 有效的政策在草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起指导作 用。目前,部分地区已制定了森林生态管理补偿基金制度, 建立起生态公益林生存和发展的有效保障机制。我国牧区 大部分地处太阳能丰富地区,太阳能技术和灌溉技术将会 成为天然草场灌溉的首选技术,这将对提高整治植被生态 环境技术水平,促进我国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开 发利用,保障我国北方的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4参考文献 [1】靳瑰丽,朱进忠.论草地退化[J】.草原与草坪,2007(5):79—83. [2】牛叔文,李文卿.潜力效益出路:甘肃农业分区开发的经济评价和效 益分析『M1.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1. 【3]马俊,李文卿,李新文,等.甘肃畜牧经济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 版社,1994. [4】何吕茂.面向新世纪,牧区畜牧业要大发展:关于加快发展我国草原 畜牧业几个问题的探讨fJ1.四川草地,2000(2):1-6. [5】慕宗杰.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及治理对策叨.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 (2):48—49. 【6]何池全,赵魁力,赵志春.若尔盖高原湿地草场退化成因分析及其保 护利用『J].中国草地,2000(6):11-16. 【7]赵成章,樊胜岳,殷翠琴.毒杂草型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研究『J1. 中国沙漠,2004,24(4):507—512. [8】青海统计年鉴编委会.青海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 社.2007:273—280. [9】宁宝英,樊胜岳,赵成章.肃南县草地退化原因分析与分区治理对 策fJ].中国草地,2004,26(3):65—68. 【10]贺秀梅,刘志勇.肃南县退牧还草工程饲料粮补助的问题和建议【Jj. 青海草业,2008,17(4):38—40. 【11】张自和.无声的危机:荒漠化与草原退化[J】_草业科学,2000(4):10— 12. 【12]龙瑞军,董世魁,胡自治.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与生态恢复措施 探讨叨.草原与草坪,2005,113(6):3-7. 【13】任继周,朱兴运.河西走廊盐渍地的生物改良与优化生产模式[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4】李博.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_中国农业科学,1997,30 (6):1-9. [15】侯扶江,南志标,肖金玉,等.重牧退化草地的植被、土壤及其耦合特 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8):915—922. [16】程晓莉,安树青,李远,等.鄂尔多斯草地退化过程中个体分布格局 与土壤元素异质性『J].植物生态学报,2003,27(4):503—509. [17】周华坤,赵新全,周立青,等.藏高原高寒草甸的植被退化与土壤退 化特征研究[J1.草业学报,2005,14(3):31—4O. [18】李志丹,干友民,泽柏,等.退化草地群落演替趋向研究进展【J】.四川 草原,2004(5):5—7. [19】丁勇,牛建明,杨持.沙质草原植物群落退化与沙化演替【J1.生态学 杂志,2006,25(9):1044—1051. [20】李凤霞,张德罡.草地退化指标及恢复措施[J].草原与草坪,2005(1): 24-29. [21】蒋智文.肃南县生态环境治理对策[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4(2): 16-17. 【22]安国庆,王志宏,殷翠琴.甘肃省肃南县草地治蝗灭鼠工作经验『J]. 草业科学,1999,16(1):45-47. 【23]陈玉福,董鸣.毛乌素沙地景观的植被与土壤特征空间格局及其相 关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3):265—269. [24】BURKE I C,LAUENROTH W K,VINTON M A,et a1.Plant—soil intera— ctions in temperate grasslands[J].Biogeoehemistry,1998(42):121—143. [25】WEDIN D A,TILMAN D.Influence of nitrogen loading and species 3】9 动物科学 composition on the carbon balance of grasslands[J].Science,1996,274: l720—1723. 【26】邹受益,张景龙,冯政夫.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土地初析lJ].中国沙漠, 2001,21(1):76-78. [27】杨红善,常根柱,周学辉,等.放牧对肃南山地草原土一草一畜养分及 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4):103—107. [28】张青.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0-2004[J].文献信息规律研究,2005 (3):45-47. 【29]陈怀斌,贺国宝,杜雪刚.肃南县草地退化与治理措施【J】.青海草业, 2008,17(1):29-32. [3O】孟林,许鹏,安沙舟,等.新疆北疆绿洲:荒漠过渡带草地属性和生 (上接第312页) 表2各处理组大鳞副泥鳅仔鱼的成活率 表3。可以看出。第7天时,处理A与处理E仔鱼的体长间 无显著性差异,体长增长较好,其次为处理D,处理B、C最 差;第14天时,处理A体长增长最快,与其他4组体长均存 在显著性差异,处理D、E次之,处理B、C最差;第2l天时 仍以处理A最好,显著长于其他4组,其次为处理E,以处 理C最差。 表3各处理组大鳞副泥鳅仔鱼体长变化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标注不同字母表示组『司差异显著(P<0.05)。F『司。 各处理组大鳞副泥鳅仔鱼在不同日龄的体重变化见表 4。第7天时,与体长组的结果一致,处理A与处理D、E的 体长间无显著性差异,此3组与处理B、C的体长里显著性 差异;第14天时,处理A平均体重最大,与处理E无显著性 差异.与处理B、C、D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处理C体重最 轻;第21天时,处理A体长与其余4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次为处理E,以处理C体重最轻。各处理组的体重变化与 体长变化基本一致。 表4各处理组大鳞副泥鳅仔鱼体重变化 3结论与讨论 从试验结果来看,大鳞副泥鳅仔鱼的成活率受影响较 大的为前7 d,死亡率均达20%以上,轮虫作为大鳞副泥鳅 仔鱼的开口饵料成活率最高,其次为配合全价粉料,再次为 蛋黄组、藻类组和豆浆组,后3组间的成活率差别不大。根 据试验结果,前7 d以轮虫组最好,成活率达78.3%,至14 d 320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l3期 产适宜性评价的研究[J】.草业学报,1997(3):27—37. 【31】李博.我国草地资源现况及其管理对策【J].大自然探索,1997,16 (59):12-14. [32】喻文虎,杨鹏翼.高台县天然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J].四川草 原,2o0l6,13(3):47—49. 【33]冯冰,高玉红,罗春燕,等.玛曲县草地退化成因分析[J】.草原与草 坪,2006(6):60—63. [34】鲁征.甘南州草地退化原因及调控治理对策[J].草业科学,2001,18: l8-21. [35]陈全功.江河源区草地退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草业学报, 2007,16(I):10—15. 和21 d时,轮虫组与全价配合饲料组的成活率相近。成活率 达66%以上。从体长和体重的变化来看,全期以轮虫投喂效 果最佳,其次为配合饲料组,再次为蛋黄和藻类,豆浆组的 效果最差。 仔鱼初次摄食外源性营养关系的建立对仔鱼生长和存 活起决定性的作用,食饵的营养价值和消化性会对仔鱼的 生长和存活产生影响。试验中轮虫组大鳞副泥鳅仔鱼的成 活率最高,生长速度最快,说明该组的开口饵料优于其他 组,这与对暗纹东方纯和泥鳅的开口饵料研究结果基本一 致[1-2]。试验结果表明蛋黄不适宜作为大鳞副泥鳅仔鱼的开 口饵料,这与泥鳅仔鱼和翘嘴鲐仔鱼的培育结果相似p 。但 是经过膨化的全价配合粉状饲料所表现出的效果也较好, 胭脂鱼的仔鱼培育中发现配合饲料的效果也较好啕。本试验 结果中配合饲料明显要优于蛋黄,这与罗非鱼仔鱼的研究 结果相同 。 一般来说,适宜的天然饵料作为仔鱼的开口料,其效果 要优于蛋黄或配合饲料,如在虹鳟、长薄鳅和胭脂鱼上的研 究结果,均表明天然饵料作为开口料具有一定的优势[6I8叫。 本试验中配合饵料虽没有轮虫的效果好,但与其他饵料相 比仍具有明显优势。随着鱼苗开口饵料在生产和应用上的 不断深入研究.人工配合饵料一定会在营养成分、适口性和 消化利用率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配合饲料则可以普遍 替代天然生物饵料作为幼鱼的开口饵料,从工厂规模化育 苗角度出发,配合饲料的前景十分广阔。综上所述,在5种 饵料中轮虫是大鳞副泥鳅仔鱼最佳的开口饵料,大鳞副泥 鳅仔鱼培育的饵料选择,前7 d最适宜用轮虫作为开口饵 料,7 d后用轮虫或全价配合饲料来培育均可。 4参考文献 flJI陈舒泛,任亚兰,华元渝,等.暗纹东方鲢仔鱼的生长特性及其开口饵 料的研究fJ].水利渔业,2004,24(2):33-35. [2]邵力,童勇义.泥鳅仔鱼开口饵料与生长的初步研究【J].浙江海洋学 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3):216—219. [3】苏应兵,杨代勤.不同开口饵料对泥鳅仔鱼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IJ1.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3):37—39. 『4]朱明,晏维龙,陈秀开.泥鳅鱼苗开口饵料及其投喂方式的初步研 究[J].水产养殖,2012,33(1):17-18. [5】李池陶,徐伟,尹家胜,等.不同温度、饵料对兴凯湖翘嘴鲐仔鱼摄食 和生长的影响 .水产学杂志,2004,17(2):42-45. 『6龚宏伟,蔡春芳,阙林林,等.长江胭脂鱼开口饵料的研究【6JJ】.水产科 学,2005,24(11):7-9. [7]强俊,李瑞伟,董晓慧,等.罗非鱼开口饵料的初步研究【JJ.广东海洋 大学学报,2008,28(6):90—93. f8]江仁党.不同开口饵料对虹鳟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fJ1.南方水产, 2007,6(3):53-56. [9]陈先均,黄颖颖,陈春娜.长薄鳅开口饵料的研究[J1.水产科技情报, 20l2.39(2):84—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