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某县枸杞产业园建设规划方案(DOC 51页)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某县枸杞产业园建设规划方案(DOC 51页)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中宁县枸杞产业园建设规划

中宁县人民政府 2018年3月

自治区人民政府又下发了《加强宁夏枸杞质量监管品牌保护及市场规范的指导意见》(宁政办发【2014】57号)。以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颁布,进一步确立了枸杞在宁夏优势特色产业中的战略性主导地位,同时也为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

1.2中宁是宁夏枸杞产业的核心产区

中宁是宁夏枸杞产品生产与文化聚集的核心区,是全国枸杞产业发展的龙头。近年来,中宁县委、政府紧紧抓住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时机,成立了推进中宁枸杞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枸杞产业发展的规划和部署,汇各方之力,集各方之智,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发展,系统描绘中宁枸杞产业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从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标准化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保护、市场监管等方面,细化方案、明确职责、严格考核监督,把中宁枸杞产业放到宁夏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谋划,加快中宁枸杞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中宁枸杞品牌价值,提升枸杞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引领中宁枸杞产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1.3 中宁枸杞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中宁枸杞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有4000年的文字记载历史,有1000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中宁枸杞作为道地药材记载于多种医书中,神奇功效为历代医家和食疗学家所推崇,也是大多数家庭保健常用的滋补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将其列为本经上品,清代《中卫县志》记:“各省入药枸杞皆宁产也”。中宁枸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同源品

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唯一药用枸杞来源。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种植的正宗原产地,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明•弘治(1501年)年间首次将中宁枸杞列为“贡果”(《宁夏新志•物产》),被誉为“红宝”,作为历代“贡品”延续至今,已成为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中宁县把枸杞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初步建成包括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生产加工、营销流通、文化旅游等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催生了一批关心研究枸杞养生文化的创作队伍,成为全国枸杞文化展示窗口。

1.4 中宁枸杞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宁是全国枸杞的集散地,是全国枸杞价格的晴雨表。建成的占地1300亩的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集枸杞交易、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息发布、观光旅游、枸杞文化及黄河文化展示为一体,被农业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枸杞干果达7万吨以上,市场交易额达25亿元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宁枸杞保健功能被进一步认可,枸杞保健品、药品得到深度研发,枸杞出口持续增长,需求量大增,中宁枸杞市场潜力巨大。

第二章 产业发展现状

2.1 全国枸杞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枸杞生产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稳居世界第

- 1 -

一。2017年全国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3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区,其中以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等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形成了中宁枸杞核心区,宁夏枸杞辐射区,青海、甘肃、内蒙等地枸杞带动区的产业布局。2017年宁夏枸杞面积发展到90万亩,青海约44万亩、甘肃约35万亩,新疆约32万亩、内蒙古约20万亩、河北约8万亩,其他地区约有6万亩。全国干果产量约27万吨,年出口10000多吨,出口额为12000万美元,枸杞产值超过100亿元。如图2-1 所示

图2-1 2017年全国枸杞种植情况

2.2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现状

宁夏作为我国枸杞最早的种植地区,生产规模、果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等均居全国前列。2017年全区枸杞种植面积达到90万

- 2 -

亩,占全国枸杞种植面积的45%,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银川以北为重点的区域布局。枸杞干果总产量达到8.8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5%,年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以枸杞干果、果汁、果酒、籽油、芽茶等产品为主的各类销售、加工企业达到200余家,其中规模加工流通企业超过60家,枸杞加工转化率15%,枸杞及产品出口量与出口额分别达到6500吨与7000万美元,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宁县枸杞收入占农民纯收入40%以上,一些产区规模乡镇及专业村农民收入占到了60%以上。

2.3 中宁枸杞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20.3万亩,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10.41万亩,建成国家级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3万亩,有机枸杞基地5000亩,中药材GAP基地2020亩。全县枸杞加工流通企业13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企业自建、联建基地的有33家,其中:基地面积在500亩以上的17家,500亩以下的16家。全县共有枸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0多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宁枸杞、宁夏红、百瑞源),宁夏著名商标11个,企业自主品牌34个。开发生产枸杞果酒、籽油、花蜜、芽茶等六大类30多种加工产品,培育出了“宁夏红”、“早康”、“杞芽”、“杞皇”、“杞王”、“宁安堡”、“杞之龙”、“DDST”等34个自主品牌。全县枸杞营销队伍超过1.2万人,年营销枸杞

- 3 -

干果100吨以上的流通企业达72家,其中有16家企业取得了进出口经营资格。产品主要销往国内一、二、三线城市,以及欧美、东南亚、日韩、中东等国家。

2.4 中宁枸杞产业园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县枸杞产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再造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安排部署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产业促进条例》,以六个中心、六个小产区、六个关键环节、六个全覆盖的“四个六”为载体,推动枸杞产业向着规模化种植、科技化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2017年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20.3万亩,干果产量达4.75万吨,产业综合产值达32亿元,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3%,“中宁枸杞”区域品牌价值达161.56亿元人民币,跻身全国农业区域品牌前十强。枸杞产业已成为中宁最具特色的一项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养生产业和文化产业。

在基地建设方面,全县规模化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76%,在基地建设上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六个全覆盖”技术,建成六个小产区标准化枸杞基地10.4万亩,创建国家级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3万亩。“中宁玺赞枸杞”获准中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杞之龍”枸杞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优质果园”;百瑞源、源乡、杞泰、大地4家枸杞基地获得宁夏枸杞优质基地;舟塔、源乡、杞泰、早康、大地、中杞、百瑞源7家枸杞基地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宁枸杞种植系统示范区”称号。在科技支撑方面,加强与中科院、宁

- 4 -

夏农科院、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科技合作,先后实施枸杞新品种培育与反季节高产栽培、新型制干与保鲜技术研发及示范、枸杞活性物质提取与保健品研发等科技合作项目15个,破解中宁枸杞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在枸杞加工方面,建成中国枸杞加工城、中宁县新水农产品加工园区2个枸杞加工园区,入园企业20家。全县枸杞加工企业发展到5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出口企业17家,上市企业2家,开发生产枸杞果酒、籽油、花蜜、芽茶等七大类40多种精深加工产品,年产值近10亿元,枸杞加工转化率达15%以上。在市场流通方面,拥有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年交易量及交易额分别达12万吨、50亿元。开通淘宝网中国特色宁夏馆中宁枸杞专区,渤海商品交易所枸杞交收运营服务中心落户中宁,建成中宁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和O2O线下体验馆,启动顺丰杞航枸杞鲜果营销,实施中宁枸杞“百城千店”计划,在南京、银川、海口建立3家“中宁枸杞馆”,“中宁枸杞生活馆”进驻大连、成都、郑州等12个大中城市,并在多地建立50多个“中宁枸杞旗舰店”,在区内建设枸杞专卖店35个,形成了实体营销、电商、微商多元化销售的现代新型营销体系。在品牌保护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产业促进条例》。加强“中宁枸杞”证明商标管理,实行中宁枸杞包装物备案制度,强化动态管理。建立中宁枸杞质量检测体系、中宁枸杞质量追溯系统,强化全程质量监管。坚持不懈地开展证明商标维权、枸杞市场清理整顿、枸杞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等活动,严厉打击硫磺熏蒸枸杞及假冒中宁枸杞销售等不法

- 5 -

行为,维护中宁枸杞产销市场经营秩序,有效保护了中宁枸杞的品牌和声誉。

第三章 产业发展优势

3.1资源优势

中宁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正是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为枸杞生长提供了全国最优越的自然环境,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和“甘美异于他乡”的美誉。

气候条件--中宁县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9℃,年日照时数达29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92.3mm,多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1898.3mm,≥10℃的有效积温达3349℃,无霜期161天。光照长,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为中宁枸杞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土壤条件--中宁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得益于黄河与清水河的交汇形成,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拥有532平方公里富硒土地,分布在黄河和清水河两岸,含量多在0.225-0.5mg/kg之间,土层厚度达40-50厘米,且硒元素含量适中,土壤偏碱性,有利于枸杞对土壤中硒元素的吸收利用。

水文条件--黄河居中自西向东流经全境,清水河自南向北与黄河交汇,旱能灌、涝能排,为中宁枸杞生产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

3.2区位优势

中宁县位于宁夏的中部,是中国和宁夏的几何中心,京藏、福

- 6 -

银、中郝、中营、定武、乌玛6条高速公路,包兰、宝中、太中银等3条铁路,以及109、101、102国省道贯穿境内,建设中的宁夏城际铁路更是将中宁与首府银川的车程缩短到50分钟以内。中宁县位于银川至六盘山、银川至沙坡头两条旅游路线的交汇地带,距河东机场160公里,距香山机场与沙坡头5A级景区50公里,是古丝绸之路的中转要冲,全国铁路交通大动脉的“西部桥头堡”和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是天然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

3.3科技优势

中宁枸杞产业在多年的发展中,积淀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实用管理技术,以枸杞硬枝、嫩枝扦插育苗,幼龄立体复合套种和密植早丰产,科学修剪,病虫害统防统治,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设施烘干,测土配方施肥、节水滴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枸杞现代新技术在全县大面积推广。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备,产业联盟、协会、商会、科技服务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服务机构健全,院地(企)合作紧密,初步建立起了枸杞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控体系、枸杞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枸杞科技服务体系。宁夏大学枸杞技术继续教育学院的成立,为枸杞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4品质优势

中宁枸杞干果皮薄、肉厚、口味纯正甘甜、色泽鲜美,包装不结块,极利于储藏和远距离运输。中宁枸杞营养丰富,内含蛋白质(10.6%)、脂肪(6.89%)、总糖(55.7%)、粗纤维(4.87%)、18种氨基酸(7.9%)和20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利于人体健康和

- 7 -

智力开发的有机硒、锗、锌等矿物质元素,尤其在医用、保健功能中其有效成分功效增强,开发潜力大。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将宁夏枸杞列为本经上品,称\"全国入药杞子,皆宁产也\"。“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甲天下”。中宁枸杞色艳、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质超群,是惟一被载入新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国家医药管理局将宁夏定为全国惟一的药用枸杞产地,引入全国十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

3.5品牌优势

中宁枸杞以其产区优势,独特的品质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屡获殊荣。1961年中宁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2000年又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2001年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6年中宁县成功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全国唯一的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2013年成功通过了续报创建工作,2009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国家林业局重新命名中宁县为全国枸杞产业示范基地县,并获得全国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2年3月中宁县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业(枸杞)标准化示范县,同年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4年中宁枸杞品牌价值达23.42亿元,位居全国农产品品牌价值榜第五位,已成为中国枸杞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枸杞品牌。

3.6文化优势

枸杞是中华民俗文化八大吉祥植物之一,有记载的枸杞文化可

- 8 -

以上溯到4000多年前。中宁枸杞有1000多年人工种植历史,千百年来积淀了许多关于枸杞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传统工艺。中宁枸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特别是健康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枸杞文化也有了全新延伸与拓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多年来,通过深入挖掘枸杞历史文化、医药养生文化、饮食健康文化、旅游文化及酒文化等优势资源,用文化提升商品和产业内涵,以文化塑造中华杞乡形象。创作了诗词歌赋、戏曲小品、电影动漫、书法摄影等大量反映杞乡风土人情的红枸杞文学作品,为中宁枸杞产业发展增添了隽永的文化魅力,获得了“中国枸杞文化之乡”称号。

第四章 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功能定位

4.1指导思想

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中宁枸杞产业园建设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深入贯彻实施自治区“三大战略”,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业支撑、科技推进、效益中心”的基本原则,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开发园区农业多种功能。实行绿色产地认证、地理标志产地认证,创优“中宁枸杞”品牌,实现园区经济和社会环境跨越式发展,引领和推进中宁县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9 -

4.2基本思路

中宁县现代农业枸杞产业园区建设,立足园区资源和生态条件,围绕国家农村和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按照“一乡(中华杞乡)、一园(中国枸杞文化旅游产业园)、一品牌(中宁枸杞证明商标)、六中心(道地产区中心、产品加工中心、科技聚集中心、市场交易中心、品牌培育中心、文化传承中心)”的战略目标,坚持政府、协会、企业联手,实现枸杞生产流通、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传播、科研会展等多领域协同发展,打造宁夏枸杞核心产业带,创建国家现代农业枸杞产业园,带动全区乃至全国枸杞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4.3基本原则

在园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必须面向市场,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并能进一步拓展新的产品和服务市场,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企业主体原则。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必须实行企业化运作,通过坚持企业主体,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园区建设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效益。

产业支撑原则。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必须由产业来支撑。产业的选择和建设,要突出特色同, 既能实现自身的壮大和发展,同时又能示范、带动和促进当地区域农业产业的拓展,为中宁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

科技推进原则。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必须突出科技创新。要

- 10 -

大力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发展农业科技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示范和推进区域农业科技进步。

生态优先原则。以大系统出发,统筹全县经济、环境建设,兼顾区域乡镇之间资源综合利用,特别是水资源、生态资源合理分配利用,农业、水利、国土、环保、林业、科技等重点领域,从全局出发设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确保水体、土地、林木、环境等都实现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效益中心原则。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必须十分注重以效益为中心。在追求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同时,更要十分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同高效。

4.4功能定位

中宁县现代农业枸杞产业园要坚持特色、高质、高端、高效的“一特三高”定位,建设和发展中将突出体现以下几大功能。

精品生产功能。产业园生产的产品是利用高新技术和优良品种培育出来的优质精品,均经过“三品一标”认证,这些优质精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科技创新功能。产业园依托宁夏农林科学院,作为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承接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适用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并与当地的常规农业技术和传统农业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的任务。

示范带动功能。产业园创新形成的先进适用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一方面为当地区域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另一

- 11 -

方面通过种子种苗繁育销售、技术培训和产品营销等多种途径,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开发。

环保休闲功能。产业园致力于打造一种自然美与现代美相融合的自然、生态、绿色、人文、园林风光,必将成为中宁县的一张优美环境名片和人们休闲观光的胜地。

教育科普功能。产业园内的众多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品、观赏植物品种等等,作为实践基地或游人休闲实践基地。

第五章 发展目标

坚持“一特三高”(特色、高质、高端、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定位,以争创宁夏枸杞核心产业带和国家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中宁枸杞产业园为目标,构建“20%鲜果+40%干果+40%深加工”的产销模式,推进直销窗口、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流通模式,建立枸杞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实现中宁枸杞产业“六化”(即: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品牌国际化),推进枸杞产业与文化、养生、旅游及城镇化等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中宁枸杞产业的行业领军地位。

5.1生产目标

2020年末,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年产枸杞干果5.5万吨,干果产值由目前的30亿元提高到50亿元,改造提升6万亩,创建出口枸杞基地6万亩。全面实施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设施烘干、高效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六个全覆盖”技术,规模化种植达到15万亩以上,占总

- 12 -

面积的7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机械设施烘干率由目前的46%提升到80%,统防统治率由目前的30%提升到70%。

5.2加工目标

2020年末,培育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以上,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5家以上,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5家;深加工产品达到9大类45个品种,枸杞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左右,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枸杞产品加工基地。

5.3流通目标

2020年末,把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枸杞大宗产品信息、物流、交易中心,年交易量突破12万吨,成为全国枸杞交易集散地,拥有全国枸杞价格的定价权;打造中宁枸杞网络专卖店200家,中宁枸杞微商300家,枸杞产品年出口量达到8000吨以上。

5.4产业综合效益

2020年末,中宁枸杞综合产值达到75亿元,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现金收入达到7500元以上,中宁枸杞在国内外行业领军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将“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品牌。

表5-1:发展目标规划表

内容 生

具体指标 种植面积 单位 万亩 2017年 20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 20 20.0 - 13 -

产 目 标 良种苗木繁育量 干果年产量 干果年产值 机械(设施)烘干率 统防统治率 万株 万吨 亿元 % % % 家 类/种 万吨/年 家 家 吨/年 亿元 1500 4.8 18 40 50 15 2 6/30 7 50 100 4700 26 3600 1500 5 25 60 60 20 4 7/35 10 110 200 6500 50 5000 1500 5.2 30 80 70 25 5 8/40 12.5 155 300 7300 60 6300 1500 5.5 35 100 80 30 6 9/45 15 200 400 8000 75 7500 加 工 目 标 加工转化率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 产品种类 市场交易量 流 通 目 标 网络专卖店 微商 出口量 产业 综合 效益 综合产值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元/年.人

第六章 产业布局

6.1 总体思路

中宁枸杞按照“一乡、一园、一品牌、六中心”的总体发展思

- 14 -

路,建设全产业链发展的核心区、现代化示范区和产业集群发展区,打造中华枸杞之乡,培育提升“中宁枸杞”品牌,以园区建设为依托,重点对“六中心”(道地产区中心、产品加工中心、科技聚集中心、市场交易中心、品牌培育中心、文化传承中心)进行规划。打造特色鲜明、管理有序,装备精良、生产标准,质量稳定、产品高端,市场规范、包装精简,加工精深、效益突出的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提升模式,带动全区乃至全国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6.2 产业布局 6.2.1 道地产区中心

以“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依托,枸杞种植布局以规划建设“六个小产区”为核心,分布在京藏高速沿线、黄河与清水河沿岸核心地带,总体呈“∟”形分布,实施中宁枸杞产区分级管理。

表6-1:中宁枸杞六个小产区发展规划表(2018-2020年) 单位:万亩

序产区 号 产区现产区发有面积 展面积 产区目标面积 产区范围 发展定位 是中宁枸杞道地西至清水河入河口,东至舟塔船沧沟,北靠黄河,南至1 枸杞高干渠,涉及舟塔乡、宁产区 安镇、新堡镇。 3.3 1.0 4.3 核心示范区、出口示范区、有机枸杞示范区、苗木繁育中心 - 15 -

鸣沙2 洲产区 东至鸣沙镇五道渠村与白马乡连接,西至船沧沟,南至S101线,北至滨河南路,涉及恩和镇8个村,鸣沙镇3个村,宁安镇 北至S101线,南接红寺堡扬水干渠,东起单阴洞沟,西至新堡镇鞑子沟以西500米处柏油路。 北至S101线,东接红柳沟石喇池台,西与卧龙岗公墓相接,南与红寺堡大河乡接壤。 北接高干渠,南接宽口井大沟,东临中宝铁路线,西至天景山西山坡。 南靠长山头农场,北接轿子山林场,清水河两侧东靠中宁至石碳沟公路,西接花豹湾村居民点。 2.0 1.0 3.0 标准化出口示范区、文化旅游等多功能融合区 集科技、文化、观光、旅游、生态示范区,高效旱作节水与出口示范区 高效旱作节水与出口示范区 标准化生产与出口示范区、有机生产示范区、苗木繁育中心 新品种展示及标准化生产与出口示范区 红梧3 山产区 0.8 0.2 1.0 红柳4 沟产区 天景5 山产区 清水6 河产区 0.3 1.2 1.5 2.0 2.0 4.0 4.3 2.2 6.5 合计 12.7 7.3 20 6.2.2产品加工中心

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稼接、开发枸杞产品深加工,创新工艺与产品,规划立足于5个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10家以上的龙头企业,多元化、多层次开发高端深加工产品,打造枸杞产业集群,加粗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及全产业链发展。

- 16 -

6.2.3科技聚集中心

开展同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中医研究院、宁夏农科院、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多方位、多渠道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枸杞科技研发高地与人才聚集凹地,发挥宁夏枸杞产业技术联盟的优势,推进产学研结合,聚集国内外人才,突破全产业链发展中的瓶颈,对枸杞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6.2.4市场交易中心

利用现代媒价、信息与电商平台,打造国际化的枸杞信息、物流、商品、金融交易综合服务中心,以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及相关产业园为载体,发挥中宁枸杞道地产区的聚集效应,推进宁夏、全国乃至世界信息流、产品流、人才流、金融流向中宁汇集,提升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

6.2.5品牌培育中心

以打造中宁枸杞产区品牌为核心,建立健全完善的品牌保护和产品质量监管体系,鼓励企业自创品牌,提升中宁枸杞产区品牌价值。发挥宁夏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中卫办事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作用,以检测促枸杞安全质量提升,以枸杞养生文化注入发展内涵,全方位推介提升中宁枸杞产区品牌,立足于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完善提升生产标准体系,重点培育50个以上企业自主产品品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 17 -

6.2.6文化传承中心

以创建“中华枸杞文化名城”为目标,深度挖掘、搜集、整理与枸杞历史文化养生等相关的历史典故、传说等文化元素,传承枸杞传统文化,创新枸杞功能文化,发扬中医药文化,延伸枸杞饮食、养生等文化内涵,融合民习、民俗,营造具有中宁枸杞特色产业的城乡发展氛围,引领与支撑枸杞消费市场的扩大与提升,打造中华枸杞文化传承中心。

第七章 主要建设内容

依据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及条件分析,按照宁夏枸杞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以规划实施标准化基地提质增效工程、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程、科技创新支撑提升工程、市场体系优化拓展工程、产区品牌培育壮大工程、养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为抓手,推进中宁枸杞全产业链发展与转型升级。

7.1道地产区中心 7.1.1 发展重点

以推广优新品种与先进实用技术为基础,以企业、合作组织、大户自建和联建基地为重点,推进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为方向,采用企业+合作组织+农户+金融的运行机制,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栽培生产、病虫害统防统治、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烘干分选、测土配方施肥 “六个全覆盖”的目标。

- 18 -

7.1.2 标准基地提质增效工程 1、小产区建设

按照《中宁枸杞小产区划分方案》,充分发挥六个小产区自然优势,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区基地建设,做好各产区规划与服务,进一步扩增基地规模,提升基地建设档次。坚持企业自建和联建基地为主,推进零散经营主体向六个产区集中。到2020年六个产区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吸纳龙头企业20-30家,合作社60--80家,家庭农场(林场)80-100家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产区参与基地建设。

2、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

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按照适度规模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升组织化程度、社会化服务,改变一家一户农户分散种植,推行“企业(或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基地+农户+专业化服务”运作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作为股本金参与枸杞基地建设,发展适度集中联片、集约经营管理,采用先进实用技术与机械装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提高效率,增加收入。规划到2020年高标准生产基地达到15万亩,企业自建和联建基地达到10万亩,培育出口生产基地10万亩。

3、推进产区星级基地动态管理

对企业或其他经营主体规模种植的基地达到“六个”全覆盖,产品质量达到中宁枸杞地方标准的基地实行星级认定动态管理,从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优质化等生产要素考评,每年组织评选

- 19 -

一次。具体标准:一星级基地规模为1000亩以上3000亩以下,二星级基地规模为3000亩以上5000亩以下,三星级基地规模为5000亩以上。亩产干果稳定在200公斤以上,质量达到国家准出标准,干果特级以上商品率等级达到50%以上。

7.1.3重点项目

1、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

扶持培育专业育苗公司建设枸杞优新品种采穗圃、良种苗木繁育基地,采取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方式,严格去杂去劣,严格枸杞苗木分级管理标准,严格苗木调运检疫,力争将中宁县建设成为全国枸杞良种苗木供应基地。

⑴种质资源及展示圃建设项目

建设中宁枸杞种质资源展示圃,占地面积20亩,收集国内外各种枸杞种质资源,建立中宁县枸杞种质资源圃,完善种质资源库档案,加强枸杞种质库资源发掘、创新和利用,为枸杞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基础资料。

⑵枸杞新品种选育项目

建设中宁枸杞新品种选育基地,占地面积50亩,其中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加强与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合作,采取常规育种与高新技术育种相结合,加快优新品系的选育力度,充分利用现有中宁枸杞种质资源,采种多种选育手段从药用、鲜食、加工、茶用四个方向开展枸杞新品种选育。培育优质粒大、抗性强或用途特殊的枸杞新品系(种),加快中宁枸杞传统当家品种的提纯复壮和专用品种的选育工作。预计到2018年可选育出大果鲜干型新品种1-2个,茶用或菜用新品种1-2个。

- 20 -

⑶枸杞品种原种采穗圃和良种采穗圃建设项目

加强与宁夏农科院枸杞工程研究所与枸杞园艺研究所的联系,在中宁县有影响力的育苗基地建立枸杞品种原种采穗圃和良种采穗圃。建立由原种采穗圃,良种采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组成三级良种推广体系,推动枸杞良种化进程。

①原种采穗圃建设项目

建立原种采穗圃,直接提供种条,是为进一步扩大繁殖提供无性繁殖材料,用于建立良种采穗圃。原种采穗圃选用品种主要有: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宁农杞9号。选择两家有枸杞种苗繁育资质、有专业繁育技术团队、科技创新能力强、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的枸杞种苗繁育单位建设枸杞品种原种采穗圃各100亩,共计200亩。

②良种采穗圃建设项目

由中宁两家有枸杞原种采穗圃的枸杞种苗繁育单位提供枸杞品种原种插穗。选择有枸杞种苗繁育资质、有专业繁育技术团队、科技创新能力强、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的枸杞种苗繁育单位建设枸杞良种采穗圃500亩。

⑷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由中宁建设了枸杞良种采穗圃的枸杞种苗繁育单位提供枸杞品种良种插穗。在中宁各有资质的枸杞种苗繁育单位建设枸杞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其中宁杞5号500亩、宁杞7号500亩、宁农杞9号500亩,宁杞1号提纯复壮500亩。

2、优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

以宁杞5号、宁杞7号、宁农杞9号等枸杞新品种为主,推

- 21 -

进品种发展布局的区域化,在新建基地或产区选择适宜的品种推广,提高枸杞优新品种覆盖率。实施优新品种选优推广计划,满足市场对鲜食、制干、茶用、加工等专用枸杞品种的需求。到2020年更新推广优新品种面积达到10万亩,新建基地优新品种覆盖率达到100%。

3、分散种植基地进行整合项目

在项目区枸杞基地进行整合发展,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管理集中整合起来,采取统一的生产管理模式进行分散经营,从种植品种、种植模式、土壤管理、施肥种类、施肥方法、灌水模式、整形修剪、病虫防控、用药品种、设施制干等环节进行控制,以此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在枸杞病虫害防控采用植物源、矿物源、微生源农药经专业化统防公司进行联片统防,控制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枸杞鲜果采收后采用清洁能源烘干设备进行制干,降低二次污染,提升枸杞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依据出口国产品标准指南,以国家级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为依托,以出口型企业为主体,分类制定基地生产技术方案、引进培育拓展市场能力强、装备优良、有自建基地的企业20家,实施年出口递增计划,出口量达到总生产量的20%以上。

4、病虫害统防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建立健全各产区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 每个产区建立预测预报点30个以上,开展枸杞病虫害生产的预测预报,及时掌握枸杞病虫害发生趋势,组织进行科学的统防统治。培育建设专业化统防统治公司10家以上,推进自建或联建基地的企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成立兼职型统防统治专业

- 22 -

服务队30家,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性防治服务。各统防专业服务公司(队),应在各产区整合防治装备,按照统一药械、统一防治时间、统一农药配制、统一联片作业、统一收费标准、统一防治指标要求,进行基地生产病虫害专业性统防统治。

5、鲜果烘干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以企业、合作社为主体,在全县各规模产区推广建设清洁能源社会化烘干服务中心,确保枸杞干果质量。到2020年,推广建设鲜果清洁能源烘干机械或设备日烘干鲜果能力为10吨的设备100座以上,生产的鲜果设施烘干率达到100%,实现产区枸杞设施烘干全覆盖。

6、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

以推广节水滴灌、配方施肥技术为载体,到2020年,在全县推广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配套工程15万亩,节水40%以上,提高肥料利用率30%以上,全面提高肥水利用率与基地生产效益。

7、鲜果保鲜及冷链建设

推广宁杞5号、宁农杞9号等果用品种,研究研发鲜果保鲜贮运技术与装备,支持营销企业建设枸杞鲜果保鲜冷链系统。到2020年,培育有鲜果保鲜、储运、配送能力的营销企业达到10家以上,鲜果保鲜冷储运能力达到2万吨。

7.2 产品加工中心 7.2.1发展重点

按照中宁枸杞全产业链的发展要求,引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用工业化思维谋划枸杞产业发展,利用资本、土地、技术、市场、

- 23 -

品牌等产业发展要素,整合稼接与培育一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用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具有市场竟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3-5个加工产业园,推进中宁枸杞精深加工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7.2.2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程 1、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以规划建设的3-5个产业园为平台,招商引资,吸纳50家以上的企业进入园区,加快枸杞深加工领域的研究创新,聚集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政策优势,推进枸杞加工业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集群发展。同时,组织与枸杞加工业发展相关联的产品生产,为枸杞深加工业做好配套服务。到2020年,建设3-5个以上的产业集群,培育亿元以上规模化企业5-8家,枸杞精深加工转化率力争达到40%以上,枸杞加工业产值年均递增20%以上;力促3家以上枸杞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2、改造提升现有加工企业装备水平

实施企业装备改造提升计划,支持产品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更新装备,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针对加工、分级、拣选、包装、保鲜、储藏、运输等各类配套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提升企业生产物质装备水平。为枸杞深加工产品和流通产业提供专业装备。降低枸杞鲜果保鲜与干果加工等损伤率,提升枸杞产品的商品化率与附加值。

3、建设枸杞产业融资平台

设立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担保、风险等基金,建立枸杞产业发展融资平台,引导企业与产业和资本融合,拓展产业融资渠道,促

- 24 -

进枸杞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资本运作,嫁接改造本地企业,组建8个以上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产业集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行种植企业、合作社、大户和加工营销企业有机组合,构建中宁枸杞从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产业链,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7.2.3重点项目

1、现有产业园区扩容提升

对中国枸杞加工城、新水园区,进行扩容提升,打造成标准化、规范性、示范性于一体的加工园区。在园区的枸杞干果、枸杞酒、枸杞果汁饮品等传统加工项目上,应引进一批区内外大型企业参与枸杞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重点针对枸杞有效成分,开发保健品、工艺品、化妆品等高新技术产品,并开展对枸杞根、茎、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扩宽产品加工范围,大力发展枸杞功能性的高精端产品,全面提升枸杞深加工水平。

2、新建园区优化提档

对新建园区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优化设计标准,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新建枸杞产业科技园区3个,占地1800亩,设定准入条件,让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入驻园区,形成3个年产值过30亿元的产业科技加工园区。

3、小微企业改造重组

按照“产业上下游联动、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标准,改造重组100家小型企业,引导小型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优化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规划建设小微企业及大学生创业园,占地1000亩,支持小型企业进入园区,引导大学毕业生进

- 25 -

入园区创办企业,每个企业设计建筑面积在2000㎡-5000㎡,占地5-10亩。

7.3科技聚集中心 7.3.1发展重点

依托宁夏和枸杞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实施科技创新驱动计划,增强中宁枸杞及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建立产学研联合机制,力争将中宁建成国内外一流的枸杞高新技术创新试验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产业孵化平台。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引进高端人才、培养提升现有人才,培养乡土人才,打造成为全区乃至全国的枸杞产业人才高地。

7.3.2科技创新支撑提升工程 1、发挥产业联盟、协会平台支撑作用

依托枸杞产业(中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联盟和中国优农协会枸杞产业分会,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科技富民强县、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聚集等项目,着力解决中宁枸杞在优新品种、鲜果保鲜、鲜果制干、机械装备、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瓶颈问题。

2、推进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

一是推进产区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济南果品研究院、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采用产学研联合方式,集中当地科技人才资源,构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体系。

二是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企业自主研发中心,力争有20

- 26 -

家企业建设研发中心,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种植技术、加工工艺、机械设备、冷链物流等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提升枸杞产业化整体水平。

3、推进科技孵化平台,与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规划建设中宁枸杞产业高新技术成果创新试验、示范与孵化中心,力争建成国内外一流的创新试验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产业孵化平台,为国内外从事枸杞产业的新老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吸引培养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队伍。

4、继续枸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

实施中宁枸杞产业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引进培养枸杞教育研究人才、专业人才、优秀企业家、实用技术人才等四支人才队伍,构建中宁枸杞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保障体系。

7.3.3重点项目 1、科技创新研发项目

依托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联盟,加强与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3-5年时间,启动开展以下十个方面的研究,解决产业技术瓶颈,完成中宁枸杞产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表5-1 中宁枸杞十大关键课题攻关项目汇总表

专栏 重点科技研发项目 - 27 -

序号 项目名称 优质枸杞标准化项 目 内 容 建设优质枸杞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示范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枸杞病虫害预测预报和安全防控体系、节水滴灌和水肥一体化相结合水肥供应模式等先进技术,向全县推广应用先进技术10万亩。 1 种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枸杞新品种培育①种质资源评价与新品种培育。 2 与反季节高产栽②培育鲜食、制干、制茶、榨汁、籽用等专用型枸杞品种。 培技术 枸杞害虫关键特3 性及生物防控技术 ③枸杞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 ①枸杞主要害虫关键生物学特性与生态调控技术基础。 ②枸杞病虫害监测预报与生态防控技术。 ③枸杞主要害虫仿生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④枸杞物理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枸杞新型制干与①枸杞制干新技术研发的开发及产业化示范。 4 保鲜技术研发及②枸杞保鲜新技术产业化示范。 示范 5 ③枸杞鲜果冷链技术产业化示范。 绿色、安全宁夏①枸杞液态菌肥研发与产业化。 枸杞专用肥料研②枸杞有机肥料研发与产业化。 发与示范 ③枸杞专用滴灌肥研发与产业化。 ①枸杞生产精准作业机械样机加工与系统集成。 枸杞绿色生产精6 准作业机械的研制 ②枸杞病虫害自动识别系统研制。 ③枸杞生产精准作业机械的控制系统研制。 ④枸杞生产精准作业机械的无人驾驶系统研制。 ⑤枸杞采摘机研制。 ⑥枸杞新型烘干机研制。 ①枸杞化学成分的研究。 7 枸杞活性物质提取与保健品研发 ②枸杞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与新产品研发。 ③生鲜枸杞干燥保鲜加工新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④枸杞活性物质提取新工艺、新产品与产业化。 ⑤枸杞滋补肝肾明目作用机理及功能保健产品开发。 - 28 -

①电商助农总体框架和农商对接研究。 以枸杞为核心的②典型园区“三控”体系建设和移动终端研发。 8 电子商务平台建③信息集成与溯源追踪平台建设。 立 ④电子商务对接系统和营销示范。 ⑤基于物联网的农情监控网格装备集成。 在广泛调研及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对比省内外主要产区的枸杞9 枸杞绿色栽培技产业化、绿色栽培技术特点,凝练出值得宁夏产区借鉴的绿色术集成示范 栽培技术;整合其他课题的最新研发成果,提出一套适合宁夏产区的最优枸杞绿色栽培示范模式,并进行示范与推广。 10 中宁枸杞质量 评价分析 开展中宁枸杞质量评价分析研究,获得中宁枸杞与外地产区枸杞区别的检测方法,完成中宁枸杞的分级标准和中宁枸杞地方标准制定,组织培训相关技术人员掌握运用此项技术。

2、科技成果孵化器平台建设项目

对种植基地的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新技术、新设备等成果进行集成展示普及;对产业科技园的枸杞深加工新工艺、新产品等成果进行转化;对国家电子商务孵化中心集成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建设一个10000㎡以上的科技成果聚集孵化中心,提供系统的培训、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以促进企业及国内外专家、大学生创业者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者提供政策配套服务。

3、枸杞产业人才培养项目

依托枸杞全产业链发展,建成集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管理等学科门类齐全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宁夏大学枸杞职业技术继续教育学院建设,加强同国内外的合作交流,借鉴学习一切利于枸杞产业发展经验。到2020年,引进高端专家型人才10名,引进大学生100人以上,进入枸杞产业创业,培养骨干人才300

- 29 -

名,培养乡土人才600名,培训农民和各类技术工人1万名,全面提升全体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为全国枸杞产业发展储备人才。

7.4市场交易中心 7.4.1发展重点

遵循“小枸杞,大市场”的发展理念与运营模式,改造提升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建设交易中心枸杞信息网络交易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产品物流体系,建立中宁枸杞实体专营店,从业务、网络和终端层面推进三网合一,逐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引进培育50家以上带动力强的枸杞流通龙头企业。加强中宁枸杞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收集和发布国内外枸杞市场信息,实现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成为国内外市场枸杞及其系列产品价格风向标,具有交易定价话语权。形成集枸杞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物流集散、科技会展为一体的多功能交易市场。

7.4.2市场体系优化提升工程

1、打造国内外市场枸杞产品价格交易信息平台

以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为依托,加强中宁枸杞产品价格信息交易平台的建设,积极发布价格、货运、物流等信息,从业务、网络和终端层面推进三网合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全球定位系统、无线射频识别、条形码等先进技术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的应用,建立定期产品价格信息发布机制,努力把中宁建设成为国内外市场枸杞信息交流中心。

2、打造枸杞产品聚集平台

发挥中宁枸杞产区品牌优势,利用交易中心平台,吸引国内外

- 30 -

市场信息、产品信息、企业信息向中宁产区汇集。加强市场物流体系建设,完善提升鲜果枸杞冷链储藏配送、干果及产品的仓储物流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枸杞营销网络在企业全覆盖,做到网络订单--物流配送--消费群体一体化。

3、打造中宁枸杞专营销售平台

支持在中宁产区的企业,按照统一门牌标志、统一室内设计、统一产品包装、统一销售“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的“四统一”要求,到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建设300家以上中宁枸杞专营店,促进中宁枸杞走向国内外市场。

7.4.3重点项目

1、枸杞交易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5000㎡以上中宁枸杞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吸引300人以上的大学生进入创业。依托中国枸杞网,打造国际性枸杞交易平台,完善交易服务设施,把中心建成集中宁枸杞产品交易、展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场所。

开通淘宝特色中宁枸杞馆,并在天猫网中医药馆、一号店等网站开通中宁枸杞专区,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体,建立和完善产品信息网络营销体系,深化渤海商品交易所枸杞大宗商品交易。培育中宁枸杞网络专卖店300家以上;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微网络打造中宁枸杞微商500家。

2、市场物流体系建设项目

依托中宁物流园,建设大型枸杞商贸物流区,扶持培育枸杞营销物流企业30家,吸引培育大物流公司在中宁设点参与中宁枸杞产业发展,启动中宁枸杞产品进入农村社区的电商行动。

- 31 -

3、中宁枸杞专营店建设项目

一是在中宁县城及枸杞交易中心建设中宁枸杞文化展示销售专区2万平米;二是全国200个大中城市建设中宁枸杞精品体验馆3-5家,中宁枸杞营销店300家;三是在国内重点旅游景区和机场设立中宁枸杞产品展示销售专区。全面展示中宁枸杞历史、文化、产品以及种植、加工等元素,实现中宁枸杞销售、产品展示、线下体验的有机融合。

7.5品牌培育中心 7.5.1发展重点

以中宁枸杞产区品牌为依托,实施品牌战略行动计划,加强“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确保枸杞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企业营销诚信,全面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配备专职检测人员、配套相关设备,定期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健全枸杞质量安全监测机制,全面提升中宁枸杞品牌的影响力。

7.5.2产区品牌培育壮大工程

1、加强“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

一是严格“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和管理,按照“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人必须具备的六个条件严格审核使用,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设计并规范企业使用中宁枸杞包装格式,明确做到五个统一:在包装物正面按照“中宁枸杞”注册字样采取横放式正确使用;“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企业自主商标组合使用,同时加注地理标志标示(标号1511898);产地要注明小产区名称;在企

- 32 -

业名称下加注“中宁县枸杞生产管理站监制”字样。统一使用中宁枸杞设计包装箱图案。

三是建立枸杞企业诚信档案,严格实行动态监管。完善“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异地维权打假联合执法机制,开展线上线下的维权打假,联合各地枸杞主产区、中宁枸杞主销城市市场监管部门和“中宁枸杞”加盟(连锁)店,严厉查处擅自制作销售中宁枸杞包装物和“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行为。

四是对枸杞交易中心和各枸杞加工营销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

2、加强枸杞全程质量监控。

一是定期对产区枸杞质量进行抽检,建立小产区与企业产品质量通报制度;

二是在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实施准入条件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准入制度;

三是在企业开展生产质量检测,建立企业产品质量全程追溯管理体系。

3、建立枸杞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大数据平台

健全完善中宁枸杞及其系列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使用“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企业100%使用该平台,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的大数据电子档案,加强企业产品可追溯监管。

7.5.3重点项目

1、实施中宁枸杞品牌战略项目

一是通过“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严格控制准入门槛,依法加强“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规范“中宁枸

- 33 -

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企业自主“注册商标”组合使用,推进产区企业使用率达到100%。

二是引导枸杞企业注册自主品牌,提升企业产品品牌影响力,力争至2020年培育重点自主品牌发展到50个以上,培育中国驰名商标5个,自治区著名商标15个。

三是强化枸杞市场监管,建立健全枸杞企业经营网上诚信档案。

2、枸杞产品全程质量监控项目

一是依托中宁国家枸杞出口检验检测平台,定期发布国内外市场标准及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对出口企业进行跟踪服务。

二是推进50家重点企业建设产品检测中心,提升中宁枸杞的检验检测能力及水平,强化其在枸杞质量安全风险检测及预警分析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制定检测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

三是建立全县枸杞生产资料投入品的监控机制,以枸杞种苗、果实及其产品质量检测、农药残留检验、重金属残留检验、有效成份分析、土壤检测等作为主要检测源,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为枸杞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改进措施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3、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

建立枸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和枸杞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凡是使用“中宁枸杞”的企业,100%进入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形成覆盖枸杞生产、加工、交易、物流的枸杞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实现中宁枸杞产品全程质量监管。

- 34 -

7.6文化传承中心 7.6.1发展重点

以枸杞健康养生为核心,继承和创新枸杞传统文化,以枸杞观光休闲、文化旅游、养生健康融合发展为载体,将中宁打造成为集枸杞养生保健、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工艺鉴赏、文化展示、医药科普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的枸杞养生文化传承中心。

7.6.2枸杞养生文化传承工程 1、挖掘整理传播枸杞传统养生文化

深度挖掘、搜集、整理与枸杞养生相关的历史典故、传说等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动漫微剧等影视作品,延伸枸杞养生文化内涵。

2、继承创新弘扬枸杞现代文化

以创建“中华枸杞文化名城”为目标,筹建中宁枸杞养生文化研究会,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划建立中宁枸杞传统栽培种植保护区,确保中宁枸杞传统栽培技术,生产工艺与养生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借助现代技术装备,打造中宁枸杞养生功能与文化推介中心,融合枸杞特色与当地民俗,营造具有中宁枸杞特色的县城建筑、宣传、文化氛围。

7.6.3重点项目

1、实施枸杞品牌文化宣传工程

传承枸杞文化、讲解中宁枸杞,实施中宁枸杞品牌文化宣传工程。每两年举办一届中阿博览会中国枸杞论坛暨中宁枸杞文化节;优化“中国枸杞网”;开发多种枸杞菜系和枸杞宴;每两年创意开展枸杞公祭活动;挖掘中宁枸杞传统种植技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 35 -

“中宁枸杞”品牌形象广告;出版发行漫画《枸杞密码》,加快实施《枸杞密码》动漫游项目。

2、打造中宁枸杞文化载体

深入挖掘中宁枸杞地域与文化内涵,建设中国枸杞博物馆,重塑中国枸杞之乡雕塑,建成舟塔、红梧山、秦庄等枸杞观光园6个,建成宁夏红、早康、百瑞源等企业观光加工车间5-8个,养生馆10-15个,力争启动建设华录集团枸杞文化产业园,打造秦庄枸杞民俗文化村,将中宁打造成为枸杞养生文化城,推动中宁枸杞产业与养生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 投资估算

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72873.6万元,其中:道地产区中心投资28641.6万元,产品加工中心投资24000.0万元,科技聚集中心投资2277.0万元,市场交易中心投资12120.0万元,品牌培育中心投资615.0万元,文化传承中心投资2970.0万元,环境保护建设投资2250.0万元。详见表8-1和图8-1。

- 36 -

图8-1 预期投资构成图

表8-1 枸杞产业投资估算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总计

项目名称 道地产区中心 产品加工中心 科技聚集中心 市场交易中心 品牌培育中心 文化传承中心 环境保护工程 总投资(万元) 占总投资比例(%) 备注 28641.6 24000.0 2277.0 12120.0 615.0 2970.0 2250.0 72873.6 - 37 -

39.3 32.93 3.12 16.63 0.84 4.08 3.09 100 预 期 值

8.2 投资使用计划安排

规划的全部重点工程与项目在3年内(2018-2020年)建设完成。

规划建设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即第一阶段2018年,第二阶段2019年,第三阶段2020年。

规划总投资72873.6万元,第一阶段总投资25140.2万元,第二阶段24182.2万元,第三阶段24551.2万元,详见表8-2。

表8-2 规划项目投资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总计 项目名称 道地产区中心 产品加工中心 科技聚集中心 市场交易中心 品牌培育中心 文化传承中心 环境保护工程 总投资 (万元) 28641.6 24000.0 2277.0 12120.0 615.0 2970.0 2250.0 72873.6 2018 9177.2 8000.0 924.0 4813.0 205.0 1271.0 750.0 25140.2

实施进度 2019 9177.2 8000.0 824.0 4203.0 225.0 853.0 900.0 24182.2 2020 10287.2 8000.0 529.0 4104.0 185.0 846.0 600.0 24551.2 - 38 -

8.3 资金筹措方案

规划项目资金筹措渠道包括申请政府财政支持、银行贷款、各种社会资金、建设单位自筹等多种方式。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林业局、环境保护局等中央部委及宁夏自治区政府的项目资金,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良种工程、技术成果研发转化、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枸杞产业加工项目、物流项目、休闲文化项目等主要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多渠道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协助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银行贷款,解决他们在项目建设、运营方面的资金需求。

根据规划项目性质和资金需求,本规划共需筹集资金72873.6万元。其中国家、自治区、县级财政资金15174.6万元,占20.28%,引进企业资金57699.0万元,占79.40%,农民自筹800万元,占0.33%。详见表8-3。

表8-3 规划资金筹措表

企业农民自筹(万元) 20398.0 21800.0 1190.0 9856.0 508.5 2496.5 1450.0 57699.0 序号 1 2 3 4 5 6 7 总计

项目名称 道地产区中心 产品加工中心 科技聚集中心 市场交易中心 品牌培育中心 文化传承中心 环境保护工程 总投资(万元) 28641.6 24000.0 2277.0 12120.0 615.0 2970.0 2250.0 72873.6 - 39 -

政府(万元) 8243.6 2200.0 1087.0 2264.0 106.5 473.5 800.0 15174.6

8.4 效益分析 8.4.1 经济效益

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预期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到2020年中宁枸杞产业年生产总值可达到100亿元左右,其中枸杞道地产区中心产值达30亿元,产品加工中心产值达40亿元,科技聚集中心产值达5亿元,市场交易中心产值达10亿元,品牌培育中心产值达5亿元,文化传承中心产值达10亿元。

第一产业,中宁县建成20万亩枸杞基地,干果产量稳定在6万吨,其中50%以干果形式,产量1.5万吨进入国内市场,售价90元/公斤,产值13.5亿元。1.5万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售价130元/公斤,产值19.5亿元。

第二产业,其中40%进行深加工,共计2.4万吨枸杞干果进入深加工,枸杞深加工产值预计实现产值45亿元。

第三产业,10%以鲜果进入市场流通,产值7.5亿元、商贸物流产值5亿元、旅游业2.5亿元,养生文化产值5亿元,其它2.0亿元,共计实现产值22.0亿元。详见表8-4。

表8-4 规划项目效益估算表

序号 1 2 3 4 5

项目名称 道地产区中心 产品加工中心 科技聚集中心 市场交流中心 品牌培育中心 - 40 -

产值(亿元) 30 45 2 15 5 备注 预期值

6 7 总计 文化传承中心 环境保护 3 100

8.4.2 社会效益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对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将使项目区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发展,同时带动包装运输业、食品、农资、农药等行业的发展。除了直接经济带动外,通过该项目的推广应用,可以促进枸杞产业链条健康发展,同时有利于项目区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为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后续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2、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社会和谐发展 本项目由于种植、加工、物流等规模的增加及观光农业的开展,将显著增加项目区就业人数,促进当地分散的小农户、小作坊向企业工人转变。可新增2万个就业岗位,带动5万枸杞种植户增收致富。此外,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可显著提高当地农户的种植管理水平,并培养一批农业科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及技术骨干,提高项目区民众的科技水平和人员素质。

3、满足居民贴近生活、回归自然的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更多的要求。本项目依托中宁县丰富的枸杞资源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枸杞采摘,参观枸杞加工过程,品尝各类枸杞加工产品,观

- 41 -

看杞乡文艺表演,体味“中华杞乡”建筑风情,在特色旅游中尽享中宁枸杞药食同源、强身保健的功效,充分满足中宁及周边地区人们回归生活、贴近自然的文化需求。

8.4.3 生态效益

1、增加植被覆盖度及水土保持

20万亩枸杞灌木林,树冠覆盖度大,发枝力强,根系发达,主根深达10米,侧根纵横交错,密集于土层1米深处,水平幅度可达6米,可有效发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固堤护坡的作用。

2、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通过规划实施,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可有效降低风速,减少地表风蚀,改善区域小气候环境。林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可吸附灰尘,吸收有毒气体,减少噪音,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

3、提高土地与水资源利用率

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开发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10万亩,发展了节水灌溉,每亩节水280方,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生态效益尤为显著。

第九章 保障措施

9.1 扶持政策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大力发展“一特三高”现代农业,聚焦 “1+4”重点产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

- 42 -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安排,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加快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意见》(宁政发〔2016〕27号)和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关于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扶持政策暨实施办法》(宁农发〔2016〕1号)、自治区林业厅、财政厅《关于印发财政支农方式加快枸杞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暨实施办法的通知》(宁林(办)发〔2016〕43号)精神,严格执行关于枸杞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并出台了我县相关扶持政策,全力促进枸杞产业发展。

9.1在标准化基地建设方面

1、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对集中连片新建200亩以上,采用自治区林业厅认定的育苗基地培育的种苗,按照《宁夏枸杞栽培技术规程》标准新建的枸杞种植基地,经验收合格后,享受自治区补助政策,每亩一次性补助700元。

2、全面提高枸杞产品质量,鼓励扶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对采取土地流转建设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且达到“六个”全覆盖标准的,给予重点奖励。具体标准是:规模在1000亩以上3000亩以下的,每亩补助300元;规模在3000亩以上5000亩以下的,每亩补助400元;规模在50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500元。

3、连片种植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其用于设施烘干的水、电两通由县上统一支持解决。

9.2在高效节水灌溉方面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标准化生产

- 43 -

基地新建节水灌溉设施的,整合项目资金给予扶持。

9.3在病虫害统防统治方面

对整合组建的大型枸杞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公司取得明显成效且群众满意的,新采购的统防统治机械设备(含动力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除享受国家30%的价格补贴外,县上再补贴20%。

9.4在枸杞烘干设施建设方面

全面推广枸杞鲜果机械制干技术,选用性能优良、价格实惠、使用清洁能源的烘干设施在全县推广,防止“二次污染”,对企业(合作社、大户)新建利用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的枸杞烘干设施,纳入农机补贴范围,除享受国家30%的价格补贴外,县上再补贴20%。

9.5在市场营销及品牌宣传保护方面

1、加强市场体系培育,支持企业按照“统一门面匾牌、统一店面装饰、统一产品标识”的三统一要求建设“中宁枸杞”加盟(连锁)店,对在中宁枸杞主销城市新建“中宁枸杞”加盟(连锁)店,并配套枸杞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经验收达到相关标准后,享受自治区补助政策,每个一次性补助10万元。

2、鼓励企业进行产品推介,对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大型展销会的企业,在享受自治区商务厅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对展位费和参会人员交通费用给予30%的补助。(以参展展位正式发票核准)。

3、支持企业进行商标注册和自主品牌创建,对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称号的企业(以商标认证证书为据),每个一次性奖

- 44 -

励2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的企业(以证书为据),每个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新获批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以批文为据),每个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荣获“宁夏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以批文为据),每个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荣获宁夏“著名商标”产品称号的企业(以批文为据),每个一次性奖励1万元。

第十章 保障措施及运行管理机制

10.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主体

为确保中宁枸杞产业发展规划长期有效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枸杞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政府县长任副组长,政府主管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由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国地资源局、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宣传部、文化旅游广电局、环境保护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区管委会、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科技局、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卫办事处、枸杞产业发展服务局以及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负责中宁枸杞产业发展的规划、制定、协调、实施、检查、监督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枸杞产业发展服务局,办公室主任由政府主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枸杞产业发展服务局局长担任,主要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制定、协调、实施工作。

发展和改革局:做好枸杞项目的上报和审批工作;财政局:做好枸杞发展资金以及项目资金的拨付与管理工作;农牧局:帮助枸杞企业和合作社做好产业项目的烘干分选装备、农机补贴配套上报

- 45 -

批复工作;林业局:做好枸杞产区良种苗木、园区、基地绿色和防护林带建设工作;水务局、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做好枸杞产区水源和水利设施工程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交通运输局:做好枸杞产区、园区道路工程项目建设;国土资源局:做好枸杞加工、销售、物流等配套园区土地批复审核工作;招商局、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做好枸杞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做好枸杞市场维权打假以及中宁枸杞品牌保护,企业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宣传部、文化旅游广电局:做好中宁枸杞相关新闻报道和枸杞文化、品牌宣传工作;环境保护局:做好中宁枸杞产区、园区环境监测整治、评估和保护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做好枸杞各园区、基地建设的规划、布局和审核工作;园区管委会:做好枸杞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卫办事处:做好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枸杞产品进出口预警工作;科技局:做好枸杞产业发展相关科学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枸杞产业发展服务局:做好枸杞产业各项服务工作;各乡镇:配合枸杞产业服务局帮助各自产区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做好枸杞产业发展工作。

10.2强化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发展壮大枸杞产业若干意见》(宁政发【2013】117号)文件精神,做好政策引导和扶持工作,认真宣传贯彻规划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明确枸杞产业规划的发展思路、目标和建设重点,积极争取各级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项目,切实做好枸杞产业项目实施。

争取、整合国家和自治区专项资金,2017年县财政预算稳定

- 46 -

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用于支持枸杞产业发展,并且每年按20%递增;建立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吸引企业等市场主体增加对枸杞产业化经营的投入。

加强金融、税收、保险业对枸杞产业的支持力度,设立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担保、风险等基金,每年融资20亿元基金进入枸杞产业,引导企业与产业和资本融合。在农业投融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农业综合执法等方面采取政府贴息贷款、风险投资大牛股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相关部门要在土地使用、税收减免、吸引外资、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和重点龙头企业扶持等方面,制定并落实一系列配套政策,为枸杞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10.3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科技支撑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高端人才、培养急需人才、稳定乡土人才、培训实用人才,建立新型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机制,培养一支涵盖枸杞产业的技术、管理、营销人才队伍。每年拿出1万平米公寓住房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拿出500万元人才培养基金留住和培养人才。

发挥枸杞产业创新联盟平台作用,稳定区、市、县、乡四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深化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枸杞产业的引领作用。

10.4 创新发展机制、完善服务体系

发挥人大、政协对枸杞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每年组织2次对

- 47 -

规划方案实施进行督察落实;创新行业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枸杞的生产、加工、销售、流通、质量监测的全产业链管理体制;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农民土地入股等新模式;创新农村金融,研究设立枸杞产业发展、风险、担保基金,建立多元化融资模式;推广枸杞灾害保险,增强抗风险能力。

各相关部门协同促进发展,形成上下相连、功能完善、高效运作的农业服务网络和体系。完善市场行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枸杞商会建设,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产业服务的组织化程度。每年不少于3次对枸杞种植、加工、流通进行自查自纠。

10.5增强品牌宣传,实施市场准入

发挥“中宁枸杞”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每年拿出200万元设立品牌培育奖,拿出500万元重奖对枸杞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强化“中宁枸杞”品牌保护,加强枸杞产品质量监测,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产品标识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等管理制度,广泛开展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提升中宁枸杞产业竞争力和美誉度。

- 4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