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纲要》中幼儿教师角色的思考
《纲要》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它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对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对幼儿教育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十条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见教师的角色问题是幼儿教育领域一个基本而有重要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学关系一直是受到极大关注的问题。对教师作用和角色的探讨,也是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研究的趋势之一。教师对幼教理论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育改革,信息时代赋予教师新的角色既不是母亲,也不是同伴,而是“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F、霍钦斯语)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团体。在团体里,每个人都有一种身份,处于某一位置,或分担一份责任。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里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感人感染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幼儿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创设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段表述对于教师课程实践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信息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教师“传授”知识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被教师“引导”幼儿通过主动学习,自己发现知识所取代,教师也由“知识输出者”转变为给儿童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刻给予儿童指导和支持的“导师”。幼儿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无比强烈与急迫。如果教师还是一味担当“知识的输出者”的角色,就会抹杀幼儿认识世界的兴趣与积极性。禁锢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发展,剥夺幼儿自己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权利与机会。因此教师要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观察者;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创造者。
一、成为倾听、观察,理解型的教师。
“倾听”在教师的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不仅要牢固树立“幼儿是自己生长过程中强大的积极主动的有能力的主角”的观念。而且还必须要在行为上让儿童想念教师确实是这样认识的。倾听、观察行为无疑能向孩子传达教师对他们的关注、重视、尊重和欣赏。“倾听”意味着赋予对方以价值。对他们及他们所说的话持欢迎态度。因此,“既丰富了倾听者,又刺激了讲话者。”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倾听。倾听、观察并不只是对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知觉和记忆,而且包括对它的意义的建构和解释。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观察。注重一日活动中的观察,捕捉着孩子一瞬即逝的现象和变化过程,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获得第一手材料。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去倾听幼儿谈论的热点话题,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从而确立起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如:大(2)班孩子在户外活动时,有个孩子在草丛中发现了一条蚯蚓,并招呼自己的同伴一起过来看,一个,两个,一会儿工夫就围了一群孩子,老师也凑过去听孩子们饶有兴趣地交谈,并能及时地为孩子提供工具,开展了“挖蚯蚓”活动,并且就地而坐一起认识、讨论蚯蚓的各种特点与功效,孩子们的需要在教师的及时调整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2、倾听、观察孩子还体现在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即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如:中(1)班的语言活动“花母鸡太太和它的两个蛋”结束之后,好多孩子对“蛋”产生了兴趣,于是主题活动“蛋”生成了。孩子们、家长共同收集资料,有的从家
里带来了蛋,有咸的、淡的、生的、熟的,老师也同样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蛋,有皮蛋、泥蛋、鸡蛋、鸭蛋、鹌鹑蛋等等。特别是在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区分熟蛋和生蛋”的过程中,通过让孩子转一转(转转哪个快)、摇一摇、听一听(听听哪个有声音)、记一记(分别在转得慢和有声音的蛋上做记号),再剥一剥、吃一吃,最后让孩子自己发现原来两个记号在同一个蛋上,从而在充分感知与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了技能与经验。我想:正是由于教师的留心观察、倾听才发现了来自幼儿的活动主题,当活动的内容是他们所喜欢和感兴趣的时候,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幼儿的潜能才得到了真正的发挥。
二、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还不会归纳事物的特点,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介入和引导,使探索深入下去,从而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如有一次我带领小朋友们在草地上自由的玩耍,我发现许多幼儿都在做“踩影子”的游戏,他们对影子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充分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幼儿去找影子,找找自己身边各种不同的影子,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发现:有的影子在前面,有的影子在后面,有的在左面,有的在右面,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当幼儿回答各种不同的答案后,小朋友们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并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呀,怎么会这样呢?”,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找到了答案。为了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我又提出了疑问:“是不是一天中,我们的影子总是这样不变的呢?”,这又激起了孩子进一步探索影子的兴趣,推动了活动不断向前发展。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支持作用体现为:在活动的开展的环节重,通过观察,倾听,参与幼儿的活动,掌握幼儿活动的脉搏,把握幼儿活动的方向,通过“抛球-接球-抛球。’是活动得以开展,维持,延续直至结束。
三、成为合作型教师。
1、新《纲要》中指出:师生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对话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主要是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项目作内容。幼儿的学习是一种互动的,以某种相互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关系和学习息息相关。关系是互动的结果,互动是有“内容”的,互动的内容往往决定着学习的质量,教师应该同等地参与到他们所探索的事物,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所设想的可能性,以及活动的本身进程之中。这种互动包含着智慧的激发与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个人都感受来自对方的支持。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身上所负载的社会文化,不是以由上至下的“倾泻或灌输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
2、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还应该善于把自我完善和集体和谐统一起来。在这个集体中处处有你可学习和帮助的人,应树立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相互学习和合作是为了共同提高。应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学习和培训 ,要求教师关注教育杂志上的、网络里的可改信息。把平时有关看到的、想到的、读到的等等文章,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在读书笔记中进行摘记和撰写体会,这不仅是一种学习的积累,更是个人素养的一种提高。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大家都是一个共同体,一起想办法,解决实际中碰到的具体问题。作为管理者首先要给教师松绑,采取宽松的管理方法,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多鼓励、多支持,使教师敢于去实践,为研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其次,对教师教育行为进行公正、合理的管理与评价。以平等的身份深入第一线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让教师们深切感受到进班听课的目的不单在于检查教师的工作,关键在于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针对教师的实际需要给予鼓励和支持,提供教育引导和资源服务。此时管理者也成为了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大家融洽地聚合在一起,心与心连接在一起,产生了共同的理想和使命感、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文化及共同信息,在幼儿园中处处表现出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教师与
领导间的相互协作和支持。“支持、互动”的氛围,会使教师们加深对《纲要〉的认同感、并对《纲要》的实施积极投入与探索。
四、成为创造型教师。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发放进步的灵魂”。在这个时代,创造力就是生命力,是一切知识与财富的来源。人的创造性与创造能力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人的创造性与创造能力有一个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众多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创造性与创造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与创造力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这首先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成为创造型教师。作为创造型教师,必须树立创造是教师职业基本要求的信念,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并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当成自己最起码的职责。其次,要树立每个幼儿都具创造力的信念,让具有不同个特征、不同发展类型的幼儿的创造能力都能够自由发展。并让每个幼儿都能创造性地学习、生活和发展。第三,要树立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信念。通过自己创造性地工作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向上的,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促进他们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并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把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为幼儿提供各种能亲自操作、探索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落实到实处。
五、成为学习型教师。
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只有不断从环境中吸取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来发展自身、完善自我,通过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幼儿教师要成为终生学习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时,幼儿作为社会的一员,也受到来自社会生活与环境各方面影响,他们比任何时代的幼儿接触到更多的、更新的事物。因此,他们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疑问
也越来越多。这要求教师必须迅速回应儿童的需求。及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维持儿童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探知兴趣,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周围事物。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根据儿童发展的需要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知识,成为学习型教师。作为学习型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作为对自己职业的要求。其次,必须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也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要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与儿童的互动,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等日常工作,在不断学习与反思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第三,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从而更好地针对儿童发展的需要,维持他们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探索兴趣,并引导他们对周围环境与事物产生正确的认识。第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不断扩大自身的学习资源与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信息,与教师、专家共同探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教学中帮助儿童获得基本的学习方法,为幼儿一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宽厚的基础。
六、成为研究型教师。
在幼儿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能广泛接触到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外教育教学经验,教师要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要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必须对从事科研有正确的认识,教师进行科研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其次要明确哪些是必备的科研能力,教师要掌握住处与互联网络知识,研究儿童心理以及行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有归纳分析能力,综合创新能力,教师还必须具备总结,撰写教育经验与科研论文的能力。第三,重视与其它教师合作。与其他教师一起讲座研究对儿童的观察记录,分析儿童发展特点与需要,并大力开展社区活动、亲子活动,利用社会、家庭的资源,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形成由幼儿园、社区、专家以及家长组成的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网络。
新《纲要》实施中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新课程在改变幼儿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角色。新《纲要》中的教师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我们必须不断的进行专业的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从而获得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突破普遍存在的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积极地与团体进行合作与协商,为自身教师角色的适应和发展奠定基础。不断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创造性和专业发展的能动性,满腔热情地自主提升专业化的水平,为自己创造辉煌的舞台,走向成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