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干预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校学字[2011]3号

湖南理工学院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工作手册

(试 行)

一、心理危机的含义

心理危机是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

当一些重大的问题或者小压力事件不断积累,直到积重难返,就会让人感到难以面对和把握,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进而导致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都处于一种紊乱的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不是病,是情感危机的一种反映。

二、判断心理危机的三个标准

第一,存在一些重大的影响心理的事件;

第二,有急剧的情绪、认知,包括身体行为上的一些改变;

第三,个人原有的一些方法无法去应对或者应对无效。

三、大学生面临的危机

1 / 8

第一,发展性危机

第二,境遇性危机:如学业不良、考试不及格、恋爱失败等比较常见的事件

第三,存在性危机

四、心理危机的识别

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头痛、失眠、肌肉紧张、食欲下降、做恶梦、容易流泪、容易惊吓、窒息等;如果一个礼拜以上翻来复去睡不着觉,白天没有精神,就要引起特别注意;没有吃的欲望或者吃什么东西都味同嚼蜡,体重明显增加或者明显减低,时常感觉疲劳、疲惫。

情绪方面:不稳定、抑郁、害怕、焦虑、恐惧、怀疑、易怒、过分敏感或警觉等。

认知方面: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心、无法做决定、精神萎靡等。

行为方面:社交退缩、不信任他人、不敢出门、容易自责、明显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有点逃避别人、显得孤僻、孤单,无缘无故地生气、跟人作对、行为紊乱或者古怪等;自伤、自我虐待;或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者无价值感中;在日记中或者其他一些作品中会透露出一些信息,如感觉生活无望,活着太痛苦,不如死了算了。甚至在口头上也会有类似的表达,比如说这样的话:我离开的话可能别人能过的更好等。

五、心理危机的干预

2 / 8

危机干预就是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人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使他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危机干预的目的,一是努力保护他的生命,绝对不要伤害生命;二是慢慢恢复他的心理平衡。

危机心理的发展的过程:第一个阶段会感到惊慌、害怕。第二个阶段是逐渐安定。第三个阶段是解决问题,寻求改变。

危机干预的目的是:第一,扩展求助者的应变能力,就是说一个人要是能产生应对危机的意识的话就容易抗过危机。第二,要减轻求助者的后续压力,帮他重建对人、对事的信心。

危机干预的对象首先是危机事件的当事人,还有次级受害者,不仅要干预当事人,还要干预当事人周围的人。

班级如何预防和干预

第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经常性的召开班会,特别是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的时期。(从季节上讲,是春、冬两季;从学习生活上讲是新生入学时、考试结束时、临近毕业时等。)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如介绍一些好的书籍、电影等。开展一些班级性的团体训练,增强心理素质。

第二,进行短期心理危机干预

根据一些心理障碍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对情绪波动,或行为异

3 / 8

常的同学及时关注,主动关心。注意保密原则。讲求方式、方法。倾听的原则,语言交流的方法(如,我很理解你;产生共鸣)。

第三,心理障碍的转介疑似性心理障碍,向心理咨询中心转介。发现问题,如涉及他人或自己的健康及生命,及时向辅导员、学院、学校汇报。

六、心理危机干预流程

七、如果遇到一个人处在危机状态,该怎么帮助他

第一,向他表达你的关心。如询问他目前的困难,以及困难带来的影响。

第二,多听少说,尤其不要教导。

第三,提问时要用开放式问题,如发生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如果当事人很痛苦的时候,就静静地坐在他身边。

第四,要允许他流泪,允许他表达。

第五,发现一个人有自杀的念头时,不要先批判他,要先接纳他。这时候不要试图改变他内心的感受,不要试图改变他的观点,千万不要跟他辩论。

第六,给予希望,让他知道面临的困境能够有所改变,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第七,可以跟他谈论自杀。可以问他,你有没有想过死。他如果说想过,就接着问他,你是怎么想的?这样你可以多了解他心里的想法。

4 / 8

第八,在谈话结束的时候,要鼓励他再次讨论、交流,也就是说跟他形成一定的契约。比如你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话都谈完,就跟他说,今天我们谈到这里,下个礼拜或者明天的这个时候我们俩再见面,可以吗?一定要得到他的同意“可以”,这样可以让他知道你的关怀是持续的。做人都要讲信用的,当一个人做出了承诺之后,一般情况下都愿意履行承诺。

第九,有的人不想让你帮助,你不要伤心。

第十,如果你认为他需要专业的帮助,要给他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第十一,如果发现一个人有自杀倾向,不要承诺你会对此保守秘密。你可以跟他说,在你看来他的生命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你无法做出不跟别人说的承诺。

第十二,如果你发现一个人马上要自杀,一定不能让他独处。如果发现有自杀的行为,马上要把他监管起来,这个监管并不是说要剥夺他的自由,而是一种保护。

对有自杀倾向的人有一个“三要原则”:第一要倾听,第二要建立关系,第三要针对自杀求助者寻找他实施自杀的各种可能性,他计划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自杀,这些都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不要说不能自杀,不能认为要自杀很幼稚,不要说其实自杀者并不敢真的自杀,不要说自杀者的问题很快就会解决的,不要跟自杀者讨价还价,不要对自杀者所说的事情表示震惊,不要答应自杀者你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讨论死得值不值得这样的问题,不要让自杀者感到孤单,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理解、尊重、欣赏、称赞、支持、关怀,因为这是人性最根本的需要。

附:常见的心理障碍症状

5 / 8

1、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大学生进入新的环境,各方面都要重新开始适应和调整。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凡事患得患失,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持续性的焦虑、不安、担心、恐慌,并且还伴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以及各种躯体上的不舒适感,比如头痛、面色苍白或潮红、胸闷、心跳、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手抖,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等。患有焦虑症的人,在其性格上也有一定的特点,大多胆小,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新环境适应能力差,遇上一定精神刺激,就很容易患焦虑症。

患有焦虑症的人,常感到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游移不定、范围广泛的紧张不安;经常提心吊胆,却又说不出具体原因。患者过分关心周围事物,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使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2、抑郁症

抑郁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自责等,把外界的一切都看成“灰暗色”的。会有长时间的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想死或者企图自杀,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有罪、可怜或者可憎;食欲减少,经常感到躯体不适,但是又查不出病因;感到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思考或者作出决定,喜欢沉思默想过去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遇到事情总往坏处想;出现顽固性的失眠。

有的大学生对枯燥的专业学习不感兴趣,对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厌烦,为自己学习或社交的不成功而灰心丧气,陷入抑郁悲观状态。长期的忧郁状态会导致思维迟钝、失眠、体力衰退等,对个体危害是很大的。大学生抑郁症比例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他

6 / 8

们对社会有各种强烈的需求,极力想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的复杂缺乏认识,对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了解得不够深刻,加上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建立,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与心理防卫机能不成熟、不完善,因而很容易表现出抑郁的情绪和心境。

一般来讲,神经性抑郁症患者在病前大多能找到一些精神因素。如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学习中遇到重大挫折和困难,在公共场合中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等。该症的发生与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自卑心一向很强的人,在受到挫折后,很容易产生失望、自卑而发病。性格不开朗、多愁善感、好思虑、敏感性强、依赖性强的人,在精神因素作用下,也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3、强迫症

强迫症是指患者在主观上感到某种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存在。患有强迫症的人,明知某种行为或观念不合理,但却无法摆脱,因而非常痛苦。这种症状大多是由强烈而持久的精神因素及情绪体验诱发而来的,与患者以往的生活经历、精神创伤或幼年时期的遭遇有一定的联系。患强迫症的大学生多与其性格缺陷有关,如缺乏自信,遇事过分谨慎,生活习惯呆板,墨守成规,常怕出现不幸,活动能力差,主动性不足等。

强迫症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等,自我采用森田疗法。所谓的森田疗法就是顺其自然,不去强化症状在你心里的地位,而是寻找其他的事情去分散他,化抵抗为坦然面对,越是在乎他就越难以战胜它。

4、神经衰弱

7 / 8

神经衰弱也是大学生中极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它的特点是容易兴奋,迅速疲倦,并常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引起神经衰弱的原因,是长期存在的某些精神因素引起大脑机能活动的过度紧张,使精神活动的能力减弱。有易感素质和不良性格特征的人,更易患神经衰弱。

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发生,主要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如学习负担过重、专业思想不稳定、个体自我调节失灵,对社会、对人生思虑过多,在家庭问题上、恋爱问题上犹豫徘徊等。所有这些,在患者头脑中产生强烈的思想冲突,使得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地处于紧张状态,超过了神经系统本身的张力所能忍受的限度,从而引起崩溃和失调。

对神经衰弱的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作息,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一般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