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特征及后遗症追踪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特征以及后遗症。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收的HIR患儿一共有116例,对其CT表现特征给予分析,同时对其后遗症给予追踪分析。结果 在本文116例HIE当中,轻度一共有40例(34.48%),中度一共有44例(37.93%),重度一共有32例(27.59%)。在60例伴有颅内出血的患者当中,跟踪发现34例恢复正常;脑白质平均密度值为15.71±2.11HU,脑灰质平均密度值为22.47±2.74HU;其他26例当中,4例死亡,22例患者均出现脑钙化灶、脑萎缩、脑软化以及脑穿通畸形等相关后遗症。结论 CT能够有效显示HIE脑组织损害程度,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合并混合性出血预后较差,会引发多种后遗症。
标签: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特征;后遗症;追踪
HIE指的是围产期新生儿由于缺少氧气造成脑部病理改变,属于新生儿窒息以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发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兴奋、肌肉张力改变、惊厥、激惹以及原始反射减弱等,这种疾病具有临床CT表现特点[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收的HIR患儿一共有116例,当中男74例,女42例。胎龄在2h~14d。临床症状包括有激惹、惊厥、肌肉张力改变以及原始反射减弱等,可是临床CT正常不在讨论范围以内。
1.2方法 采取飞利浦螺旋CT机,在新生儿熟睡以后仰卧在床上,从OM线向上连续扫描一直到颅顶,层距10mm,层厚10mm,一些新生儿进行5mm薄层扫描。扫描条件为:电压120千伏,电流110mA,矩阵512×512,均为平扫,116例患儿全部采取1次以上的CT复查,复查时间为1~12个月。
1.3 临床判定标准 HIE的CT分度标准:轻度:低密度影分布2个脑叶。中度:2个脑叶以上,同时灰质与白质对比较为模糊。重度:弥漫性低密度影,灰质与白质界限完全丧失,一侧脑室受到压迫狭窄[2]。
2 结果
2.1各种类型HIE的CT表现 在本文116例HIE当中,轻度一共有40例(34.48%),中度一共有44例(37.93%),重度一共有32例(27.59%)。另外,合并颅内出血一共有60例,当中SAH(蛛网膜下腔出血)一共有36例,IPH(脑实质内出血)一共有14例,SDH(硬膜下出血)一共有6例,IVH(脑室内出血)一共有4例,HIE分度与伴有颅内出血之间的关系,见表1。
2.2 CT分度与临床分度之间的关系 CT分度与临床分度有明显关系,可是也
存在一定差异,见表2。
2.3各种类型HIE复查情况 脑白质平均密度值为15.71±2.11HU,脑灰质平均密度值为22.47±2.74HU。另外,在60例伴有颅内出血的患者当中,跟踪发现34例恢复正常;其他26例当中,4例死亡,22例患者均出现脑钙化灶、脑萎缩、脑软化以及脑穿通畸形等相关后遗症。
3 讨论
根据相关实践研究结果表明[3],早产、窒息以及产伤等是造成HIE的关键诱因。HIE的病变包括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白质以及灰质局灶性坏死,会伴有大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坏死,尤其是尾状核以及壳核的大理石变,在梗死区域会伴有出血。除此之外,因为大脑镰撕裂造成周围静脉窦破裂,进而导致硬膜下出血。新生儿大脑组织对缺血敏感性,依次为海马、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等。当出现缺少氧气和血液的时候,大脑半球血液流动明显下降,白质最先出现水肿,皮质因为血液流动再一次分配相对较少受累,这个时候的症状表现为轻度。当缺少氧气和血液明显加剧的时候,灰白质分界将会完全消失,从轻度发展成为中度。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死亡率相对比较高,同时还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新生儿预后带来巨大影响[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CT表现取决于缺少氧气的不同时期、大脑组织的病变以及大脑髓鞘话程度,其中包括有轻度、中度以及重度。本文结果显示,在本文116例HIE当中,轻度一共有40例(34.48%),中度一共有44例(37.93%),重度一共有32例(27.59%)。当前认为,中度和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经常合并颅内出血,其临床症状包括有SAH、IPH、SDH以及IVH,本文一共有60例患者伴有颅内出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无合并颅内出血,其预后也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的颅内出血,其预后也有所不同。本文36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当中,1个月进行复查,3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完全消失。另外,在本文24例混合型出血当中,脑钙化灶、脑萎缩、脑软化以及脑穿通畸形等相关后遗症,因此,可以表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合并出血预后不良[5]。
总之,CT能够有效显示HIE脑组织损害程度,为臨床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合并混合性出血预后较差,会引发多种后遗症。
参考文献:
[1]余纪元.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16):2223-2224.
[2]陈思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和正常儿颅脑CT结果比较[J].中外医疗,2015,8(24):153.
[3]蔡忠刚,徐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6例CT诊断分析[J].甘肃科技,2015,2(18):46-47.
[4]高作梁,冯爱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5例CT征象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11(23):133-134.
[5]郭建辉.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与CT表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3(14):28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