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通识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通识《孟子》结课有感

出于一贯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好感以及浓厚的兴趣,我选择了《孟子》选读这门通识课。在此之前我已经选择了《论语》选读,安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上课前我对于《孟子》的老师也十分好奇,到底会是怎样一位老师来带领我们走进孟子这位古代圣贤呢?

第一次见到蒋老师,只觉得是一个和蔼的老师,总是笑眯眯的,和同学们的交流也总是和颜悦色。但第一节课一上课,老师就语出惊人,提出了旷课零容忍的理念,同学们虽然有些不适应通识课如此严厉,但按时上课本来就是学生的本分,我却没有什么抵制。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小课本,每次课后的作业就是将下一次的课文标上标点,上课前给课代表检查作为考勤依据。相比于其他通识课,怕是算严格的教学制度了。但严师出高徒,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学到的东西也远比别的通识课要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或许就是老师教我们的第一堂课。一个学期下来,也的确有同学没有来被当堂取消成绩的,他们选择了这门课却没有来,后果自然只能自己承受。

第一节课老师先介绍了孟子的出身和一些背景,我们对于孟子都是小有了解,但也仅限于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被称为亚圣,主要思想也就是单纯的知道,并没有深究其思想内涵。但老师从史记列传讲起,从孟子出身的战国年代讲起,从他和孔子的区别讲起,而不是一开始就直入主题讲述孟子的思想,给了我们充分的引导和思考空间,循循善诱。初始听课时没有感觉,老师说什么我们听什么,也没有太多自己的思考;但回过头再去想,才感觉到老师的部分深意: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显然和其所处的背景是有关的,不知其背景,就无法深入体会其意义,而其思想也要放回到当时所处的背景下考虑,不能代入现代,才能更贴近其原本的思想,不致于出现理解偏差。

同样在第一节课,我们就亲身体验了老师的另一种不一样的通识课——课前小问题,老师每节课都会给出一个引导性的问题,与这节课的主题相关,然后让同学们自由发挥、充分讨论。虽然因为某些原因我都没有发言,但我也会认真思考老师的这些问题,再与发言同学的言论对比,思考自己不足;最后再听听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从而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解答。在这个环节了,老师总是体现出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阅历,通过各种例子和敲到好处的穿插孟子思想,让我们通过各个方面来了解这个问题。有个这个小问题的引导,我们很快就能进入每天的学习,对于这个课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我觉得这种同学们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意见的方法十分好,是同学与老师交流的一种方式,也能让老师了解同学们的想法。

再就是十分神奇的课前朗读,每次都会由课代表带领大家读之前的文本,也算是一种巩固,对于早来的同学通过朗读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稍晚一点的同学在周围朗读学习的氛围下也容易调整心态,而当每个同学都认真朗读,就算有同学不太想开口,也会选择自己默读不会影响别人。也许古代学习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是没有道理,读多了有些生涩的地方也就融会贯通了。

老师之前发给我们的课本是没有标点的,我们每次都要为下一次的课文加上标点,这就有些考验古文功底的意思了。在课上老师也会随即抽一名同学来读,如果读得好会请他带领大家读书。我有幸被选中一次,自己的手心虽然紧张的出了很多汗,声音也有些颤抖,但所幸读音句读并未错误,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但也有几位同学读的不熟练,被教育后红着脸坐下;或者甚至是点到没来的,只能自食苦果。

老师每次都是能准确的指出本篇文章中孟子的思想核心,对于同学们有异议或者是不解的地方则是会耐心的着重讲解,强调民本思想的孟子虽然被各国统治者礼遇却难得重用,今天的学说却大行其道,终究还是时代的变化。我在学习了《孟子》选读之后,孟子

的形象在我心中一下子就丰满了起来,不再是那个平面的学究模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身为圣人其实也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比我们多做到一点点。真心希望这门课能够一直开下去。

设施1402

2014305200709

张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