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论述小学体育系统的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结合小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特征,谈谈体育促进小学生身体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4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哪些? 质如影相随。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也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和表达方式。体育将逐渐发展成为预防或补救人类物种退化最积极、最有效的方式,成为保证人类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剂良方,体育消除人类在文明重压下所产生的各种病态的真正学体育学习者是体育活动的主题和教育对象,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要素,而且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小学体育学习者是小学体育教育的对象,他们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也是一个缺乏技能的个体,只有在教师的培养训练下,学习者才能逐渐掌握各种方向1:体育常识。这部分主要包括体育课堂常规、体育锻炼的意义、常见运动项目及体育赛事介绍等。
方向2:运动安全、保健基本常识。此部分主要包括运动员损伤的预防及救护、基本卫生生理知识、养生之道、营养保健等基本5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
6 、什么是唱游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7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组织? 8 、结合教学实际,分析比较“新课标”与“旧大纲”中小学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异同。
9 、当今的体育教学评价和过去有什么区别?
10.如何理解小学体育课堂管理。
11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设计游戏教学法?
1 、结合现实谈谈体育是如何促进人的终极关怀的。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运动型态,与人的生命自我更新、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人作为一种生命形态不断完善和提升的重要动力,是与人类健康相生相伴,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1)体育增进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在于促进人的自然个体的生长与发育,提高人的生理功能水平,促进人大脑结构、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发展,使人的体能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是人的自然本性的需要,它与人的生命本价值将日益突显。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它将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体育的宗旨与目的所在。
(2)体育改善人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居住、社会活动、饮食、卫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带来了不良的后果,“文明病”、“亚健康”、“富贵病”等等一些由于不良生活方式而引起的疾病随之而生。为了寻找有利于人类健康成长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体育活动对于提高个人的健康和技能以及促进社区的安定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把体育运动融入个体或家庭生活中,使“体育生活化”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行为。只有体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现代生活的质量和生活方式才是高水平的,积极的。可见,体育在现代社会中不仅可以改善人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3)体育演绎人生。随着体育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深入发展,作为人类完善自身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现代体育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已超出体育自身价值的范文化现象,涵盖人生的“拼搏”哲学,成为一种类似信仰的精神力量,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体育,无论是作为一种运动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补充性的生活哲学和运动理念,它的本源含蕴都无疑应是健康、激情、快乐、活泼、灵动、超越与进取。体育不仅能使人的生命焕发出蓬勃的活力,迸射充满激情的生命之光,同时能使人的人格力量在历史和社会的演进中显示出永恒的魅力和夺目的光彩。
2 、论述小学体育系统的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小学体育系统中的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育实践活动系统。它们之间的联系:小学体育教育者是直接对学习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家庭教师、家长。小
生产和生活技能。在教师的教育下,学习者逐渐获得品德的完善和行为的养成。没有体育学习者,体育活动就无法开展。小学体育教育者在整个体育活动中发挥着指导和组织的作用。没有体育教育者,体育学习者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体育中介是体育教育者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媒介,没有体育媒介,体育活动就是无秘制炊,无水之源,无木之本。小学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小学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小学学体育的起点,也是小学体育发展的最终归宿;既是小学体育教师组织体育教育活动的指南,也是评价体育教育活动质量的基本依据。小学体育教育者根据小学体育目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调试和教育。没有小学体育目标,小学体育教育者和学习者就会迷失方向。上述四个基本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完整的小学体育系统。其中各种要素的变化及组合,就形成了体育形态的多样化,但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结合小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特征,谈谈体育促进小学生身体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练习内容恰当。 (2)联系方法多样化。 (3)运动负荷合理。
(4)逐一进行安全教育。小学生体育课上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要结合课的内容和器械的不同进行安排。
(详细的分析请见课程学习第二章第一节三、小学生身体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4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哪些?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大类: (一)、实践内容
(1)基本运动教学内容
包括人体的各种基本活动,包括走、跑、跳、投掷、攀爬、跨越、平衡、翻滚和简单的体操动作等内容。
(2)游戏教学内容
(3)韵律操和舞蹈教学内容 (4)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5)小球类教学内容
(二)、小学体育理论教学内容选择范围
根据理论课的作用和内容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选择相关素材作为教学内容: 常识。
方向3:心理健康教育。
5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
(一)、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 民间体育游戏资源的开发 (2) 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
与利用
(3) 现有课程资源的改编 a. 现有教材内容的延用、改造、变化,使用动作方法多样化 b. 现有教材内容的延伸、拓
展,是学练内容生活化 c. 现有教材内容的联想、创
造,使创新教育具体化 (二)、小学体育教学器材、场
地的利用与开发
(1)体育器材资源的开发 a.灵活利用现有教材 b.自己动手制作小器材 c.巧用生活、学习用品和用具 (2)小学体育教学场地的合理
利用与资源开发
a.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练习方
法
b.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c.合理利用现有场地 d.合理安排体育课 e.合理化解供需矛盾
(三)、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小学大课间的有效利用 (2)节假日时间的利用
(四)、小学体育教学人力资源的开发
包括对小学生、小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员、农村学校村里的长者,其他学科的体育擅长者等的开发。
6 、什么是唱游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唱游教学法是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把唱歌、游戏与体育基本动作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满足儿童唱乐游的心理愿望,更主要的是能使儿童在欢乐的唱游过程中认识客观事物,启迪思维活动,陶冶美的情操,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协调性、灵敏性、节奏感、韵律感、观察力、表现力等,达到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注意事项:
(1)唱游教学法应遵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设计课的思想主题和结
构,使唱游课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唱游教材多来自自编自选,因此,歌词的创编要以技术动作方法的结构或游戏的内容为依据,同时要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动作应力求简单易学。歌曲应尽量选择音乐课本上的内容,便于请音乐教师密切配合,以保证唱游教学的顺利进行。
(3)在唱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唱中学、游中练的适度,会环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等新的内容,这是今后体育与健康教学应重点达到的目标。
( 2 )第二条任务:由原来的初步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改为初步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新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以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为中心的办法,强调学习技能只是达到健康目的的一个手段, 小学的新课程标准,对成绩考核与教学评价都作了重大的改革。这一改革以贯彻 “ 健康第一 ” 的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幅度为标志,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具体改革如下:
(一)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中心,更好地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改变过分重视技术评价的办法,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而又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方法。
10.如何理解小学体育课堂管理。
体育课堂管理主要是通过教师行为和课堂活动来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致力于体育课业的学习。它既包括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指挥、监控与调节,又包括物质环境的安排,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对违反课堂纪律行为的处理以及指导学生进要充分利用录音设备,使学生在音乐伴唱伴奏中学练,即可避免学生因在室外大声或较长时间唱歌而损伤声带,又可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陶冶美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组织?
(一)、传统体育教学常用组织形式
(1)固定分组 (2)随机分组
(二)、新课改后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
(1)合班分组教学组织形式: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和爱好分组、按性别分组
(2)小群体教学组织形式:合作性分组、友伴型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
(3)俱乐部制教学组织形式 8 、结合教学实际,分析比较“新课标”与“旧大纲”中小学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异同。
新课标虽然沿用过去 “ 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 ” 的表述方法,但是其内涵有了很大的变化:
1 、改变了过去目的与任务的混淆不清、相互重叠的现象,在教学目的中突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提法与过去大纲中 “ 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 的提法有新的发展。也就是说,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是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2 、教学任务充实了新的内涵 ( 1 )第一条任务:是由原来的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改为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具体小学体育教学任务的内容包含了:保护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心健康;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与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适应自然、适应社会环境,增进身体健康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在这一任务中,重点充实了保护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心健康,适应自然和社学生应在掌握技能的前提下,增加体育实践机会,使自身的体质得到发展。在任务的表达上,从学生的角度提出要求,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比如要求学生在掌握体育健康基础知识和体育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会游戏、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 “ 三基 ” 教学的要求上,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应该说,摆脱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运动技术为中心的做法,强调通过 “ 三基 ” 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为身心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这里应该说明的是,对待 “ 三基 ” 教学要有新的认识,要转变教育观念。过去认为,教会了学生 “ 三基 ” ,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把教会学生运动技术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而新课程标准更强调让学生学会锻炼的方法、学会自我锻炼的中心任务,这就从根本上把“ 三基 ” 教学的方向由单纯的技术传授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方向转变,这就是新课程标准在 “ 三基 ” 教学任务中重要的变化。
( 3 )第三条任务:从原来的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改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在这一任务中,仍然强调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此外,充实了许多新的内容,小学新课程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对游戏和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活泼愉快、团结协助、遵守纪律、勇敢顽强以及不怕挫折等健康的心理素质的目标。
这些新的提法,是适应时代发展对人的身心素质的要求提出来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应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特殊能力,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求、勇于实践和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9 、当今的体育教学评价和过去有什么区别? 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重点,同时看学生学习的进步幅度。这种改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运动技术水平一般、学习又很刻苦的学生的一种激励。因此,新大纲改变过去考核的甄别、筛选功能,强化了激励功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不断进步。 (二)运动技术和运动能力由过去的考核内容,改为测验项目 其目的:一是看学生的进步幅度;二是把测验的数据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体质评价的资料;三是通过测验,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给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以利于改进教学。此外,测验的标准,只列出最低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而课程标准后面所附的测验参考量表,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比较学生的进步幅度。 (三)从技术评定向能力评定过渡
对运动技术的评定,过去提出了四级评分标准,这次改为重点看学生能力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重视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提高,并给予适当的分数。符合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 (四)取消百分制,改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分制 考核改为四级分制,相对看学生的进步幅度就容易些,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用百分制来衡量,因此,新课程标准采用了四级分制。但是,对于运动能力的测验,由于时间、高度、远度之分,仍然制定了一个参考量表,作为附件,供教师在评定学生运动能力的进步幅度时参考。 (五)改革评分方法
主要是由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进步程度,结合学生掌握动作的质量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评出等级。这种办法,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新课程标准在考核评价上作了重大改革,但具体如何操作,各地和学校应以 “ 健康第一 ” 的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认真研究和制订符合本地、本校行各方面运动技术、技能和健身方法的联系等。加强体育课堂管理,目的就是要在学校体育教育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高效完成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达成体育课堂的目标要求。
11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设计游戏教学法?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仍应多采用游戏教学法,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但是教学目的应更加明确,游戏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1)课堂常规方面的游戏设计,如站队时,给每人编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能很迅速的站好队。六、七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但可以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像我这样做”、“吹泡泡”和“无声操”等游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得到较快提高。
(2)教材部分的游戏设计。如走步教材,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强调整齐。其实这类教材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如“月月花”、“击响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穿大板鞋走”、“滑雪橇走”等等。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毫无变化,孩子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在教学中加一些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啦”、“邮递员送信”、“抓尾巴”、“小动物赛跑——圆周跑”、“迎面接力”等,孩子们就会乐在其中。
(3)放松部分的游戏。放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其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使身心放松、愉悦。游戏方法较其他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如游戏“抓舌头”、“给气球打气”、“参观自然保护区——模仿各种小动物”、“风吹雪花飘”等,具有简单、有趣、运动量小的特点,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4)过渡性游戏的设计。如在篮球和实心球的教材中,拿球、放球的小游戏就要精心设计:
“头上胯下传球”、“腰部左右传球”、“传地滚球”、“双脚夹球跳去跳回”等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可使孩子人手一球,更重要的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