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案1 【教学目的】
1、掌握几个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进步文言文的朗读才能与程度。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奉劝的艺术----善劝,培养善纳雅言的品质,明白学习的作用,重视学习,会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孤、博士、见、但、乃等文言实词、虚词。 2、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文言文的阅读才能与程度。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享材料 。
第 1 页 共 10 页
1、司马光〔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历和教训。
二、熟读全文。〔学生齐读,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熟〕 三、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第一局部:运用语言描写详写孙权现身说法,从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两个方面劝吕蒙学习。第二局部:运用语言描写从侧面以鲁肃大惊表达吕蒙的宏大变化,写出吴下阿蒙承受劝说就学后令人刮目相待。从而突出了孙权“善”劝。
四、文言知识积累 。 1、成语:
① 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目光来对待。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②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总经理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第 2 页 共 10 页
③ 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领等等。
2、重要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整理归类。
实词:
〔1〕当涂---当权 〔2〕 辞---推辞 〔3〕孤---帝王自称
〔4〕卿---帝王对爱臣的称呼 〔5〕见---理解 〔6〕往事---历史
〔7〕孰---疑问代词“谁” 〔8〕及---到了 〔9〕过---经过、到
〔10〕更---变换、改变、重新 〔11〕见事---理解事情的开展情况
〔12〕拜---拜见 〔1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虚词:
〔1〕岂---反问副词“难道” 〔2〕但---只,只是 〔3〕乃、遂---于是,就 〔4〕大---副词,非常 〔5〕即---副词,就 〔6〕何---疑问副词,怎么 通假字:
第 3 页 共 10 页
① 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你如今掌握军国大事
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我难道想让你成为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
古今异义:
①孤 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单”“孤苦”。
②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最高一级。
③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 一词多义 :
乃:乃不知有汉〔竟〕 蒙乃始就学〔才〕 见:见渔人〔看见〕 见往事耳〔知道〕
特殊句式: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 3、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如今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作品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吕蒙于是开场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
第 4 页 共 10 页
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如今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另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第二课时 五、课文赏析。
〔一〕齐读课文,考虑问题: 1、课文写了哪三个情节?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找一找:《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提醒学习的必要性〕
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习的目的、方法〕
③ “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委婉的批评〕 ④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读书的好处〕
3、品一品:鲁肃赞学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在吴县时的那个吕蒙!〕→→语言描写
第 5 页 共 10 页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与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眼相待,长兄你为什么看清事物这么迟呢?〕→→语言描写
③“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分别了。〕→→动作描写
〔二〕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② “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
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③ “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反问句,否认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④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慨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⑤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三〕精读讨论: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第 6 页 共 10 页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目光对待人。要用开展的目光对待人和事。〕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说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
〔四〕分角色朗读,考虑问题: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非常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假设两人,使鲁肃即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3、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第 7 页 共 10 页
吕蒙-――当涂掌事 乃始就学→→年长乃学、学有所成 方仲永――― 五岁能诗、文理皆有可观、贤于材人远矣→→少年不学、一事无成
六、 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相关内容。2、背诵全文。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教案2 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朗读课文,理清故事开展脉络,把握主题;准确翻译文言词句
2、技能目的:分析^p 人物形象的性格,体会对话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学习文中吕蒙刻苦学习的精神,进步自己的学识修养
教学重点
1、分析^p 人物性格特点,体会对话描写的作用 2、学习文中吕蒙刻苦学习的精神,进步自己的学识修养 教学难点 合作探究文中语言,体会人物特点。 学情分析^p
学生掌握文句的根底上,深化探究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第 8 页 共 10 页
翻译课文,课件。 教学过程:
结合学科特点,表达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预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络实际,点拨升华,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一、导入新课,同层展评:朗读课文,并流畅准确的翻译。(5分钟)
二、结合学习建议,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 1、朗读课文,理清故事开展脉络,把握主题; 2、准确翻译文言词句
3、分析^p 人物形象的性格,体会对话描写的作用 三、学生同层交流,小组展示、质疑问难(10分钟) 四、师生共同探究,构建知识体系。(15分钟) (一)【关键词】:^p 句的翻译 1、【关键词】:^p 语: 当涂:当道,当权 岂:难道
邪 :相当于“耶”表反问语气 “吗” 但:只 见:知道
涉猎:阅读群书,不作深化研究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或谋略
第 9 页 共 10 页
关键语句
1)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蒙以军中多务辞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对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3、积累成语:(2分钟)
吴下阿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比喻才识尚浅。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目光对待。 (二)理清故事开展的脉络,把握主题 理清文章开展脉络
1、a.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b.吕蒙承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c. 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学法指导:再细读课文后完成。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