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义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档资料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义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文化既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 持,同时又为其提供文化资源和整合力量。通过发展文化,能够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 和层次,进而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义乌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 从一个相对落后 的农业小县,发展成享誉世界的商贸名城,追根溯源,这与义乌 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义乌不仅有朱子学的思想基 础,有敲糖帮的商业实力,还有义乌兵的卫国之忠,并涌现了骆 宾王、宗泽、陈望道、冯雪峰等一大批文化名人,这些都是义乌 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当前“鸡毛换糖精神再出发”的新形式 下,挖掘义乌文化内涵,传承义乌文化精神,对于提升义乌城市 竞争力,保持义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义乌文化的特征

据考证,在距今 1 万到 5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义乌就已 经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悠久的历史, 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传 统。总的来讲,义乌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地域性

文化的形成与地域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水土养一方 人”,地区差异会直接导致地方文化的差异。比如义乌特有的 “敲糖帮”文化就跟地域有直接关系。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 以丘陵为主, 东、南、北三面环山, 一直

以来人均耕地极少。农业生产不足势必需要商业经营的辅 助,因此,早在先秦时期,义乌就已经出现了商品交换。较差的 自然地理条件, 也使得义乌人自觉地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 开始 走出家门,走向四方,由此便催生了“敲糖帮”商业文化的形成。

2. 包容性 义乌文化的包容性和义乌商人走南闯北的经历有关。 在行商 过程中, 义乌人真切感受到了人情冷暖, 就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 着想。据统计,近年来义乌外来人口呈高速递增的趋势,截至目 前义乌实有人口已突破达 200多万,其中本市人口 74 万,外来 人口达到 143.3 万人,常驻外商 1.3 万,义乌客观上已经成为一 个外来建设者超过本地人口的多省份和多国籍人员聚居的城市。 此外,在义乌的历史上,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形式都曾 经在此生根发芽,由此也可见义乌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3. 创新性 以拨浪鼓文化为核心的义乌文化,造就了义乌的发展奇迹, 但是新的时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文化的创新性极其重要。 当前义乌文化在坚守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 整合了各种文化资 源,发展出了创意文化和创业文化, 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同时进一 步促进了义乌经济的发展。

二、义乌文化的内涵 1. 尚文好学

义乌学术,深有渊源。尤其在宋室南渡之后,在朱子理学的 影响下,人才辈出,学术趋盛,出现了徐侨、傅定、黄溍等知名 学者,至元明清时期更是呈现出了全面繁荣的气势, “不仅学有 统绪、历有渊源,而

且人才代兴、 文献繁盛。 在此风气浸润之下, 以斯道自任者有之,著书立说者有之,致力于文教者有之,端风 正俗者有之,如此种种,遂孕育出义乌富有个性的学术文化传 统”。

2.

尚武勇为 崇文和尚

武,历来就是义乌文化传统的两大主干,《汉书》 中就有记载“吴、 越之君皆好勇”。 然而义乌人真正以尚武扬名 于世,则源于“义乌兵”的抗倭御寇。 明中叶后, 政治日趋腐败, 社会动荡加剧,倭寇肆虐,对东南沿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鉴于 此,朝廷任命胡宗宪、戚继光等人抗倭。机缘巧合,戚继光得知 义乌人英勇护矿的壮举,上报朝廷至义乌募得

4000 人,精心训

练后,能征善战,令倭寇闻风丧胆,被誉为“戚家军”。此后, 义乌人尚武的风气得到进一步发扬, 民间习武风气盛行, 由武科 中举人、进士者,数不胜数。

3. 善利进取

早在先秦时期,义乌商业(下转第 94 页)(上接第 88页) 就已经出现了萌芽。 特别是明中叶以后, 义乌的商业经济得到了 快速发展,从商人员大大增加,商人地位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并 形成了有规模、 有组织的“敲糖帮”, 强有力地推动了义乌社会 经济的发展。 不管是在市镇经商的商人, 还是走街串巷的“敲糖 帮”,他们在争取个人利益的同时, 也不忘诚信为本, 义利并举, 这是义乌经商者的一个重要特质, 也使得义乌的商业文化呈现出 不同于唯利是图者的精神风貌。

三、传承和发展义乌文化的途径

1. 搜集整理传统文化资源

5 千年的历史,使得义乌孕育了众多的文化资源。自颜乌始 以孝行天下的“孝义文化”, 骆宾王、宗泽、义乌兵精忠报国 的“忠义文化”, 因仕宦、 交游而将义乌品格进行推广的“名人 文化”,义利并举的“商业文化”,代表地域特征的“宗族文 化”,具有独特风俗习惯的“民俗文化”,见证了社会变迁的 “古建筑文化”, 都是义乌不可割舍的传统文化资源。 由于历史 的原因, 这些文化曾面临毁灭和消亡, 因此在当前文化大发展的 形式下,抢救和发掘业已消失或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摆在 义乌市政府和义乌市民面前的首要问题。

2. 加强现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据统计,义乌目前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处,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 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4处,市级文物保护点 291 处 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积淀, 也是文化传播的一个窗口, 因此加大 对各级古建的维护和保护,也是传承义乌文化的一种主要方式。 但是在保护的过程中, 不应该拆了旧的, 再去修 “仿古一条街” 之类的仿古建筑, 或是把古旧建筑粉刷一新, 在古旧建筑上贴瓷 砖、水泥之类的现代建筑材料, 这样做无疑是扼杀了古建的特色 与生命力。

此外,还要重视对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 那些 曾经活跃流传于市镇的传统手工艺技能、社会风俗、口头传说、 表演艺术、方言土白等,存载着先人的情感,蕴藏着传统文化的 最深根源,及时加以抢救与保护, 也是传承义乌文化的方式之一。

3. 开发新兴文化

义乌奇迹的形成, 不仅仅在于经济制度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 在于社

会的创新, 创新意识是促使义乌经济、 社会发展的精神基 石。在这一精神引导下, 创业文化和创意文化这两种新兴文化形 态自然产生。

义乌的创业文化是在传统商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 从市镇商 业的兴起、敲糖帮的兴盛,到现在国际商贸城的兴旺,都是义乌 人创业意识的体现, 创业文化也可谓历史悠久。 在当前全球经济 一体化的格局下,无论是创业的环境,还是创业者的素质、创业 的内容、创业的途径,都使得创业文化有了全新的意义。

创意文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鼓励社会成员全面 挖掘自己的潜能, 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创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 最大区别是, 通过“创意”可以提升产品的经济价值。 用创意加 强产品的文化内涵是现今义乌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也只有加强产 品的创意设计,才能增强义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文化是民族之根,是城市之魂。义乌正处于时代的新起点, 在“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的指引下,传 承义乌传统文化,有效发挥诸多历史文化的综合效应,

是充分展

示有义乌特色的城市文化,加快推进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的必经 之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