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达标综合训练及拓展-解析卷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达标综合训练及拓展-解析卷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人生如水,水有逆流,也有顺流,我们只求每段都活得精彩,无怨无悔才是人生的真缔。人生如画,在涉世未深时,我们都是阅读观画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在镂空所有画面之后,又各自演译着精彩。我们 ① 因为身边的繁华而头晕目眩, ② 因为别人的荣华而相形见拙, ③ 对他人所谓权威的缪论随声附和。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变得坦然、静谧、温馨。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不一样,有的坎坷,有的风顺,但只要确定了前行的方向,保持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路边的风景也一样的美丽。 (1)为加点的字注音。

镂空(______) 头晕目眩(______) 静谧(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 ....(2)文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文章的①、②、③处选择正确的词语。(______) A.①不但 ②而且 ③有时 B.①不能 ②却 ③还 C.①不要 ②也不要 ③更不要 D.①不仅 ②还 ③更

u xuàn mì qiè (2)缔一谛 译一绎 拙一绌 缪一谬 【答案】(1)lò(3)C 【解析】 【详解】

(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u 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读“lòkōng”。“静谧”:寂静,平静。读“jìng mì”。注意据义定音。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缔”与“谛”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再如“谬论”:荒唐、错误的言论。注意据义定形。 (3)考查填写关联词语的能力。填什么关联词语是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决定的,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是什么,就填什么关系的关联词语。也可根据关联词语的成套使用的特

试卷第1页,总71页

点来辨析。如“因为身边的繁华而头晕目眩”与“因为别人的荣华而相形见绌”与“对他人所谓权威的谬论随声附和”这几个分句是层层递进关系,所以选“不要、也不要、更不要”这几个关联词。因此选C。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每个季节,霞浦的滩涂都会甲 出与众不同的风韵( ):风光旖施的海bīn.( )沙滩、潮起潮落的海上人家、日出日落的霞光束影,构成了一幅幅和xié( )美丽的画卷;整个海岸线在光影中变幻着丰富的色彩与优美的韵律,浑然天成地造就了大自然的涂鸦大作,这种壮观的海景极具视觉冲击力,令人感受到大自然无穷无尽的魅.( )力,这里是理想的摄影胜地,让众多无数的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海bīn(______) 和xié(______) 风韵(______) 魅(______)力 ..(2)为语段“甲”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填序号) A.表现 B.呈现 C.出现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滨 谐 yùn mèi (2)B (3)这里是理想的摄影胜地,让众多的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或:这里是理想的摄影胜地,让无数的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如果确定自己会读或会写,直接作答即可.。如果不确定,就要借助工具书,切不可随意根据感觉作答。第一个字写作n;第四个字读作mèi。 谐;第二个字写作滨;第三个字读作yù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表现的意思是显示出来或表示出来;呈现的意思显出、露出的意思;出现的意思显出、露出的意思,侧重产生出来。故选B。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认真阅读划线句可以发现:“众多”和“无数”属于重复啰嗦。删去其中一个。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B.他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无论面对朋友还是陌生人,总是彬彬有礼。 ....

C.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

试卷第2页,总71页

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D.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以致让我们无法....选择了吗? 【答案】D 【解析】 【详解】

“味同嚼蜡”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讲话枯燥无味。这里明显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B.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C.我们必须提高认真读书的习惯。

D.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了信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

B.“防止万无一失”否定不当,“防止”改为“确保”。 C.“提高”与“习惯”搭配不当,“提高”改为“养成”。 D.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故选A。

5.下列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

在教室里,王飞忽然发现自己带的《悟空传》不见了,他说:“____ ” A.哪位拿了我的《悟空传》?

B.咳,这倒怪了,我的《悟空传》怎么说不见就不见啦! C.同学们,谁看见我的《悟空传》啦? D.我的《悟空传》自己长腿了吗?

试卷第3页,总71页

【答案】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要注意有礼貌,语言得体。

A.没有称谓,指代不明,不能引起别人注意; B.没有礼貌; D.没有礼貌; 故选C。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 惟肖..

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

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答案】D 【解析】 【详解】

D悄无声息:静静的,没有一点声音的,形容十分安静。与气候的语境不符。应用“变幻莫测”,故选D。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妖娆o)鲜妍n)喧嚷(rá(yá(rǎng)枉然(wǎng) ....B.承蜩o)伫ng)旁骛(diá立(zhù)妄想(wà(wù) ....C.商酌i)腆(zhu6)箴言(jiān)惊骇(hà着(tiǎn) ....D.汲n)凌ng) 取(jí)解剖(pāo)颤动(chà驾(lí....【答案】A 【解析】 【详解】

B. “绸”应读“tiáo”; C.“箴”应读“zhēn”;

试卷第4页,总71页

D.“剖”应读“pōu”。 故选A。

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庖官 逞辩 诓骗 面面斯觑 B.玄虚 藻饰 隐藏 根深蒂固 C.发窘 拮据 嘻闹 十拿九稳 D.萧索 鄙夷 纳凿 无与伦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斯”应为“厮”; C.“嘻”应为“嬉”; D.“纳”应为“枘”。 故选B。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B.不一会儿,妈妈就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C.做学问一定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即对每个问题都应寻根究底,吹毛求疵。 ....D.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答案】A 【解析】 【详解】

B.“妙手回春”用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用在此处不当; C.“吹毛求痴”指故意挑别毛病,寻找差错,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D.“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在此处不当。 故选A。

1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拮据(jù) 诘难(jié) 恣睢(suī) 作揖(yī) ....B.分n) 灰烬n) 狡黠外(fè(jì(xié) 星宿(xiù) ....C.禀请(bǐng) 阴晦(huì) 汲取(jí) 赔偿(shǎng) ....D.响午(shǎng) 嬉闹(xī) 瑟缩(sè) 驱除(qū) ....

试卷第5页,总71页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据”应读“jū”; B. “黠”应读“xiá”; ng”。 C. “偿”应读“chá故选D。

11.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郑重其事 置之不理 孜孜不倦 前扑后继 B.断章取义 刻骨铭心 神色张惶 歇斯底里 C.间不容发 与日俱增 根深蒂固 不求甚解 D.心无旁骛 契而不舍 恃才放旷 自欺欺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扑”应为“仆”; B. “惶”应为“皇”; D. “契”应为“锲”。 故选C。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大会上公开批评。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

C.虹山湖的山光水色,在蒙蒙细雨中,隐隐约约,美如仙境,引人入胜。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铺张扬厉”意思是过分讲究排场。不合语境。

B.“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也多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不好的行为。是贬义词。贬义词褒用。

D.“汗牛充栋”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不合语境。

试卷第6页,总71页

故选C。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C.在《沁园春·雪》这个题目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二者都与词的内容有密切关系。

D.阅读议论文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答案】C 【解析】 【详解】

C.有误。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词的内容多数与词牌的意义无关。 14.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事实上,水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①________,②________,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算完成它的生命过程。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③________。

A.①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②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③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B.①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②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③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C.①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②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③即如何由强大的整体包容弱小的个体

D.①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②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③即如何由强大的整体包容弱小的个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

句子的衔接,可根据上下文分析。用排除法。第①处,由上句的“成长阶段”可知,此处对应的应是“幼年、青年和老年”,故选“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排除BD;第③处,由上句的“一开始”可知,此处对应的应是“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因为“一开始”的生命是弱小的,这里要表现的是水从河流到大海的成长历程,故选“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排除C。故选A。 1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试卷第7页,总71页

A.在草地这种广袤o)的疆域里,风与雪所挟(mà(xiá)持的自然力量轻易地主宰着..原本脆弱的生命,无数牲畜纷纷倒下。

B.娇艳的荷花早已凋零而去,荷叶却依然亭亭如盖,一阵风吹过,满塘摇曳(yè)舞.动着,卷(juǎn)起一波又一波长短绿浪。 .

C.不要憎(zēng)恶生活给予的负荷,因为跋涉的煎熬、挫败的洗礼会让我们厚重而.充盈,让我们用一种佝偻(lǚ)的姿势负重而行。 .

D.对于传统文艺,不明其理而好之易附拥风雅,一味消费易将其置于鱼龙混杂的尴尬.(gà)境地,以致败坏其声名,亵(xiè)渎其尊严。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挟(xié); C.偻(lóu);

D.“附拥风雅”应改为“附庸风雅”。 故选B。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B.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 ....

C.有的人写起文章,洋洋万言,但却探骊得珠;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但却答....非所问。

D.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大脑飞快的运转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答案】D 【解析】 【详解】

考查对成语的运用。A. 稍纵即逝,指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流逝。A句使用对象有B. 鞭辟入里,误。意思是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与B句句意“分析很全面”不符,使用有误。C. 探骊得珠,意思是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C句望文生义。D. 一筹莫展,形容遇事拿不出一点办法,没有任何进展。使用恰当,故选D。 1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换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试卷第8页,总71页

B.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D.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动情的朗诵”与“让人目不暇接”搭配不当,应删去“动情的朗诵”; C.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号召”; D.语序不当,“纠正”与“并指”对调。 故选B。 【点睛】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18.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团员 雾霾 圈子 迸溅 解说:这四个词语的词性相同。

B.三阳开泰 两会召开 源远流长 身无长物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C.鸡鸭鱼肉也有吃腻的时候,与其说抢红包抢走了春晚的风头,不如说老百姓的娱乐生活更加丰富了。

解说: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

D.在挑战“最大份炒饭”吉尼斯世界纪录后,烹制好的扬州炒饭“去向”问题引发关注。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最大份炒饭”引发关注。 【答案】C 【解析】 【详解】

C项判断与分析正确。A“迸溅”是动词,其它三个是名词。B“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所以是并列结构。其它三个短语都是主谓结构。D句子的主干是“问题引发关注”。

19.读《水浒传》,说说以下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试卷第9页,总71页

A.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这样写道:“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山东呼保义”指宋江,“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B.《水浒传》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水浒传》中,武松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D.“‘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他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他”是后来成为花和尚的鲁智深。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水浒传》有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平时要注意多阅读,多积累,多识记。

B. “智多星”是吴用的绰号宋江的绰号是“及时雨”。故选B。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7-11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

穷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蒲苇莲芡④,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

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

记》)

试卷第10页,总71页

[注释]①灵壁:n)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à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竹森然以高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为陂池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22.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 春季:_______________ 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4.[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20.(1)情趣 (2)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3)长 (4)把

21.(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

22.春季:生机勃勃或姹紫嫣红 秋季:秋高气爽或秋水怡人 23.A 江湖 B 山林

24.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20.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意”:情趣。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以”作文虚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得”:领会。“寓”:寄托。“富”:丰饶。

试卷第11页,总71页

22.题干要求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春可用“生机勃勃或姹紫嫣红”来概括;秋季可用“秋高气爽或秋水怡人”来概括。

23.题干要求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读懂文章内容是作答的关键。A处上文是“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意思是: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凿取山上的怪石,B处上文是“椅堆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这自然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桐桧柏”,这自然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

24.比较阅读,考查两文抒发的相同感情。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如甲乙两文都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点睛】

译文:走了八百里,才来到汴水之北灵壁张氏家的园林。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修竹,粗大荫郁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凿取山上的怪石,堆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京、洛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瓜果蔬菜可以馈赠邻里,鱼鳖新笋可以招待来自远方的宾客。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甲)紫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流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是夕,天字开霁①,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②策杖并湖③而行。出雷峰④,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⑤,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⑥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①霁:雨过天睛。②参寥:与下文中的“辨才”都是人名。③并湖:沿湖。④雷峰:与下文中的“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⑤惠因涧:山涧名。⑥普宁:与下文中的“寿圣院”是寺名。⑦殆:大概。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 .

试卷第12页,总71页

(2)上下一白(_____) .(3)濯足于惠因涧(_____) .(4)谒辨才于朝音堂(_____) .

26.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余住西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天与云与山与水/选贤与能 ..C.憩于龙井亭/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D.明日乃还/见渔人,乃大惊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8.(甲)(乙)两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 【答案】

25. (1)消失 (2)全、完全 (3)洗、洗涤 (4)拜访 26.C

27.(1)我撑着一只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2)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28. 是日更定矣 是夕 湖中人鸟声俱绝 皆寂不闻人声 【解析】

25.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一”:全、完全。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濯”“谒”作为生僻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6.A.前者“我”,后者“其他的”。 B.前者“好”;后者通“举”,举荐。 C.都是“在”之意。

D.前者“于是,就”,后者“竟然,却”。 故选C。

2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

试卷第13页,总71页

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拏”:撑着。“毳衣”:裘皮衣服。“是”:这。“霁”:天晴。“数”:点数。

28.考查对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两文中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的句子可分别提取“是日更定矣”“是夕”作为答案。而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的句子可分别提取“湖中人鸟声俱绝”“皆寂不闻人声”两句作为答案。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一)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二)译文: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注:山沟)洗脚(注:意为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谒辨才大师,第二天就回去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

试卷第14页,总71页

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样;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①是:这件(事)。②如:去,到。

2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归,召晏子而问日 .A.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 .C.先天下之忧而忧 .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31.晏子借__________________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_________。 【答案】 29.B

30.到虎穴去就见了虎,到蛇洞去就见了蛇,这一点儿也不奇怪,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31. 为景公解疑 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信任人才 【解析】

29.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含义。例句中的“而”表承接关系。 A.表转折关系。 B.表承接关系。 C.表修饰限定。 D.表并列关系。 故选B.

30.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句中“如”意思是“去”,“曷为”意思是“为什么”。该句语序正常,据此翻译即可。

3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文中景公对所遇到的现象不安,于是提出问题“殆所谓不祥也”,于是晏子抓住为其解疑的这个机会,向景公提出“有贤而不知,一不样;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试卷第15页,总71页

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说明了发现人才,任用人才,信任人才的重要。据此理解作答。

译文:

齐景公出去打猎,上山看见老虎,到沼泽地看见蛇。回去后,叫来晏子问他说:“今天我出猎,上山就看见老虎,到沼泽就看见蛇,大概这表示不祥吧?”晏子说:“国家有三种情况不祥,这个不在其中。就是有贤能(的人)却不知道,一不祥;知道(贤能)但是不任用,二不祥;任用但是不信任,三不祥。所谓不祥,就是像这种情况。今天上山看见老虎,(那山)是老虎的家;到沼泽看见蛇,(那沼泽)是蛇的巢穴。去老虎的家,去蛇的巢穴,看见它们,怎能说不吉祥呢?” 文言文阅读

骂鸭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其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③曰:“甚矣,攘④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估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雅量:宽宏大量。②良:真的。③异史氏;作者蒲松龄自称。④攘(rǎng):偷,窃取。

3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夜,觉肤痒 至:到 .B.某诡告翁 诡:奇异 .C.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益:更加 .

D.翁乃骂,其病良已 已:停止,这里是“痊愈”的意思 .33.下列句子中,“乃”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毛乃可落 .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C.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D.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 .

试卷第16页,总71页

②①

34.下列句子中,与“夜梦一人告之日”中的“夜”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C.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D.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

35.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家庄某位居民,偷邻居家的鸭子煮着吃了,没想到身上却长出了鸭毛,十分难受。 B.小偷做梦得知自己遭受“天罚”,必须请失主骂一顿,身上的鸭毛方能脱落。 C.小偷做梦后,马上告诉邻家老人是自己偷了鸭子,但老人宽宏大量,不愿骂人。 D.作者认为,丢东西不要骂,因为贼挨骂后就减轻了罪恶感,但老翁之骂则是“为善”。 3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2)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答案】 32.B 33.D 34.D 35.C

36.(1)可是邻居老人向来宽宏大量,生平丢失东西不曾表现在言语和脸色上(或在言语和脸色上表现)。

(2)那个邻居家的老人,是用骂人来施行他的仁慈啊。 【解析】

3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

B.句意:这个偷鸭的人就欺骗老人说。诡:欺骗。 故选B。

33.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例句的“乃”是副词,“才”的意思。 A.副词,于是;

试卷第17页,总71页

B.副词,竟然; C.副词,于是; D.副词,才。 故选D。

34.本题考查词类活用。文言词语的词类活用包括名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和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辨析其用法即可。

例句中的“夜”是名词作状语,到了晚上。 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 B.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C.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D.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故选D。

3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即可。

C.由“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可知“马上告诉邻家老人是自己偷了鸭子”说法不正确。 故选C。

3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素”,向来;“尝”,曾经;“征”,表现;“以”,用;“行”,施行。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年代:清 参考译文:

县城西面的自家庄里有个居民,偷了邻居的鸭煮着吃了。到了晚上,觉得皮肤刺痒,第二天一看,身上长出了毛茸茸的鸭毛,触碰鸭毛就疼。他十分害怕,可是没有方法可以医治。晚上梦见了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老天给你的惩罚,需要得到失主的一顿痛骂,鸭毛才可以脱落。”可是邻居老人向来宽宏大量,平常损失东西,从不表现在言语和脸色上。于是,这个偷鸭的人就欺骗老人说:“鸭子是被谁谁谁偷走,因为那人

试卷第18页,总71页

最怕人骂,您骂他一顿,也可警告他以后不可再偷。”老人笑着说:“谁有闲工夫骂那些恶人呢!”终究没有骂,这个人感到更加难堪,只好把实情告诉邻居老人。老人于是痛骂了他一顿,这个人的病真的好了。

写怪异故事的人(蒲松龄)说:“偷盗的人一定很害怕:一次偷盗居然浑身长出鸭毛!骂人的人应该小心啊:一声骂竟然会把盗贼的罪孽减轻!但是,行善的人是有办法的呀,那邻居老人是用骂的方式做善事的啊。”

37.名句默写。

(1)越明年,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_____________,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6)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答案】(1)百废具兴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欲渡黄河冰塞川 (4)病树前头万木春 (5)行人莫问当年事 (6)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析】 【详解】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具”“渡”“殷”等字的书写。 38.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鸟下绿芜秦苑夕,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浑《成阳城东楼》)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苏轼在《水调歌头》里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释了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这一哲理。

【答案】(1)少年不识愁滋味 (2)蝉鸣黄叶汉宫秋 (3)蜡炬成灰泪始干 (4)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睛圆缺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

试卷第19页,总71页

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重点字:(1)“滋”(2)“蝉”(3)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哲理句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 ”,同时要注意“蜡炬”的书写。 39.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2)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__________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与友人共勉,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 (5)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到困难与挫折,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自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野芳发而幽香 则有心旷神怡 与余舟一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旷”、“芥”、“沧”的书写。理解型默写(4)抓关键词“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5)的关键词是“会碰到困难与挫折”“自勉”。

40.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不应有恨,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4)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种心怀天下的人生境界。范仲淹在被贬时依然表达了这样一种政治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答案】(1)戍鼓断人行 (2)何事长向别时圆 (3)闲来垂钓碧溪上 (4)万古惟留楚客悲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详解】

默写时,要注意戍、鼓、垂、钓、碧、溪、惟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

试卷第20页,总71页

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41.根据要求填写诗文名句。

(1)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岳阳楼记》中,表明作者坚定的志向及对友人的勉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湖心亭看雪》中,用听觉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5)《水调歌头》中,词人借用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答案】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微斯人 吾谁与归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 【详解】

本题属理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本题书写中要注意“蜡”“俱”“暝”“婵娟”等字的正确写法。

42.写作。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令我们感动的事例有很多很多。有时是一个不经意的细微的动作,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答案】参考例文: 感动

生活就是一个多味的调味瓶,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都有。但是有一种滋味,能让人鼻头一酸,热泪盈眶。每当想起它,就像一股暖流温暖你的心田,这就是感动。

妈妈上班附近的“友谊国际影城”开业了。开业期间在微信朋友圈搞了一个积攒送电影票的活动,积攒168个赞送一张电影票。这个积攒的数目有点多,可对于微信好友很多的妈妈来说,这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果然,不出半天,妈妈就积攒满了,拿到了一张电影票。

妈妈把票给了我,让我去看电影。我可高兴了,拿着电影票蹦蹦跳跳的跑向电影院。虽

试卷第21页,总71页

然这个地方对于我来说有点陌生,但我还是很顺利的找到了我的电影票对应的放映室和座位。我到得比较早,还有好几分钟电影才开始放映呢。我的前排有一对夫妻也带着他们的孩子来看电影,我跟他们打招呼,他们很亲切的回应了我。我们聊了会天,交谈得非常的愉快。这样的交流让我在陌生的环境中感觉到了几分温暖。

电影马上就要开始放映了,他们都掏出3d眼镜戴上。他们看到我没有戴3d眼镜,很是疑惑,问:“你怎么没有戴3d眼镜呀?”我听了后,也非常的疑惑,以前也跟妈妈一起去看过电影,3d眼镜不是电影院里发的吗?我说:“为什么电影院没有发眼镜给我呀?”听了我的话后,他们告诉我,这一次电影院没有眼镜发,要自己带眼镜过来,或者花十元钱买一副眼镜。我听了后,眼睛瞪得圆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怎么办呀?我没有带一分钱出门,也没有带电话,这电影马上就要放映了。回去拿钱也没有时间了,这没有眼镜我可怎么看电影呀?我的眼泪都快要出来了。

坐在前排的孩子的爸爸看到我心急如焚的样子,从钱包里拿出一张10元人民币递给我,让我去买眼镜。我高兴又不好意思的收下了,并且非常郑重的道谢。看完电影后,我赶快的出了放映室,在门口找到来接我的爸爸妈妈,不是第一时间分享电影内容,而是找妈妈要了10元钱及时的去还给那个借钱给我的叔叔。妈妈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也非常感激那位叔叔,亲自去给那个叔叔道谢了。

虽然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让我感觉到了温暖,有了感动。我希望以后我也能尽可能的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温暖,带来感动。 【解析】 【详解】

本题要求以“感动”为话题作文。针对这一命题,学生首先要突破选材,“感动”的材料浩如烟海,如何在众多材料中写出自己的心声尤为重要,所以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形式上力求新颖别致,这样才会脱颖而出。首先选好感动的“源点”。文学内容包罗万象,大到宏伟的战争场面,小到细微的一草一虫。是什么感动了你呢?这里有个秘诀,那就是小切口选材。所谓小切口,就是选材的范围尽量缩小,落实到具体的一景一物上,最好是一个独特的细节,例如一个人物,一棵小草,一张笑脸等。这样容易下笔,容易写具体,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善于联想和想象。针对某个文学形象,不要局限在它的表面,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由近及远,由实到虚,丰富写作内容,强化自己的感情。可以引用相关的文字,可以勾连相关的细节,可以扩展形象的故事,可以升华独特的感受。比如你被陶渊明笔下的菊所感动,那么就少不了引用他那些咏菊的诗句,感悟他笔下菊的品格,这样写文章就有意蕴。敢于创新。可以在内容上创新,例如别人为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所感动,你可以为一个文学作品中的动物、植物所感动,别人

试卷第22页,总71页

为一个完整的情节所感动,你可以为一些点滴的细节所感动。可以在形式上创新,可以写成一般记叙文,也可以写成其他文体,不要被固定的形式所约束。总之,有了对文学的领悟,再加上合适的形式,就能写出富有特色的文章。 43.作文

请以“ 让我与众不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空缺处补充文章。②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微笑让我与众不同

若不能大笑,则应当微笑,因为微笑会让你与众不同.

车水马龙的大街,人潮涌动的商市,小贩叫嚷的弄巷.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促使人们形成了适应新时期的快节奏和迫急的时间感--一分钟也不愿意耽搁,一秒钟恨不得扳成两秒钟来花.但,这种心情,微笑却可以改变它.

站在街角旁,穿上指定的制服,手中捧着一搭传单,见人就发,见车就塞.没有人拒绝我的广告,没有人扔掉我的广告,人人都在津津有味地读着,那凝视的眼神好像在对我说,嘿!嘿!你看!我在读着呢!只是,唉…这只是我的白日梦罢了.真是的我则是像小丑一般站在街道上.远远地看上去,落寞孤单,像一座雕像.近处呢?我则是左手垒着一沓沓的传单,右手抓着一张正努力向前送去,想送到路人的手中.但,没有人理我,人人都沉浸在自己.打电话的打电话,赶路的赶路,散步的散步…他们从我面前走过,却没有看我一眼,也没有接过我手中递出的传单,我像个透明人,在他们的心中如此.我也着都市似乎格格不入,在所有人的眼中如此.

真是历尽挫折,受尽坎坷,遭尽白眼.我站在那,身子还保持着前倾的姿势,有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无奈尴尬.再看看别人,好歹也可以发出个一两张啊--尽管他们也是艰辛万分.我心中闪现过着诸多思想.正当我沉醉在我满心的失望与伤心中时,远处一串银铃笑声忽然吸引了我,看着那正在开怀大笑的女孩,我不由眼前一亮--笑,好像可以摆脱眼前这一困境啊!“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句话可以是积累古人数千年的经验智慧啊!想到这,我已经沉入谷底的心又燃起了火苗,握紧了手中的传单,盯住一个路人,试试吧!

我微笑着走了上去.那笑,古板而不失活泼,严肃又带着幽默,庄重却透露着一点小俏皮.路人有点愣住了,盯着我几秒钟,但马上,他原本有些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开来,像回应我一般,对我报以一笑,点了点头,同时又接过了那传单.他有些阴郁的身影此刻也变得阳光挺拔了起来.隐约间,我的身影似乎也融入了这一背景之中.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我也愣怔了.不是因为她接过了我的传单,而是他回应了我的笑.头一次感

试卷第23页,总71页

觉,原来笑也有改变的作用,我的信心之火越发的旺了.游转于路人之中, 一张张的传单从手中流过到了路人的手中,而其他发的人也愣了,看着我那传单的消失速度呆了,痴了,傻了…

若不能大笑,则就微笑吧,因为微笑可以使你与众不同. 【解析】 【详解】

本篇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补充题目时,要注意两个方面:是“我”和“与众不同”这两个词语,可理解为某个人或者或某个事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在写作时,一定要阐明“与众不同”的重要性,这样就避免了空谈,“我”是这篇作文的写作对象,在作文中一定要体现“我”这一对象。其次是要补好题,题好文一半,补个好题,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选择写作的素材,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某一次亲身经历,来体现我的与众不同,在作文时还要注意结构的完整,手法的灵活,主旨的鲜明.语言也要尽量做到通顺流畅,有风格。如:微笑让我与众不同、信任让我与众不同、坚持让我与众不同、体谅让我与众不同等。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也适合写议论文。 44.请以《幸福在身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范文:

幸福在身边

当我看见大雁,行色匆匆的飞往南方,我抬起头,希望他们能带我去幸福的地方。当流星拖着余晖划过天际,我倚在窗前,祈祷幸福的降临。殊不知,幸福就在我身边。

我小时候怕黑,怕那未知的颜色,怕那无尽的黑暗将我包裹,将我吞噬。晚上睡觉时,黑暗尤为可怕。在万物的死寂中,一切都变的陌生。恐惧的我,只好用被子把自己包的紧紧地,把眼睛睁的大大的,无用的望着四周。不禁想到今天课上布置的作业:你幸福吗?是啊,我幸福吗?独自一人,恐惧地蜷曲在被子里,等待一丝光,一片没有黑暗的地方。幸福好像天明时的曙光,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清晨,被子已经被我的汗水湿透了。

一天短暂的很,夜幕无情的遮蔽了四野。虽然心中塞满了不情愿,但已经到了睡觉的时间了。只好踏着黑暗,一步一步的走向漫长的等待。

可当我走入卧室时,迎接我的却不是如胶般的黑色,而是一簇荧亮的白光,在黑暗中将我包围。这个小夜灯我从没见过,又是谁给我带来这一个惊喜的光亮?对了!爸爸

试卷第24页,总71页

今晚出去,就是为了这个,而在白光的辉映下,黑暗早已显得不那么可怕。

又是一个晚上,我躺在床上,望着那一团的白光,那么柔和,却又无处不在,照亮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像极了父亲的爱,柔和,深沉,却又无处不在,照亮着我的心。

在我即将入梦之时,有一个身影悄悄进了我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把灯光调暗,只留下一丝光驱走也得黑暗。他轻轻关上了房门,我悠悠进入了梦乡。

在第二周的课上,我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幸福很近,近的像一盏夜灯;幸福很柔,柔的像一梀白光。幸福像父亲的爱,深沉大气,触手可及。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幸福,的确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边,你无时不在感受着幸福的欢乐,这方面同学们不论从哪个角度,只要抓住“幸福”这个话题,去写自己感悟最深刻的事,便能扣题。 “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这就需要同学们认真地想一想:获得是幸福,大家都能理解,可为什么说奉献、给予也是幸福呢?大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问问自己: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实际上又是对幸福观的考查,作文立意的高下,直接反应着思想境界的高低。

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具备正确的、高品位的幸福光,其次,要有具体的、切实的事例作为支撑,不能流于空洞。注意安排好详略。 4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

请以《我发现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表达真情实感;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答案】例文:

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看完这个题目,你也许会觉得很奇怪,枕头里有个世界?怎么会有个世界呢?根本 不合乎情理嘛!可是,从枕头里,我真的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枕的是一个硬邦邦的枕头。妈妈说,里面填的是书本。我问妈妈:“干吗给我枕书呢,硬硬的,一点也不舒服。”妈妈说:“傻丫头,你这么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枕硬一点的东西,后脑勺才能长得平一些啊。如果枕着软乎乎的东西,

试卷第25页,总71页

后脑勺就鼓鼓的,那才难看呢!”哦!我明白了,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上小学时,妈妈又把我的枕头换了,这次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只是觉得重重的,还带着一种特殊的味道呢。不过,枕起来比书本还是舒服多了。我去问妈妈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妈妈笑着告诉我里面装的是从山里采来的荆种子。我问她:“您为什么不让我枕书本了呢?”妈妈抚摸着我平平的后脑勺,笑着说:“你长大了,头也很平整了,不用再枕书本了,现在给你换上荆种子,一来安神,睡得香,二来呢还可以预防头疼病什么的。”妈妈一脸的得意。哦,原来如此,怪不得我每天晚上都睡得那么香呢!这也是妈妈的功劳啊,我终于明白了。

不知怎的,我突然得了个落枕的毛病,每天早晨起床时,脖子总是疼得动都不敢动。妈妈看着我脖子疼痛难受的样子,急得团团转。没法子,妈妈就让爸爸外出打听有没有治落枕的方法。再后来,爸爸拿回了一个不同于前两者的枕头,听说是爸爸特意托远方的亲戚从大城市买回的药枕。哎,可别说,一枕上药枕我这落枕一下就好了!从此我就一直在用这个枕头。每天睡觉时枕着它,我一会儿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在梦里,我还看见爸爸、妈妈在我的枕头边甜甜地笑呢。

从小到大,我使用过的这三个枕头一直在我心里。从枕头的更换中,我发现枕头里面有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解析】 【详解】

这是一则半命题作文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又有相对的限制性,开放中有约束,既有利于同学们个性的发挥,也有利于考查作文的水平。写作中,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强化个性要求,考生要摒弃一般化、概念化的立意,展现只属于“我”的发现。

②题目被赋予人文精神。“发现”意即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现的内容可以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可以是对道理的感悟、对感情的体察,这就要求考生要善于用心体验生活,发现有价值的东西。笔触所及,应是别人所未见,体现自己对世界、人生、情感等独到的关注,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精神。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能从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发现关怀、热爱、理想、信念、价值、意志等他人不易觉察的点滴含义。

③创新的要求表现为形式表达的多样化。你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挥洒自我,可以以物为线索,以叙事为主,辅以抒情、议论;也可以集中笔墨展现一个场面,以精雕细刻的描写传达,并以特写镜头放大你的“发现”;还可以将概括描写和精辟的议论相结合,以独特的见解征服读者。

试卷第26页,总71页

46.按要求完成作文

请以“困难会上升人生的高度,使人积极向上”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困难是成功路上的奠基石

刀剑为什么能如此锋利?花儿为什么能这样鲜艳美丽?因为他们都经历了无数的困难。是磨刀石使刀剑变得锋利,是风雨使花儿变得鲜艳美丽。

困难可以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使懦弱的人变得勇敢,犹如鸡蛋在沸水中变得坚硬,咖啡粉在沸水中变得香醇一样。

张海迪因病而高位截瘫,但她并没有灰心丧气,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她仅能活动的手臂和头脑顽强拼搏不懈努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挫折和困难,先后读完了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而后又取得了硕士学位,翻译了许多优秀的外国作品,发表了数十万字的小说作品。她成功了,她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困难,纵然成了她成功路上的奠基石。

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宾逊一心向往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一次风暴,他一个人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鲁宾逊并没有放弃希望,没有一蹶不振,没有自暴自弃,没有只等待着死亡的来临。而是想尽办法求生,想尽办法寻找食物,搭房子。同时他还救了一个野人,并和他一起在孤岛上生活。鲁宾逊用他那超乎常人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孤岛上平安的生活了许多年。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困难是强者的奠基石,是弱者的绊脚石。”让我们把困难这块绊脚石变成我们成功路上的奠基石,让我们从弱者变成强者,让我们战胜生活中的绊脚石——困难。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这篇作文的话题字数较多,要认真分析。“困难会上升人生的高度,使人积极向上”,这句话强调了人生遭遇困难的积极意义。写作时可命题为:困难是成功路上的奠基石。据此可写成记叙文,记叙自己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重点记叙自己克服困难的过程,要加入心理活动描。最后写出自己获得的经验、教训,从而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写作时最好用具体的事例使文章生动具体,切记不要围绕这关键词语空发议论,那样会给人假大空之感。 【点睛】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写作时注意以下三点:(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2)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

试卷第27页,总71页

材料。(3)适当插入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描写,融入一定的修辞,使文章语言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饱满。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杏荫井台 杨闻宇

①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②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来了。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③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躺下了。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我肚皮朝天,睡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直没法形容。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当别论。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④“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筐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⑤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

⑥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卖肉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

试卷第28页,总71页

部肋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他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裂开了半边,缝里又爬满了黑蚂蚁,照着缝儿使劲吹了几下,蚂蚁也吹不掉。他咽了一口唾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兄弟,我不要你这杏儿了。”他拍拍双手,提起我的小衫儿抖了抖尘土,替我搭在肩膀上,我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哪?“我会上树,”他携起路畔的筐篮,哪咋办呢?”我回望了井台一眼,上去给你摇好的吧!摇了摇头:“算啦。咱俩交个朋友吧,这块肉送给你啦。”说罢,便起身赶路了。道上尘埃厚厚,一脚踩下去,扑起一团烟尘,他的鞋和下半截裤筒染成了浑黄色……

⑦我已经要走近井台了,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道:“喂!小家伙!”我的心猛儿一跳: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

⑧“静静地在杏荫下玩儿,”天热,别到井沿边去。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他那声音已有些沙哑。

⑨“好——的!”我踮起脚尖大声回应他。

⑩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细瘦的身影渐渐地远了,远了……

(11)“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又是杏黄麦收时节,伫立在那片杏荫之下,地平线上的热风,似又将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选自《文汇报》2015年5月13日第11版,有改动)

47.仔细阅读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画线句看,导致“我”寂寞的两个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每个原因不要超过5个字。

(2)联系全文,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并作简要说明。

48.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49.文中有多处细节写出了“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请分点罗列其中的四处。 50.文章第⑨、⑩、(11)三段文字蕴含了“我”丰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段作简要分析。

51.“杏荫”在文中多次出现,它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47.(1)没人喜欢(关心、照顾);没人陪伴。(2)这样写意在强调“我”没人关心的寂

试卷第29页,总71页

寞,引出下文写“我”在杏荫井台所获得的快乐,为突出汉子对“我”的关爱作铺垫。 48.比喻、拟人。答案示例一:作者从儿童视角出发,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有裂缝的杏儿比作开了大门的宝库;同时又赋予蚂蚁以人的心理与行为,写出它们成群结队尽情享用杏儿的情景,突出了杏儿味美的特点,描写具体生动,富有童趣。答案示例二:(1)比喻,作者把有裂缝的杏儿比作开了大门的宝库,形象地写出其开裂、甜美的特点。拟人,作者赋予蚂蚁以人的心理与行为,形象地写出其成群结队聚集在裂缝处品尝果肉的情景,突出了杏儿的味美。

49.答案示例:“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吆喝声)像唱歌一样好听;麻利脱下布褂去捡拾杏儿(换羊肉的迫切);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过去(怕赶不上汉子);羊肉红光闪闪(色泽诱人);并拢双手接受羊肉;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心猛儿一跳,担心汉子后悔,把肉要回去。

50.答案示例:第⑨段:“踮起脚尖、大声回应”表明“我”努力想让汉子知道“我”会听从他的关照,表现了“我”对他的理解和感激。第⑩段:“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与汉子“细瘦的身影”形成强烈反差,暗示汉子生活艰辛,体现了“我”对他的怜惜之情;“远了,远了……”,用反复手法,写出“我”目送汉子渐行渐远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与不舍之情。第(11)段:写“我”重回杏荫之下,似又听到汉子的叫卖声,说明“我”至今仍会想起汉子,表达了“我”对他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51.①杏荫给“我”带来的清凉;②杏荫给“我”带来的快乐;③汉子给“我”的关爱呵护。 【解析】

47.本题考查对句子内容和作用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时,应结合画线句子,并联系上下文,找出我“寂寞”的两个原因,分析画线句子的作用。作者“寂寞”的原因一是“我”喜欢拿着弹弓到处乱窜,连鸡和狗都不喜欢;二是作者想去拾穗但身旁没人陪伴,可以看出在夏收季节,作者经常自己一个人。由此可见,作者“寂寞”是因为没人喜欢,没人陪伴。画线句子的本义在于说明“我”没人关心和陪伴,心里感到十分寂寞却只能在杏树下睡懒觉的情况。而后文中“我”在树荫下享受杏子的美味、“我”拿杏子跟卖肉汉子换肉和汉子对我十分关心的情节均在这树荫下发生。可见,画线句子为我与汉子的事件做了铺垫,也体现出“我”在杏树荫井台上是十分惬意快乐的。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时,结合修辞手法,分析句子表达效果即可。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作者

试卷第30页,总71页

为蚂蚁群赋予心理活动,并通过“尽情”“享受”等具有人格特征的词语使蚂蚁群拟人化,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我”年少时的童真童趣以及杏子的美味。此外,作者将杏子肉比作宝库,将杏子的裂缝比作宝库的大门,可见在作者眼中生活的快乐和纯粹以及杏子的饱满。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9.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应从描写“我”被腊炙羊肉深深吸引的句子出发,发现并概括出其中的四处细节即可。在第④⑤段中“唱歌一样好听”“咽唾沫”“快速起身”“麻利”“失急慌忙”“截过去”等动作及神态的细节表现出了“我”担心卖腊炙羊肉的人走远以及“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在第⑥段中,“红光闪闪”“并拢”“盯”三词分别体现出了腊炙羊肉诱人的色泽以及“我”对这得来不易的美食的珍惜,可见“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第⑦段中“猛儿一跳”和“莫非”两个词体现出了“我”担心到手的羊肉被要回去的忐忑心情,从这也可以看出“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0.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时,应在把握⑨-⑪三段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作者的思想感情。⑨段中有“踮起脚尖”和“大声回应”两个“我”的动作细节的描写。这两个动作体现出我努力大声向汉子告别时的样子,可见“我”对汉子关照的感激之情。⑩段中作者用了“烈日”和“细瘦”两词,写出了天气的炎热和卖肉汉子的瘦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侧面体现“我”对汉子的担忧。“远了”一词的多次使用,反复地说明了我对汉子离去的不舍之情。⑪段中写“我”重回杏树荫之下想象着再一次看到了汉子,听到他的叫卖声,回想到当年的场景,可见“我”对汉子的无限思念与感激。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全文进行分析归纳即可。文章中“杏荫”分别出现在“我”躲在“杏荫”下乘凉睡懒觉、“我”在树下观察蚂蚁吃杏子和卖肉汉子提醒我在杏荫下玩时要注意安全三个情境中。分别体现了“我”当时清凉惬意、快乐纯粹和被关心的心境,可见“杏荫”带给了我清凉、欢乐和汉子的关心。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坦然看生活 余秋雨

①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钓鱼人的快乐。

②坦然是一种失望后的乐观。

试卷第31页,总71页

③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怎么说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但如果没有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④坦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怡然走过。我便想,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过,这老伯可以说是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⑥坦然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

⑦忽想起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正是对“坦然”做出的最好的诠释。

⑧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已设起屏障;我们不必计较,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和宽容。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去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富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坦然的权利!

⑨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⑩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52.根据第③段文意,在下面横线上补全第④段的内容,要求与②⑥两段的语句句式相同,不超过8个字。

坦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第⑦段中,作者认为泰戈尔的诗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联系上下文,揣摩诗句的含义,回答下列问题。

(1)“我已经飞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留下鸟的痕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用这两句诗,在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阅读⑧⑨两段,请提炼出四种坦然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 (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32页,总71页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文章的结尾深化了主旨。文中钓鱼人、纺织女工、扫地的老伯对生活的坦然态度都源于他们美的胸襟。从你阅读过的作品中,举出一个由于有了美的胸襟而活得坦然的例子。(不超过50个字) 【答案】

52.示例:(坦然是)一种付出后的欣慰(或“一种创造后的满足”)

53.我努力过,付出过。没有什么成绩(成就、收获等)。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努力过,付出过,不必计较成败、得失

54.我们要尽心做事。 真心对待朋友。失去良机后要活得坦然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 55.示例:被贬官外放的范仲淹,对遭受的挫折坦然处之,是因为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胸襟。 【解析】

5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从内容上看,第④段的内容应是对第③段的概括,可综合考虑纺织女工的职业和心理特点,按要求的句式作答。从形式上看,例句结构是“坦然是一种失望后的乐观”,那么可拟为“坦然是一种付出后的欣慰”等。

53.考查句意理解,可采用前后联系法,第⑦段是对第⑧段的总领,泰戈尔诗的含意在第⑧段中有较明确的展开。所以“我已经飞过”可理解为我努力过,付出过。“不留下鸟的痕迹”指“我们一次次失去机会”,也就是没有什么成绩。作者引用这两句诗,在文中要表达的意思要分析好“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两句,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就不必计较成败与得失。

54.筛选信息。也是在考查概括能力,可采用分层概括法。第⑧段可分为三层,第⑨段为一层,分别概括各层大意。第⑧段的三层可分别概括为“我们要尽心做事”“真心对待朋友”“失去良机后要活得坦然”;而,第⑨段可提取“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作为答案。

55.答案开放。要举课外读物中的例子。事例必须能够表明:人物形象因为有美的胸襟,从而能坦然面对生活。即围绕“有了美的胸襟而活得坦然”举例展开。本题中少数同学受选文的影响,可能会举身边的例子,这是审题不严所致,要注意是从“阅读过的作品”中举例,同时要注意字数限制。

试卷第33页,总71页

【点睛】

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阅读下面选文。

“玉兔”自述

大家好,我是“玉兔”号月球车。终于从着陆器肩膀上走下来跟大家见面,心情很激动呢。听说江湖上有很多关于我的疑问,今天就由我来一一解答好啦。

A.是不是只“胖兔子”?

大家都很关心我的长相。我有1.1米高、1.5米长、1米宽,体重嘛,是140公斤。虽然看起来分量不轻,但我并不是一只“胖兔子”,为了节约燃料,也为了轻柔着陆,我跟小伙伴着陆器都辛苦地进行了“瘦身”,没有一丝“赘肉”。跟其他国家的月球车兄弟相比,我也是非常精致轻巧的。前苏联的“月球车一号”足足有756公斤重,美国有人驾驶的“巡行者1号”重量也超过了200公斤。虽然是只兔子,但我有一对漂亮的翅膀。不过这对翅膀不是用来飞的,而是获取和保存太阳能的帆板。到达月球表面后,我就张开翅膀,不断地吸收着太阳能。翅膀前面,是我的两只“前爪”,可以钻孔、研磨、采样。我的脑袋上还有一个定向天线和几个太阳敏感器。跟其他兔子不同,我有六只“脚”——六只小小的轮子;我还有四只张望月球的眼睛:一对导航相机,一对全景相机;最丰富的是我的肚子,里面装着红外成像光谱仪、避障相机、机械臂、激光点阵器……

B.

跟我们国家研制的其他航天器相比,我最大的特点是能走动。虽然叫做兔子,但我没有

能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很惭愧,我的移动速度基本上是“龟速”,每小时平均走200米。不管去哪儿,我都得分几步才能到达。走之前要看路、选路,可是导航相机只有在10米的范围内才能看得准,所以我每一步最远也只能走10米。路上遇到的小障碍我不怕,因为我除了可以接受地面的

遥控操作外,还可以自主处理图像,识别障碍,甚至还能规划路径。说起来,我也算是一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哦不,机器兔子。专家说,’走得不快不要紧,只要能顺利“翻山越岭”,我就是机智灵巧的“越野兔”。我的活动范围目前

试卷第34页,总71页

设定是10公里。据说除了美国“阿波罗号”的三辆载人月球车外,前苏联的月球车l号和2号也被留在了月球上。这里还有“嫦娥一号”英勇撞月留下的痕迹。虽然我也很想去看一看这些几十年前就来到月球的朋友们,但是月亮太大了,恐怕很难跑过去跟它们打招呼了。

(选自2013年12月16日《兰州晚报》)

56.仿照A处小标题在文中B处横线上拟一个小标题。 57.文章主要介绍了“玉兔”哪两方面的特征? 58.“玉兔”在月球上遇到小障碍,有哪些解决方法? 59.文章第2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60.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我国的“玉兔”号月球车。

B.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使文章亲切自然,生动形象。

C.文中加引号的词语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我国月球车的特点。 D.本文是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答案】

56.“兔子”跑得有多快?(能概括主要内容且以问句形式出现即可) 57.本文主要介绍了“玉兔”的体型大小与轻重及运动方面的特征。

58.“玉兔”可以接受地面的遥控操作,还可以自主处理图像,识别障碍,甚至还能规划路径。

59.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玉兔”号与前苏联和美国的月球车重量进行对比,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玉兔”号的精致轻巧。 60.C 【解析】

56.做这类题目,考生既要能概括主要内容,又要概括A处仿写句子,以问句的形式出现目即可。因此,此处可以拟这样一个小标题:“兔子”跑得多快?

57.这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型,考生须先找到相关的段落,然后仔细阅读,找出关键语句,如中心句、过渡句笔一,最后对整个段落进行筛选并整合,直至得出所需答案通过阅读,可以知道本文主要介绍了“玉兔”的体型大小与轻重及运动方面的特征。

58.这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型,考生须先找到相关的段落,然后仔细阅读,找出关键语句,如中心句、过渡句等,最后对整个段落进行筛选并

试卷第35页,总71页

整合,直至得出所需答案。通过阅读,可以知道“玉兔”在月球上退到到小障碍时,“玉兔”可以接受地面的遥控操作,还可以自主处理图像,识别障碍,甚至还能规划路径。 59.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文章第2段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玉兔”号与前苏联和美国的月球车重量进行对比,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玉兔”号的精致轻巧。

60.c.有误。文中加引号的词语有的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例如:“瘦身”“赘肉”“脚”“前爪”“翻山越岭”等,有的是特定称谓,例如:“玉免”“阿波罗号”“嫦娥一号”等。故选C。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买一个奇迹

小女孩走进自己的房间,从衣橱里取出储蓄罐,打开盖子,把钱倒在地上,认真地数了起来。为了确保准确无误,她数了三遍。

她小心翼翼地把硬币放回储蓄罐,合上盖子,带着它悄悄地从后门离开了家。她走过六个街区,来到一家招牌很显眼的雷克斯奥尔药店。

她耐心地等待药剂师接待自己,但药剂师正忙着与旁边的一个人交谈。这位衣着考究的男士是药剂师的哥哥,几个小时前刚从芝加哥赶来看望弟弟。

小女孩动了动脚,好让鞋子发出声音。见药剂师无动于衷,她又使出最大力气清了清桑子,依然没有效果。最后,她从储蓄罐中取出25美分,把它放在了柜台上。

“你想要点什么?”药剂师的语气似乎有些不耐烦。

“我想跟你谈谈我的弟弟,”小女孩以同样的语气答道,“他现在病得非常非常厉害。我想买一个奇迹。”

“对不起,你说什么?”药剂师问道。

“他叫安德烈斯。他的脑子里长了一个不好的东西,我爸爸说只有一个奇迹才能救他。你告诉我,一个奇迹要多少钱?”

“小姑娘,我们这里不卖奇迹。很遗憾,我确实帮不了你。”药剂师的语气缓和了下来。

“我这里有钱,”小姑娘说,“如果不够,我会再想办法。你只要告诉我卖多少钱就好。”

这时药剂师的哥哥加入了对话,他问这位小女孩:“你弟弟要哪种奇迹?” “我不知道,”小女孩睁大了眼睛,“我只知道他病得非常非常厉害,妈妈说需要立刻动手术,但爸爸没有钱。所以我想用自己的钱。”

试卷第36页,总71页

“你有多少钱?”这位来自芝加哥的男士问。

“1美元11美分,”小姑娘用自己刚刚能听见的声音回答,“这是我所有的钱,但如果需要,我可以再想办法。”

“哦,正好,”这个人笑着说,“针对小朋友的奇迹价钱恰好是1美元11美分。”他一手拿起钱,一手拉起小姑娘的小手说:“带我去你住的地方。我要见一见你的弟弟和父母,再看看我有没有你要的奇迹。”

这位穿深色西装、戴红色领带的人就是神经外科专家卡尔顿·阿姆斯特朗医生。安德烈斯的手术完全免费,他在芝加哥住院期间也没有被收取任何费用。

爸爸和妈妈说起整个事情的经过时都感到非常幸运。妈妈说,能做这个手术是一个真正的奇迹,这一定要花很多钱。

听到这里,小女孩笑了。家里只有她知道这个奇迹的真正价格——1美元11美分,再加上一个小姑娘的坚定信念。

(摘自《智慧》,有改动)

61.请写出标题中“奇迹”的两层含义。 6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63.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64.读了此文后,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写。 【答案】

61.①治病的药;②医生只收取1美元11美分便治好了小女孩生重病的弟弟。 62.小女孩在医生的帮助下为生病的弟弟买到了一个奇迹。 63.为下文奇迹的发生埋下伏笔。

64.提示:①从小姑娘的角度,围绕“信念坚定”展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②从医生的角度,围绕“奉献爱心”展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61.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作用及内涵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标题的作用,结合全文进行解答。文中的“奇迹”一共包含两重方面的奇迹,一方面是小女孩的弟弟得了十分重的病,但是医生却用很简单的药治好了小女孩弟弟的病,这是其中一层的奇迹;第二个方面的奇迹是神经外科专家卡尔顿•阿姆斯特朗医生的手术完全免费,仅仅收了小女孩1美元11美分便治好了弟弟的重病,这是第二层奇迹。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6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时,语言简练,概括出大概情节即可。

试卷第37页,总71页

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医生的帮助下,用1美元11美分买到了一个奇迹,使生病的弟弟得到了免费治疗的故事。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63.本题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时,从全文的行文思路出发,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作用。此处只说“这位衣着考究的男士是药剂师的哥哥”,不点出这位男士真正的身份--神经外科专家卡尔顿•阿姆斯特朗医生。这是为下文揭开医生的身份,写他治疗小女孩的弟弟,给小女孩带来奇迹埋下伏笔。使行文有波澜,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6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要阅读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结合自己的理解得出启示。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医生的帮助下,用1美元11美分买到了一个奇迹,使生病的弟弟得到了免费治疗的故事。答案围绕小女孩坚定信念或者医生奉献爱心都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雪 祝勇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清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邃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略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有时路旁树枝上堆积的雪太厚了,“刷”地掉下来,落在我的外套上,正是前人所谓“玉壁冰河,沾衣生湿”的情景。我徘徊着我的脚步,拓展着我的视线,一派浓重而神秘的诗情,油然浮上我的心头,使我幽然意远,漠然神凝。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象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

试卷第38页,总71页

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悄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江寒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和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阔。”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的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啦”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中融化了。

65.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 66.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段中“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一句的妙处。

67.第④段“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一句中“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68.第⑤段中作者说“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请你从文外举出一例加以印证。

69.文章第②段说:“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请根据全文分条概括作者“欢愉”的原因。 【答案】

65.国画落笔简约,留有空白(即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66.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当时因所见之景而所生之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67.“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是指“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读书的过程就是一种心灵的旅程,所以说读书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意思相近即可)

68.示例:文天祥在狱中吟出了宁死不屈的诗篇;司马迁于逆境之中写出了“无韵之《离骚》”——《史记》。

试卷第39页,总71页

69.①每当雪至,环境纯粹,空气清爽,天气清静;②心灵纯粹,听到雪地轻柔的言语,感受到诗意;③感受到昂扬的生命力,激发出自己的热情。 【解析】

6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第一段,结合前一句“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可知作者这么说的主要原因,在于国画的留白,它能给引发观看者丰富的想象。

66.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按题干要求,先判断句子使用的修辞,再分析其表达的效果。结合句子内容来看,作者将纯净的内心比作“白纸”,是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看雪时咏柳宗元诗时的内心感受。

67.本题考查文中关键句的理解。原句为“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根据语境可知,这里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指的就是前面所写的“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结合我们读书的经历可以知道,读书时人的身体虽然没有变化,但是心灵却受到了影响,发生的悄然变化,也就是说,读书的过程正是心灵变化的过程,所以作者说读书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 68.本题考查句意的理解与相似事例的列举。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句子意思,这样才能举出合适的事例。文章在第五段指出“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接着以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理解了柳宗元的《江雪》的内涵为例来解析这句话,由此我们可知,“孤寒寂寞”可以理解为人所处的逆境,“生命的诗情”指的是在逆境中不屈服,有所为。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文天祥在狱中吟出了宁死不屈的诗篇,史铁生在病中写出《我与地坛》等。

69.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抓住作者表达作者赏雪感想的句子,或抽取关键词,或进行理解分析。第1段“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第4段作者说“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略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清静如睡熟的少女”;最后一段作者写道“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抽取关键词概括即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禹正平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

试卷第40页,总71页

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评呀!”其实,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离不开外界的鞭策。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

②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面对苛刻的责备,不要一味地觉得委屈,更不能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而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坦然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惩罚,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人,是一个值得批评帮助的人。如果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

④有时候,遭遇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说明你已具备了相当的素质和能力,但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而这些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你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内涵,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⑤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慢地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策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的顶峰。

⑥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头不被鞭打的牛,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

(摘自《光明日报》)

70.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1.第②、③、④段这三个论述语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72.分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

73.同样是讲“鞭马”的道理,下面材料能否作为本文论据?请说明理由。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试卷第41页,总71页

【答案】

70.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离不开外界的鞭策。

71.不能。因为这三个论述语段与第①段最后列举的三种情况“苛刻的责备”“严厉的惩罚”和“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7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将两种人面对鞭策的不同态度进行了对比,突出强调正确对待鞭策,化鞭策为动力的重要意义。

73.不能。因为本文是在论述“培养人才需要鞭策”,而材料论述的是“饲养马要讲究正确方法”,二者侧重点不同。 【解析】

70.本题考查的是提炼或概括文章论点的能力。本文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要正确认识别人的指责与批评,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变成动力,登上人生的顶峰。

71.本题是考查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和思路。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段落句子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常见的逻辑顺序有主次、对比、递进、照应等。(2)、(3)、(4)段论证的是一个人才在遇到指责与批评时应有的正确态度,从“苛刻的责备、遭遇特别严厉的惩罚、遭遇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三个短语可以看出遭遇的责备一层比一层深,这三个段落存在递进关系,因此顺序不能调换。 7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这句话将许多人面对鞭策采取的消极态度,从而变得平庸,和另外一些人面对鞭策仍积极进取,登上了人生的顶峰,进行对比,属于对比论证。这形象深刻的说明应该正确面对别人的批评与职责。

7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把握能力和选择论据的能力。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正确面对别人的指责与鞭策,让自己发挥出应有的光彩。“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是韩愈《马说》中的一段话,感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发现人才,致使人才被埋没,这与本文论点没有关系,因此不能作为本文的论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试卷第42页,总71页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谁更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儿转悠,好可怜啊!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74.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75.赏析下面的句子。

试卷第43页,总71页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76.第⑦段中加点的短语“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77.如何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答案】

74.一是因为爸爸明白女儿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是为了给捡废品的老人劳动的尊严——靠劳动吃饭;二是因为自己曾经给予老人的帮助是一种施舍;三是因为对女儿的误解。

75.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儿完成任务后轻松、愉快和十分自豪的心理。 76.一方面是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另一方面是指有尊严、靠劳动生活的人。 77.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解析】

7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文中“我”本想教育孩子要节俭的,但孩子的做法是“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她的理由是“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儿转悠,好可怜啊!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孩子的话让我明白了帮助别人要顾及对方地尊严,反省自己之前的举动貌似是在施舍,于是内心惭愧;另外没想到孩子的想法竟是这样的,“我”意识到了之前对她的误解。据此理解作答。 75.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儿的轻松和愉快。据此理解作答。

76.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真正需要它的人”,有两层含义,首先指“捡废品.......的老人”,同时它还指“不是乞讨,是靠劳动吃饭的”的那些人。据此理解作答。 77.此题考查的是题目的含义。题目的含义通常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表层含义是女儿对捡废品的老人的理解,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给对方带来的温暖;深层含义是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带给“我”内心的温暖。据此理解作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成功的秘诀

①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

试卷第44页,总71页

追求。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②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和“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功之巅的翅膀。

③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所以,若想成功就得坚忍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④历史上无数成功的事例和经验证明了自信之于成功的重要,然而,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前秦苻坚,过于自信,刚自用,导致80万大军在混水之战中惨败,他自己也身中流箭,仓皇逃回北方。骄做自满,毫无自知之明,怎能不吞下失败的苦果?真正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

⑤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选文有改动)

78.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79.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80.请为选文第②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81.简要分析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试卷第45页,总71页

82.选文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78.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79.举例论证。举项羽、李白、李娜等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的观点,进而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80.所补充的论据能够证明论点,语句通顺,内容表达准确即可。

81.首先提出“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这一分论点;然后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进行证明;最后收束本段,强化这一分论点。

82.论证了“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对上文进行了补充论证,使论点更明确,论证更严谨。 【解析】

78.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论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持的观点、态度,是一个表明是非态度的肯定陈述句。通常不用比喻、否定、反问、设问、疑问等句式。面对此类试题通常从几方面入手:①从题目入手,捕捉文章中心论点;②开头和结尾入手,捕捉文章的“中心句”;③看中间,提炼论点。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79.此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通常考查到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采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效果(具体有力或生动形象)+论证的观点。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通过列举项羽、李白、李娜等人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的观点。据此作答。 80.此题考查的是论据的补充。补充论据时要结合该段的分论点,这段的论点是“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结合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中外名人中选取一例作为事实论据。例如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有了收获。

81.此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对考查文段仔细阅读,划分层次,简单概括层意,然后用“作者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文字表达模式将层意整合。第③段首先提出观点“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然后运用大量是事实和道理进行论证,最后归纳总结,再次强调“若想成功就得坚忍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据此作答。

82.此题考查的是文章段落的作用。文章第④段论证了“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并列举事例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这样可以使论证更全面,更有说服力。据此理解作答。

试卷第46页,总71页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雨 谢宗玉

①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②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大的,但天雨常不遂人愿,所以在每一垅梯田的上坳总得有一口山塘。夏天热,禾苗需要同人一样拼命喝水,山塘没多一会儿就被喝得见了底,村人就有些慌了。好在天再糊涂,也不会让村人处在恐慌中太久。雨说来就来,一堆乱云一聚,几声炸雷一响,还不等村人都从田里地里跑回家,雨就下了。站在屋檐下,看雨中的庄稼欣欣向荣的样子,村人都一脸傻乐,乐得什么都忘记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他是一个小小的村民组长。

③父亲先也是站在屋檐下,傻头傻脑地看雨,突然就记起了什么的样子叫一声,哦,要去拦水,说罢提把锄头就冲进雨幕。等母亲转身从灶背屋寻来蓑衣斗笠时,他已经不见人影了。为这,父亲回来没少挨骂。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唠叨,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母亲一边念叨一边把准备好的热水提到灶背屋。父亲洗澡时,母亲又从衣柜里把干净的衣服找出来。

④父亲年轻时很结实,他什么也不怕,再大的风雨也敢往里钻。风雨越大,父亲就一副越快乐的样子。有时,父亲叫一声要去拦水,就被母亲眼明手快地拉住了。虽然戴上母亲寻来的斗笠,但一出门,风就将它刮跑了。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待我们弹落身上的水珠,再看父亲时,父亲又消失在雨中不见了。父亲在雨中的身影像个谜,一闪一闪的。

⑤在瓢泼似的雨中,道道水流从山上落下来,父亲全把它们往山塘里赶。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我想,面对一下子就水灵丰活的山塘,父亲内心应该有一种满足。

⑥但我仍怀疑父亲是为着好玩,他在雨中那副兴奋得不得了的样子同小孩儿没什么区别。但小孩儿不能玩雨,小孩儿只能在大雨初来时,在稀稀朗朗的雨颗中,嚎着叫着钻来钻去,迅速返回屋檐下。所以我竟有些羡慕父亲。

⑦一年夏天,天旱了很久,大伙以为再没雨下了,就挖开山塘拼命往自己田里放水,父亲左劝右劝要节约,但没有人听他的。后来再下雨时,父亲硬撑了两个小时没出门,但终于没忍住又冲了出去。只有母亲看着心疼,念叨就更勤了。

⑧母亲的念叨并非多余,如今年老的父亲一身病痛,不打半点折扣。母亲给父亲煎

试卷第47页,总71页

药时,还在不停地念叨,而父亲,也再不能笑吟吟地听她念叨了。他躺在床上,配合母亲的念叨,咝咝咝地从牙缝里抽着凉气,他疼呢。父亲正在为他年轻时所经历的风雨支付代价。只不过,父亲的心里未必后悔。

(选自《青春美文》)

8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唠叨,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为什么父亲挨了骂也不在意,仿佛挨骂是件快乐的事?) (2)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山塘给“吹胀”了是什么意思?) 84.请任选一个角度(如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85.文章以“父亲的雨”为题有哪些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86.你认为父亲有哪些精神品质?根据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83.(1)因为父亲还沉浸在为村民拦到水的快乐与满足中。(或:因为唠叨是母亲心疼父亲的表现)

(2)意思是山塘里涨满了水。(或:山塘一下子水灵丰活起来)

84.示例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水比作珠子,生动形象地描摹出雨水的形态。 示例二:运用了动作描写,“跑”“拾”“甩”,表现出父亲的快乐(不畏风雨)。 示例三:动词使用生动,如“飘”字,形象地写出了斗签在空中旋转的样子。 示例四:用“四射”“溅”,形象地写出了雨水四散、纷纷点点洒落在身上的动态过程。 示例五: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侧面写出风大的特点,从而衬托出父亲不畏风雨的精神。

85.①“雨”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同时也制造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表现文章主要内容(揭示主题),写的是关于父亲与雨的故事;③透露情感主旨,表达了父亲对雨的深厚感情,形象地借“雨”来表现父亲的精神品质。

86.①责任心强:来雨时,村人都乐得什么都忘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②甘于奉献:风雨越大,父亲越快乐,因为可以为村民储蓄更多的水。③顾全大局:面对村人天旱时拼命往自己家的田里放水,不懂节约的自私行为,父亲虽然想撒手不管给他们一个教训,但为了大伙的利益还是忍不住又冲了出去拦水。 【解析】

8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1)“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

试卷第48页,总71页

衣袖,笑着听母亲唠叨,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此时父亲虽然被雨淋得浑身湿透了,但想到为村民拦了水,心里就充满了幸福感。(2)“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此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塘比作气球,“吹胀”了说明山塘已经蓄满了水。

84.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对于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结合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赏析,可以结合父亲的动作描写来赏析,也可以结合词语的运用来赏析。示例:“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水的形态。

85.此题考查的是文章标题的作用。文章标题的作用通常有:①概括文章内容 ②揭示文章主旨 ③提示文章线索④紧扣文章内容 ⑤吸引读者注意 ⑥一语双关。题目“父亲的雨”中“雨”是文章的线索,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父亲和雨的故事;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父亲对雨的热爱。据此理解作答。

86.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地分析。解答此类试题时,从文中找出对该人物的描写,结合描写分析即可。“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要去拦水,说罢提把锄头就冲进雨幕”“父亲全把它们往山塘里赶。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可见父亲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不管再大的风和雨,都不忘蓄水;“大伙以为再没雨下了,就挖开山塘拼命往自己田里放水,父亲左劝右劝要节约,但没有人听他的”表现了父亲的从大局考虑,劝大家节约用水。据此理解作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

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试卷第49页,总71页

87.从选文来看,作者写范进欢喜疯了的过程,可分为四层,下列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A.昏厥 疯跑 跌倒 跑到集上去 B.咬牙 拍手 跌倒 疯跑 C.大笑 跌倒 咬牙 拍手 D.拍手 大笑 咬牙 跑到集上去

88.对文中加点的“好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了,我不用再苦读苦熬了。 B.行了,我可以在众人面前抬起头了。

C.我成功了,我终于可以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了。 D.我可以当官了,我一定会为老百姓多做点好事。 89.下面的描写不属于对范进的侧面烘托的一项是( ) A.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B.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C.众人拉他不住。

D.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90.下面对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范进动作、语言、细节等描写,嘲讽了那些疯狂追求功名的读书人。 B.通过对众人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反映了社会上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心态。 C.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达了改革不完善的科举制度的愿望。 D.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摧残乃至对社会的毒害。

91.对范进中举发疯的看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考举人,长年积劳,一喜之下就疯了,这叫作乐极生悲。

B.屡试不第,这次中了举,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神经受刺激,便发疯了。 C.屡试不第,这次中了举,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一急之下而疯了。 D.喜得过分,跌了一跤而变疯了。

9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范进见到报帖以后“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的原因是喜讯来得太突然,不敢轻易相信。

B.看到范进疯了,老太太、娘子胡氏、众邻居虽然都表现得很难过,但是他们都显得很镇静,都在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C.通过对范进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其批判、嘲讽的态度。

试卷第50页,总71页

D.选文最后几句对众邻居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巴结新权贵的心态。 93.对作者描写范进发疯这一情节的目的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B.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炎凉。 C.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效果。

D.说明参加科举考试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 【答案】 87.A 88.D 89.D 90.C 91.B 92.B 93.D 【解析】

87.本题考查层次的分析。“范进不看便罢,……,一直走到集上去了”是写范进欢喜疯了的过程。共有四句话,“范进不看便罢,……,不省人事”是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昏厥;“老太太慌了,……,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写范进醒来后疯跑;“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写他疯跑时跌倒在塘里;“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写他疯跑到集上去。故选A。

88.D有误。“我一定会为老百姓多做点好事”理解错误。从全文看,范进并没有要为老百姓多做好事的想法,且从后文他与张乡绅的勾结来看,范进考科举是因为他热恋功名,追求利禄,他最后也做起了官老爷,掌握政权,鱼肉百姓。

89.本题考查侧面烘托。侧面烘托就是间接地以旁人的表现或者其他事物的描写等来衬托出想要表现的内容,又称侧面描写。ABC是通过老太太、报录人和邻居等人描写范进的疯态,属于侧面烘托;D是直接通过对范进的动作描写写其疯态,是正面描写。故选D。

90.C.有误。“表达了改革不完善的科举制度的愿望”是错误的。作品重在表现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作者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摧残乃至对社会的毒化,并没有表达改革不完善的科举制度的愿望。

试卷第51页,总71页

9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是因其长期如痴如狂的热恋功名,追求利禄,一旦梦想成真,反而不敢相信,以致精神失常,喜极而疯。故选B。 92.B. 有误。由“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可知,看到范进疯了,老太太、娘子胡氏是慌乱的,是不知所措的。

93.D.有误。作者描写范进发疯这一情节,并不是为了说明“参加科举考试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相反,是通过生动地刻画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来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藏在木桩中的椅子

张丽钧

①那天,我正在看一个挑战类的电视节目。当一个叫卡尔布的德国人登场的时候,我停下了手里的家务。

②那是个大块头的家伙,拎着一把红色的电锯,慢吞吞地出场了。他要表演的是,用不超过150秒钟的时间,将一截木桩制作成一个可以承受他自身重量的小椅子。

③木桩是普通的木桩,跟扔在我家后院的一截木桩没哈两样。

④我看见卡尔布将木桩竖了起来,然后朝主持人晃了一下电锯,示意准备好了。于是,计时开始。

⑤卡尔布娴熟地使用着电锯。笨重的身体一点也不妨碍他灵活的手。电锯与木桩亲密接触,嗡嗡的响声中,被淘汰的边角料一块块应声坠地。一时间,我根本看不出卡尔布究竟是在做椅子的哪一部分,只看到屏幕左下角的电子计时器在不停地跳字。两个主持人忘记了解说,只管前倾了身子、张大了嘴巴,呆呆地观看卡尔布的精彩表演。到了后来,连边角料都看不到掉下来了。卡尔布的电锯用他自己才能听懂的语言说着轻重深浅。在我眼中,卡尔布不像是在做木匠活,倒像是在进行一场“行为艺术秀”。

⑥观众一片欢呼!卡尔布从木桩的顶端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小椅子——用时仅仅95秒钟!

⑦卡尔布得意地将那个靠背上带有镂空花饰的小椅子放在地上,然后,单脚悬空站了上去。演播大厅又是一片欢呼。

⑧我多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迷你椅子啊!我设想着如果把它稍稍打磨一下,刷上清漆,上面再安放一个花儿一样的孩童,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⑨不由想到我国宋代那个画竹高手文与可,他画竹的秘诀是,先让竹子在胸中长出

试卷第52页,总71页

个样儿来。再按那胸中的样儿将竹子搬到纸上。我想,对卡尔布而言,又何尝不是先在胸中制成了一把现成的椅子呢?那个小椅子原本就藏在木桩里了,卡尔布只是花费了95秒钟的时间,将它从木桩中“找”了出来。

⑩在尘世间,“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庸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没看卡尔布表演前,我只会将我家后院的木桩叫作木桩,它们呆头呆脑,只不过是木头一截、一截木头;看了卡尔布表演之后,我看那些木桩时的眼....

神倏地变了!我设想那庸常的木桩里面正藏着一批精美的迷你椅子,只待一把富有灵性的电锯一声轻唤,它们即会列队翻然而出! ....

⑪其实,又何止是木桩呢?被我们凡庸的眼与心息慢了的事物尚有很多很多吧?山水里藏着画意,四季里藏着诗情,有谁,愿意带着激情将这旷古的画意与诗情从混沌的背景中解救出来,让它们以一种无比美好的姿态,恒久地存活于喧闹人间!

(摘自《中华活页文选》)

94.作者那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迷你椅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95.第⑨段讲到宋代画竹高手文与可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文章引用这个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品味第⑩段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97.精巧玲珑的小椅子,藏在呆头呆脑的木桩里。请谈谈你从这则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答案】

94.“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庸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

95. 胸有成竹 用大家熟知的故事,让读者更容易明白卡尔布获得成功的原因 96.这些词语把木桩、椅子和电锯都拟人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创造力可以把庸常的“木桩”变成精美的“椅子”。(意思对即可)

97.示例:①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因我们的熟视无睹而变得平庸。我们若能时时以新鲜的目光和灵动的心去看待平凡的生活,勤于实践,勇于创造,生活就会充满诗情与画意。②如果我们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先用心观察、研究,考虑成熟之后再实施,成功的概率就更大,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解析】

9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找到相关答题区域,结合关键句子回答。

试卷第53页,总71页

定位到第⑩段,“‘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庸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说明了作者那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迷你椅子”的原因。注意用原文回答。

95.本题考查识别成语的能力。由“先让竹子在胸中长出个样儿来。再按那胸中的样儿将竹子搬到纸上”,不难想到成语“胸有成竹”。分析其作用,结合上下文,“对卡尔布而言,又何尝不是先在胸中制成了一把现成的椅子呢?那个小椅子原本就藏在木桩里了”,作者是用“胸有成竹”的故事,解释卡尔布获得成功的原因,使论证的道理更加通俗易懂。

96.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解答时从关键词语的词性、词义(语境义)、色彩、修辞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呆头呆脑”“轻唤”“列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答题模板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xx事物的……特点或内容”。这里要写的对象是“创造力”,“我设想那庸常的木桩里面正藏着一批精美的迷你椅子,只待一把富有灵性的电锯一声轻唤,它们即会列队翻然而出”等句子写出了创造力可以把庸常的“木桩”变成精美的“椅子”,也论证了本段的中心句,即“‘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庸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

9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根据文章内容谈启示的能力。本题要求从“精巧玲珑的小椅子,藏在呆头呆脑的木桩里”的故事中谈启示,首先要理解内容,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启示。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谈。“呆头呆脑的木桩里”里藏着“精巧玲珑的小椅子”,告诉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然后结合实际谈在生活中如何以新鲜的目光和灵动的心去看待平凡的生活,并勤于实践,让生活充满诗情画意;“对卡尔布而言,又何尝不是先在胸中制成了一把现成的椅子呢?那个小椅子原本就藏在木桩里了,卡尔布只是花费了95秒钟的时间,将它从木桩中‘找’了出来”,告诉我们“精巧玲珑的小椅子”的出现,是因为卡尔布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然后结合实际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在做事之前,应先用心观察、研究,考虑成熟之后再实施,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

周国平

①一个5岁的男孩看见指南针不停转动,最后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他心中顿时充满好奇:没有一只手去拨动,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从这个时刻起,他相信事物中一定藏着某种秘密,等待着他去发现。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从这个时

试卷第54页,总71页

刻开始的。在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时刻:好奇心觉醒了。

②面对成年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世界,他们提出了绝大部分成年人没有想到也回答不了的问题。和好奇心一起的,还有想象力和理解力,荣誉感和自尊心,心灵的快乐和痛苦,总之,人类精神的一切高贵裹赋也先后觉醒了。假如每个孩子生命中的这个时刻在日后都能延续下去,成为真正的起点,人类会拥有多少托尔斯秦、爱因斯坦、海德格尔啊!

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心智的情性、教育的愚昧、功利的驱迫、生活的磨难等原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儿童时代的这个时刻仿佛注定只是昙花一现,然后不留痕....迹地消失了。但是,趁现在的孩子们正拥有着这个时刻,我们能否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留住它呢?

④《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所做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不妨说,获奖者们正是一些幸运地留住了那个心智觉醒时刻的人。在那个时刻之后,他们没有停止提问和思考,终于找出了隐藏在事物中的某个或某些重大秘密。比如1986年物理学奖得主宾尼希,在他小时候,由于父母不让他随便打电话,他就自己想办法,用两个罐头金和一根紧绷的长绳子制作了一部土电话机。当孩子们能够用它在相邻房间清楚地通话时,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快乐。后来他因研制出可以拍摄到原子结构的光栅隧道显微镜而得奖,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土电话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⑤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树叶是绿的?为什么我们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一些事情?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为什么1+1=2?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为什么会有战争……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回答的问题似乎都属于《十万个为什么》的水平,可是,请仔细想一想,不必说孩子,有多少大人能够说清楚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他们的讲述还表明,他们每个人的特殊贡献往往就是建立在解决某一简单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是那个简单问题的延伸和深化。关于科学家工作的性质,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波拉尼有一个生动的说法:和小说家一样,科学家也是讲故事的人,他们用自己讲的故事来为看似杂乱的事物寻找一种联系,为原因不明的现象提供一种解释。的确,在一定意义上,一切创造活动都是针对问题讲故事,是把故事讲得令人信服的努力。譬如说,自然科学是针对自然界的问题讲故事,社会科学是针对社会的问题讲故事,文学艺术是针对人生的问题讲故事,宗教和哲学是针对终极问题讲故事。我由此想到,我们不但要鼓励孩子提问题,而且要鼓励他们针对自己提的问题讲故事,通过故事给问题一个解答。是对是错无所谓,只要是在动脑筋,就能使他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⑥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这是一个有趣的构想。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己来说,这是童年的回归,不管这些大师们所发现的秘密在理论上多么复杂,现在都必须还

试卷第55页,总71页

原成儿童所能提出的原初的、看似简单的问题,仿佛要向那个儿童时代的自己做一个明白的交代。对读这本书的孩子们来说,这是很及时的鼓励,他们也许会发现,那些在成年人世界里备受敬仰的大师离他们非常近,他们其实都是一些喜欢想入非非的大孩子。这本书当然未必能指导哪一个孩子在将来获得诺贝尔奖,但它可能会帮助许多孩子获得比诺贝尔奖更加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对提问权利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和永不枯竭的求知欲,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就能够成长为拥有内在的富有和尊严的真正的人。

(选自《周国平论教育》,有删改)

98.文章的第①段用爱因斯坦的事例开头,有什么作用? 99.阅读第③段,说说加点词语“昙花一现”的含义。

100.文章第④段中,作者说道:“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土电话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你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101.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画线句中“更加宝贵的东西”具体指什么。 【答案】

98.用名人事例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核心观点(论点、论述的问题)。

99.“昙花一现”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这里指儿童心智(好奇心)觉醒的时刻非常短暂,易于消失,因而格外宝贵。(或:指儿童心智觉醒的时刻像昙花开放一样非常短暂,易于消失,因而格外宝贵)

100.制作土电话机是宾尼希心智觉醒的时刻,并引发他继续提问和思考(对问题不断延伸和深化),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找出重大秘密),制作土电话机带来的快乐也为他后来的研究注入了动力。

101.示例:强烈的好奇心(心智觉醒),丰富的想象力,强大的理解力,永不枯竭的求知欲,对提问权利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 【解析】

98.本题考查议论文第一段的作用。议论文第一段的作用常常有:引出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论点,形式新颖,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第一段列举爱因斯坦的事例,引出论述的问题,即“在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时刻:好奇心觉醒了”。且是运用了事实论据论证了中心论点。另外,以事例开头,形式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99.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关键是要理解其语境义。“昙花一现”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结合上下文“在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试卷第56页,总71页

都会出现这样的时刻:好奇心觉醒了”可知,“儿童时代的这个时刻仿佛注定只是县花一现”中的“这个时刻”的意思是指儿童心智(好奇心)觉醒的时刻,因此“昙花一现”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儿童心智(好奇心)像昙花开放一样非常短暂,易于消失,“趁现在的孩子们正拥有着这个时刻,我们能否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留住它呢”又表明它格外宝贵。

10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段列举宾尼希的事例,是为了论证本段的中心句“获奖者们正是一些幸运地留住了那个心智觉醒时刻的人。在那个时刻之后,他们没有停止提问和思考,终于找出了隐藏在事物中的某个或某些重大秘密”,即心智觉醒和成功的关系,以及提问和思考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他就自己想办法,用两个罐头金和一根紧绷的长绳子制作了一部土电话机” 是宾尼希心智觉醒的时刻,“研制出可以拍摄到原子结构的光栅隧道显微镜”是他的巨大成功,中间起到重要作用的即是他对问题的提问和思考,对问题的不断延伸和深化。

10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子回答。“更加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对提问权利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和永不枯竭的求知欲”,可见,更加宝贵的东西包括对提问权利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和永不枯竭的求知欲。另外,第②段,“和好奇心一起的,还有想象力和理解力,荣誉感和自尊心,心灵的快乐和痛苦,总之,人类精神的一切高贵裹赋也先后觉醒了”说明更加宝贵的东西还包括强烈的好奇心(心智觉醒),丰富的想象力,强大的理解力,以及荣誉感和自尊心,心灵的快乐和痛苦等。 现代文阅读

消灭飓风,人能否胜天

尤溪

①狂风卷集着骤雨,铺天盖地地倾泻而下,刮倒了大树、掀翻了屋顶,河水决了堤、良田变了海,飓风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徒留满目疮痍。强飓风过境便是这般场景,那么肆虐,那么嚣张。

②而目前,飓风强度还有逐年增强的趋势,有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高水温是飓风生成的因素之一。数据测试显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全球范围内飓风的强度将会增强,风速将会增大,降水将会增多。到21世纪末,飓风强度平均将比现在增强2%~11%,另外,在一定范围内,海水表面温度每增加1℃,飓风风速将增强3%~5%。

③飓风宛如暴君,我们有没有可能阻止这位暴君施暴呢?其实,人们曾经尝试过多种手段来整治飓风。

④1947年,美国政府就尝试过消灭飓风。派遣飞机飞到正在形成的飓风上空,向

试卷第57页,总71页

飓风中投入180千克的碎干冰,理论上干冰升华会使海水表面温度降低从而减小飓风风速。当时的飞行员称,在投入干冰后,风暴确实发生了变化,虽然他们不能够确定是不是由干冰造成的。然而投放干冰后的飓风却直接转向,原本正在远离美国大陆的飓风却在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州登陆了,造成了巨大损失,美国政府还因此遭受了当地居民的控诉。这次失败为整治飓风蒙上了阴影。

⑤直到1963年,美国政府才再次进行尝试。这次是在飓风的风眼墙投入足量碘化银。投入碘化银的飓风风速确实减小了,但因为这个飓风本身就不够强,很难确定到底是碘化银促使风速减小还是飓风本身的变化结果。以同样方式进行的最后一次尝试是在1969年,实验后风速降低了30%,这似乎证明了这种方式是有效的。然而,实验耗费了巨资并且没能得到准确的结论,最后致力消灭飓风的项目宣告终止。

⑥既然外界的干预手段都会引起种种不良后果,那么是否可以让大海自己来完成任务呢?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搅动大海,让海面温度高的海水下沉,与深层的,冰冷的海水混合,降低海水表面温度,从源头直接遏制飓风的形成,这就是“索尔特水槽”的理念。

⑦“索尔特水槽”利用的是大海的波浪能,构造并不复杂。每个水槽像一把放进海里的大口朝上的大喇叭。这个喇叭由结实的塑料制成,朝上的一端,外圈直径10~100米不等。外沿由一圈充气的旧汽车轮胎排列捆绑在一起,就像一个救生圈一样把这把大喇叭口托出水面,形成一个高出海平面1米之上的大圆环。其下是大喇叭的管身,可伸至海平面下50~300米。当海浪涌动,上层温度较高的海水越过大喇叭口外沿涌入圆环内,使环内海水高于海平面,这些海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压,这样,温度高的海水就会源源不断进入大喇叭口,顺着大喇叭的管身流向海洋深处,同时把热量也带入海洋深处,从而降低了海洋表面温度。

⑧“索尔特水槽”运用的全是大自然自身的力量,如波浪能、重力、并且构造简单,部署方便,主要组成部分是废弃轮胎,经济划算,也容易维修保养。“索尔特水槽”在盐水池的实验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还有问题需要解决。海洋表面有波浪,内部也同样有波浪,称为内波。海洋内波蕴含的能量巨大,它有可能会冲击水槽,使水槽分崩离析。所以,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这项理念也许仍然只是理念。

⑨但是,消灭飓风是否真的有利于人类?飓风毕竟是区域性现象,给海水降温也是局部操作。抑制飓风的形成也许会使干旱地区的降水减少,或是影响全球气候的其他方面。最重要的是,飓风与全球大气循环和水循环密切相关。气象学家认为,飓风将赤道附近的大量能量带离赤道,如果将其扼杀,那么赤道附近会变得更热,而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将变得扑朔迷离。而且,令人担心的是,被遇制的飓风所积蓄的能量总有一天会爆

试卷第58页,总71页

发,而到那时我们未必能够承受得住。

⑩要想既能减小飓风的影响又能不影响气候,我们就需要找寻微妙的平衡点,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但这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102.下列对消灭飓风可能使人类面临的威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降水减少 影响全球气候 C.赤道变热 中纬气候变化

B.保护人类 减少财物损失 D.积蓄能量 影响大气循环

10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海水表面温度每增加1℃,飓风风速将增强3%~5%。(列数字)

B.“索尔特水槽”运用的全是大自然自身的力量,如波浪能、重力,并且构造简单,部署方便。(作诠释)

C.海洋表面有波浪,内部也同样有波浪,称为内波。(下定义)

D.气象学家认为,飓风将赤道附近的大量能量带离赤道,如果将其扼杀,那么赤道附近会变得更热。(引资料)

10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目前,飓风强度还有逐年增强的趋势,有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B.干冰升华会使海水表面温度降低从而减小飓风风速。

C.“索尔特水槽”由结实的塑料制成。朝上的一端,外圈直径10~100米不等。 D.飓风将赤道附近的大量能量带离赤道,扼杀飓风会使赤道附近会变得更热。 【答案】 102.B 103.D 104.B 【解析】

102.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

A.由“抑制飓风的形成也许会使干旱地区的降水减少,或是影响全球气候的其他方面”可知此项说法正确;

B.分析第九段的内容可知,“保护人类,减少财物损失”不是消灭飓风可能使人类面临的威胁,故此项说法不正确;

C.由“大量能量带离赤道,如果将其扼杀,那么赤道附近会变得更热,而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将变得扑朔迷离”可知此项说法正确;

试卷第59页,总71页

D.由“被遇制的飓风所积蓄的能量总有一天会爆发,而到那时我们未必能够承受得住”可知此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辨析说明方法要全面掌握说明方法的分类及各种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

D.此句中“气象学家认为”,表明这是陈述气象学家的观点,没有引用资料,所以此句没有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故选D。

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引用、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0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

B.由第四段“理论上干冰升华会使海水表面温度降低从而减小飓风风速”中的“理论上”一词可知,“干冰升华会使海水表面温度降低从而减小飓风风速”这种说法不够科学、准确。 故选B。 现代文阅读

祈求 林敬钧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

阳光照在大地上,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我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我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试卷第60页,总71页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棱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皮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地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排下来,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

然而那长不足一米的铁销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检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年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的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瓜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到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市着,只是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奔驰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选自《美丽如初——10年精短散文100篇》,有改动)

105.第三自然段作者说“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为什么在这里“第一次为鹰震撼”? 106.作者为什么会梦到“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 107.文中“年轻的鹰”有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愿望? 108.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写南方织鸟精致而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形成对比,反衬鹰的生存能力

试卷第61页,总71页

强。

B.作者用年轻鹰的茫然冷漠衬托苍老鹰的高傲暴烈,意在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失去了灵魂。

C.作者描写遭到戏弄后鹰的动作、神态、声音,使其内在的心理和性格得到了充分展现。

D.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虐待人才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文章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答案】

105.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天空、阳光、长城、长风,泼墨挥毫的老人——开阔而充满动感的场面,传达着一种振奋,豪迈的气势,与鹰的奋飞精神共振,让人热血沸腾。 106.天上落下的泪,是鹰的泪。鹰高傲、凶猛,却被困在鹰架上无法高飞,当尊严受到冒犯却无法还击时,心中当然充满强烈的悲怆。作者用梦到鹰泪的描写,暗示了鹰的悲剧,表达了对奋飞者厄运的深深的同情及怨愤。

107.人工孵化的;目光迟滞,茫然冷漠;有着祖先的血脉,却从未飞翔。作者希望不要人为地制造能力退化的鹰,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108.CE 【解析】

10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重要词句含义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文章语句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仔细阅读文章,由第一段文字“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和“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等句子可以分析出作者“第一次为鹰震撼”的原因。

106.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阅读文本,结合选文内容可知,“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中天上落下的泪,是鹰的泪。苍老的鹰,这高傲、凶猛的生灵,却被铁链锁住无法高飞,且当尊严受到冒犯时却无法还击。这里,有对愚昧者的怨愤,也有对奋飞者厄运的同情。 10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解读能力。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

试卷第62页,总71页

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结合全文内容,从中筛选出有关“我”的情感的语句,加以整理归纳。

第一问:文中把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的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从中可以看出,“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虽有鹰的身躯,而全然没有野生鹰的特性,没有自由的灵魂;它展翅,只不过是为了“站稳”。

第二问:它的目光“冷漠”,是缺乏“鹰”的情感;而“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茫然”表明它没有目标,不知所措;“目光投向远方”,表明它还有着祖先的血脉,仍然向往着前方。由此可知作者要表明的观点:希望不要人为地制造能力退化,让离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108.本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A.反衬的应是:鹰是“飞翔的精灵“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此项不正确。 B.苍老的鹰并没有失去灵魂。此项不正确。

D.“虐待人才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在文中没有根据.。此项不正确。 故选CE。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09.诗中用两个“________________”字写出了环境冷清的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三字引出了下文“商女”的出场。

110.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09. 笼 近酒家

110.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解析】

试卷第63页,总71页

109.本题考查对词语锤炼的赏析。连续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雾气迷茫,江水清冷,月亮的清辉笼罩沙滩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冷清的环境氛围;“近酒家”三字交代了诗人停泊的地点——靠近酒家,酒家多有歌妓,从而有商女出场。

110.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杜牧为晚唐诗人,结合晚唐的社会现状: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可知,杜牧是借商女讽刺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诗人对统治者十分不满,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现状感到忧虑。据此作答。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1.词的上片作者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作者感情起伏的词语是“我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1. 又恐 何似

112. (1)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2)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或:乐观旷达的情怀)。 【解析】

111.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词的上片写了诗人在天上和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作者开始很是期待“我欲乘风归去”,接下来转为担心“又恐琼楼玉宇”,最后坚定信念“何似在人间”,感觉还是人间要好。据此概括作答。

112.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1)“何事”就是“什么事情”前面省掉“因为”,连起来就是“因为什么事情”即“为什么”,整句意思是: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表达了苏轼对弟弟(家人)的想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不能在佳节来临之际和家

试卷第64页,总71页

人团圆的遗憾与苦恼。(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爱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据此理解作答。 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诗词理解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13.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颔联写诗人想为国尽忠,虽老弥坚,表现出他刚直不阿之态。

B.(甲)诗颈联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环境恶劣。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

C.(乙)诗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D.(乙)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114.请你简要分析(甲)(乙)两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试卷第65页,总71页

【答案】 113.C

114.同: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异:【甲】诗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乙】诗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解析】

1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C.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在扬州的酒宴上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作品,不是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此项说法错误。故选C。

114.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抓住关键诗句分析。题干要求简要分析两首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甲诗,抒发了诗人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乙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据此可得出相同点。

甲诗,“夕贬潮阳路八千”“雪拥蓝关马不前”语调悲苦酸楚;“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却悲中有壮,表现了诗人的坚强意志,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乙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写出了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据此可得出不同点。

115.阅读下面有关名著的语段,回答问题。

他虽疾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主动问“阿嫂信息”……

这段文字中的“他”是(填人名。请你简要写出原著中有关的情节。)

【答案】鲁智深(鲁达或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拳打镇关西、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大闹桃花村、单打二龙山等(任写三个即可)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从选段中“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梁山上见着林冲便主动问“阿嫂信息””可知这个人是鲁智深。 鲁智深,原名鲁达。智深,是他出家做和尚后的法名。又称鲁提辖,此名因他职位所称。绰号花和尚鲁智深。因为见郑屠

试卷第66页,总71页

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大闹五台山,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在野猪林偶遇林冲,于是大闹野猪林,救起并结为兄弟.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

116.杨志在汴梁卖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达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答案】示例:我赞美鲁达的做法,他深深知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就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好汉。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了对名著人物的评析。评析鲁智深和杨志时,可从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来回答,用辩证的思想去分析。评析鲁智深和杨志时,可从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来回答,用辩证的思想去分析。结合有关这两个人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来分析,做到言之有理即可。

117.语言运用。

请写一段话,介绍《水浒传》《童年》《繁星》《春水》中的任意一部著作,要求至少用到以下备选词语中的任意两个。

(备选词语)大气磅礴 清纯自然 曲折跌宕 百折不挠 生动逼真 栩栩如生 情真意切 行云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水浒传》是一幅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壮丽画卷。小说大气磅礴,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不愧为一部优秀的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 【解析】 【详解】

阅读名著时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作答时一定要审好题干,注意要求运用词语的个数,且要融洽地运用到所叙名著的语句之中。如冰心的《繁星•春水》的主题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

试卷第67页,总71页

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在语言上,《繁星•春水》清新淡雅而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魅力。《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可以用清纯自然、情真意切来形容。

118.综合性学习。

在“环保小课题研究”综合性学习中,学校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遵义市“双创一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结合这次活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循环利用。(合理即可) (2)示例: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学生对广大市民进行文明知识宣传。(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

(1)本题考查设计研究课题。研究课题要注意围绕主题展开,切入点要小,而且具有实用价值的现象展开研究。这里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可以提出“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循环利用、城市道路环境的问题与整治”等等。

(2)本题考查提建议的能力。这里提建议要注意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来提,例如可以加大宣传,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等等。 119.综合性学习。

某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过去,市民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为“职工宿舍”“家属大院”等。如今,不少住宅区有了像“西子香荷”“水韵花都”“南燕别院”“漾日湾畔”之类的名字。同时,调查中还发现许多以“蔓纳湾”“莱菌河畔”“加州风景”“威尼斯花园”等洋名来命名的住宅区,细数这类住宅区的名字,差不多能拼出欧美地图,有市民戏称“欧风美雨满华夏,错把故乡做他乡”。

试卷第68页,总71页

(1)根据以上调查,请你就“如何为住宅区命名”这一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参照示例,用富有文采的语言(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对下面住宅区名称的丰富内涵进行阐释。 参考示例:

筑于山边水畔的“山水人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亲近山水,融自然于呼吸之间;构筑诗意,享优雅于生活之中。

立于静水浅溪之旁的“在水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①引导开发商依据楼盘所处区域的地理、人文特点,取富有文化内涵的名字; ②倡导开发商弘扬民族文化,禁用(或少用)“洋名”。 (2)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倚一湾清溪,享一方净土;浪漫一生,相守一世。 【解析】 【详解】

(1)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中提到的小区的名字像““西子香荷”“水韵花都”“南燕别院”“漾日湾畔””这些名字估计开发商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其实根本没有结合地域特点,而““蔓纳湾”“莱菌河畔”“加州风景”“威尼斯花园”等洋名”更是有点崇洋媚外的嫌疑,所以建议可以结合这些不合理现象来提。据此理解作答。

(2)结合示例,首先可以解释这一命名的出处和根据,然后结合出处来阐释这种美好的意境。“在水一方”出自《蒹葭》,所以我们就结合《蒹葭》中描绘的水边朦胧浪漫的意境来解释即可。

120.学校要开展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请你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个诠释“微笑”的生动的句子。 小军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活动开始时,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如果你想要它对你微笑,你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对它微笑。善于生活的人,总会以微笑面对它。它像阳光,拨开人生的重重阴霾,让人看见希望的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次活动中,九年级(2)班将开展以“微笑面对失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参赛者,你将在演讲中以名人笑对失败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请你举出一例。

试卷第69页,总71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除了进行演讲比赛外,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一:它像雨露,滋润枯萎受伤的心灵,让人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 示例二:它像利剑,斩断密密麻麻的荆棘,让人拥有一路向前的勇气 (2)示例: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之一,但他更是一个从种种不幸、失败中走出来的伟人。如果不是具有那种面对苦难坚强以对的精神,他就不会在经历了如此多的打击之后,还能进驻白宫。 (3)示例:讲故事、诗文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等。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仿句,要求有四,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四是写作手法或修辞方法相同。首先要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和题意,分析所填写句子的特点:内容上,是对“微笑”的诠释;形式上,有三个分句,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二、三句诠释“微笑”在人生中的作用;然后按示例的结构形式“它像xx,……的……,让人……的……”仿写即可。

(2)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首先看清要求补充的论据的类型,本题要求补充事实论据,其次要紧扣题目要求中的的论点“微笑面对失败”,举出古今中外名人笑对失败的事例即可;最后按照事实论据的表述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如何”的形式概述即可。

(3)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形式的能力。为某个主题设计活动,活动的内容要与主题密切相关,要有可行性。如讲故事、问卷调查、征文比赛、诗文朗诵比赛、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本活动主题是“微笑面对生活”,故可以举行关于古今中外名人笑对失败的讲故事比赛、自己如何笑对失败的交流会、举办微笑面对生活的征文比赛、笑对失败问卷调查、诗文朗诵比赛等。

121.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学校开展了“走进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活动一)请你结合本次申遗的成功,拟写一则宣传“二十四节气”的公益广告语。 (2)(活动二)请从“春雨惊春清谷天”中任选一个节气(示例除外)阐释其含义。 示例:清明。含义:万物生长,清洁明净

(3)(活动三)“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而我国的很多诗歌都是以节气为题材的。请根据你的课外积累,写出连续两句。

试卷第70页,总71页

【答案】(1)示例一:领略节气之美,弘扬民族文化。 示例二:传承传统文化,保护申遗产权。 示例三:产权保护受关注,节气申遗暖人心。

(2)示例;节气:惊蛰。含义:天气回暖,春雨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3)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广告词的拟写。公益广告具有独特性、形象性、创造力性的特点。抓住语境,把握内容,突出“二十四节气”的文化节价值,并注意句式整齐,修辞得体即可。 (2)此题考查对古代节气的理解。结合示例,写出节气名称,再写出其含义即可。示例:谷雨,含义:播谷降雨,这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3)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词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以节气为题材的诗歌有: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清明)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处暑)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春分)

试卷第71页,总7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