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八抗滑性能试验----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
试验八抗滑性能试验
§ 8-1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 二、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1)量砂筒:形状尺寸如图8-1所示,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规定要求,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砂刮平。
(2)推平板:形状尺寸如图8-2所示,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3)刮平尺:可用30cm钢板尺代替。
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0.15~0.3mm。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按式(8-1)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4、其它: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图8-1量砂筒(单位:㎜)图8-2推平板(单位:㎜)
三、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
(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粒径为0.15~0.3mm的砂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回收砂必须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 (2)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的方法,对测试路段进行随机取样选点,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2、试验步骤
(1)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30cm。
(2)用小铲将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注: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3)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的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4)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5)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四、计算
1、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定结果按(8—1)计算:
(8-1)
式中:TD——路面表面的构造深度(mm); V——砂的体积(25cm3); D——摊开砂的平均直径(mm)。
2、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0.1mm。 3、按附录A的方法计算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五、报告
1、列表逐点报告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值及3次测定的平均值,当平均值小于0.2mm时,试验结果以<0.2mm表示。
2、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六、记录格式
本试验的记录格式见附录B表B-15。
§8-2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以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摆式仪)测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值,用以评定路在潮温状态下的的抗滑能力。 二、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及材料:
1、摆式仪:形状结构如图8-3所示,摆及摆的连接部分总质量为1500±30g,摆动中心至摆的重心距离为410±5mm,测定时摆在路面上滑动长度为126±1mm,摆上橡胶片端部距摆动中心的距离为508mm。橡胶片对路面的正向静压力为22.2±0.5N。
2、橡胶片:当用于测定路面抗滑值时的尺寸为6.35mm×25.4mm×76.2mm,橡胶质量应符合表8-1的要求。当橡胶片使用后,端部在长度方向上磨耗超过1.6mm,或边缘在宽度方面上磨耗超过3.2mm,或有油类污染时,即应更换新橡胶片。新橡胶片应先在干燥路面上测试10次后再于测试。橡胶片的有效使用期为1年。 3、标准量尺:长126mm。
橡胶物理性能技术要求
表8-1
性能指标 0 10 温度(℃) 20 30 40 弹性(%) 硬度 4、洒水壶。 5、橡胶刮板。 43~49 58~65 66~73 55±5 71~77 74~79 6、路面温度计:分度不大于1℃. •其它:皮尺或钢卷尺、扫帚、粉笔等。 三、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 (1)检查摆式仪的调零灵敏情况,并定期进行仪器的标定。当用于路面工程检查验收时,仪器必须重新进行标定。 (2)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测试路段进行随机取样选点,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并用粉笔作出标记。测点位置宜紧靠铺砂法测定构造深度的测点位置,一一对应。 2、试验步骤 (1)仪器调平 ①将仪器置于路面测点上,并使摆的摆动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 ②转动底座上的调平螺栓,使水准泡居中。 (2)调零 ①放松上、下两个紧固把手,转动升降把手,使摆升高并能自由摆动,然后旋紧紧固把手。 ②将摆向右运动,按下安装于悬臂上的释放开关,使摆上的卡环进入开关槽,放开释放开关,摆即处于水平释放位置,并把指针抬至与摆杆平行处。 ③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向左带动指针摆动,当摆动达到最高位置后下落时,用左手将摆杆接住,此时指针应指零。若不指零时,可稍旋紧或放松摆的调节螺母,重复本项操作,直至指针指零。调零允许误差为±1BPN。 (3)校核滑动长度
①用扫帚扫净路面表面,并用橡胶刮板清除摆动范围内路面上的松散粒料。
②让摆自由悬挂,提起摆头上的举升柄,将底座上垫块置于定位螺丝下面,使摆头上的滑溜块升高。放松紧固把手,转动立柱上升降把手,使摆缓缓下降。当滑溜块上的橡胶片刚刚接触路面时,即将紧固把手旋紧,使摆头固定。
③提起举升柄,取下垫块,使摆向右运动。然后,手提举升柄使摆慢慢向左运动,直至橡胶片的边缘刚刚接触路面。在橡胶片的外边摆动方向设置标准量尺,尺的一端正对该点。再用手提起举升柄,使滑溜块向上抬起,并使摆继续运动至左边,使橡胶片返回落下再一次接触路面,橡胶片两次同路面接触点距离应在126mm(即滑动长度)左右。若滑动长度不符标准时,则升高或降低仪器底正面的调平螺丝来校正,但需调平水准泡,重复地校核直至使滑动长度符合要求。而后,将摆和指针置于水平释放位置。
注;校核滑动长度时,应以橡胶片长边刚刚接触路面为准,不可借摆力量向前滑动,以免标定的滑动长度过长。
(4)用喷壶的水浇洒试测路面,并用橡胶刮板刮除表面泥浆。
(5)再次洒水,并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在路面滑过,指针即可指示出路面的摆值。但第一次测定,不做记录,当摆杆回落时,用左手接住摆,右手提起举升柄使滑溜块升高,将摆向右运动,并拿摆杆和指针重新置于水平释放位置。
(6)重复(5)的操作测定5次,并读记每次测定的摆值,即BPN。5次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得大于3BPN。如差数大于3BPN时,应检查产生的原因,并再次重复上述各项操作,至符合规定为止。取5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每个测点路面的抗滑值(即摆值FB),取整数,以BPN表示。
(7)在测点位置上用路表温度计测记潮湿路面的温度,准确至1℃。
(8)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位置表示。每一处均取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1BPN。
四、抗滑值的温度修正
当路面温度为T(℃)时测得的摆值为FBT,必须按式(8—2)换算成标准温度20℃的摆值FB20。
FB20=FBT+△F(8—2)
式中:FB20——换算成标准温度20℃时的摆值(BPN); FBT——路面温度T时测得的摆值(BPN); T——测定的路表潮湿状态下的温度(℃); △F——温度修正值,按表8-2采用。
温度值正值表8-2
温度F(℃) 0 5 -4 10 -3 15 -1 20 0 25 +2 30 +3 35 +5 40 +7 温度修正值△F -6 五、报告 1、测试日期、测点位置、天气情况、洒水后潮湿路面的温度,并描述路面类型、外观、结构类型等。 2、列表逐点报告路面抗滑值的测定值FBT、经温度修正后的FB20及3次测定的平均值。 3、每一个评定路段路面抗滑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六、精密度与允许差 同一个测点,重复5次测定的差值应不大于3BPN。 七、记录格式 本试验的记录格式见附录B表B-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