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景
1、课件展示:秋末初冬图。
2、仔细观察画面,感知秋末初冬的,指导看图:
⑴ 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⑵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荷尽、菊残、橙黄、橘绿。)
二、初读感知
1、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一首诗《赠刘景文》。
2、介绍刘景文:
名季孙,是苏轼的好朋友,指导学习生字“刘”。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要求能读正确。
4、指名读,正音。
5、要求人人都读正确,要求同桌互读。
三、细读品味
1、读了好几遍,这首诗的大概意思你知道吗?把你读懂的地方跟同学们交流交流。谈自己的初步感知。
2、读文质疑:
哪些词、句你读不懂,画出来打个问号。
3、请你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质疑估计:
擎雨盖 傲霜枝 残
4、我们想办法一起来解决。结合图片,引导理解。
5、讲诗意,谁能连起来把整首诗的意思讲一讲?
四、感受意境
1、通过诗中哪些词句可知这首诗写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色?体会秋天特点。
2、这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交流感受:
收获的季节,富有生机的季节。
3、谁能读出这种情感?自由练读,等会儿展示。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个别──齐读。
五、背诵积累
看谁能背诵这首诗。
六、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认读字,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⑴ 人人会认。
⑵ 交流记忆方法。
2、课件出示要书写的生字:
刘 记 枝
指导读、记、写。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
正是橙黄/桔绿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背诵《赠刘景文》。
2、引导学生回忆怎样学懂这首诗,回忆学法:
读诗句,知大意,细品读,悟情感。
二、小组合作,读诗明意
1、提出合作学习目标:
⑴ 人人会正确朗读。
⑵ 想办法记住生字。
⑶ 理解诗句的意思。
⑷ 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合作,尝试学习:
目标⑴:人人达到。
目标⑵:相互交流,共同理解。
目标⑶:记下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交流反馈,解决疑难
1、组织交流反馈:
⑴ 组织小组与小组赛读。
⑵ 指名小组学习组长,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
⑶ 难理解的词句:
寒 斜 生 坐 远山寒石径斜 停车坐爱枫林晚
2、引导学生解疑,结合指导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难句。
四、感悟诗意,熟读成诵
1、引导体会:
读了这首诗,在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怎么样的画面?感悟诗的意境美。
2、引导学生读出秋天这么美好的意境。
(自由读,找伙伴读,个别读。)
3、指名背诵。
五、总结展示,课外拓展
1、总结: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在诗人眼中,秋天是个怎么样的季节?齐背两首诗。
2、拓展:
谁还能背诵有关秋天的诗?
六、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课件出示:
于 枫 首
认读生字。
2、指名读,并说说难写的字。
3、范写生字:
首:第三笔一横要长一点。
4、布置作业:
“我会填”。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山 行
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反思】
第一、二册教材,以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共有5首。虽然数量不多,但全是名片佳作。古诗节奏鲜明,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喜欢诵读。古诗语言精练,对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抓住重点词的理解,明白写的景物,初步懂得相对的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