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1、目标定位较好,能体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第一研活动目标:比较偏向于语言领域的目标定位。
l运用不同的图形表现动物的基本特征,增强有意记忆能力。
l发现故事不断循环的线索,感受故事情境的幽默。
第二研活动目标:不仅有技能的体现,也有情感的体验,并且突出活动的重点。
l运用同种图形的不同形式进行组合,大胆表现动物的基本特征。
l感受故事情境的幽默,乐于画画、说说故事内容。
2、活动设计重点突出、环环相扣,从简到难、过渡自然。
教师的提问与小结简炼突出重点,并始终围绕“同一种图形的组合表现动物的基本特征”这一目标展开。活动以故事为主线贯穿功于整个活动中,以故事情节进行过渡十分自然。
3、教师以儿歌式的指导语将“抽象”变为“具象”,引导幼儿观察与思考。
在教师示范环节中,公鸡半圆形的身体描述为:“直直线下弯弯线,里面还有一个小半圆。”教师又以自编谜语让幼儿边看边想接下来是谁出场了:“直直边下尖尖角,尖尖角边短短毛,直直边上尖尖耳,一对眼睛细又长。”通过前期的铺垫,在幼儿听故事作画中也起到了一定指导暗示作用。
4、抓住各环节的关键点,以层层递进的观察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比如:教师在示范的同时提问:“蜘蛛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这个图形有什么不同?”“公鸡身上的半圆形除了大小不一样,还有什么特点?”
不足:在评价交流环节中,教师的评价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
我的建议:
1、教师的评价可以改为让幼儿听故事画画完成后,以自主观察的方法进行“五角星”的评价。即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张画并贴上自己的五角星。随后,集体评价五角星最多的那幅作品。这即能体现出幼儿为主体,又能突出评价的重点。
2、本次活动可以延伸至大班第一学期再次开展,重点是对于幼儿画面的合理布局以及前后遮挡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我的困惑:
在活动中,教师在提问与小结体现活动重点的同时,对幼儿绘画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是否要进行简单的示范讲解?还是作为后继绘画活动的依据?或者是前期经验就应该解决掉的?
比如:通过第一研,我已经发现幼儿在绘画蜘蛛的过程中,蜘蛛由于是向上看的,因此它弯弯的嘴应该是在蜘蛛脸的最上端向下弯的。可由于幼儿无前期经验,都把它画在了眼睛的下面并且是向上弯的,显得十分不协调。
我的体会:
我享受着公开课给予我教育经验与智慧的考验,让我在不断的磨炼中不断提升教学语言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