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22——23页.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合作,交流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加法的含义,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知识与技能——学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初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
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加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挂图,5根小棒,5个圆片
教学过程:
教 学 流 程
预想目标
教学反馈
(一)
观察
表述
——
初建
模型
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
指名演示(主题图情境),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自由答)
像这样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你还能说出一些吗 (让学生充分说出生活中类似的情境)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有几枝铅笔"当中的数学问题.
在生活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教 学 流 程
预想目标
教学反馈
(二)合作探究——构建模型
活动一,摆一摆,比一比.
1,同桌合作,用学具代替铅笔和学生列举情境中的物品边演示边说情境("有几枝铅笔"和根据演示情境引发想象的情境),发现共同之处:都是求"合起来".
2,师小结:表示"合起来" 时用加法计算,应在要合起来的两个数中间写"+".
3,师引导学生边读边书写"+".
4,让学生试着自己读式子 "3加2等于5"等,适当强调"="的写法.
活动二,摆一摆,算一算.
同桌两个同学合作:用5根小棒或其它学具摆一摆,算一算.要求边摆边说边写,看哪一组同学摆的方法多,写的算式多.(要让学生说说各个算式是怎样摆的,怎么算的.)
活动三,演一演,算一算.
1,演——"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跑来一个加入"的情境.让学生说意思,提问题,说算式.
2,演——"停车场停有3辆汽车又开来1辆汽车"的情境.让学生说意思,提问题,写算式.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情境,你又发现了什么
1,在比较中提炼出加法的本质意义.
2,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加法算法的多样性.
3,学生在观察演示中体验,"来了一些","添上一部分"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也用加法计算.
4,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拓展应用——运用模型
(一)基本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1,2,3
(计算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如果有的学生口算困难,可提醒摆学具."打乒乓球"有多种算法,要让学生说明想法.)
(二)拓展练习
1, "练一练"中的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进行同桌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若有不同类相加应进行引导.)
独立思考和解答后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不同思路,方法和答案的思考,分析,判断中提高各方面的数学素养.
(四)总结反思——延伸模型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加法问题
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 来自第一范文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