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深入地研读文本,才能对文本有超智慧的多元的解读。先说说我对文本的钻研: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有趣的故事,写出了杂草对于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于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全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先说说本文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不由分说”等词语的意思。
2、精读课文,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在这里,可抓住几个点:
(1)趣味点:童话故事。
(2)知识点:生字、生词,科学知识。
(3)能力点:理解词语的能力和方法,读书能力:抓住提示语读出味来。
(4)情感点:科学的态度和情感:产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冲动”。
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分析:课文围绕着“小稻秧脱险”的过程,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大部分写小稻秧如何陷人险境;第二大部分写小稻秧怎样脱离险境。
小稻秧是如何陷人险境的呢?开头的两个自然段作了交代。便小稻秧陷人险境的是“一群杂草”,他们的目的是要与小稻秧争抢营养。他们采取的行动一是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想要逼迫小稻秧“交出”营养,二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结果,小稻秧在这群蛮横无理、手段毒辣的杂草围攻下,“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
小稻秧是怎样脱离险境的呢?正在杂草们感到得意的时候,喷雾器洒下了化学除草剂,而且好好地教训了他们一顿,“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看来喷雾器是一个爱打抱不平的角色。结果,“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小稻秧得救了,“高兴得跳起舞来”,“他们吸足了营养,又向上挺了挺身子”,看来他们又长高了。
本课的大体设计思路分两步走,具体设计有待细化:
1、小稻秧如何陷人险境:初读感知——抓住关键词语(团团围住、气垫汹汹、嚷、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带领学生充分诵读课文进而理解词语。(体现一个字“读”)——时机成熟表演,或通过表演促读。
教学时,可以通过“一群”“团团围住”来体会杂草的多而密,长势旺,通过“气势汹汹”“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等词来体会杂草的蛮不讲理,气焰嚣张;通过“气得脸色蜡黄”“当场病倒”等词语来体会小稻秧的寡不敌众、危在旦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杂草嚷叫的语言和小稻秧柔弱的反问进行有感情朗读,从而体会争吵的“激烈”。同时学习这一段还可以结合教学渗透写事四要素的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2、小稻秧怎样脱离险境的?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对城里的学生来说,这一部分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对“喷雾器”“除草剂”缺乏感性认识,老师要充分考虑学情,事先准备好实物图片、资料介绍(文本、图片、录像、课件等)帮助学生解决认知困难。这一段的教学仍要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同时解决毛毛雨、警觉、洪亮、除草剂、收拾(要带入具体语境理解其不同的意思。)、喷雾器、大夫(注意读音)等词。这些词的理解不能孤立,要充分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读的方式中理解。这篇课文课后要求分角色朗读,还要再演一演,小稻秧脱险”一节还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先选定学生扮演喷雾器大夫、杂草的角色,再让其他学生充当“导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鼓励学生凭借文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自由创造想象,在读读、演演、评评中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最后,可让学生说说,这篇课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一个是小稻秧,一个是喷雾器大夫,一个是杂草,究竟你喜欢谁?为什么?这里涉及到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在《课程标准》的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中,有关注课文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的要求。这也是中年级阅读与低年级的不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