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网贷不还属于诈骗吗?
法律规定网贷不还一般情况下不属于诈骗,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网贷就可能会构成诈骗罪。
一般情况下网贷不还不会构成诈骗罪,但是如果贷款者是以非法占有为目进行贷款,并且从一开始就不会想要还贷的话,就有可能会构成诈骗罪。
二、网贷和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是什么?
1、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
2、与因亏损躲债的界限
如果确实是集资经商办企业,但因经营不善,亏损负债,为躲债而外出,仍属财产债务纠纷。这同诈骗犯以集资办企业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
3、与招摇撞骗罪界限
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招摇撞骗罪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是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所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但无数额多少的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等,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当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它就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当按照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来确定罪名并从重惩罚。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地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依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治;如果先后分别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要进行网络贷款的话,那么一定要审查好相关的网络平台,是否是属于正规的,千万不能够因为放贷十分的便捷而就对此不进行审查。同时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网络贷款大多情况之下都不属于诈骗行为,而是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
三、网贷不还钱是诈骗罪吗?
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网贷就可能会构成诈骗罪。无论是什么贷款,借了不还或者明知自己没有能力偿还的时候仍然贷款,有可能会构成诈骗罪,但具体应该也是要看数额和态度的,所以对于网贷数额的多少,不能凭一而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四、网贷不还有什么后果?
1.逾期会产生滞纳金和罚息。每个网贷平台对于逾期的费用收费标准都不一致,不过据网友们反馈,大部分都会有个“容时期”产生滞纳金,但是一旦超过平台设置的“容时期”后再逾期就会变成罚金了。这样一直逾期下去欠的钱会越来越多,也是很不上算啊!
2.会有催收催款苦不堪言。催收一般会分为几个阶段来催款,每个平台分的阶段都不一致。不过大都是“容时期”时是第一阶段,这时候催款都是很温和的提醒,告知你逾期了,请按时还款。第二部分的话一般是超过“容时期”之后产生罚金了,这时候会让你知道产生罚金会有多少钱,态度也会变得严肃,警告逾期不还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第三部分的话,超过一定的时间,这时候平台会认为你这个人还款意愿很差,展开一些实际行动,从信用、心理、人际方面花式催收,让你苦不堪言。再时间长点,会转交给外包催收公司,这时候手段更厉害些了,可能还会遇到“暴力催收”,这可真是对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让人苦不堪言。
3.征信产生污点。虽然还是有很多网贷平台都没有接入人行的征信系统,但是未来接入人行征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要是这些网贷不还,短时间内平台可能对你没有什么办法,但是随着后期的造成影响是用钱都买不回来的。人活一世不就是想越活越好嘛,往上说光宗耀祖,往下说造福子孙,往自己身上说,就是让生活过的舒适优质些。要是征信有了污点,买房没法贷款,买车无法按揭,没办法坐飞机等,甚至以后子女也被自己拖累。
4.名声扫地。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最近法院对于“老赖”实施的措施,什么“老赖”专属手机铃声,电影院影片开始结尾放“老赖”名单,极火的抖音上都有老赖的名单了,要是被放出来真的是很丢人呀,自己不说,家人也没面子。
5.被告上法庭。贷款很长时间逾期不还或者故意不还,额度超过2000之后,就已经可以构成诈骗犯罪,有被网贷平台告上法庭的危险。要是一旦法院判决网贷平台胜诉,那么借款人除了要支付需要还的款项外,还要支付双方诉讼费用和巨额罚款,甚至面临牢狱之灾。
就此事而言如果并不是故意非法占有贷款而不还的,不是属于贷款诈骗的行为,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还网贷数额较大的构成贷款诈骗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温馨提示】并不是每种情况都是客观一致的,一个同类型的答案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85%法律风险。但真正的解决方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复杂的情况下,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针对性解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