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根据规定恶意诉讼构成犯罪吗?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恶意诉讼可能构成犯罪,我国对恶意诉讼的规定有限,需要更全面、直接、有效的规定。恶意诉讼是当事人利用诉讼为自己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可能侵害个人利益、影响司法权威和声誉。遭遇恶意诉讼应积极应诉、收集证据并可提起反诉。对恶意诉讼可罚款、拘留,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民事程序的恶意诉讼是指故意提起诉讼使被告受损,行为人应承担民事责任。杜绝恶意诉讼势在必行,以维护司法公正。

法律分析

一、根据规定恶意诉讼构成犯罪吗?

1、恶意诉讼可能构成犯罪。

我国目前的立法上对于“恶意诉讼”的规定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能规制各种恶意诉讼的直接、有力的规定,有必要对恶意诉讼设置更全面、直接、有效的规定。恶意诉讼是当事人利用诉讼为自己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诉讼行为,由于恶意诉讼往往是恶意当事人牺牲对方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不正当利益,法院若处理不当不仅会侵害到当事人的个人利益,同时会影响司法的权威和声誉。

2、恶意提起民事或者行政诉讼。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法,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虚假诉讼罪”。

如果以虚假诉讼方式,通过法院的判决和执行,非法占有了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符合诈骗罪(“三角诈骗”)构成要件的,属于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二、遭遇恶意诉讼怎么办?

1、一旦遭遇恶意诉讼,首先要积极应诉,通过法律咨询了解法律知识,收集准备相关证据做好应诉准备。

对恶意诉讼、妨害司法活动的,可以进行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法院诉讼中,如果证明对方是滥用权利,恶意诉讼,还可以提起反诉要求对方承担因恶意诉讼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

2、民事程序的恶意诉讼是指对民事诉讼程序的恶意提起,而意图使被告在诉讼中由于司法机关的判决而受其害。

在这种侵权行为中,形式上的加害人是法院,是恶意诉讼人故意提起诉讼程序,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作出错误判决,使被告受到损害。但是其实质,是行为人故意所为,是行为人借用法院的力量,使被告受到损害。这种侵权行为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处理的还不够多,经验也不足。在实践中掌握的标准应当是:故意以他人受到损害为目的,无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而提起民事诉讼,致使相对人在诉讼中遭受损失。对此,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任何人都不得因为想要获得不当利益,就实施恶意诉讼的行为,这是由于此种行为若是造成的后果严重,恶意诉讼的当事人有可能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恶意诉讼往往是恶意当事人牺牲对方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不正当利益,法院若处理不当不仅会侵害到当事人的个人利益,同时会影响司法的权威和声誉,因此杜绝恶意诉讼势在必行。

结语

恶意诉讼的存在给司法秩序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对当事人的个人利益和司法的权威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保护公正正义,我国需要更全面、直接、有效地规定恶意诉讼的处理方式。对于遭遇恶意诉讼的当事人来说,应积极应诉并准备好相关证据,同时可以追究恶意诉讼人的法律责任。法院也应加强对恶意诉讼的打击力度,以维护司法的公信力和声誉。杜绝恶意诉讼是当务之急,以确保公正和法治的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八条 扰乱、冲击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三百零二条 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