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第7卷第12期Vol.7No.12读与写杂志

ReadandWritePeriodical2010年12月December2010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初探王凤琴

(河南省新乡市直第二幼儿园

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越易成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以小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创设环境、开展多种游戏活动的教育形式来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关键词:幼儿

生活习惯

养成教育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0)12-0165-02

学习法”把洗手程序编成《洗手歌》,幼儿边说边洗,学得快、学得轻松。还有《漱口歌》、《穿衣歌》等等。此外,在教幼儿掌握生活自理技能时,笔者还会根据情况创编小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2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美国教育家约·凯恩斯的名言有力地说明习惯养成对孩子的重要性。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幼儿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将伴随幼儿的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坏习惯一旦形成,我们要花掉十倍、百倍的努力将他改正,会使幼儿终身受其害。

另外,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是幼儿园工作的根本需要。一是新入园的幼儿急需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其常规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二是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幼儿的生活习惯有较大差异。如何指导家庭与幼儿园配合进行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幼儿园不可忽视的工作。因此,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

4.2采用游戏形式,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兴趣

幼儿自我服务的内容,如单纯地进行讲解、示范,幼儿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这并不符和幼儿特点,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将生活自理融于游戏中。如:学习扣扣子,利用幼儿喜欢抱娃娃的特点,让幼儿在“宠物区”给动物宝宝穿衣服、扣扣子,幼儿非常有兴趣。此外,笔者还利用“巧巧手”区域游戏,来练习幼儿系鞋带、叠衣服等生活技能。利用游戏的方法,练习巩固生活技能,效果比较明显。

4.3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与生活,通过一日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渠道。例如:教幼儿正确使用餐具、洗手、喝水、搬椅子等良好生活习惯时,笔者首先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告诉幼儿正确方法,然后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进行练习,个别指导,直到形成习惯为止。

1制定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教育目标

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进行

优化,发挥其教育作用,就必须制定出教育目标,我们遵循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特点,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南京五大领域———健康、社会》和《幼儿礼仪教育》制定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总目标。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又分成月目标、周目标。形成层层分解的目标体系。

4.4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

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笔者发现,当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这时就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棒,能把地上玩具捡干净。”必要时还奖励几个五角星。地上的玩具会在顷刻间被拣得干干净净了。结合这一特点,我在班上设置了“谁的泡泡多”评比栏,用不同小贴画来表示小朋友各方面的进步,如五角星表示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红苹果表示好好吃饭等,把小朋友的照片贴在一条条小鱼的身上,每周评比一次。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2确定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教育内容

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我们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要》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研究的重点侧重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包括(1)良好卫生习惯;(2)良好饮食习惯;(3)良好睡眠起居习惯;(4)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良好习惯等。

3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具有教育功效的优美环境,就像孩子身边的一位无形的引

路人,默默地引导着幼儿向教育目标迈进。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我们从审美的角度创设了相应的教育环境,收到较好的效果。

5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家庭教育

3.1物质环境

在学习良好生活习惯时,我们根据幼儿容易受环境暗示的特点,在适当地点布置提示环境,时刻提醒幼儿认真完成。例如:把正确的洗手动作图解贴在盥洗室的墙壁上,让幼儿每次洗手时自觉对照,巩固自己的行为。

来完成,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积极配合,是实验成功的一个前提。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工作:

5.1让家长成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教育的榜样

我们通过向家长发一些良好生活习惯教育方面的文章、举行家长开放日等,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家教观念,使幼儿在离园后的各种生活习惯也能得到持续性的培养和巩固。

3.2精神环境

教职工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形成民主宽松的氛围、融洽的人际关系,同时为幼儿在进餐时、午睡时播放柔和的轻音乐。

创立优化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方法4

4.1创编趣味儿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方法的好坏是活动成功的关键。以往教育活动中,教师多采用说教形式,很难起到教育的实效。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特点,创编了一些朗朗上口儿歌,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例如:生活——学习洗手,因为程序较多,笔者就采用“趣味儿歌卫生习惯—5.2让家长成为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监督者

在我们的教育中,常常会出现此类问题:幼儿在园很有礼貌,各方面行为习惯都很好,可是回到家里就判若两人,这主要是家园教育不一致造成的。由于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因此,我们制定了良好生活习惯家园联系表,每周五发给家长周一收回,请家长及时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成为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检查者和监督者,配合教师一起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下转171页)

-165-

第7卷第12期Vol.7No.12读与写杂志

ReadandWritePeriodical2010年12月December2010让音乐与幼儿同在周

中图分类号:G612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儿园江苏苏州21563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0)12-0171-01

该把主导的权利给幼儿。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如:情境表演、欣赏操作、探索发现、感受体验、合作表现等方式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如:在《头发、肩膀、膝盖、脚》这个音乐活动中,笔者通过提问,让孩子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激发了幼儿自主的愿望。

我们应当多发现别人没有的东西,体现自己的独到的看法,对给定的内容不段进行变革和创新。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当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在感受着音乐。音乐使人快乐;给人智慧;让人善良;使人敏感;拥有气质;给予人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丰富的情感。幼儿的生活中有了音乐才快乐,音乐更能将幼儿的童年变得美丽、多彩。经调查,不少成功人士中他们都从小是在音乐的熏陶下长大的。如:李云迪,未满20岁的小伙子获肖邦国际钢琴演奏比赛第—名。他的成功告诉了我们,艺术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

时刻关注幼儿园中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地位1

1.1广泛选择音乐教育内容

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育者,笔者深知音乐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幼儿园也为各年龄段的幼儿安排了不同课时的音乐教育活动。调查得出,不同的幼儿园也划分出不少音乐内容安排。我园地处农村,幼儿园对于音乐教育刚开始只划分了音乐游戏,看到我们的幼儿发展还不全面。通过外出到其他优秀的幼儿园学习,笔者知道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还划可分成民间乐曲、世界名曲、世界民间舞曲等内容发展,也明显看到了其他幼儿园幼儿的思维灵活发展,并且也表现出了幼儿全面发展的特点。通过学习,和专家的指导,我们会努力做好教育内容,让幼儿感受民乐,名曲等来提高幼儿的审美观。

2让音乐游戏化、生活化,走进幼儿心灵

音乐属于所有人。让孩子在每个伟大的艺术中活跃起来。音

乐教育生活化、游戏化。

创设和谐的音乐环境,在一日生活中,我们的幼儿园在幼儿来园的那一刻就让幼儿感受音乐,幼儿园播放了幼儿琅琅上口的儿歌音乐,让幼儿能跟随着哼唱;在教室中,我们的老师在幼儿的操作活动过程中播放一些轻音乐,让幼儿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活动过程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美好;老师在选择音乐时也是有考究的,如:集中音乐选择一些节奏明显的音乐,休息音乐选择安静的音乐等等。

3让音乐活动的内容走入幼儿的生活

在音乐活动中很少有恰好适合该主题的音乐,更少有梳理

主题经验、提升主题情感的音乐。于是笔者在思考,应该优化音乐教育内容:音乐教育内容应当置与主题情境下,最富有美的意蕴,最能体现童趣和最富有时代精神。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想法,于是笔者自己尝试寻找、更多的是改编创编音乐。如:在《多彩的秋天》主题中,由于季节的内容更多的是偏向科学、社会的领域,在认识季节特征的同时如何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对秋天的情感?为此,笔者又从孩子对秋天的兴趣与视角出发,使用家喻户晓的传统歌曲《小娃娃跌倒了》的旋律,改变成与秋天有关的歌词《听》,《秋姑娘》,歌词中除了有秋天的季节特征,还有欢迎秋天、四季轮回等内容。笔者在设计这歌词时是在:将主题内容注入音乐的前提下,非常注重从孩子们的生活感兴趣的事情中去捕捉创作音乐内容,使幼儿在主题音乐中进一步感受着生活的丰富多彩!

为了能更好地开拓音乐活动的内容,发挥音乐在主题与幼儿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于是,笔者经常采用仿编音乐活动的形式,既让幼儿将在主题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新的音乐情境中,又能使音乐教育的内容更加鲜活,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

我们要更好的重视音乐教育,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音乐之声,心灵之门!音乐感染我们的内心,因为有音乐我们快乐,因为有音乐我们智慧,因为有音乐我们更加多彩。让音乐与我们同在!让音乐与幼儿同在!

1.2给予音乐教育内容以新的来源

往往音乐教育内容都是老师根据教材预设的,虽然有时也能根据季节、节日等进行选材,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与幼儿的实际需要相脱节。而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却是从幼儿生活中选择的内容,是切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的,是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的所在。但又面临新的困惑:由于主题内容的限制,可供教师选择的音乐作品很有局限,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与主题内容相吻合的音乐作品,不是音乐旋律不美,就是不符合幼儿的本年龄阶段的能力特点。怎么办呢?

音乐教育的内容应是多元的,因此也应有着更为广泛的来源。它可以是现成的社会上的流行歌曲、广告歌曲,也可以运用一些不同国家、地区的素材,更可以是老师改编或创编的教材。根据主题的内容和幼儿的需要,挖掘教材的内涵,大胆取舍,合理地使用教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我在设计打击乐《厨房三宝》活动的过程中,选择了幼儿比较熟悉的音乐《吉祥三宝》,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3给予音乐教育教学以新的方法

以往的音乐活动我们大多运用的是示范法、讲解法。幼儿纯粹就是在单一的模仿。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做好一名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我们应(上接165页)

5.3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和发展

每学期结束前,笔者会组织幼儿通过各种表演形式和实际操作活动,向家长展示一学期的实验成果,使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发展,以便下学期更好地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总之,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智力、情感、独立

性、克服困难等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如何使小班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进一步得到提高,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研究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参考文献:

[1]关鸿羽著.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新世纪出版社.[2]梁志燊编.礼仪教育[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