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书匠”走向“大先生”
作者:吕建国
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19年第12期
团队简介
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始建于1903年,1981年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实验小学。学校以“博健”为校训,遵循“让每个孩子获得最优发展、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秉承“择师严格、治学严谨、教学严实”的“三严”追求,现已发展成为学校品牌鲜明、学生内涵丰富、教师发展自觉、校园文化先进的全省知名的示范性学校。学校坚信“兴校之道,强师为本”,引领教师争做守望学生生动发展的“大先生”。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获得省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称号,学校教师在省、市各类教学业务竞赛中频频获奖。
【摘要】*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遵循这一要求,宜兴市城南实小提出了“让每个教师实现专业价值最大化”的教师团队建设理念,引领教师做一个站在制高点上守望学生的“大先生”,并把它作为学校内涵提升的教育哲学。对此,学校推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举措:着意于课程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力;着重于校本研修,增强教师的生长力;着力于高位导引,激发教师的原动力。
【关键词】“大先生”;专业力;生长力;教师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94-0037-04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基础力量,对于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师资队伍的建设,既是永恒的主题,又是全新的命题。
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赓续百年文脉,“择师严格、治学严谨、教学严实”的“三严”追求一直是充盈在时间云流中的教育景观。择师严格是对师道的敬畏,治学严谨是对师德的尊崇,教学严实是对师能的推重。这是一种以师道为初心、以育人为使命、以教学为本分的团队遵循,也是一种从“为学”到“为师”进而到“人师”的行动方略。
历史与现实的相遇,总能碰撞出动人的火花。正是建立在对历史经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对学校教师团队建设的未来发展和行动方向进行了合乎实际的思考。为了把规模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绘一幅每个教师人人出彩的教育画卷,我们提出了“让每个教师实现专业价值最大化”的团队建设理念,引领教师做一个站在制高点上守望学生的“大先生”,并把它作为学校内涵提升的教育哲学。与此同时,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举措:着意于课程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设,提升教师的专业力;着重于校本研修,增强教师的生长力;着力于高位导引,激发教师的原动力。于是,一种蓬勃生长的团队气象由此铺展。 一、深耕课程,变实施为建设
学校是人才发展的试金石,这是我们对学校之于教师发展的一种理解,由此而派生出的行为是,一切从教师个体出发,在他们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给予支持。一名教师就是一门广义的课程,无论处于哪个岗位的教师,其工作也都内含着课程的意义。因此,我们把深耕课程作为教师团队建设的着意之处。 1.在课程中。
为师之道,修德为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把文化认同、价值匡正、科研能力、教学素养等作为教师专业力的核心要素,构建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系列研修课程。
师德课程,让教师在学习和对标中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班主任培训专项课程,让班主任教师以共识引领行动,争当“孩子王”;科研能力提升课程,让教师做个研究者,成为站在课改前列的人;教学实践课程,让教师在博采众长中,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样式;骨干教师培养专项课程,让骨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迈上更高台阶;青年教师培养课程,让青年教师积淀教学底蕴,为专业升格奠基;信息素养课程,让教师全面提升信息化素养,更好地为专业发展服务……凡此种种,我们让全体教师浸润于专业成长的课程体系中,而这样的课程体系正是提升教师专业力的“行为之源”。 2.为了课程。
教师的专业力来自自我研修的课程浸润,更体现于对学校课程的建设和领导。为此,我们让教师从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引导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博健”校本课程群的建设。
我校的“博健”校本课程群包含五大课程体系:人文素养课程、科学探究课程、体育健康课程、艺术特色课程、实践体验课程,与之对应的学生培养目标分别指向博学、睿智、健康、优雅、善悟。对于这一课程体系,在具体实施上,学校只是作出整体性规划,也就是说顶层设计只是在课程类别、目标指向、素养达成、各学段内容要素等方面进行“大写意”,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工笔画”,则需要让教师以设计师和建设者的身份去完成。以人文素养课程为例,学校只从总体上提出从宜兴的历史文化、名人文化、陶瓷文化、山水文化、禅茶文化、工业文化等领域切入,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展开则由教师“做主”。这种学校课程权的“下放”,其目的在于发现教师、成全教师,进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专业力。 二、校本研修,从引领到生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本研修始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途径。对此,我们以“主题”为打开方式,让教师在主题深度阅读中感悟教育主旨,在主题课例研讨中领悟教学真谛,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生长力。 1.主题深度阅读。
与经典结伴,与大师会晤。我校的主题深度阅读,倡导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让教师在专业性阅读中修炼自己,使自己“雅”起来,把“根”扎得更深。
学校网站开设了专著学习专栏,提供引领专业成长的教育专著书目,为教师的专业学习开辟绿色通道。我们要求教师进行专业性阅读,每个教师要长期跟踪浏览、阅读与自己教学相关的学科教学类专业杂志。与此同时,学校每学期还根据教师的专业需求列出可供教师自由选择的“花样菜单”书目,如《一线带班》《教师花传书》《小哲学——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影像中的教育学——从电影中体悟教育与人生》《外婆的道歉信》《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以读书来修身,寂寞不可或缺,交流大有裨益。学校还经常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把读书沙龙还给教师,促教师成长,使每一次沙龍都成为一种专业的遇见,让教师在阅读中享受馥郁书香,在思维碰撞中催生智慧,获取成长的正能量。 2.主题课例研讨。
对于演员来说,“戏比天大”;对于教师而言,则是“课比天大”。因此,把课堂作为主阵地,把教学当作主战场,这必然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环节。
对于课堂教学,我校并不规设统一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主题课例研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价值引领。譬如,围绕“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课堂实践”,我们牵手名师,让名师与校内教师同课异构,通过集体会诊,开展主题性、系列化的课例研讨,聚焦可以自由创造的空间。我们要求“生有所想,师必有应”,鼓励教师形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或悉心重组教材,或带领大量阅读,或鼓励深入研究;我们强调来自教师自身的实践,引领教师从中提炼出自己的教学主张,让有用的教学模式从教师身上“生长”出来。
我们还将主题课例研讨与相关的课题研究相结合,将隐性理念与显性经验相融合,进行主题反思写作,强调将教师的专业写作服务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就像薛法根老师所说的那样,“一课三磨,一文三改,一题三讲,一书三读”,把工作当学问来做,最终使教师完成自我突破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三、高位导引,由自觉而自信
对于教师群体和名师的关系,有学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两者就像一个合唱团中的合唱者与领唱者那样,一领众和,气势顿生。对此,我们通过高位导引,由“阳春白雪”导引和者日众,在教师群体中形成抱团成长的生长气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们以学校的几个市级“名师工作室”为辐射点,让名师成为“行走的智囊”。具体地,我们通过名师课堂示范、与青年教师的面对面交流指导,推动教师将零散的经验系统化,将内在的思考外显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思想主张。同时,我们邀请身边的名师为教师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与锤炼历程,通过主题阅读、写作辅导、担纲课题研究等项目参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与教科研基础能力。我们还积极构建金字塔式的骨干教师培养梯队,通过“三级三格行动”,重点在“格”字上做文章:让骨干教师专业出格,前瞻引领,讲究格局,瞄准特级教师、无锡市名教师冲刺;让潜力教师专业升格,形成学科风格,讲究格调,壮大两级学科带头人队伍;让年轻教师专业人格,积淀教学底蕴,讲究格式,为跻身新秀、能手奠基。另外,我们还构建起学习研究的共同体,发挥“学术团队”的集成优势,带动形成全体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
为强化全体教师的使命担当和情怀自觉,学校每年伊始都会在公众号推出校长“新年寄语”,以激发教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每学期结束,学校都会为退休老教师举行隆重的欢送会,以此激励正值芳华的青年教师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炬,奋发向上,砥砺前行;每年教师节,学校都会隆重举行“致敬老教师”的暖心活动,为在教育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30个春秋的老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每年春节前夕,学校工会也会隆重举办“幸福城南”教师“春晚”,教师们以海一般的才情展示骄人的风采,以火一般的热情歌唱芬芳的生活……凡此种种,都在鼓舞着教师们由自觉而自信,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遵循这一要求,我们所采取的深耕课程、校本研修、高位导引这三大行动方略,正是为了给学校教师提供一种新的可能,那就是实现从“教书匠”到“大先生”的跨越。而这一跨越需要教师用自我成就把握时光,靠工匠精神定格岁月,更需要对职业心存敬畏,对专业孜孜以求,用我们的初心来承载对事业的执著。我们相信,当我们的教师能够自乐于“韦编三绝”,自得于“孔颜乐处”,自由于“曾点气象”,那么,一个個“大先生”必将辉映出一种“斯师盛大”的万千气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